网上有关“一年级应用题不会理解怎么办”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年级应用题不会理解怎么办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一年级的应用题不理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找老师和同学求助:不要害怕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坦诚地向老师表达你对这些题目的困惑,向同学请教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题目的。

2、多练习题目:练习是掌握数学的关键。可以寻找相关的练习册、练习应用题目,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来源:http://1327.gomcfl.cn/

3、了解数学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应用题,可能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概念,例如加减法、算式表示方法、数轴等。可以找相关的数学资料或参加课外培训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4、创造性思考: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目,可以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自己动手解题,并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和规律。

总之,要想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需要多加练习、不断探究、勇于尝试,并寻求他人的帮助与指导。

提高应用题理解能力的方法:

1、多读书,勤思考。

增加孩子的理解力。往往大部分孩子数学计算题可能问题不大,可是解决问题就很差来源:http://21.gomcfl.cn/。这是因为孩子的知识面不广,理解力达不到,所以,要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读完以后让他学会思考。让孩子学习多问为什么。来源:http://1440.gomcfl.cn/

2、应用题就侧重于阅读和推理。

孩子还小没有接触过这个类型的题目。有的是没有读懂题目,有的是还没有训练过,他们不知道怎样把文字转化为数字问题,所以很多小学生就卡在应用题上。来源:http://1478.gomcfl.cn/

3、不要用家长理解的方法给孩子讲题。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组织语言,思考合适的方法给他们讲,而不是固执的用自己的方法一直讲下去。这样,孩子的数学理解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来源:http://979.gomcfl.cn/

一年级学生年纪还小,也没脱去贪玩的天性,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呢?我整理了 一年级数学 应用题 教学 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来源:http://1389.gomcfl.cn/?符号

 现在的小学生,经历了幼儿园生活,已有一定的数学活动 经验 ,对于?+、-来源:http://1475.gomcfl.cn/?符号都有或清晰或模糊的意识,为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符号,有意识地建立符号意识,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时,便开始灌输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知道加法就是把数字合起来,而减法则是除掉了一部分,让学生清楚什么时候用?+?号,什么时候用?-?号。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些常闻乐见的简单实例,例如?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池塘里有6条鱼,游走了3条,池塘里还剩几条鱼?在这些容易理解、带有趣味性且数字较小的实例中,学生接受起来轻松又愉快,同时体会出在何时具体情况下用加法或减法,合理运用?+、-?符号。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每节课的开始3-5分钟都是举一些以上类似的实例,长期积累,真正让学生能灵活地由生活体验联系到加减法,从加减法反馈出生活体验。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二:比较两数大小,科学运用?+、-?符号

 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并学习?>、<、=来源:http://1308.gomcfl.cn/?之后,我又通过比较两数大小,大或小多少,让学生科学运用?+、-?符号。如:一行苹果8个,一行草莓5个,问:谁多?多多少?在这里,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问题里面出现比较多少时,一定要用减法,在这一类的应用题教学时,我采用一段 顺口溜 ,?问题里,比多少,用减法,多减少?,在学生熟背顺口溜的基础上,我所教过的学生在后来碰到性质相同的较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如:奶奶养了25只母鸡,12只公鸡,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学生们便能准确地列出算式。在这类的应用题教学时,一定要强调是在问题里提出比多少,而如果是条件里出现的比多少的话,则就是不同的情况了,必须要让学生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在深入理解并准确解决在问题里求比多少的情况之后,才能驾轻就熟地解决条件里出现比多少的应用题,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三:提出数学问题,深化运用?+、-?符号

 义务 教育 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来源:http://2.gomcfl.cn/?教师在学生透彻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后,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应的条件来提问题,在这里,刚开始可以天马行空一些,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在熟练之后,老师可以考虑设关卡了,明确要求学生提关于加法的问题或关于减法的问题。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21页第4题时,题目里有三个条件:橘子30个、苹果50个、梨40个,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便采用了这种办法。明确要求学生先提关于加法的问题,再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在这里要区分?和?与?比?的准确运用,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容易混淆个别关键的字词,常常会出现?某某比某某一共有多少?之类的常规错误,在这里,老师一定要耐心讲解,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透彻理解来源:http://1232.gomcfl.cn/?和?与?一共?关联,而?比?与?多或少多少?关联。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运用准确的语言提问,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以后碰到相应的应用题也能很快列式解答。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四:培养审题能力,熟练运用?+、-?符号

 一年级的学生耐心差,容易忽略关键性的条件,经常出现看一部分条件便急于下笔列出算式的不良情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训练学生审题。训练学生审题的第一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做起,速度由慢而快,先可考虑老师带着学生读题,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自主读题,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时老师适当提示。在读题过程中,让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用?与?划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列出算式,进行正确解答。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隐蔽的条件或者多余的条件,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能抓住最本质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例如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50页第4题:?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1副9元的眼镜和1个25元的杯子,用去多少元?在学生读题后,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道题里的50元与问题没有关系,属于多余的条件,解题时不用考虑,这样学生便知道用去多少只与9元的眼镜和25元的杯子有关。再如:?马路两边都种了25棵树,马路上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读题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找出隐蔽条件:两边都种了25棵树,从而明确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求2个25棵是多少来源:http://1426.gomcfl.cn/。来源:http://1339.gomcfl.cn/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讲到:?人人都要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对待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便是从此点做起的。我班有两名思维比较慢的学生,我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总是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态度,从不批评他们,总是尽可能找到他们身上微弱的闪光点来进行放大,因为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且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老师的态度决定着他们对待学习的兴趣,如若总是批评,他便会在小小的年龄对自己失去信心。我觉得我所采用的鼓励式教学方法对这两名学生的教育是成功的,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数学学习,他们的成绩并不比其他的学生差多少,亦训练了相应的思维能力,在遇到他们难接受的问题时,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多练习几遍,所谓熟能生巧,他们的成绩一直能跟上大部队。

关于“一年级应用题不会理解怎么办”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来源:http://1439.gomcf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