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中西方对数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有何异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西方对数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有何异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西方在称呼模式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可以从中西文化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界定和中西方语言交际对文化语境的不同依赖程度中找到其文化根源.本文将从权势关系与同等关系,等级、官本位思想与平等思想的差异以及大家庭观与核心家庭观的差异这三个具体方面分析它们各自中西方称呼使用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据统计,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但无论文化的定义多么复杂,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他们的思维活动、情感标准、道德准则大致相同。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思维以及追求爱好,也往往不相上下。

中西方人格观念的差异造成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从而产生差异。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的融合,从而达到无我无对象的水平;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为我所用。要达到中国文化所尊崇的至高境界,其负载形式通常都是比较柔和的“琴棋书画”等“高雅”技术。而排斥经世致用的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

2、 思想文化所带来的差异。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所左右,它对于中国从古到今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儒家宣传“万般皆下品思想,唯有读书高”,但它所宣扬的书是四书五经,那些爱搞发明创造的人被称做是奇技*巧,并被归类到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去。中国有许多古话,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等,所以有聪明才学的人都不以科技方面有所长为荣,那些不钻研做官技术而钻研科技技术的人永远不会得到荣誉,也进入不了上流社会。那些有文化的人无不沉迷于士大夫阶层所讲求的风流文雅,把时间花在风花雪月,吹拉弹唱,弹琴下棋,饮酒赋诗上。他们追求的是儒家所谓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才不会想到如何用自己的学问去帮助泥腿子们生产劳动。政府也对技术改进和发明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不在这些方面有所鼓励。在西方却不太一样,基督教讲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谁能创造财富,并施舍帮助穷人,谁就能进入天堂。基督徒是“一批指甲上沾着污垢的知识分子”,这种劳动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从汉武帝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就再也没出过什么大思想家,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都出现在先秦时代,到了明清就更无足取,以后的中国学者,最擅长的是就前人的经典做文章,从书本到书本。这就说明了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对于人们思想的控制到了何种地步,而需要创新精神、挑战精神的科学就更加被深深地扼死了。

3、 宗教文化所带来的差异西方社会在中世纪宗教独尊独统太深,反抗的力量就大,许多有识之士要研究科学以破除神学的迷信。比如培根,他就尖锐地抨击经院哲学蔑视自然、扼杀自然科学真理的情形,所以他提出的新理论是主张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他后来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积极思考,为了给科学争取一块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提出了“二重真理说”,也就是科学与宗教互不干扰的学说。他提出了科学的复兴的论点,指出科学发展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笛卡尔,他主张提出理性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提介以具体的科学研究反对经院哲学和形式主义,为了对经院哲学进行批判和清算,他主张人们在认识之前,要用“理性”对过去接受的思想进行审查,这种精神垫定了西方科学精神的基石。希腊的观念以一个永恒的第一动因或外在的造物主为特点,所以希腊自然科学的动力就是去发现造物主设下的宇宙秩序的规律。而西方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宗教统治也合乎这样的观点,许多文艺复兴时的科学家一开始都是神学家,他们甚至是为了在天空中找寻上帝而去研究星空的,但最后他们通过自已的研究却证明了上帝的不存在,于是反抗的力量就更大的。而中国的学者没有这种要破除迷信神学的动力,因为自古宗教在中国就没有完全占据过统治地位,同时,由于中国一向丰衣足食,人们的崇神思想没有那么重,当然同时,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动力也没那么大,而农业在当时的情况下也不太需要太多的科技帮助就已可以达到不错的收获,这一切都造成了中国后期的科技进展缓慢的结果。西方宗教独尊的黑暗还影响到教育的改革,14世纪,当文艺复兴开始时,青年们都聚集到可以解释古典名著的学者周围,这些学者通过开办学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来与原来的宗教教育对抗,这就开了西方新式教育的先河,西方在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教育成为正规教育一部分。而中国没有这种要破除黑暗的宗教统治的情形,学者们都沿着老路在走,只教儒学,所以没有新式教育的出现。西方的宗教是一个扩张的宗教,他们的传教士到全世界去,要把他们的宗教强加给全世界的人民,而中国从来没有这种传统。我们的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什么时候见到道士们跑遍全世界把自已的宗教观点硬性贯输给人家?西方的宗教扩张甚至用军队来扩张,不接受他们的宗教的就杀光,中国的宗教可曾做过这样的事?道士们都是住在深山中,有人上门肯求加入还要左挑右剔,轻易不肯接受。同时,这些搞宗教扩张的传教士们却在加强勾通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年马可波罗的往来就是受教庭之托,而1698年法国的海神号第一次往来与法中之间,也是由神父们向路易十四送上了康熙帝的礼物,包括法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绚丽多彩的绸缎、瓷器、茶叶。当时的法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茶被他们称为神奇的叶子,认为它可以包治百病,并很快在欧州掀起了饮茶的热潮。科学是交流的产物,在许多情况下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靠触类旁通的方法产生,所以西方的这种宗教扩张也起到了一些它原来没有想到的作用。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加以论述,权当引玉之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多种困扰因素。为克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中学英语旅教者必须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教育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种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的话语,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或是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国人不但不讨厌fat,而且对其赞美有加。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径庭。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不鲜,并把人比作狗。如aluckdog(幸运儿),love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001 开场白

002 姓名称谓

003 问候用语004 自我介绍

005 结交朋友

006 左邻右舍

007 街头偶遇

008 安排约会

009 取消约会

010 电话联系

011 走亲访友

012 发出邀请

013 朋友聚会

014 社交礼仪

015 祝贺生日

016 分手离别

017 潇洒舞会 018 抱怨他人

019 令人失望

020 恼羞成怒

021 倍加苦恼

022 冷漠无语

023 是否喜欢

024 是否赞成

025 满意与否

026 表达偏爱

027 批评指责

028 惊奇不已

029 深表同情 030 享用中餐

031 品尝美味

032 英美食物

033 意大利面

034 甜食与饮料

035 饮酒文化

036 烹饪技术

037 外出就餐

038 光顾快餐

039 百味小吃

040 预订餐桌

041 食堂用餐

042 餐馆点菜

043 用餐礼节

044 结账埋单 045 说明要求

046 询问尺寸

047 剪裁衣服

048 抱怨裁缝

049 流行式样

050 颜色匹配

051 服装搭配

052 佩戴领带

053 称赞衣着

054 护肤化妆

055 珠宝首饰

056 眼镜学问 057 谈论职业

058 寻找工作

059 申请工作

060 参加面试

061 兼职工作

062 出席会议

063 老板与秘书

064 辞掉工作 065 宇宙探索

066 高新技术

067 遗传基因

068 信息公路

069 学校教育

070 文化课程

071 英语学习

072 复习考试

073 毕业典礼

074 出国留学 075 迎对顾客

076 购物须知

077 推荐服装

078 讨价还价

079 打折促销

080 退货保修

081 女装世界

082 潇洒男装

083 精品服饰

084 鞋帽天地

085 超市购物

086 书店购书

087 到杂货店

088 旧货市场

089 收银付款

090 房屋出售

091 家具购置

092 选购新车 093 寻找房源

094 乔迁之喜

095 客厅布置

096 卧室装点

097 室内装潢

098 家居布置

099 厨房用具

100 房屋出租

101 合租公寓

102 学生宿舍

103 花园剪影

104 二手房屋

105 修理管道

106 家用电器

107 饮水思源

108 传真用途 109 娱乐活动

110 娱乐圈子

111 卡拉OK

112 **新潮

113 录像出租

114 洗印照片

115 开心幽默

116 学绕口令

117 星座趣谈 118 业余爱好

119 音乐欣赏

120 听音乐会

121 弹奏乐器

122 说唱音乐

123 歌曲学唱

124 摄影爱好

125 绘画艺术

126 养鱼窍门

127 学打桥牌

128 棋类游戏

129 艺术门类

130 珠宝与工艺品 131 运动有益

132 球类一瞥

133 强身健体

134 话说锻炼

135 滑雪运动

136 极限运动

137 纤体瑜伽

138 外出郊游

139 饭后百步

140 享受目光

141 瘦身减肥 142 旅行计划

143 外出度假

144 出国旅游

145 护照与签证

146 世界各地

147 观光游览

148 海滩风情

149 澳洲风景

150 问路指南

151 找卫生间 152 预订房间

153 接受预订

154 登记入住

155 汽车旅馆

156 旅馆开房

157 客房服务

158 咨询信息

159 服务指南

160 结账离店

161 乘坐飞机

162 乘坐火车

163 乘坐轮船

164 乘坐出租车

165 交通堵塞 166 城市与农村

167 工厂建设

168 参观农场

169 银行业务

170 邮寄信件

171 借阅图书

172 开办公司

173 通关报关

174 海港码头

175 法庭诉讼

176 走进剧场

177 去夜总会

178 公园游玩

179 幼儿园

180 机场见闻

181 火车站内

182 汽车加油站

183 洗衣服务

184 酒吧小叙

185 品味咖啡

186 茶馆侃谈 187 失眠的苦恼

188 保健常识

189 风俗习惯

190 致癌食物

191 魅力人生

192 时尚一族

193 长寿秘诀

194 梦的解析

195 冒险精神

196 理发修面

197 美容美发

198 谈情说爱

199 家庭琐事

200 婚姻大事 201 个人电脑

202 电子游戏

203 网络情缘

204 网上聊天

205 虚拟世界

206 上网成瘾

207 电子邮件

208 电脑黑客

209 电子商务

210 网上就业

211 网上购物

212 电子银行

213 电信服务

214 手机新潮 215 报税纳税

216 消费者投诉

217 商务谈判

218 世贸组织

219 商业贸易

220 保险业务

221 法律咨询 222 求医看病

223 医院就诊

224 心理咨询

225 谨慎服药

226 注射点滴

227 远离艾滋

228 癌症杀手

229 非典故事

230 急救常识 231 中西节日

232 快乐假日

233 欢庆节日

234 周末愉快

235 情人节

236 圣诞庆典 237 电视节目

238 报纸杂志

239 广告宣传

240 媒体作用 241 天气预报

242 天气无常

243 季节变换

244 日期说法

245 时间表达 246 男女平等

247 社会伦理

248 社会风俗

249 宗教信仰

250 污染环境

251 绿化家乡

252 社会秩序

253 下岗与再就业

254 互惠女工

255 追星一族

256 话说代沟

257 吸烟有害

258 吸毒致命

259 受袭与自卫

260 法律与权力 261 经济全球化

262“神舟”奇迹

263 北京奥运

264 私人汽车

265 股票市场

266 股民入股

267 宠物世界

268 环保意识 269 忠告篇

270 能力篇

271 信任篇

272 肯定篇

273 同意篇

274 可能篇

275 原因篇

276 借口篇

277 道歉篇

278 比较篇

279 必要篇

280 祝贺篇

281 决定篇

282 描述篇

283 感谢篇

284 义务篇

285 帮助篇

286 观点篇

287 许可篇

288 鼓励篇

289 称赞篇

290 禁止篇

291 请求篇

292 建议篇

293 允诺篇

294 拒绝篇

295 猜测篇

296 催促篇

297 提醒篇

298 警告篇

399 祝愿篇

300 安慰篇

关于“中西方对数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有何异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