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有关日本的社会、民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日本的社会、民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生命的选择——读《李尔王》有感

当把死亡纳入到选择体系中,我们才能去比较生和死。生命本就包含生存和死亡,但我们总想把死亡割弃掉,祈求永生。可悲的是我们想法设法的避免死亡,却又永远逃离不开。那不如正视死亡,这并非在倡导死亡,而是让我们思考对待生命的方式。莎翁的经典悲剧《李尔王》正是对死亡这一命题的探讨。

如果事先了解英国的历史,你绝对会惊讶,莎翁怎么这么敢写!当时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想要统一英格兰与苏格兰,在这个大背景下,《李尔王》一开始就写道:“告诉你们吧,我已经把我的国土划成三部”。这是对时代的直接反叛,一下子就为李尔王的人物性格定下了基调——自负。他不是一个对权力贪恋的普通君王,绝对的自负与骄傲才敢让他把土地分给女儿们。这一决定为他后面所经历的种种悲剧埋下了祸根。

存在主义有一个概念是“边缘情境”: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即由于某种严重的变故,如亲人死亡、身患绝症、面临生死关头、家庭破裂等,个体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个人置身于日常生存秩序之外的状态,价值尺度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李尔王》十分符合这个概念:两个女儿的背叛、身处荒野居无定所、小女儿被绞死等。他不止遭受了外在生活的悲惨,更面临着价值尺度的摧毁:“最卑贱的乞丐,也有他的不值钱的身外之物;人生除了天然的需要以外,要是没有其他的享受,那和畜类的生活有什么分别。”

携带一百个侍从是李尔王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现在要他改变,不,李尔王无法接受。因为这绝非放弃一百个侍从那么简单,而是对他生活原则最根本的否定,所以他发疯、愤怒、抓狂。一个自负的人绝不容许自己的原则被别人更改,如果要更改,也必须由他自己来定义。对他来说不能携带侍从,那就什么都不要:“我宁愿什么屋子也不要住,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和无情的大自然抗争,和豺狼鸱鸮做伴侣,忍受一切饥寒的痛苦!” 他是一个很极端的人物,一旦不能按照理想方式生活,就破罐子破摔,选择最糟糕的生活。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才使得他成为莎翁戏剧中前后反差最大的一个角色之一。这样一位暴烈、易怒、自大和骄傲的君王,之后却变得仁爱与明亮。若非经历种种苦难,体悟民生疾苦,我们是无法相信他在后期的转变。

莎翁设计李尔王死亡的结局不同于其他人物,没有利剑刺伤他,也没有用毒药灌进喉咙,而是抱着最心爱的女儿,自己选择死去。他抱着心爱的小女儿死去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惋惜,不会去想:如果他继续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会长叹一口气:“呼,李尔王完满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活着了,活着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死亡才是对他的一种解脱。

活着是意味在人世间要去发现,去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李尔王已经发现了。人们所期待的世间权力的最高点他拥有过,处于黑暗与风暴之中最底层的苦难他也遭受过。他的精神经过价值重构与建造,他领悟了什么是爱,幸福与苦痛真正的汇聚在他身上。他内心归于平静的时候,也正是他向世界告别的时候。李尔王无论是之前做君王时挥霍肆意,还是之后穷苦时衣衫褴褛,甚至最后选择死亡,他都是喜欢和享受的。因为一切皆有他自己定义,即便是悲剧,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是圆满的。

路遥在谈《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说道:“生命从苦难中开始,人生下来就是要受苦难。” 近期很多新闻媒体报道自杀案件,全部都是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选择结束生命。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苦痛相比于李尔王怎样,或许不同的个体苦痛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但他们对待生命的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人万万不敢也不会更不肯选择的。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但我们注定都会遭受苦难。面对所遭受的苦难,是学会饱受苦难的能力还是结束生命,是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正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像李尔王那样遭遇人生全部的破坏与毁灭,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饱受苦难的能力。李尔王选择死亡是超脱人生,他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而那些在绝望和压抑中自杀的人恐怕才是现实的惨烈的悲哀。

此外,还想简要谈一谈关于《李尔王》翻译的问题。以《李尔王》最后的几句台词为例。

在初读《李尔王》时,我选择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朱生豪的译本。

朱生豪: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他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永远回不来的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

之后我又翻阅了译文出版社孙大雨和方平的两个译本。

孙大雨: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要有命,你却没有一丝气息?你不会回来了,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

方平: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生命;偏是你,没有一丝气息?你一去再也不回来了!——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回来了!

为什么要比较译本呢?因为在读这三个译本的时候,我完全是不同的心境。同样一部作品,因为翻译的差别,理解全都变化,不得不让人思考,究竟哪一种才是莎翁的本意。

莎翁原文是:“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 Thou'lt come no more.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

李尔王最后说出这几句话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悲痛必然是有的,那还夹杂了什么呢?在孙大雨的译本中,我读出了抱怨怒吼。李尔王已经遭受了那么多,不再暴戾自大,已经悔悟了,好不容易和小女儿团聚,为什么又要再失去她!李尔王遭受不住了,他又再次疯狂“一直老鼠要有命”一个“要”字,埋怨感特别强烈,仿佛再说:“他们有生命有什么用呢?还不如给我亲爱的女儿!” 我能理解一个父亲失去女儿后的痛苦,能理解他把愤怒悲伤情绪迁移到其他事物身上,但我不能理解,也无法相信李尔王会这么想。后面连续几个“决不会”是李尔王承认了现实表达出:“你决不会再回来。”的意思,还是李尔王不相信现实,否定他的想法,像疯了一样的喊出“我决不会相信你不会再回来了。” 因为这两种情绪,从“决不会”中我都感受到,但是李尔王最后内心会这么激动,翻涌,动荡,疯癫吗?很难判断。

那是无奈吗?在方平的译本中,我感到了一丝李尔王作为一个父亲,一位没落君主的无奈。他感叹动物的生命,可是自己的女儿却没有生命了,他无能为力。“偏是你” 仿佛在说:“我多希望不是你,究竟为什么?怎么会是你呢?我没有办法保护任何人,我只希望人们不再受伤害,可我亲爱的女儿却惨遭杀害。” 当初李尔王拥有一切,没能爱她。之后李尔王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她,最后连她也没有了。。。。。。方平将“never”译成了“永远不”,承接前文的无奈,将这种失落深深延续了下去。李尔王已经不会再期待王位了,也不会再要求一百个奴仆,更不会奢望小女儿原谅她,只希望她活着。

那朱生豪的译本呢?很奇怪,我前两遍读完之后是平淡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没有感觉反而使我感到惊讶,因为李尔王在说完那几句话之后就死了,我怎么会没有一点感觉。我反复读了几遍后,眼眶就红了。脑海里的画面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瘫坐在地上,用全部的力气对世界告别。我在他的表情里看不出抱怨,忧郁,无奈,反而有一丝幸福融在悲痛里。他似乎在说:“我造成了女儿的不幸,虽然我也曾遭遇过痛苦,但此刻我是幸福的,女儿躺在我的怀中,我也该离去了。”

由于缺乏翻译功底,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直接阅读原文,感悟原文,因此译本的选择十分重要。我不能说朱生豪的译本是最好的,但确是我目前为止读到的最能引发我共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前面提及死亡对李尔王来说是一种解脱的原因。

李尔王这个君王被莎翁塑造的十分具有魅力,译者对李尔王的解读各有风味,读者的接受自然也是不同的。如何走进作者,作品和人物?这个问题在读《李尔王》之前,我自认思考良久,现在却觉得远远不够。如何对待生命呢?也许永远不会像李尔王一般通透的面对生存和死亡,也许还是会恐惧害怕闭口不谈死亡,但却多了几分找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动力!

关于“有关日本的社会、民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