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么介绍英国博物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么介绍英国博物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除了欣赏展品外,游客还可以领略英国人在博物馆设计方面的过人之处。

大英博物馆历史上除了1972年的几个月外,一直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2002年博物馆面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闭了几天。几个星期后,一个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保安人员缺乏责任心所致。

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

历史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73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著名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

元代鳜鱼图案青花瓷盘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抢来的。)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目前要求归还,但英国人不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著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编辑本段]

镇馆之宝

《亚尼的死者之书》,

公元前1300~1200年

「死者之书」通常为长卷形式,依财富多寡,分成数个,甚至更多的段落。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为「亚尼的死者之书」,最有名的段落则是「秤心仪式」。

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总结

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的鲁塞尔大街上,面积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小,但展出面积也较故宫博物院为大。原来是私人捐赠的图书馆,1754年购买现址的蒙塔古大厦为馆址,1759年首次向公众开放。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厦基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古罗马式大厦,并捐赠了许多皇家藏品,成为今天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可谓广博,堪称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的珍贵文物比比皆是。希腊的石雕,印度的宝石戒指,巴比伦的银器,中国的瓷器琳琅满目。比马王堆女尸还早上千年的古尸也有几具,但不是英国的,而是埃及的,十几具展出的木乃伊还仅仅是馆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称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贵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这是世界唯一的一块,并据此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称镇馆之宝。

由于大英博物馆建得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模式,后来者竞相效法。其中两部分展品格外吸引人,一是中国瓷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印度宝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红、海蓝、石榴红、祖母绿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异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夺天工。

大英博物馆还以其图书馆著名,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起源就是汉斯?斯隆爵士捐赠的私人图书馆,英王乔治四世改建新馆时又捐赠了大量书籍。这里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许多参观者来寻找马克思当年常坐的座位。

大型历史文物博物馆。位于伦敦鲁塞尔大街。主要建筑物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6万平方米为展厅,4万平方米为图书馆。建立于1753年 ,开放于1759年。馆舍是一座17世纪建筑——蒙塔古宫。

馆藏品最初来源于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古玩家汉斯?斯龙爵士收藏的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1823 年,英王乔治九世捐赠了他父亲的大量藏书。开馆以后的 200多年间,继续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1880年,自然部分分出,建成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73年,图书馆分出,建成不列颠图书馆。

该馆设古代埃及部,书籍、抄本部,东方书籍、抄本部,古代英国及中世纪部,古代西亚艺术部,东方艺术部,古代希腊、罗马部,人种志部,版画素描部 ,货币 、纪念章部。古代埃及部收藏文物达7 万余件,仅次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藏品中有大型人兽石雕和为数众多的木乃伊,闻名于世的罗塞塔碑石,多种碑刻、壁画、金玉首饰、镌石器皿以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模型。年代可追溯到5000年前。古代希腊、罗马部,展出有古罗马历代皇帝的半身雕像,雅典卫城出土的雕塑、粘土版文书、陶壶、金器,以及额尔金雕刻群内的一组帕特农神庙雕刻。帕特农神庙雕刻是该院展品中的佼佼者,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的一座主庙,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19世纪初,博物馆以 3.5万英镑把雕刻买了过来。古代西亚艺术部展出有乌尔王墓出土的金制品、竖琴,亚述时期的浮雕、尼姆鲁王宫的城门、人面兽身有翼像以及工艺品等。东方艺术部,除少量中亚、南亚和日本文物外,大部分为中国稀世珍品,为数达 2万余件。斯坦因从中国敦煌掠走的壁画和经卷,也收藏在这里 ,都是 5~ 11 世纪的作品。经卷中除佛经以外,还有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的经典。在中国文物陈列室内展出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琮、玉刀、玉斧,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及经卷、丝绸、绘画,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釉里红瓷器,明代的掐丝珐琅等。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宋)摹本,也在这里陈列。

中国瓷器精美绝伦,尤其是清朝皇宫中流失的瓷器基本都属于国宝级别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年代是比较动荡的年头,很多精美的陶瓷都流失到了国外。应该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很多中国瓷器,有些是战乱时代掠夺去的,也有英国人购买捐献的。这些美轮美奂的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镇陶瓷。这些瓷器不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人类的智慧与艺术的浓缩。有信息显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还不算各国私人藏有的10倍于这个数字的中国文物),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这小段摘自百度)。这些瓷器是女儿在馆里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33号中国展厅展厅拍的。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据说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有介绍说我国各历史时期,各大名窑,各大名瓷这里都有。每件展品的说明很小,放大了也仍看不清,所以没能祥细介绍。谢谢

关于“怎么介绍英国博物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