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药饮片可以刷医保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药饮片可以刷医保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医保卡可以刷哪些药?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医保卡内的钱是怎么来的。一般情况下,医保卡内的参保费用是由个人和公司共同承担的,公司承担8%,个人承担2%。其中,个人的2%全部进入医保卡,也就是说,参保人可以获得一个个人账户,用于在定点药店买药、支付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中个人自付部分。而公司交的8%大部分会进入社会统筹账户,由医保中心管理,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当地医保报销的费用时,统一由统筹账户支付。

那么,医保卡可以刷哪些药?按照规定,并不是什么药都可以用医保卡里的钱支付的,医保卡只能购买医保指定的药品。社保局出了一本书——《医保药品目录》,里面公布了一千余种药品,包括阿莫西林、抗病毒颗粒、常用心脑血管药等。社保定点医院和药房就是以这本书为依据来划分可刷卡和不可刷卡的药品的。

那么,医保目录药品的遴选原则是什么呢?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总体原则是:考虑临床治疗的基本需要,并考虑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用药习惯,中西药并重。基本原则是:1、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供应的药品,并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标准的药品,以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正式进口的药品;2、那些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等,这些药品都不进入《医保药品目录》,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用医保卡刷。

除此之外,《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进行遴选,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其中,“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的,是那些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甲类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乙类目录”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

医保卡可以刷哪些药?大家只需查询《医保药品目录》,以及各省市医保目录即可,上面有详细的药品清单。希望看了这篇文章后,再对照《医保药品目录》,可以帮助你清楚了解,自己的医保卡可以刷哪些药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最新医保限制用药目录

法律分析:《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包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下同)、中药饮片(含民族药,下同)。西药和中成药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通用名,并标明剂型。中药饮片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药典名。

法律依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 《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包罓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下同)、中药饮片(含民族药,下同)。西药和中成药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通用名,并标明剂型。中药饮片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药品目录,药品名称采用药典名。

第六条 《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遴选,并分“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第七条 “甲类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乙类目录”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增加和减少的品种数之和不得超过国家制定的“乙类目录”药品总数的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目录》“乙类目录”中易滥用、毒副作用大的药品,可按临床适应症和医院级别分别予以限定。

新版目录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保障范围,西药、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新增339个,增幅约15.4%;关注儿童用药和重大疾病用药,增加了职业病特殊用药等,比如新增了治疗尘肺病的汉防己甲素等药品。

西药、中成药增幅约15.4%

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介绍,2017年版药品目录由凡例、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四部分组成。凡例是对药品目录的编排格式、名称剂型规范、限定支付范围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西药部分包括了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中成药部分包括了中成药和民族药,中药饮片部分采用排除法规定了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饮片。

西药和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增加了339个,增幅约15.4%。其中西药部分1297个,中成药部分1238个(含民族药88个)。中药饮片部分未作调整,仍沿用2009年版药品目录的规定。

陈金甫表示,各省(区、市)可以按规定对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并发布本省(区、市)的医保药品目录。“我们要求此项工作应于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各省(区、市)药品目录发布后,各统筹地区应在1个月内开始执行新版药品目录。”

新变化

调入药品重点考虑新药等

陈金甫表示,药品目录工作方案中提出“调入药品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专家组在评审中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对上述药品予以重点考虑,并注重做好与医药领域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

新增尘肺病治疗药品

陈金甫表示,2017年版药品目录不仅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也同样适用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目录制定中对工伤保险用药予以了特殊的考虑。一方面充分考虑了职业病等特殊疾病的用药需求,新增了治疗尘肺病的汉防己甲素等药品;另一方面药品目录中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等5种药品的“备注”一栏标为“限工伤保险”。这些药品仅限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不属于基本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也就是说工伤保险的用药范围要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范围。下一步还将指导地方及时按规定将疗效可靠的工伤保险治疗药品列入地方调整的目录当中。

目录特点

增91个儿童药品品种

新增了91个儿童药品品种。药品目录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540个,加大了儿童用药保障力度。

加大了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意味着研制和生产出质量更好、疗效更佳、成本更低的药品。为此,目录调整中将2009年后上市的新药作为重点评审对象,并对其中的创新药进一步倾斜。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批准的创新化药和生物制品中,绝大部分都被纳入了2017年版药品目录范围或谈判药品范围,仅很少的品种因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疫苗)或临床认可度较低等原因未被纳入。

重点考虑重大疾病治疗药物。治疗癌症、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药品基本被纳入了药品目录或谈判药品范围。

大力支持中药、民族药。在坚持“中西药并重”的基础上,加大对中药和民族药的支持力度,2017年版药品目录中西药与中成药占比分别达到51%和49%,基本持平。专门组织了少数民族医药专家对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药进行评审,新增民族药41个,增幅达90%,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药品。

与2015年国家谈判药品做好衔接。替诺福韦、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3个药品均经专家评审纳入了药品目录。此外,大力支持基本药物制度。

拟谈判药品

治癌药纳入拟谈判目录

陈金甫表示,部分专利、独家药品属于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但是价格较为昂贵,按照现有市场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一定风险。要对这些药品探索建立谈判准入机制,通过谈判、适当降价后,再将符合条件的药品正式列入药品目录。

此次目录评审中,经过咨询专家评审、遴选专家投票等程序,确定了45个拟谈判的药品。这些药品中近一半为肿瘤靶向药物,涵盖了白血病、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其他为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药。

“下一步我们将在确认相关企业是否具有谈判意向后,向社会公布拟谈判药品名单并按相关程序组织谈判,将达成一致的品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在更好的保障参保人员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保证基金平稳运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关于“中药饮片可以刷医保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