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二)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基本判断:我国粮食供求缺口逐年扩大。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而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资源制约,同时粮食生产经营已进入高投入阶段,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我国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态势。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增加粮食需求。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2012年我国总人口为13.5亿,城镇化率52.6%。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城镇化率达53%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膳食结构变化增加粮食需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直接粮食消费减少,肉蛋奶消费增加。从1995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83元增至2.5万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元增至7916.6元,年均增长9.4%。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的增长会更快。

提升粮食供给能力面临资源制约。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的贫水国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人多地少,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接近20%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高质量的耕地减少更快;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同时,粮食生产经营已进入高投入阶段,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也面临着新挑战。据报道,目前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降至90%以下,粮食供求缺口整体在扩大,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食品安全是新时期我国国家战略什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世界上人口增长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可用性。按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人口增长量预测,未来 30 年世界人口将增加 20 亿,而且在随后的 20 年还要增加 10 亿,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水服务和水利基础设施来保证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活动,特别是保证供水安全和卫生,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和工业用水。经济增长也带来水的需求量的增长。气候的变化使得在许多情况下用水不可靠,水的可用性降低了。同时,向人类提供有价值服务和维持地球生命的生态系统也需要足够的水。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在经济平衡中势在必行。

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水质下降,环境和社会问题日渐增加,气候变化使洪涝和干旱威胁日益严重,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水资源挑战。因此,水资源管理越来越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性参与。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了全球共识,那就是现代水资源管理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即都柏林原则): ① 淡水是一种固定的、脆弱的资源,是维持生命、发展和环境的必需品; ② 水管理和开发应该以多方参与为基础,即吸收各层次的使用者、计划者和政策制定者; ③ 妇女在水资源的供给、管理和保护方面发挥中心作用; ④ 水的各项用途都具备经济价值,所以应该承认水是一种经济商品。

如何加强管理,实现对水的可持续利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外的水管理体制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地方行政区域管理为基础但不排除流域管理的管理体制,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 一类是按水系建立流域机构以自然流域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以欧洲一些国家为代表; 一类是按水的不同功能对水资源进行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以日本为代表。尽管各国在政治体制上形态各异,社会状况大相径庭,水管理的历史沿革存在差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对各类水管理体制的研究分析,仍可找出其在体制观念上的某些一致性,从中获得启示并加以借鉴。

水资源管理的改革需要区分轻重缓急、注重实效,还需要有耐心。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管理困难不是综合水资源管理,而是 “注重实效和原则性”的方法。这一点涉及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需要认识到: ① 解决的方法要与具体的、不断变化的情况相适应; ② 除水利部门外,必须进行更广泛的改革,以便为改善资源和服务管理提供条件; ③ 必须设计改革程序并得到支持。

面对相似的气候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水利基础设施中的投资只有发达国家的 1%。工业化国家利用了大部分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作为可再生能源,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只利用了一小部分。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利基础设施不足,需要考虑开发和维护优质的水利基础设施,达到使人民受益的环境和社会服务标准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4125.html。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靠基础设施来解决,而在缺少基础设施的地方,即使管理再好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善供水是发展社会经济、减贫的支柱。供水服务间接或直接地促进增收、健康和教育,困难是如何将千年发展目标的优先配置转化为根本改善。做法是: ① 动员各个部门扩大、改善并维持供水服务; ② 确保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将资源分配到最优先的投资项目上; ③ 从各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如果不进行政策、机构的改革,基础设施投资就不会有效。改革首先包括采用完善的政策和有效的各级机构。利用企业或组织提供服务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服务提供的放权是农村供水的关键。需要认真地进行能力建设。虽然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很重要,但仍然需要增加国际投资。

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供水由政府管理还是企业运营。这一问题是关于可持续的安全供水的问题,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各国必须确定并实施国内的优先权。各国的国情不同,但都必须全面、及时、有序地实施政策改革、能力建设、具体改革措施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国际水组织应该制定全球优先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有些政府承诺加速改革进程,并在各自的资源方面进行投资。但是,各国的改革尚处于早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灌溉和排水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安全领域现在面临的新挑战有: ① 在食物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缺乏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保障食物供应; ② 同时实施机构改革,引进责任制,扩大农民的参与程度,提高效率,加大现有排灌设施修复与现代化方面的投资; ③ 获得更加透明、更负责任和有效的政府资助,增加用户和企业的参与度。

排灌对粮食生产、减贫及地区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要达到减贫和千年发展目标,改善灌溉和排水系统是基本要求,它将影响可持续发展。它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现在的趋势,地表水灌溉系统得到的新的政府资助很少。原因为: ① 新灌溉系统的费用高且不断上升; ② 农产品价格低,降低了新灌溉投资的经济效益; ③ 从河流和含水层取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保护环境费用的大幅增加; ④ 财政约束减少了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资助。

(2)现代化及修复排灌系统、改善运行及管理是减少水涝和盐碱化、提高用水效率和农业生产率、减贫、降低排灌对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要保持排灌系统的可持续性,同时还要增加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245.html。

(3)排灌设施需要依照政府、使用者、社会及企业的作用及责任进行调整。应鼓励将排灌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责任(包括运行维护成本的全部回收)转交给有组织的用户团体。测定排灌系统的基准点是一种改善运行及责任必需的管理措施。

(4)确定一个与农民及其他方面分担改善基础设施费用的范围,这一机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改善筹资机制,使农民及其组织能够参与分担费用。受益人应分担改善排水的费用,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其他从灌溉系统转让水中受益的行业也应该为其现代化投资。

(5)一个有效的水权系统和支持用水权市场的输水系统有助于提高效率 (效率较低的使用者可以将水暂时或永久转让给效率较高或价值更高的用水者)。需要新的金融手段使农民能够将水权当作信用抵押。这将有助于农民分担用于灌溉及排水系统现代化和修复的费用。

(6)如果由于无法解决的财政困难或环境因素使灌溉系统不可行,就应重新调整该系统。但是,考虑到社会及经济成本,这种不合适的灌溉系统可能继续维持。抽水费用高的灌溉系统经常出现在经济转型的国家,这种情况应该特别的关注。过度开发的含水层同样涉及公共财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管理,需要公众及相关环境部门的参与。灌溉也需要关于水的新的 “全面交易”。发展中国家在使用公共资金时应该增强财务责任 (减少水和能源的补贴),为民间参与灌溉与排水提供方便,促进有责的、有权的、可有效回收成本的、有实力的用水组织进行经营和维护。发达国家应更广泛地将科学知识及技术与他人分享,推广他们在灌溉及排水系统经营管理方面好的典型,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展援助计划,资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灌溉和排水计划。

国际社会需确定和利用灌溉与排水方面好的筹资做法,包括加大农民的参与。为此,应简化灌溉项目的准备过程,以降低成本和缩短交付周期,同时注重成功的各项要素。从国家特定需要出发,通过政府、用户、企业三者的合作完成排灌系统的建造、改良和运行。需要用创新的手段,通过采用灌溉技术、改善灌溉方法、转产较高价值的作物来支持农民的灌溉作业。这有助于农民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生产力,为其进入市场提供方便。此外,这是一个有希望的领域,可以将用在能源、水及导致环境退化的化肥上的不良补贴转变为形成创新和可持续灌溉做法的良性补贴。

三、水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 (集水区、河流、湿地、湖泊、蓄水层及洪泛区)对所有物种的生命和健康都是必需的。它们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接纳了排放的污水,可维持重要生态和水文功能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由于不良的环境、社会或经济政策和行为导致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做法对世界水资源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威胁来自局部、流域和跨边界水资源的退化,也来自全球气候的变化,它们产生的水文、生态和经济后果是显著的: ① 威胁水资源为供水和能源设施提供基本的水文及生态服务能力; ② 给本已紧张的资源造成不可改变的破坏; ③ 不利于供水、灌溉和能源服务方面的投资; ④ 影响下游淡水、海岸和海洋资源,继而影响依赖上述资源的贫困人群。气候变化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影响到水的供应和需求: 不仅影响到农业和灌溉,还影响到城市和能源供应及利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管理水的环境问题是保持经济发展和减贫的基本条件。② 环境目标不能与消耗目标分开管理。两者都必须纳入水政策改革、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当中,并得到适当的资助与支持。③ 环境影响评估是预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影响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水利政策不到位,缺少正确的指导方针 (如环境流量评估),能力有限,缺少承诺和政治意愿,这些影响往往得不到重视。④ 人类的主要水源———淡水湖和水库正在不断恶化。⑤ 人们很少意识到水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应优先考虑在集水区、补给区及湿地停止水生态系统的损失和退化。⑥ 未能使用经济手段去管理水的需求、引导分配及控制排放,其结果是无效的。⑦ 对排水和卫生工程对下游的影响常常预见不足。

四、海牙世界部长级会议提出的挑战

2000 年 3 月通过的 《21 世纪水安全———海牙世界部长级会议宣言》指出,为 21 世纪提供用水安全,意味着确保淡水、海岸和相关的生态系统受到保护并得到改善,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和政治稳定性得以提高,确保人人都能够得到并有能力支付足够的安全用水以过上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并且确保易受伤害人群能够得到保护以避免遭受与水有关的灾害威胁,但常规模式不是我们的选择。

为实现用水安全,我们主要面临着以下挑战:

(1)满足基本需要。承认获得安全、充足的水和卫生环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关系重大,尤其是妇女,通过参与水管理获得相应的权利。

(2)保证食物供应。通过更加有效的开源和使用及更平等的粮食生产用水分配,确保食品供应尤其是对贫穷和易受影响人群的供应的食品供应。

(3)保护生态系统。通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共享水资源。促进和平合作及各级不同的水用户之间的协调,对于流域边界或跨流域的项目应通过可持续性流域管理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开展国家之间的合作。

(5)控制灾害。提高抗洪、抗旱、治理污染和其他防治与水相关的灾害的能力。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4669.html

(6)赋予水以价值。以能够反映其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的方法管理水资源,并为供水服务定价,以反映这些服务的价值。这种方式应考虑到公平性、贫穷和易受影响人群的基本需要来源:https://www.jjbbk.com/cshi/202501-3326.html。

(7)合理管理水资源。采用良好的治理方式,以保证公众参与水资源的管理,并且投资者享有利益。

简述造成我国粮食结构任过剩原因

食品安全是新时期我国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安全战略事关百姓日常生活和健康,日益触动人们的神经。粮食与食品安全正日益成为被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粮食和食品安全领域面临三大新挑战:资源环境代价、国际市场影响、质量安全隐患。为应对新挑战,应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业战略和政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加强国际合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框架。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688.html

塑造食品安全的方式

保证食品产业素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农业和食品产业现代化建设,在生产经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大中型企业率先建立可持续、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靠产业升级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协作式供应链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也将倒逼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协作式供应链是指生产者、中间商、加工商及采购商,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交货、质量安全要求和价格等做出的一种稳定安排。其特点是各相关方之间建立信任、共赢的伙伴关系。

如何看待农民在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多年农业政策支持下,我国粮食供应空前充裕,安全性大大提高。然而,在粮食供应充裕的背景下,原有粮食支持政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新形势下,必须改革和调整现有的政策体系,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一是我国粮食供求市场存在“三多一低”现象。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市场出现了“三多一低”的怪现象,即粮食产量越来越多,进口量越来越多,库存越来越多,但粮食自给率却越来越低。第一,产量大。多年来,我国通过加大投入、财政补贴、价格支持等政策刺激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2003年至2014年,全国粮食年产量从4.307亿吨增加到6.0703亿吨,11年间新增产能17633万吨,增长40.9%。粮食生产的最大特点是生产集中度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粮食生产集中在粮食上(见表1)。2003-2014年期间,粮食产量增加18312万吨,占粮食产量的103.9%,而豆类和马铃薯减少680万吨,占粮食产量的-3.9%。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2143万吨,其中粮食产量57225万吨,占粮食产量的比重由2003年的86.9%提高到92.1%。在谷物中,玉米产量增加最多,11年增加9982万吨,占粮食产量的56.6%。另一方面,粮食生产集中在主产区。表2显示了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地区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我国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71%提高到75.81%。截至2014年,中国11年粮食增产的87.6%来自主产区的贡献。二是进口量大。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净进口一直在增加(见表3)。2003年粮食净进口61万吨,2010年5931万吨,2014年8999万吨。改变中国进出口结构的主要品种是大豆。2003年中国进口2074万吨,2014年7140万吨,2015年8169万吨。12年大豆净进口增长2.94倍。2014年,大豆净进口转为粮食进口。第三,股票储备大。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11年间粮食年产量从4.3亿吨增加到5亿吨,再到6亿吨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501.html。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市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政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之外,还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从农民手中大量收购粮食。例如,2005年,国家以最低收购价从农民手中收购了250多亿斤粮食。到2014年,国家按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2893亿斤,不到10年增长了10.3倍。收购越来越多,库存也在快速增长。2004年底,中国粮食商品库存总量为3094亿斤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954.html。到2015年7月,我国粮食总库存超过9000亿斤,到当年年底,库存超过1万亿斤。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率已超过80%,大大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率。第四,自给率水平下降。随着生产、进口和储备的不断增加,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是紧平衡,现在是供过于求,有阶段,有逃逸顺序。以2015年为例。年初粮食库存8000多亿斤,全年粮食产量12429亿斤。粮食进口中,大豆1805亿斤,粮食654亿斤,扣除出口因素净进口约2447亿斤。由此可以推算出2015年粮食总供应量为22876亿斤。中国粮食消费总量12500多亿斤。很明显,2015年中国有近1万亿斤粮食超出市场需求,而这恰恰是我们用行政干预退出市场的供给部分。假设这些粮食没有过期,城市居民还有十几年的口粮,城乡居民还有三年多的口粮,所以不存在所谓粮食供应紧张的安全问题。按道理,经过十几年的粮食连续增产,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应该上升而不是下降,但事实恰恰相反。2005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2005年为100.9%,2010年为90.21%,2013年为88.68%,2014年为87.09%(见表4),远低于《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95%以上的保证自给率。粮食供应前所未有的充裕,但自给率连年下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豆算在粮食里,进口量大的大豆降低了粮食的整体自给率。严格来说,大豆不是真正的粮食,而是油料作物,是各种豆制品的原料。如果排除大豆,中国的自给率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96%以上,2014年为96.73%(见表5)。二是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接收大量粮食入库并转为储备,导致市场实际供应量减少。一旦储备粮减少或减缓,国内粮食企业会迅速用廉价的进口粮食替代,导致进口快速增加,自给率随之下降。可以说,中国粮食自给率的下降是伴随着粮食储备率的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的粮食供应实际上是历史上最充裕的时期。二、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和储备过剩。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的粮食产品的持续生产和储存,会形成越来越多的过剩储备,这是典型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过剩和储备过剩。前面提到,我国粮食储备率已经超过80%,如果继续增产,粮食储备率还会继续上升。这种生产过剩和储备过剩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是导致财政长期投入补贴全过程,负担越来越重。多年来,为了保持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鼓励和支持农民生产粮食。在流通环节,粮食连年增产,卖不出去,国家高价收购农民的粮食。随着采购越来越多,当仓储容量满了,就被迫投入巨资新建或改建大量仓储设施。同时,为了维持超过市场需求的粮食,财政不得不花费两笔巨额资金,一是补贴储粮,二是支持仓储企业定期在市场上轮换储粮。2014年,国家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合计约1700亿元。当年用于粮食最低收储的资金达3555.7亿元,还有投资建设1000亿斤粮食仓储设施。此外,为了维持这些粮食储备,目前还需要500亿元左右的收储成本。可见中国的粮食从生产到流通都是补贴的,国家财政至少花了五个亿的巨款。如果我们生产的粮食都是必须的,我们储备的粮食也是必须的,财政支出项目多一些也是合适的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858.html。问题是,长期生产超过市场需求的粮食,只能作为储存存放,为此花费巨额资金,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第二,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中国是一个土地和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要保持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必然要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强度。为了增加产量,农民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据统计,我国每亩化肥施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以上。由于农药使用不当,已有1.4亿亩耕地受到农药污染。目前,我国农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污染率19.4%。第三,生产过剩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不断加大资源利用的强度,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快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表6显示了2004年至2014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化。10年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每亩生产成本从395.5元增加到1068.57元,名义增长170.2%,其中材料成本增长108.8%。同期三种粮食平均亩产量仅增长16.34%,亩产量从33.2%下降到10.46%。第四,市场供求关系扭曲,市场价格信号基本失灵。按道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提高了粮食的产出能力,农业补贴的增加也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粮食产量必然增加,市场供给也会增加,因而市场价格必然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而降低。但是,11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上涨,市场并没有反映出粮食供给增加的信号。原因很简单。我们连续多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使增加的粮食大部分从农民手中收购,然后退出市场。增加的粮食只是说明库存的增加。到目前为止,中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被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受到干扰。以最低收购价和临储价为代表的“政策价格”取代了正常的市场价格,年复一年地持续引导和调控粮食生产。总之,粮食的持续增产确实保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面临着“收不上、储不上、补不上”的困境。笔者认为,这是新常态下新的粮食不安全。第三,新的粮食不安全需要新的政策体系面对粮食不安全的新挑战,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选择是实行目标价格制。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取消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的制度安排,在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的基础上,对小麦、稻谷和玉米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可以减少市场扭曲,让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大大减少流通环节的财政补贴和建设投入。缺点有三:一是期初实际经营成本高,需要大量的工作成本来测算面积,统计产量或销量,核定生产成本和收入,确定目标价格和市场价的差价补贴。此外,我国有近1.9亿种粮农民,不同所有制的收购企业和粮食加工厂有数万家。无论是按面积、产量还是商品粮发放补贴,都需要细致复杂的组织配套体系建设。第二,当粮食供求紧张,价格上涨时,政府可能不会从市场上接收粮食,粮食安全储备将受到威胁。第三,市场波动风险加大。实行目标价格制后,粮食价格由政策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在十几年丰收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可能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已经习惯托市收购的农民又会出现“卖粮难”,粮食的周期性波动再次出现。第二种方案是逐步完善现有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目前将逐年逐步降低最低收购价特别是临储价格,逐步引导粮食和农业适度调产。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政策持续稳定,运营成本低,熟悉道路,粮食安全性高。缺点是市场扭曲依然存在;近期收储数量会增加,财政补贴不会减少。笔者提出第三种方案,即取消现有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制度,实行粮食安全目标储备制度条件下的高价收购制度。详情如下:首先是确定国家储备规模。国家粮食储备越多,越安全。应该有一个科学界限。国际粮农组织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粮食安全标准边界,即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占总消费量的17%-18%,保证这个比例的粮食储备是安全的。考虑到我国市场还不成熟,还有很多不发达地区影响粮食运输,也有制约粮食流通的体制因素,我国粮食储备可以高于国际标准,设定安全储备不超过消费总量的30%比较合适。其中,战略应急储备17%-18%,商业调节储备12%-13%。在粮食储备中,小麦和稻谷的储备比例可以高一些,玉米的储备比例可以低一些。从数量上看,我国每年粮食储备总量保持在3500-4000亿斤比较合适。按照三年轮作计算,国家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1000多亿斤。第二,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储备数量,始终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平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在粮食安全目标储备内,国家每年收购储备或轮换所需的粮食。取消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后,为了防止国家收不到市场上的粮食,政府可以参考韩国的经验,以高于市场价的水平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韩国政府曾经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10%的大米产量,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35%左右。收购指标发放给种植户,允许转让;农协每年从稻农手中收购20%的产量,价格比市场价高出20%左右。中国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购买本国所需的粮食。比如,国家每年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的价格,总能比市场价高出两三成,收购数量指标会公平分配给主产区种植户。因为政府储备粮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市场价,农民会主动卖粮。即使部分农户因特殊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售粮,有售粮指标的农户也可以将指标转让给其他农户。这里可以看到,政府的粮食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一直保持着一个不变的比例,高的就高,低的就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收购粮食并不干预市场价格的形成,市场对粮食供求起决定性作用。第三,继续保留粮食生产补贴。有人担心取消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制度后,粮食产量会大幅度减少。笔者认为,粮食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但粮食大幅减产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们还有1700多亿的生产补贴,比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可以对这些补贴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补贴对象应该是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这将使粮食产量保持在一定水平。因为,如果有人放弃粮食生产,就失去了政策补贴的机会。另外也没什么好怕的,哪怕产量大减。我们还有8亿亩高标准农田支撑,半年就能调回来。第四,要下决心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这些用于农田标准化建设的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投入,承包权和使用权不变。建成后,土地性质不能随意改变,但农民有权自由选择种植农作物。一旦粮食减产,国家可以用政策动员和引导农民在高标准农田种粮。第五,及时消化超过国家安全目标储备规模的粮食,然后减少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把流通领域节省下来的补贴转移到耕地保护上。要限期消化超储的粮食。这些谷物可以用于作物轮作和休耕,或者将一部分投入食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外援,或者饲料加工业,以替代进口。超储粮食库存消化后,取消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制度节省的仓储费和财政补贴,建议主要用于农民耕地保护补贴,如耕地轮作休耕补贴等。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第六,实施新的粮食安全体系也需要更新粮食安全观念。需要调整原有粮食安全观的内涵,将豆类和土豆排除在粮食之外,形成新的粮食安全观。新的粮食安全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安全形式,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储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确保资源安全;考虑品种,关注粮食安全,特别是大米和小麦;从区域布局考虑,主要以支持主产区粮食生产为主;从食物消费结构考虑,主要保障口粮安全。同时,中国的粮食安全制度安排应该有一个开放的视角。在确保我国口粮基本自给(自给率95%)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替代农业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775.html。要适度增加土地、水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或者利用国内农业资本“走出去”开发国外农业资源,以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

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九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连续九年快速增长,农村民生改善迈出较大步伐。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综观我国发展的各个领域,农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任务紧迫而重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保障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近些年,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各种农产品的产量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产,全国人均占有的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猪肉、禽蛋、蔬菜等产品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的供给问题。但是,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我国农业连续增产、农产品供给连续增加,但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速度更快,供求关系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近些年,不少农产品需要进口弥补缺口,这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由过去的顺差转为逆差并呈快速增加态势,部分重要农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其中粮食自给率已低于90%。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6.5亿美元,2008年突破1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亿美元,2011年突破300亿美元,2012年接近500亿美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进口可以弥补部分供需缺口,但是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农产品贸易总量有限,大量进口、过度依赖进口,对我国来讲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因此,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持续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否则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国内外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因农产品严重短缺,导致物价飞涨、社会动荡、现代化进程受阻的情况,代价巨大、教训惨痛,必须深刻汲取、引以为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民增收的困难越来越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城乡发展不协调,集中表现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实现了农民增收“九连快”,特别是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之比仍超过3∶1,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全面改善农民的生活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313.html。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没有农民的收入增长,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收入增长,扩大内需就难有大的成效,经济增长就缺乏强大的动力。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需实际增长7%左右。现在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面临诸多新挑战。农业收入的增加不仅受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制约,而且受到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是这些年农民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但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宏观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农业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挑战。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广开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160.html。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求全面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防洪抗旱排涝能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等等,都与农业农村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114.html。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不断增加。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耕地减少、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以农田灌溉用水为例,缺口达到300多亿立方米,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当长一个过程,农业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增加。二是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抬高。未来一个时期,世界能源价格仍将高企,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全社会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将快速提高;全国土地价格处于上升通道,农业土地流转费用和用地成本将持续攀升;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将进入一个明显的成本上升时期。三是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问题突出。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尽管我国农业劳动力在总量上还处于过剩状态,但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青壮年劳动力紧缺日益成为突出矛盾,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农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愈演愈烈,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比重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田”、“谁来务农”的问题将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四是风险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就达600亿斤以上。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呈频发重发加大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我国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市场波动的可能增加,世界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以及跨国公司垄断操纵等对农业的影响加大。所有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进而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来源:https://www.jjbbk.com/cshi/202501-28088.html。

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关于“(二)我国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