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一)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用“全球变化”一词来描述一系列规模和影响范围都明显具有全球性的地球环境变化。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有很多,如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地球平流层臭氧的损耗和空洞的形成等,尤以深海氧同位素为最。人们利用数百万地质年代史中堆积于深海的、数以百米厚计的沉积物岩心样,包括如有孔虫、放射虫、钙板藻、硅藻等浮游或底栖生物的无机物壳体、陆地之河流或空飘搬运的细泥或微尘以及海水中沉淀生成的矿物等,研究推论海洋的物理化学演变与动力机制,重建全球古气候变化序列。

由于同位素的分馏作用使两极冰川富16O,海水则富18O。故冰期由于大量淡水被圈闭在冰川中,而使残留海水的18O/16O比值上升,即δ18O增大;相反,在全球温度上升时,由于冰川融化和淡水加入,使海水的18O/16O比值下降,δ18O减小。这样,连续沉积的深海碳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便记录了全球古气候的演化特征。对世界范围内大多数钙质沉积物进行的氧同位素研究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其氧同位素变化均类似,从而构成了一个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对比的氧同位素地层(图7-17),其周期变化见图7-18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094.html。

图7-17 深海氧同位素分析数据来源的钻孔位置分布图

(据Lorraine E.Lisiecki et al.,2005)

+—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Geo B;○—其他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716.html

图7-18 未扰动的海洋堆积的频谱强度图

(据B.K.Daniel et al.,2002)

与预期轨道频率对应的周期数以箭头表示,频率最大峰值在0.01周期/ka处,对应的周期为100ka

从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可知(B.K.Daniel et al.,2002):0.8 Ma以来极区到热带西太平洋的气候大致具备相似的形式,有0.1 Ma级的长周期与41ka和22ka级的短周期变化(图7-18),每段周期变化都包含高温到低温、干燥到潮湿的循环。这与太阳辐射入射量分布与全球温室气体减少有关,在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就会较低。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096.html

早更新世气候特点

陈芳 李学杰 刘坚 陆红锋 王金莲 张欣 廖志良 陈超云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陈芳,1966年生,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研究。

摘要 本文对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 SA14-34 岩心进行详细的沉积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浊流层厚度为18~120cm,具有粒度较粗呈下粗上细、异地钙质微体生物化石丰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SiO2/Al2O3比值和CaCO3含量高四大特点。并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浊积物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浊流沉积 深海平原 南海西部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076.html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的边缘海,物源丰富,沉积速率高,且生物多样,是研究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和现代沉积作用的场所,近20年来成为热点研究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南海的浊流沉积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相继在南海的北部、南部以及东北部发现了浊流沉积的记录[1~7]。南海西部海域由于其研究程度较低,有关浊流沉积的研究基本上空白。

1996—2002年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实施国家“126”专项时,对南海西部浅表层沉积物进行系统取样。取样站位北起琼东南,南至巽它陆架,覆盖整个南海西部海域,包括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通过对浅表层沉积物开展沉积学的研究,在西部中南半岛外深海平原区发现大量的浊流沉积[8]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5208.html。本文通过对南海西部深海盆典型SA14-34岩心的研究,分析其浊流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SA14-34岩心位于地形平缓的南海西南海盆西南角,西侧紧邻地形陡峭的西南海岭,地理坐标111°57′48〞E,11°36′25.3〞N,水深4137m(图1),柱长801cm。对该柱状沉积物以5~15cm间隔取样,对其进行粒度、矿物、钙质微体生物化石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

图1 SA14-34岩心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piston core SA14-34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855.html

粒度分析,大于0.063mm粒级采用筛析法,小于0.063mm粒级用比重计法。

碎屑矿物分析,称取定量干样(通常7 g),自来水浸泡,用孔径0.063mm和0.25mm的铜筛冲洗,选取0.063~0.25mm粒径样品,烘干,进行磁选和电磁选,分为磁性矿物、电磁性矿物和无磁性矿物,对无磁性进行淘洗,分重矿物和轻矿物,然后分别称该四部分质量,用实体显微镜鉴定,并统计其相对含量。

有孔虫、介形虫样品采用常规方法处理:称取10 g干样,用水浸泡,待充分松散后,用孔径0.063mm的铜筛冲洗烘干,鉴定并统计>0.15mm的个体,化石丰富的样品采用缩分鉴定。钙质超微化石样品处理采用简易涂片法。

地球化学分析,SiO2采用重量法,CaCO3采用容量法,A12O3用离子体光谱法。

上述分析均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所完成。

2 岩性特征

根据岩心肉眼观察、沉积物粒度和涂片发现,该岩心沉积特征不是以细粒沉积为主,粒度明显偏粗,岩性复杂多变,包含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沉积物组分以粘土矿物、长英矿物和风化矿物为主,其中长英矿物总体偏高,最高可达72%;钙质生物(主要由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组成)含量悬殊,从<1%~31%,多个层段含量偏高,在10%~31%间变化;而硅质生物(主要由硅藻和放射虫组成)含量偏低,一般<1%,在300~650cm含量增加,最高达10%(图2)。该岩心含多层粒度变化的正韵律层,其中大多钙质生物丰富,初步可识别出4层特征明显的浊流沉积:浊流层1(0~40cm),浊流层2(40~58cm),浊流层3(220~260cm)和浊流层4(653~773cm)。

图2 SA14-34岩心岩性、组分特征及浊流层系(数字1,2,3,4 代表浊流层,下同)

Fig.2 Lithologic feature,biogenic components and turbidite layers in core SA14-34

(numberl,2,3 stand for turbidite layer)

3 浊流沉积物特征来源:https://jjbbk.com/cshi/202501-24994.html

3.1 粒度特征

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相比,浊流沉积物相对较粗,且浊流沉积物内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具有典型的正粒序沉积层序——浊流沉积物的显著标志。

浊流层1,从上而下依次为含钙质生物砂质粘土(0~12cm)、粘土质粉砂(12~25cm)、粉砂质砂(25~40cm);

浊流层2,从上而下依次为粉砂质粘土(40~45cm),含钙质生物粉砂质砂(45~58cm);

浊流层3,底部为砂,向上递变为砂质粉砂、粉砂质粘土;

浊流层4,从上而下依次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

下面仅以浊流层3(220~260cm)为例(图3),剖析其粒度特征。

图3 SA14-34岩心浊流层3(220~260cm)粒度特征

Fig.3 The feature of grain of turbidite layer 3(220~260cm)

220~226cm,粘土,其中砂含量为1.3%,粉砂为48.5%,粘土为50.2%;

226~235cm,砂质粉砂,平均砂含量为35.0%,粉砂为54.0%,粘土为11%;

235~260cm,砂,砂含量为78.9%~79.4%,粉砂14.1%~14.9%,粘土6.2%~6.5%。自上而下,沉积物中值粒径由小变大,由顶部粉砂质粘土的6~7μm逐渐增大至底部砂的110μm左右,沉积物由细变粗,由下向上,分别相当于鲍马序列的A,B,D,E层。

3.2 微体古生物特征

SA14-34岩心取样位置位于碳酸盐临界补偿深度(CCrD)以下,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附近站位沉积物中钙质生物强烈溶失,丰度很低,一般为1~50个/g。但浊积物中的钙质生物化石有孔虫、介形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尤其丰富,以高丰度区别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硅质生物放射虫、硅藻则不发育,该特征在浊流层1,2,3中表现明显(图4)。

图4 SA14-34岩心钙质生物丰度变化

Fig.4 Abundance of calcareous microfossils in core SA14-34

浊积沉积中有孔虫浮游类易溶种与抗溶种共存,抗溶等级由2级到7级的浮游有孔虫(据Berger,1979)同时出现;底栖类浅水种和深水种混杂,以浅水种为主。浊积物中有孔虫丰度一般为几百个/克,最高1900个/克,分异度20~39;而该岩心正常深海沉积物的有孔虫丰度只有几~十几个/克。以浊流层1为例,有孔虫丰度300~1900个/克,分异度 29~39,自下而上,丰度下降。浮游有孔虫常见有 Globigerinoides ruber,Gs.quadrilobatus,Gs.sacculifer,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N.pachyderma,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orotalia menardii,Gr.inflata,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Gg.bulloides,Gg.rubescens等;底栖类有孔虫以玻璃质壳最多,其次为瓷质壳,胶结壳最少。常见种有 Elphidium jeseni,Cibicides refulgens,Quinqueloculina seminula,Psuodoeponides japonicus,Nonionella decora,Bolivina robusta,Bolivina earlandi,Bulimina marginata,等。还具有 Cibicides refulgens C.tanis,Pseudorotalia gaimardii,Elphidium jeseni,Han“a”aiaconcentrina,Uvigerina torquata,Virgulopsis orientalis,Quinqueloculina seminula,Quinqueloculina lamarckina等典型的浅水种。其他浊流沉积有孔虫组合面貌与第一层浊积物的相似。

与有孔虫相似,浊积沉积中介形虫亦相当丰富,但几乎全部为异地埋葬分子,以滨、浅海-半深海异地分子为主。前人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介形虫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当水深大于4000m时,表层沉积物中的介形虫丰度在4个/10 g以下,种数不足1个,且全部为异地分子。而在浊流层1中介形虫丰度高达39~528个/10 g,分异度13~25,自下而上,数量减少。常见的有Iestoleberis guangdongensis,Lo”oconcha siensis,Cytheropteron minrensis,Hemicytherra cuneata,Munseyella japonica,Cornucoquimba tosaensis,Cytherlloideasabahensis,Leguminocythereis hodgii,Stigmatcythere dorsinoda等,其中Lo”oconcha sp.仅出现在800m水深的环境中,Cytheropteron minrensis在南海东北部分布在100~700m水深处,parabythocythere limata分布在800~1500m水深范围内,Krithe sa”anensis在南海东北部分布在700~3000m的海区。各层浊积物介形虫数量不等,这与浊流作用规模大小有关。浊流层2中的介形虫数量有所下降,丰度为28~77个/10 g,分异度13~25,少数介形虫如Cornucoquimba tosaensis,Aconthocythereis munechikai等只以幼虫出现。

3.3 陆源碎屑矿物特征

SA14-34岩心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以含量特别高,矿物种类多而区别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占50%~80%。此外,尚有黑云母、白云母、绿帘石、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独居石、锆石、角闪石等矿物,风化矿物含量明显增加。浊流层1、浊流层2中的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50%;浊流层3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72%;浊流层4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67%(图2),其他层位长英矿物含量偏低,一般为6%~0%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808.html。在陆架和上陆坡广泛分布的海绿石在浊积物中普遍出现,浊流层1层段浊积物中的含量达1.0×10-4。而其他层位含量极低,几乎未见。镜下观察,浊流沉积中的石英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形态,大部分表面干净、透明,呈棱角状;部分表面具有雾痕、斑痕,呈次圆状,为搬运相互磨擦所造成;长石有些较新鲜,有些发生次生变化,说明浊流沉积物为近距离搬运。

3.4 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沉积物中SiO2/Al2O3比值主要反映了沉积物中陆源碎屑和粘土的比例,该比值越高说明陆源碎屑含量越高,而CaCO3主要来自在海洋沉积物中的钙质生物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正常沉积的表层沉积物中的CaCO3含量一般为2%~5%。而SA14-34岩心浊流层1,2,3,4 中的SiO2/A12O3比值明显高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而浊流层1,2中的CaCO3明显高于下伏的正常深海沉积粘土层,最高可达8%,而下伏的正常深海沉积粘土层中的CaCO3含量<2%(图5)。

4 浊流沉积的物源、成因初探

根据浊积物组成特征,大体可以了解浊积物的物质来源。SA14-34岩心的浊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组成。从上述浊积物的矿物组合来看,与南海西部中南半岛外陆架、陆坡区的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经浊流搬运的生物碎屑通常保存较差,壳面遭受不同程度的磨损,壳体的破碎率较高。但SA14-34岩心中的介形虫保存良好,壳薄、透明、干净,壳体很少出现破碎、磨损充填现象,这主要与浊流搬运距离较短,搬运速度较快有关,据此推测浊积物的矿物主要来自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949.html

图5 SA14-34岩心SiO2/Al2O3比值和CaCO3含量

Fig.5 Downhole Plots SiO2/Al2O3ratio,CaCO3(%)in core SA14-34

南海西部自西向东发育有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南海西南海盆的一部分)等地形地貌,其中陆架狭窄,陆坡陡峭,深海盆地平缓。由于主要受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的作用和火山作用的影响,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变化极大,由200m降至4000m。而SA14-34岩心则位于地形平坦的深海盆地边缘,即西南海盆的西南角,四周被海山所围绕,西面与地形陡峭的陆坡海山陡坡相邻,南面与东面为深海海山。这种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为浊流形成、搬运和沉积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而周围大量松散沉积物堆积为浊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频繁的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则诱发了区内浊流的发生。SA14-34岩心所在的深海盆地分布着众多的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山和海丘,该区是Cu、Ba元素含量的高值区,沉积物中Cu、Ba元素的富集主要是受区内海底火山活动控制的[9],说明该区火山活动较强,为浊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5 结论

1)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SA14-34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浊流沉积构成了该岩心的主体,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

2)浊流沉积相对较粗,自下而上,主要由砂、粉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沉积物中值粒径由小变大;浊流沉积中异地钙质生物化石有孔虫、介形虫富集。有孔虫浮游类易溶种与抗溶种共存,底栖类浅水种和深水种混杂,介形虫大部分为浅海-半深海类型,与正常深海组合完全不同;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含量特别高,矿物种类多,以长石、石英为主。浊流沉积中SiO2/Al2O3比值、CaCO3含量相对偏高。

3)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初步分析表明:浊流沉积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Damuth,J.E.Migrating sediment Waves created by turbidity current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in.Geology,1979,7:520~530

[2]冯文科,薛万俊,杨达源等.南海北部晚第四纪地质环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3]王慧中.南海中沙环礁西南缘深部海流的若干沉积学标志.见:业治铮、汪品先主编,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06~217

[4]陈文斌.南海北部浊流沉积物初步认识.见:南海海洋沉积作用过程与地球化学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24~135

[5]汪品先等.十五万年来的南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6]钱建兴.晚第四纪以来南海古海洋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56

[7]章伟艳,张富元,张霄宇.南海东部海域柱状沉积物浊流沉积探讨.热带海洋学报,2003,22(3):36~42

[8]陈芳,李学杰,陈超云等.南海西部表层沉积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溶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2):33~38

[9]蓝先洪,姚伯初,邱燕.南海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a/Cu 比值及分布特征.见:姚伯初等编,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12~117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of Core SA14-34 in Deep Sea BaSin of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Chen Fang Li Xuejie Liu Jian Lu Hongfeng Wangjin1ian ZhangXin Liaozhi1iang Chen Chaoyu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Results based on visual core description,smear slide,microfossils,grain size,chemical and mineral analyses indicate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ore SA14-34,At least 4 layers of turbidities can be recognized.These layers,each 18~120cmthick,are characterized by turbidite sequence With graded bedding,abundant allochthonous calcareous microfossils and high SiO2/Al2O3ratio,high content of CaCO3and high contents of terrigenous detrital minerals.In addition,a preliminary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material source and origin of the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favorable topography,abundant source materials and earthquakes induced by repeatedly occurring submarine volcanic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turbidity currents.

Key WordS: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Deep sea bas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如前所述,多数人还是把 2. 6MaB. P. 作为第四纪的开始,即高斯正极性时与松山反极性时的分界。早更新世的结束时间为 0. 78MaB. P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3007.html. ,即松山反极性时与布容正极性时的分界。

无论是来自海洋,还是来自陆地的沉积物、氧同位素、生物化石等资料都表明,在2. 60MaB. P. 前后全球发生了明显的降温事件,标志着第四纪的开始。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标志着冬季风盛行、气候寒冷的黄土从这个时候开始堆积,它显然不同于下伏的上新世 “红土”土状堆积所反映的气候。这种沉积物类型的显著转变就是地表环境巨大变化的表现,除与全球降温有关外,还受青藏高原在这个时期快速隆升的影响(青藏运动 B);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从松山反极性时开始,广泛发育一套山麓相堆积,如西域砂砾层、酒泉砾石层、冈巴砾石层等,砾石层中的孢粉组合显示了干旱、寒冷的植被面貌; 在山西的榆社盆地,从 2. 30MaB. P.开始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喜暖的植物基本退出该区,取而代之的是喜干的草原或稀疏草原植被; 在哺乳动物群方面,上新世的一些喜暖动物消失或向南迁移,在我国北方出现了凉干草原型的动物群。在北半球,北极冰盖扩展,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也是从 2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3231.html. 60MaB. P. 开始的; 对西太平洋深海钻孔的微体生物化石研究发现,自 2. 6MaB. P. 以来,西太平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冷事件,冬、夏季降温幅度分别达 7 ~8℃和 2 ~3℃,以 2. 4 ~1. 0Ma B. P. 之间为最高峰;在北美,根据冰碛物的研究,第一次寒冷期开始于 2. 80MaB. P. ,于 2. 40MaB. P. 前后达到高峰,结束于 2. 20MaB. P. ; 墨西哥湾的第一次寒冷期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上述种种证据表明,在 2. 60MaB. P. 前后的确发生了强烈的降温事件。

图 11-12 黄土、深海沉积物显示的早更新世气候波动(据 Ding 等,2002,有修改)

在早更新世,除了较前一个时期降温外,还存在显著的波动,我国的黄土堆积、山岳冰碛物、深海沉积物都很好地记录了气候波动的特点(图 11-12)。我国早更新世的黄土很厚,由26 层黄土层(L33—L8)和 26 条古土壤(S33—S8)交替构成,记录了黄土高原 26 次的气候旋回,并与深海的氧同位素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图 11-12)。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存在拜伯、多瑙、贡兹三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的气候旋回。在北美和北欧地区,同样也发育三次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旋回(图 11-13)。在中国,冰碛物记录不全,冰期和间冰期的划分不如欧洲和北美详细。在冰期,气温显著下降,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气温下降的最大值为 9 ~13℃。在中欧地区,冰期时的气温下降量达15~16℃,与间冰期的温度差可达 17~18℃。而在南欧地区,冰期气温的下降值不超过 5~7℃。尽管冰期寒冷,但间冰期的北欧地区的气温高于现今2~4℃ ,我国东部地区高于现今 5℃ 左右。

根据我国的气候变化特点,早更新世的气候演化大至上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包含了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早更新世早期(2. 60~1. 60MaB. P. ),相当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拜伯冰期和部分的拜伯-多瑙间冰期。这个时期的气候总体以寒冷为主,但早期寒冷,晚期转暖。受全球降温的影响,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明显较上新世低,而且也变得更为干燥,造成一些北方地区的哺乳动物向南迁移,黄土高原形成午城黄土下部; 西部山区可能出现冰川活动,而山麓地带形成类磨拉石堆积; 在东部地区,晚期出现海侵; 而华南地区,气候仍温暖湿润。

图 11-13 北欧第四纪气候旋回(据 Zogwjin,1979; 转引自曹伯勋等,1995; 有修改)

早更新世中期(1. 60~1. 20Ma B. P. ),相当阿尔卑斯山地区的部分拜伯-多瑙间冰期、多瑙冰期和多瑙-贡兹间冰期。这个时期的气候以温暖为主,并夹有冰期气候的波动,是早更新世最为温暖的一个时期。当时华北地区的气温较现今高出数度,南方地区的哺乳动物向北迁移到达黄土高原,并生存到早更新世晚期。北京一带生长有栎林,哺乳动物群具有南方的成分。在黄土高原形成午城黄土的上部。在冰期,青藏高原出现小规模的冰川活动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412-2802.html。

早更新世晚期(1. 20 ~0. 78Ma B. P. ),相当阿尔卑斯山地区的贡兹冰期和贡兹-民德间冰期来源:https://jjbbk.com/cshi/202501-24892.html。这个时期又是剧烈的降温,气候寒冷。在华北平原的北部出现冻土地貌(古冰楔),当时降温达 17℃之多。在黄土高原形成离石黄土的下部,粒度明显较午城黄土粗,说明冬季风的加强,当时的气温比现今低 8~9℃。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前期迁移到黄土高原的南方动物在返回的途中,受秦岭地理屏障的影响,在黄土高原的东南隅灾难性死亡(公王岭动物群)。东部平原生长暗针叶林,山地可能出现冰川活动,云南高原出现了华北地区的哺乳动物成员。这个时期中国气候带格局与上新世不同的是东西出现差异,寒冷气候带扩大,温热气候带缩小(图 11-14)。

关于“(一)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