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特别用括号指出: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可以这样认为,前者是狭义的翻译,后者是广义的翻译。文言文翻译就是广义的翻译,也即把文言文(古代汉语)转化成普通话(现代汉语)。

我国古代就有专门从事翻译的人员,称“象胥”或“象寄之才”。《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所谓“五方之民”指: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也就是说。对于处于中国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依据方位不同,配置有称呼各异的翻译人员。后来,只有“译”保留下来,其他称谓消失了。翻译人员,又可称为“舌人”。“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中》)” 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我国西汉时产生了一部语言学专著《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是扬雄,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方言学字典。书中,作者列举了各方言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并指明民族共同语(也叫通语或雅言)。实现了方言到方言,方言到通语的翻译。

到了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越来越频繁,而翻译佛教经典是书面文字的翻译,不同于以前的口译。有人研究认为,“翻译”一词起源于约公元二世纪东汉桓帝时:“至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隋书·经籍志四》)。

要把文言文转化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书面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表达的内容不能变。二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变与不变。

(1)必须坚持表达的内容不能变。

尽量原汁原味的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情态语气。

(例一)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向前走去,其中的一只狗坐在屠户前面。

评析:译文改变了作者的意思,因为“去”意为“离开”,“犬”是说“(另一只狼)像狗一样”。

(例二)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两岸青青的山峰互相看望着现出水面。

评析:将“出”译成“出现”语意平淡,不如译为“矗立(在水面)”,另外不如将“看望”改为“眺望”,避免重复。这样一方面凸显出天门上的高大,同时也展现出了江面的宽阔。

(例三)(廉颇曰)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然而蔺相如只是凭借口和舌头的功劳,官位(居然)在我之上。

评析:“口和舌头”的功劳,直译后意思反而不明白,不如改为“几句话”妥当。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

译为:耳朵得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遇见了就成为颜色。

“耳朵”怎么能“得到呢”?“眼睛”“遇见了”也感觉别扭。原因就在于太依赖直译了,耳朵当然是“听到了”,眼睛当然是“看到了”,这样就通顺了。

(2)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的方式。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存在着不小的区别,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字词的问题,也有可能译出的句子仍然不知所云。一种情况是古今汉语句式大异。如:

(例一)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

评析:“……者,也……”是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固定结构,故译文中须带一判断动词“是”。

(例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评析: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形容词“利”“强”本是名词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在这里后置强调,翻译时要将其提前才对,“之”在这里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此句是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

(例三)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译文:天帝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

评析: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被动句,根据句意要添加一个“被”字表被动。

另一种一种是大同中有小异,在转换为现代汉语后,需要有局部的小调整。

(例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

译文:宾客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端正了。

评析:“正坐”要调整为“坐正”再翻译。

(例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屈原《离骚》)

译文:我已经具有了这样多的内在的美德啊。

评析:纷,盛多的样子。正常的句序应该是“吾既有此纷内美兮”,“纷”是用来修饰“内美”的,所以译文就调整了“纷”字的位置。

(例三)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蒲松龄《山市》)

译为:其中(城市)有像楼阁的,像厅堂的,像街巷的,都清清楚楚的展现在眼前。

评析:“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即“若楼者,若堂者,若坊者”,“者”是“……的样子”。

(例四)赵王悉召群臣议。(《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王召集全部大臣商议此事。

评析:“悉”是“全部”,译文将其调整到“召”的后面,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否则就是一个病句了。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即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保持文言文语句的表达方式不变,逐字翻译。意译就是在保持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将文言文语句中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地方予以变通,从而准确的或者说是更好的表达出文言文原句的含义。要注意的是能直译尽量直译,不能直译再意译。当然直译和意译不是截然分开,互相排斥的。在一个句子中可能是直译为主,兼有意译。也可能是意译为主,兼有直译。不过,对于一个文言文语段或篇章来说,肯定是直译和意译并用的。

(1)直译

(例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评析:这句话逐字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一模一样。

(例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译文:高山大川的美丽景色,古往今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赞美的。

评析:通过增补,句中单音节字转换为双音节词语,为补充句意还添加了一些成分,如“赞美”。

(例三)宋有富人,天雨墙坏。(《智子疑邻》)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有一次,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塌了。

评析:译文补充了句前状语“有一次”,并且换成了常见的把字句。不过,有人把“天雨墙坏”译成:因为下

大雨,大家的墙被淋塌了。这样,补充出了因果关系,句子变为被动句也可以。

(例四)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评析: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转化成现代汉语后,尽管句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并未改换或转换原文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这仍然是直译。

(2)意译

(例一)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蒲松龄《狼》)

译文:途中有两只狼,一直跟在他后面,走了很远。

评析:“缀行”一词现代汉语没有对应的词语,根据文意只能意译了。

(例二)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评析:“刎颈之交”是比喻,不能译成“割脖子的交情”,所以宜意译。

(例三)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译文:有人就着自己爱好的事物,把情怀寄托在上面,放纵自己的身体而不受外在世俗礼法的约束。

评析:句中“外”不能简单的译为“外面、外部”,而要译为“外在世俗礼法”,这样意译才能准确传递出原文的确切含义。

(例四)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有的译文把最后一句译为:又知道君子疏远自己的儿子。译法生硬,让人迷惑。这句话是有背景的,是孔子的弟子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让他讲讲孔子有没有给他特殊的教诲,孔鲤告诉陈亢,父亲告诉他要学《诗》和《礼》。于是陈亢才有了这番感叹。也就是说句中“远”不是疏远,这种译法太生硬,不得要旨,应该译为:我还知道了君子不会特殊照顾自己的儿子。采取意译的方法,就能说清楚的陈亢的本意啦。

标签: # 文言文,翻译,器,在线,转换,中文,转,古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