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来源:https://www.hexox.com.cn/bkjj/202412-85.html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2、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净残值
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年折旧怎么算
一般都是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1、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2、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3、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使用时次月开始计提折旧来源:https://hexox.com.cn/cshi/202502-152.html。
扩展资料: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_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来源:https://www.hexox.com.cn/xwzx/202412-1.html。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百度百科-计提折旧
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
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乘年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折旧年限乘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除以1折旧额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所应计提的折旧数额。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采用使用年限折旧法时,计算公式如下:年(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余价值)/预计使用年数(或月数)在实际工作中,折旧额通常是将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乘以折旧率求得的。来源:https://www.hexox.com.cn/cshi/202412-84.html
固定资产折旧率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按计算方法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按期间计算,可分为年折旧率和月折旧率。个别折旧率,是根据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与预计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占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的比率。分类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该类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综合折旧率,是按全部固定资产综合计算的平均折旧额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法律依据来源:https://www.xn--4kr3px0kd31czgcy5ah28ay0l.cn/xwzx/202412-144.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来源:https://www.xn--gnro6f3ybz9cf40b52n92d1s3et5a.cn/cshi/202502-200.html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来源:https://www.hexox.com.cn/zhishi/202412-109.html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税法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具体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需根据资产种类、使用年限、行业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给出的具体规定比较细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折旧计算方法:通常采取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两种方法进行计算。2.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是指固定资产可以使用的年限,具体的折旧年限需根据资产的种类、使用年限、行业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3. 折旧率:折旧率是指在一定的折旧年限内,每年应折旧的金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也需要根据资产种类、使用年限、行业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4. 折旧方法调整:如果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原先计算时的预期有所偏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折旧方法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也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和运用。来源:https://xn--gnro6f3ybz9cf40b52n92d1s3et5a.cn/bkjj/202412-105.html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时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等方式?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速折旧等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但需要强调的是,加速折旧或其他折旧方式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可行,否则可能会存在因折旧方法不当带来的税收风险来源:https://xn--gnro6f3ybz9cf40b52n92d1s3et5a.cn/bkjj/202412-134.html。
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资产种类、使用年限、行业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折旧计算。如果存在折旧方法需要调整的情况,还需要及时报请税务机关核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机关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实行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折旧年限和折旧率应当调整为合理数额。折旧方法的改变需要报请税务机关核准。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来源:https://www.hexox.com.cn/bkjj/202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