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老年健康餐就是营养餐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老年健康餐就是营养餐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是的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5月15日,网络餐饮营养促进健康老龄化研讨会暨“世界高血压日”饮食营养科普宣传活动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以下简称“营养食品分会”)主办,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饿了么”)、首厚康健(北京)养老有限公司协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探讨了网络餐饮营养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呼吁,希望社会各方携手,深耕网络餐饮营养对养老供餐领域的促进作用,共同探索社会共治、合作共赢的模式,实现健康老龄化。

我国健康老龄化程度低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民政部门、营养健康研究机构、烹饪及餐饮相关协会、老年产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养老健康产业及餐饮企业代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李志新、北京市民政局处长陈桐林、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秘书长翟静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在活动中分别致辞。

翟静娴在致辞中指出,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首次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就个体而言,健康老龄化是指人进入老年之后,在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生活等5种功能方面能保持应具备的正常状态,使老年人能较长时期参与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过快,“健康老龄化”在我国实现程度很低,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健康老龄化是长寿时代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无论是科学还是政治,是政府还是非政府,是机构还是社区,是家庭还是老人,都应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重点强调了老年人群的营养问题。老年人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营养有着特殊需求。科学合理的膳食及老年营养餐,是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根本条件。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翟静娴表示,相信通过此次合作,各方力量将携手共进,以网络餐饮营养促进健康老龄化,共同探索以社会共治方式促进健康老龄化进程。

营养食品分会与饿了么达成网络餐饮营养促进健康老龄化战略合作

四大要素影响老年营养餐

会上,饿了么与营养食品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双方希望,借助学会的专业资源,更大程度地发挥网络餐饮平台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加速网络餐饮营养对养老供餐领域的促进作用,共同探索社会共治、合作共赢的模式,实现健康老龄化。

付萍说:“全国各个城市都出台了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全社会养老助老的各项工作也在陆续展开。但各级政府在养老方面最关心的仍然是老年人的健康营养问题,老年餐如何更加便利地送到老人手中的问题。”付萍表示,分会此次与饿了么达成“网络餐饮营养促进健康老龄化战略合作”,就是要在电商平台上,让更多的、专业的、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健康营养餐上线。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便捷、周到的递送服务,将美味的餐食送到老人们手中,将“老年营养餐,送到家的健康餐”的愿望变为现实。

付萍分析,当前,老年营养餐社会需求受到四大要素的影响,即市场上有供应、老年人买得起、饭菜质量好并适合老年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人送餐。她预判,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养老供餐服务产业将成为蓝海,互联网电商参与到银龄服务产业的路也会越走越宽广。“我们共同的愿望是‘把充满爱意的生命盒饭送到每一个消费者手里’,要营养健康、要快、要便捷、要安全。”

打造“养老营养餐送到家”闭环体系

在饿了么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所演示的PPT中,记者看到了“老年餐食谱”——午餐是赤豆饭、虾皮香菜萝卜丝汤、红烧肉、肉末茄子及腐竹油菜。王三虎在“居家养老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报告中谈到,考虑到我国快速的老龄化进程、老年营养、老年就餐难等问题,饿了么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自2018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开展了养老助餐以及养老营养餐上线平台等服务。例如,在广州,以“餐厅+驿站+送餐”模式,实现老年助餐服务5.5万人次。在饿了么探索养老服务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老人需求难以统筹、养老餐价格如何定价、餐食品质,以及配送、APP点餐与政府补贴对接等。

王三虎分析指出,当前的社会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这主要是从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来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基础需求——吃饭用药;二是重视健康着重——健康管理;三是基于家庭环境——居家场景。据了解,今年,饿了么电商平台上首批上线的老年营养餐食,在全民营养周期间线上5折优惠。

王三虎表示,饿了么将在分会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平台的传播渠道,精准地将营养科普信息传递到餐饮企业和老年人群,鼓励餐饮企业提供合理搭配的老年营养餐食,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饮食理念。双方将共同探索老年营养餐发展新模式,提高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水平,为健康老龄化添砖加瓦。饿了么也希望得到民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共同打造养老营养餐送到家的闭环体系。

不少餐饮企业也开始关注并加大老年营养餐的研发工作。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总监白松告诉记者,早在五六年前,嘉和一品就推出了老年餐桌。近几年来,针对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需求,研发了清炒红薯叶、以鸡肉和山药为原料的鸡米粥及京华火腿炖卤水豆腐等口味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餐食。

付萍表示,借2019全民营养周的春风,饿了么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大力宣传倡导健康老龄化,积极推进老年营养标准体系建立,扎实开展老年营养与食品应用研究,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营养健康认知,聚力共促老年营养餐产业智慧发展,为推动我国老年营养与食品事业发展,为助力健康中国,不遗余力。

此外,付萍介绍了高血压人群的饮食营养及健康注意事项,饿了么平台在APP端进行了高血压营养建议的科普宣传。参会代表希望有更多像饿了么这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加入到养老服务、为老服务的事业中来,倡议更多的企业跨界联合,关注老年健康。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首厚·大家友谊康健社区。

据了解,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长期从事老年营养研究,促进老年营养餐健康发展。该分会成立15年来,始终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分会活动十分活跃,组建了运动营养、老年营养餐、口腔吞咽、特医食品等专业学组。同时,分会还积极参与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条例中老年营养餐的标准制定和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2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卫发〔2021〕34号)精神,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快速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打造“浙里健康”“浙里康养”金名片,打响“世界长寿之都”城市品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每个乡镇(街道)均建有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全市敬老院三年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存量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老年人比例达到1∶500,护理员高级、技师比例达到15%。

到2025年,培育1家老年医疗学科特色突出的三级以上医院,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 85%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55张。市级设立1个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培训基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万老年人口配有2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老年人比例达到1∶450,护理员高级、技师比例达到18%。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和设施建设。

1.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闲置床位较多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依法依规设置医疗服务站点,利用相关资源开展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和医养结合服务。全面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推动更多医疗康复资源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形成覆盖城乡的康养服务网络。鼓励各类主体在社区设立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护等服务于一体的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2025年,在市、县、乡镇层面建立50个不同层级的康养联合体,在1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普遍建立康复室。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万老年人口配有2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逐条标注)

2.统筹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服务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内部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新建“未来社区”的,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内的养老服务区应设置在独立建筑或建筑分区内,严格实行分区管理。(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升社会力量服务供给能力。政府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区域总量不作规划限制。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不得设置并全面清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限制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经营性质。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在做好“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增加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以及需求评估、人才培训等服务。(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医养康养融合服务能力。

1.加快推进老年医学发展。按照《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全市85%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培育1家老年医疗学科特色突出的三级医院,推动建设市级、县级老年医疗中心,发挥中心对区域医疗机构老年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业务指导、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2025年,建立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培训基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安宁疗护病区,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引导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在结构和功能调整中,合理利用闲置医疗资源,创造条件开展养老、护理、康复服务,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控,全面实施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政策。(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支持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0〕24号)精神,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为行动不便的居家高龄、失能等老年人,以及慢性病、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等建立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建立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和规范,合理制定出诊费、家庭病床巡诊费标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适当提高上门服务人员的待遇水平。提供上门服务的机构要投保医疗责任险、人身意外险等,防范应对执业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共享。深化偏远山区送医助养服务,配置“巡回医疗车”,依托县域医共体持续开展送医送药、健康体检、慢性病随访、家庭巡诊等巡回医疗服务。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通过选配骨干、加强培训等举措,促进成员单位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队伍和特色科室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推进结直肠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费筛查和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等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设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床位,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快推进网络医院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城市医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并延伸到村(社区)和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网络,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推进全国第二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龙游龙州医院、江山状元里护理医院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依靠“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钉钉家医服务”,通过钉钉组织架构将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进行组织化匹配,使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精准、可触达的健康服务。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结合。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实时看护、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探索通过可穿戴设备和便携式、自助式健康检测等设备,对高龄、独居、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基本健康状况实时监控。(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医养康养结合规范有序发展。

1.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19〕17号)精神,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同层级卫健、民政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联合办理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将事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受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取消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有关条件,可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已具备的上述相应资质直接进行登记备案,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手续。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按照省卫健委、省民政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22〕11号)要求,鼓励未设置医疗机构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签约合作,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签约合作。合作双方应签订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费用及双方责任。养老机构也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机构中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与签约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监管。卫健、民政、医保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行业监管,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医养结合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医养结合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各项安全制度;按照《浙江省医养结合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引》,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工作人员应急知识培训和老年人防护知识宣传,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厘清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支付边界,医疗机构严格按诊疗规范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只能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疾病诊治、医疗护理、医疗康复等医疗服务费用,不得用于支付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费用。(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医养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养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引导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护士学校、衢州中专等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养老护理等专业,培养老年医学、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到2025年,养老护理员培训不少于5000人,家庭照护人员培训不少于20000人。建设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医养康养指导中心、技能培训基地等,各级财政适当补助。大力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等医养结合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医养结合机构优先招聘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等技能人才。扩大为老服务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加大对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和公益组织的支持力度。(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康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评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医养结合机构没有条件为医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集中培训。落实医师多执业机构备案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将符合条件的退休返聘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统筹管理。(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

1.完善医保支持政策。合理设置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医保费用结算标准和方式,开展安宁疗护病组按床日付费的入组研究,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床日等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逐步提高床日支付标准。落实老年人慢性病用药长期处方制度。将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相关诊疗和康复项目按规定逐步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大力发展适宜老年人的保险产品。(市医保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政策,支持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发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保的协同作用,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由政府按规定实行购买服务;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原则上通过医疗服务收费补偿,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收费补偿不足部分计入标化工作当量实行购买服务。各级财政安排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专项经费,支持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给予老年医疗中心(培训基地)、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培训基地)一定的补助。对在2025年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规范化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在2025年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安宁疗护病区(房)按照床位数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公益金,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力度,给予医养结合专项经费支持。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正式运营满2年的,所在县(市、区)可通过福彩公益金给予适当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其养老服务部分享受养老机构同等扶持政策。(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收入分配和价格政策。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收费标准原则上以实际服务成本为基础,综合市场供求状况、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开展上门服务的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单位内部分配时,应向从事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倾斜。(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切实在税费优惠、用地保障、投融资等方面为相关机构和投资主体提供支持,兑现政策红利。各地要根据未来老年人口增长形势和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新需求,统筹做好医疗、养老等设施的规划布局,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简化行政审批,提供财政补助等政策支持,提升转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市机关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将医养康养结合工作作为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增强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协调配合。要立足衢州实际,在各领域探索实践,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着力破解制约医养康养结合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二)强化部门协同。卫健部门与民政部门要建立医养结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分别牵头推进医养和康养工作。财政部门要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医保部门在确保医保资金安全前提下,要支持医养康养结合工作。教育、人力社保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医养康养服务人员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规划、发改、住建部门要做好机构设施的统筹规划、用地需求和建设指导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相关经营机构的营业执照登记和无照经营监管工作。

(三)强化考核督查。卫健部门要会同民政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要加强医养结合机构诚信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制度,认定本地区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信用评价和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惩戒机制。对落实政策积极主动、成绩突出的地区和机构,在安排财政补助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医养康养结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本意见自2022年11月30日起施行。

关于“老年健康餐就是营养餐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