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古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中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

如果你想得到这些全部四百多册的天文历法书籍的话注意看右下角

我收集的古代天文的书籍目录:

│观象玩占.pdf

│通雅·天文.pdf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上).pdf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下).pdf

│隋书·律历志.pdf

│大统历注不著撰者.pdf

│天文略明 蔡汝楠撰.pdf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pdf

│恒星星座书.苏菲.pdf

│授时历议.pdf

│民历铺注解惑(德)汤若望撰.pdf

│玉烛宝典.pdf来源:----https://www.nanren30.com/cshi/202501-165.html

│甘石星经.pdf

│目录树.bat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pdf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pdf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pdf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pdf

│晋书·律历志.pdf

│步天歌(影印版).pdf

├─七政推步 (明)贝琳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一-卷二.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三-卷四.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五.pdf

│? ?七政推步 (明)贝琳-卷六-卷七.pdf

│?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来源:----https://www.wzwebi.com/xwzx/202412-135.html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一.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七.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三.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二.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五.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八.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六.pdf

│?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四.pdf

│《清史天文志》稿本01.pdf

│《清史天文志》稿本02.pdf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pdf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152.html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不著撰者.pdf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pdf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不著撰者.pdf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pdf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pdf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pdf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不著撰者.pdf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pdf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pdf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pdf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pdf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pdf

│地球图说(法)蒋友仁译.pdf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pdf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一.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三.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二.pdf

│? ?神道大编象宗华天五星 (明)周云撰-四.pdf

│?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一.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七.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三.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九.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二.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五.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八.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六.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一.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七.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三.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二.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五.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六.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十四.pdf

│? ?观象玩占 (唐)李淳风撰四.pdf

│? ?

├─钦定仪象考成

│? ?钦定仪象考成-01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上.pdf

│? ?钦定仪象考成-02_钦定仪象考成_卷首下.pdf

│? ?钦定仪象考成-03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一至卷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04_钦定仪象考成_卷四至卷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5_钦定仪象考成_卷七至卷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06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至卷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07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三至卷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08_钦定仪象考成_卷十七至卷十九.pdf来源:----https://wzwebi.com/xwzx/202412-23.html

│? ?钦定仪象考成-09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至卷二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10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11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12_钦定仪象考成_卷二十七至卷三十.pdf

│? ?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46.html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一.pdf来源:----https://wzwebi.com/zhishi/202412-81.html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七.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九.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八.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一.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三.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二.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五.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六.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十四.pdf

│? ?钦定仪象考成续编不著撰者-四.pdf

│? ?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三.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九.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二.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二十.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二十一.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二十七.pdf

钦定天文正义不著撰者-二十三.pdf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一.pdf

│?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二.pdf

│?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七.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九.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二.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五.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八.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六.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一.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三.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二.pdf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59.html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十四.pdf

│? ?新制灵台仪象志(比)南怀仁撰-四.pdf

│?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48.html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一.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三.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二.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五.pdf

│?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四.pdf来源:----https://wzwebi.com/zhishi/202412-28.html

│?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一.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三.pdf

│?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二.pdf

│来源:----https://nanren30.com/cshi/202501-174.html?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一-卷二.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三-卷四.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五.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八-卷九.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六-卷七.pdf

│? ?春秋长历 (清)陈厚耀卷十.pdf

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书:《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经、石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两书的合称,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两书合称《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仅次于前1800年的巴比伦星表。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齐人(一说楚人或鲁人)甘德、魏人石申(一名石申夫)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据我国科学家席泽宗研究证明:甘德已发现木星的3号卫星,比意大利伽利略和德国麦依尔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有120颗恒星的位置,以现在的观察结果来看,还是比较准确的来源:----https://wzwebi.com/zhishi/202412-132.html。它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200年。《甘石星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来源:----https://62v5.com/cshi/202501-188.html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已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天文学专著和关于天文的观测记录用以皇帝星占之用。其中楚国(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取名为《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原著已散佚,现只能在同期之相关史籍中零碎抄录,如《开元占经》中。

《汉书·律历志》记载这部书有各八卷,到《隋书·经籍志》记载只有各一卷,到唐以后此书就完全散佚了,今只能从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中见到它的片断。后代所传的已不是原文,历代屡有纂改增删,现存有民间流传的抄本。原书词意较浅,也很简略,只有五、六百字。现传本是唐代人摭拾破残旧本,缀补而成。

《甘石星经》记录了我国最早的恒星变化位置图表,石氏部分包括二十八星宿、中官与外官,甘氏部分系统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的出没规律,记载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颗恒星的方位。

《甘石星经》中的《甘石星表》所载星座的测量形式,是中国天文测量学上独特的赤道坐标系。这个星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也谷测编的欧洲第一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的数据。此书反映了战国时代天文学成就,是世界上最早成书的恒星和五行星的观测纪录。

《甘石星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高度,同时也影响到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造阿房宫和建造郦山陵墓,就采用了天文学的知识,两座建筑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西汉惠帝元年(前194年)重修长乐宫,将城垣提高三丈,“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旧京城为斗城。”(《三辅黄图》)在西汉陵墓壁画中也有相当精彩的星象图,最有名的是河南洛阳西北郊西汉墓中的壁画天文图。西汉诸帝还好言谶纬,将一些天文现象牵强附会,妄言兴衰,宋代禁止流传,纬书中也保存有春秋战国时的天文资料。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80.html

作者介绍:

甘德,又名甘文卿,一般史书称之为甘公。《史记·天官书》记载甘德是齐人,而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却说他是鲁人,《史记正义》还说甘德是楚人,以后《汉书》和《三国志》都说甘德是楚人。石申是魏国人,对此并无争议。而他的名字却有石申和石申夫两种说法,经后人考证,确认为石申夫。甘德和石申夫曾在书中提到赵燕之战,鲁楚之争,据此推断,甘、石的著作时代大致在周烈王元年(前375年)至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之间。作者生平事迹不可考。

甘德写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写有《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可惜它在宋代以后失传了,今天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这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后人将甘德和石申测定的恒星记录称为《甘石星表》,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因此,《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求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