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若干规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若干规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条 为了鼓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集体和个人,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省设立鼓励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完成的、省外完成的以及省内外共同完成的,并在本省内应用、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技成果。第四条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
对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的,属于多学科联合攻关或者研究周期长的以及其他重大科技成果,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授予特等奖,其奖金数额高于一等奖。
对获奖成果授予奖状、证书和奖金,奖金由省财政专项核拨。第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科学技术成果,可以申报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国内首创的;
2.本行业先进的;
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在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四)在软科学研究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信息类成果的研制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来源:https://www.fplkm.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21.html
(五)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内杰出的科技著作(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杰出科技专著、优秀科技教材和优秀科普图书),对推动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用显著,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六)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前人所没有的;
2.先进的;
3.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
(七)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意义的。第六条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授予工作由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
评委会由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少于2/3。
评委会委员应对评奖科技成果做出独立、科学、公正的评审。
评委会的日常工作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第七条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奖励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奖工作开始前,由评委会在《吉林日报》上发布公告。第八条 参加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的集体和个人,分别按下列规定申报其科学技术成果:
(一)一个单位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按照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由省有关委办厅局或市、州科委对其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合格的,报评委会来源:https://sxphszu.cn/xwzx/202412-79.html。
(二)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由主持单位组织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程序联合上报审核。除其中可以独立应用的单项科技成果外,不得单独上报。
(三)省级学术团体可向省有关委办厅局推荐科学技术进步奖励项目,经有关委办厅局初审,对其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合格的,报评委会。
(四)个人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向所在地的市、州科委申报;由市、州科委负责对其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合格的,报评委会。第九条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实行专业组评审、复审委员会复审和评委会终审制度。
申报奖励的项目,均应由各专业评审组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交复审委员会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交评委会进行终审,最后确定获奖项目。第十条 经评审确定获奖的项目,由评委会在公开发行的省级报刊上发布奖励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如有异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评委会提出,由评委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做出处理决定。第十一条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的获奖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任用、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十二条 获奖项目的奖金不得重复发放。如获奖项目经过上一级评审委员会评定提高了奖励等级,其奖金只补发给差额部分。
第四部分 科学普及
活动中心从一开始投入使用,就致力于活动项目开发,目前已开发的主要项目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学生军训)、劳动与技术教育(劳技课)和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这些活动项目体现了如下特点:1.突出地方特色,切入思想道德教育;2.突出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校内校外教育相互促进;4.遵循素质教育要求,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5.着眼群众性,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自投入使用以来,全市各中小学(含民办学校)均组织学生前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活动中心每年接待开展科普活动的学生达3~4万多人次;北海军分区和北海市教育局把活动中心作为全市学生军训基地,每年组织全市市直高初中新生开展全封闭管理的军事训练,每年均有7000多名高初中新生到活动中心参加训练;活动中心面向全市市直初中学生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自2007年以来,每年均有1100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是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后开发的第一个活动项目,每年均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
活动中心始终恪守公益性原则,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开展的科技文体活动(如科技艺术节、航模比赛等)一律实行免费,对学生参加培训学习和需要集中食宿的集体活动只收成本费,在各类活动中都提供一定的免费指标照顾特困家庭学生。 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校外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活动”。目前开发的活动项目有:北海海洋文化教育、海洋知识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与健身训练、水上与空中航模训练、书法与绘画培训、陶艺制作、珍珠与贝壳饰品制作、手工制作、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少儿探究学习等十几个活动项目。这些活动项目体现了如下特点: 1、突出地方特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我们的项目首先从“海”上做文章。北海海洋文化教育、海洋知识教育、水上航模训练、珍珠与贝壳饰品制作等活动项目都充分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陶瓷工业是本地的传统产业,开设“陶艺制作”项目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又一亮点;国防教育以“海防”教育为重点;“北海海洋文化教育”项目的内容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南珠文化、蛋家文化、滨海旅游文化等,这一系列有关“海”的知识教育,加深了学生对北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真挚情感和远大志向。
2、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中心”开发的大都是“实践型”、“探究型”活动项目,这正是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最大区别。如“少儿探究学习区”致力于少年儿童在“玩”中轻松学习,在“玩”中健康成长。同时,海洋知识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活动除了体现普及海洋知识、国防意识与国防知识、生命健康知识的教育功能外,更注重于青少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团队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中心”目前设计开发的团队活动有两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如各校组织到“中心”开展的春、秋季郊外活动;二是主题性活动,如2005年12月开展的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艺术节、2006年3月开展的全市青少年学生水上航模比赛等,在这些竞赛活动中,获奖人数350人,参加比赛和参观获奖作品展览的学生超过6万人次。学生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在中小学生中再次掀起了对科技艺术的浓厚兴趣,得到了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全社会对校外教育的高度重视。
3、衔接学校教育,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相互结合。“中心”在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了与学校的课堂教育的互补性和课程改革的关联性。以“陶艺制作”项目为例,由于缺乏师资与场地、设备等必要条件,很多学校的“陶艺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中心”开设“陶艺制作”项目,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现场指导下亲自动手学习制作,使学校的课程得到了补充和拓展。
4、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全方位服务广大青少年学生。近年来,我们免费组织了一系列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的大型活动,如举办“北海市青少年学生科技艺术节”、“北海市中小学生水上航模比赛”等各类比赛活动以及在春、秋两季组织中小学生到“中心”参加各种竞技比赛和游园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覆盖全市中小学范围。为了减轻困难学生的家庭负担,我们还专门在各种培训班中提供20%的培训指标给特困生参加学习,让特困生也有机会免费享受校外教育服务。如在陶艺制作活动中,每班40人中有10人是贫困家庭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我们不但免费向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免费提供一切学习资料和制作材料。在组织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中,参加活动的学生除了选拔各校优秀学生外,我们还以20%的人数比例吸收贫困学生参加训练。
5、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针对孩子们对社会涉足不深,综合素质不高的特点,我们设想通过集体生活、游戏活动、军事训练、野外露营等活动让学生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完善人格,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和有用之材。为此,我们开设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主要内容有:生存能力训练、军事技能训练、团队精神训练、潜能开发训练、意志品格训练。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学生们在“训练感言”中写道:“当我在队员们热烈的掌声中胜利回到岸上时,第一次佩服自己的勇敢,第一次为团队的力量所感动!”“这次训练,仿佛过了几个世纪,又仿佛只在一眨眼之间,许多年以后,再回首往事,今天的经历该是多么的甜蜜”。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精心选拔了一批业务精、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名师作为“中心”的师资人才,定期到“中心”为学生进行义务辅导,既起到师资共享的作用,又体现了“中心”的校外教育特色。
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有哪些?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96.html
科学普及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科学普及SCILNTIFIC POPUEARIZATION
2012年,中国地质学会以“世界地球日”、“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等品牌活动为抓手,围绕服务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珍惜地球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以多种方式宣传地学科技知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43个“世界地球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与《科技日报》联合开设“地球日走近地球”专栏,分别登徐绍载史理事长及四位专家的署名访谈文章
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徐绍史理事长在《科技日报》第一版发表专栏文章
(《科技日报》2012年4月18日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53.html
到地质公园来阅读地球——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 姜建军
(《科技日报》2012年4月19日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山公园:绿了荒山醉了游客——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
(《科技日报》2012年4月20日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灾害,要“防”也要“用”——访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平来源:https://www.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06.html
(《科技日报》2012年4月21日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保护地下水“防”重于“治”——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石建省
(《科技日报》2012年4月22日报道)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更有多家媒体相继转载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举办地学科普**专场活动
4月20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地质礼堂举行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科普**专场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处长吴小林,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矿业部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程爱国,以及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局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土地学会等有关单位领导,展览路街道居民,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健康卫视等媒体记者,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主持。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倡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份资源,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把节约资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让降低污染的低碳生活成为未来人们的社会风尚。钟自然总工程师在致辞中指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就是提高大家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倡导珍惜地球资源,提高忧患意识,让转变发展方式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让地质找矿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吴小林处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以“世界地球日”为活动载体,举办群众性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代表倡议,传承环保精神,弘扬科学理念,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领跑者。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活动仪式上,主席台领导向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社区居民代表赠送《环境的危机》、《认识能源》等科普书籍,随后放映地学科普**《危机在哪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在北京举办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4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副部长纳翔,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连长云,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朱立新出席仪式。应邀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矿业报的媒体记者及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代表等共1000余人。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地学哲学研究分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环境学会、北京紫竹院公园等单位,结合工作特色和公众兴趣,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主题展览,介绍我国资源概况、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宝玉石标本等有关实践及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找矿成果,普及有关地球科学知识。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出席活动并观看科普展板
李金发副局长、连长云副主任与朱立新秘书长观看展板
紫竹院公园领导观看科普展板
郝梓国专职副秘书长作讲解
活动现场
免费发放科普书籍
标本展示
现场知识问答
活动仪式上,主席台领导向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紫竹院公园团委代表赠送《环境的危机》、《认识能源》等科普书籍。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参加国土资源部“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
4月22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部分专家、青年工作委员会筹备组成员及中国地质大学在校学生共计20余人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世纪坛举办的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会场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杨文志部长应邀出席活动现场。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来源:https://www.fplkm.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89.html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来源:https://sxphszu.cn/bkjj/202412-19.html
7月25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在吉林省长春市开营,来自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余名优秀中小学生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在开营仪式上发表讲话,吉林大学韩晓峰副校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尹军副主席分别致欢迎辞,朱立新秘书长主持开营式。出席开营仪式的领导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夏令营总营长 孟宪来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 夏令营副总营长 朱立新
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夏令营副总营长 韩晓峰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尹军
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郭文秀
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兴洲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专员、 吉林省地质学会地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孙英男
吉林省地质资料馆馆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地质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宁克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吉林省地质学会地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戴世和
吉林大学博物馆馆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地质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金利勇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赵志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刘忠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65.html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副总队长兼总工、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刘小楼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副局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张文博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处处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张俊生
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产业处处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陈迹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科技处处长、 吉林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徐宏节
出席开营仪式的领导
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高度重视本次夏令营,要求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筹备,精心组织,明确职责,保证安全,圆满完成夏令营的各项活动。中国地质学会认真筹划,周密安排,在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大学等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成功组织了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实地考察和参观了大阳岔寒武一奥陶系界限层型剖面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天池、大峡谷地下森林公园、十五道沟玄武岩大峡谷、杨靖宇烈士纪念馆、松花石艺术馆、中朝边境、伪皇宫、长春地质宫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期间,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专家全程陪同讲解,并就地学基础知识、古生物等相关内容做了专题科普讲座,辅导营员们撰写了地质小论文。营员们在饱览祖国壮丽山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获得了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地学知识,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增进了友谊,接受了地质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锻炼。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开营仪式
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学习娱乐两不误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来源:https://sxphszu.cn/zhishi/202412-40.html
硕果累累的夏令营——闭营仪式
本次夏令营评选了优秀营员奖、优秀小论文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个人奖,鼓励奖颁给了10岁及以下的小营员。闭营仪式上,营员们的文艺表演更是精彩纷呈。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夏令营活动应急预案、活动手册、《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纪实》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教育新闻网、新华新闻、凤凰网、《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参加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活动
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中国地质学会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5月12日,中国地质学会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统一要求,在北京市莲花池公园围绕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注重结合当前地学热点问题,采取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活动形式,包括应急包展示及讲解、发放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地质灾害知识问答及地质标本的展示等,并制作了11块有关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的展板供公众参观学习。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首次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科普产品博览会
设立地质灾害家庭应急设备展示、宝玉石咨询与鉴定和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展台
11月23—25日,中国地质学会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安徽省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芜湖市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陈希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徐延豪出席并参加了展会有关活动。
中国地质学会领导委派学会秘书处专人负责,结合当前地学热点,设立了宝玉石咨询与鉴定、家庭应急设备展示和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三个展台;制作了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和宝玉石宣传展板,地质灾害家庭应急宣传折页及我国世界地质公园DVD宣传光盘;购置了灾害家庭应急设备和科普书籍等,并邀请地学专家向参观群众针对科普知识进行现场讲解。内容上更加突出科技服务民生、凸显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举发展、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的应用,展品亮点纷呈来源:https://fplkm.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83.html。
历时三天的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厂商、院校及全国学会1300余家,对外展示的科普产品达2万余件,观众110万余人次,中国地质学会在本次科普博览会上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政府和参观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地质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科普活动亮点纷呈
中国地质学会积极调动和发挥各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的自身优势,结合地学热点问题,创新活动形式,开展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系列科普活动。
1.甘肃省地质学会——“世界地球日”大学生演讲比赛
2.安徽省地质学会——在广场设立大型科普宣传咨询点
3.湖南省地质学会——面向中学生作科普报告会
4.辽宁省地质学会——向小学生赠送科普图书
5.新疆地质学会——面向干部、群众、学生开展科普讲座
6.四川省地质学会——第五届大学生“世界地球日”主题演讲大赛
7.洞穴专业委员会——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
8.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接待参观人员,讲解海洋地质知识
9.地质科普工作委员会——“世界地球日”地铁四号线展板宣传
10.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开展“翠华山地质科普行”活动来源:https://sxphszu.cn/zhishi/202412-143.html
11.徐霞客研究分会——“第七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在徐霞客故里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隆重开幕
12.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来自湖南省邵阳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图书馆等单位的近500名参观者参观了中国岩溶地质馆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
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
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1号”来源:https://www.fplkm.cn/bkjj/202412-10.html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人(杨利伟)航天飞行成功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0年国内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R&D经费总支出中,基础研究占5.2%;应用研究占17.0%;试验发展占77.8%。其中各类企业支出占国内 R&D经费总支出的60.3%,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表明企业逐步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17个(其中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0个)、国家工程中心?188个,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94个;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44536篇,本国居民的专利授权量92101件,其中发明专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47亿美元;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6774.8亿元,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学非线性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八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清晰度电视、"神威"计算机、大尺寸单晶硅材料、皮肤干细胞再生技术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在相应领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来源:https://sxphszu.cn/cshi/202412-34.html
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药物、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小康住宅、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设施的建设,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若干规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