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3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习近平用3个“缩影”高度评价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1)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2)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3)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

让我们回顾他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要贡献:1955年的亚非会议是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一次国际盛会,无论是对广大的亚非国家,还是对整个世界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周恩来,万隆会议便不会成功。

1954年10月,尼赫鲁总理访华。

1954年10月底,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他在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中,希望南亚五国总理准备的亚非会议能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周恩来明确表示:中国政府支持印尼总统倡议的亚非会议,支持尼赫鲁总理对亚非会议的态度,我们愿意参加这个会议。在尼赫鲁访华一个月后,缅甸总理吴努也应邀访问了中国。毛泽东在同吴努谈到亚非会议时郑重地说:“尼赫鲁总理告诉我们,亚非会议的宗旨是扩大和平区域和反对殖民主义。我们认为,这个宗旨很好,我们支持这个会议。如果各国同意,我们希望参加这个会议。”

中国当时与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尚无外交关系,建交的亚洲国家总共只有8个。根据所谓“独立政府原则”提名可参加亚非会议的30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印尼、越南民主共和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另外两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朝鲜和蒙古)。所以,当时中国也亟须改善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然而,局势的发展并不乐观。在当时要召开一个脱离西方国家控制、捍卫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的亚非会议,肯定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在这种冷战局势的压力下,1954年12月28日,南亚五国总理在印尼的茂物开会,会议的一个议题就是要不要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不出所料,会议出现了分歧。苏加诺总统坚决主张邀请中国,因为“没有中国的参加,亚洲就不完整”。最后各国达成一致,在印度尼西亚总理承诺向阿拉伯国家做工作和说明后,同意邀请中国参加。

在万隆期间,周恩来除参加安排得很紧张的会议外,还以超乎常人的精力开展了大量的会晤和宴请活动。周恩来出国前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尚未完全康复。从17日抵达万隆到24日会议闭幕的8天中,他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随行的陈毅对周恩来说:“总理呀,我对你非常佩服,我不但工作不如你,我熬夜也不如你!”

作为贴身卫士的成元功回忆,这期间,总理一天只能睡一两个钟头,有几次只能和衣在床上躺一躺。会议的最后一天 ( 4月24日),“原来决定这天上午开闭幕式,头天夜里总理根本没有睡,只在床上躺了躺。一早叫起他的时候,我说吃点东西吧,总理说,不吃了,开完会回来再吃。可是一去,会议的两个小组在讨论时发生了争执,总理在中间做工作。一直到下午1点多,代表们到酒吧间去吃点心,总理才在走廊里吃了点使馆送来的三明治,喝了点咖啡。接着又开会,到下午6点多才达成一致。直到晚上9点半闭幕式才结束,好多国家的代表团又纷纷请总理出席酒会,说哪怕去举举杯也好啊。总理走马般地参加了好几个酒会。往往一下车,总理就说:赶快调车。他进去举举杯就出来。有时他出来连车都还没调好呢。一天没吃饭,一直到晚上11点以后才回来。回来后还会见了两个国家的来宾。”

在亚非会议休息期间,各方人士请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

成元功作了这样一个统计:7天里,总理参加各种会议16次,会客、谈话10次,宴请活动15次,7天一共只睡了13个钟头。他不是出席各种会议,就是与其他代表团进行交往活动。在与各国代表交往和接触中,中国结交了一大批朋友。会议期间辛勤播下的友谊种子,不久就结下了累累硕果。在会后的短短数年中,中国同亚非会议与会国之间的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先后与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锡兰、柬埔寨、伊拉克、苏丹、加纳和老挝等10个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截至1961年,我国与参加亚非会议国家的正式建交国已由亚非会议时的6个发展到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