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为什么汽车行业生意不好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汽车行业生意不好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11月份还没过去一星期,整个汽车行业的舆论圈子俨然被知名车企重组、停摆、出售股权等新闻承包了。
1-4日,包括华晨、北汽、恒大、长江等在内的4家车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其中争议最多就是“恒大出售广汇股权”和“华晨或面司法重整”这两件事。
首先是“恒大平价卖了广汇”。
有行业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出售广汇股权,除了恒大想要回笼现金转型到“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聚焦核心业务(如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等)之外。
还有个原因:2年以来,广汇未能给予恒大太丰厚的回报。关于这一说法,后文将进行详细的数据说明。
其次是“华晨或面司法重整”。此前,一则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0亿元债券违约的消息传出引发舆论哗然。
11月2日,上交所对华晨汽车集团予以书面警示,随后便有消息透露,辽宁省政府正在考虑推动华晨汽车集团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
有媒体指出:如果剔除宝马带来的投资收益,华晨中国将连年亏损。
加上最近的“众泰宣布子公司无偿还能力、长江汽车破产、北汽蓝谷两大基地停摆、力帆破产并拍卖资产”等消息。
似乎验证了《汽车服务世界》此前的预言:2020年是汽车行业的生死年。
至少当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可能真的走到了生死路口,未来,3万家4S店的出路又将是何方?
2个月,20多家车企陷生存困境
把时钟拨回到一年前,有四家车企曾被曝“将破产、涉500亿坏账”,分别是: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
如今,力帆真的破产重组、猎豹工厂被确认收购、众泰全资子公司确认无法偿还债务。
华泰也在今年8月被曝所持股份被冻结3年且但仍在寻找自救方法,四家车企的现状实属不佳。
《汽车服务世界》统计发现:
2020年10月以后,有20多家车企陷入了“资金冻结、濒临破产、销量急剧下滑”等窘境,当中既有弱势车企岌岌可危,也有一些强势车企跌落神坛。
众泰: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基地停产/半停产10月30日晚间,众泰汽车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巨亏5.3亿元。
同时,报告指出了众泰“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逾期、再融资能力下降”以及“下属各基地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现状。
10月23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收到《民事裁定书》,全资子公司江南制造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现金流严重不足,且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应认定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力帆:破产重组,拍卖资产却无人问津10月29日晚,*ST力帆股份披露三季度报告称公司重整工作在正常推进中。
此外,力帆旗下的资产已经开始破产拍卖。
力帆子公司44台奔驰进口车出现在京东拍卖平台上,吸引1万多人围观,但由于没有买家出价,力帆已经下调近300万元进行第二次拍卖。
据了解,力帆汽车近一年的研发和销售业务,已经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北汽银翔、北汽幻速:双双进入破产程序10月初,有媒体爆出,重庆破产法庭召开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汽车销售公司破产重整两案竞争选任管理人听证会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579.html。
此前的8月4日,重庆破产法庭已经宣布,北汽银翔、重庆北汽幻速以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但公司具有重整挽救价值且重整具有可能性为由,向重庆破产法庭申请破产重整。
汉腾:深陷“欠薪停工门”,10月份3次成为被执行人企查查显示,10月份以来,汉腾汽车连续3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近千万。
而在9月,汉腾汽车已经被曝出拖欠员工6~7月份工资、“高温假”复工时间推迟、生产陷入停滞等负面新闻。
赛麟:几乎每天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员工已集体离职10月份以后的赛麟汽车,几乎每一天都有“新增开庭/新增立案”,可谓是在破产的边缘疯狂试探。
表面上还存在,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在6月底公司的员工就已经集体离职了。
除了上述相对知名的企业,还有一些车企始终处于销量极少、名不见经传状态,开年以来销量几乎没过万。
包括北汽昌河、北汽蓝谷、比速、零跑、几何、前途、国机智骏、汉龙、雷丁、康迪、大乘等在内,经营状况实属不济。
其中前途汽车是这些不知名车企中风波较多的一员。
8月份,前途董事长在“欠薪、资金链紧张等”风波后对外发声: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怎么样呢?前途没死,也不会死。”
最终结果如何无法预判,只能说大环境并不友好。
风雨飘摇的经销商集团
车企日子不好过,经销商集团自然受到影响。
这两天,大家热议度最高的可能就是恒大卖了广汇。宣布出售信息的次日中午,广汇宝信由涨9%转跌4%,中国恒大涨2.2%。
原因不难理解。2年前,恒大宣布入股广汇时,被行业人士视作强强联手,当时广汇旗下几家上市公司开盘后全部涨停。
而如今,从收益回报率来看,恒大收购广汇是门亏本的生意。
有人算了笔账:恒大收购广汇,两年共获益3.6亿,这笔金额看似不小,但折合才2.48%的收益,而恒大的资金成本不会低于20%。
作为如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在经销商群体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417.html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广汇汽车的经销商网点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设824个经营网点。
其中包含767家4S店,涉及超豪华及豪华品牌的4S店占比就达到30%左右。
但这样的广汇,却在疫情之后陷入了利润下滑的困局,整体状况也受到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关注。
业绩上,1-9月,广汇汽车的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下滑41.6%,与经销商经营状况直接挂钩的现金流更是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此前,《汽车服务世界》也报道过,广汇汽车上半年的利润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团。
渠道上,1-9月,广汇汽车一共关闭了31家门店,新开了11家门店,集团门店规模减少了20家。
广汇的盈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营业务的整车销售板块,该板块1-9月在营收上占了8成,但毛利率仅为2.55%。
与此同时,广汇汽车的维修服务、佣金代理等业务,毛利率超50%,其中售后维修业务更是广汇唯一出现利润增长的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汇的资金链问题自然受到关注。
10月,广汇汽车就被曝“资金链陷入紧张”,也有多个投资者针对“广汇汽车资金呈现持续流出状态”现象询问广汇汽车董秘。
关于公司股价、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广汇却并未给出回复。
但是,广汇汽车三季度的现金流持续出现70余亿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实,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广汇汽车控股股东还在9月质押了部分股权。
加上10月的时候正通、润东先后发布股权转让/冻结信息,这些经销商巨头的动向真实反映了经销商群体的经营压力开始加剧。
巨头们的资金压力都始终存在,非巨头的状况自然也不敢说好。
4S店:被骗or卖龙虾?这是一个问题
当卖车不再能获得高额利润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经是基本事实。
此前,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3组数据体现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车销量处于下滑趋势;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
4S店经销商撑不下去退网、维权等新闻今年就没停过,上述出问题的车企几乎都被自己的经销商维过权,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我们来看另一群4S店经销商面临困境后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关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长乏力,厂家填补市场的预期不容易实现。
各家车企业绩止跌回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汽车经销商,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一些撑不住、想扩大盈利空间的4S店经销商,会选择跟非主机厂/车企进行合作等方式减轻自身的负担、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间。
但这种“没有车企和所属集团保护”的做法,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10月31日,浙样红TV报道:杭州多家宝马经销商与汽车代理公司合作,却被骗了上千万。
一位杭州萧山汽车城十多年开店经验的汽车经销商老板向媒体反映:自己与某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但从9月下旬开始,该公司老板突然失联、电话关机、办公室人去楼空。
媒体在采访过程中,陆续发现有不少当地4S店经销商与车主均被该公司拖欠车款,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
这些经销商之所以会受骗,原因很简单:
1、价格便宜:原价28万的宝马车,该代理商只卖26万,低于市场价的五六个点;
2、经销商想要获取更多利润,从该公司订车以后转卖可以赚取差价。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732.html
3、经销商会选择的汽车事务代理公司都会是熟人且有过业务往来,有一定信任基础。
上述报案的店主跟该公司老板认识了十多年,却还是被骗了。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290.html
事实上,车企与4S集团的每一次变动,对于最下游的4S店个体来说都是一次洗牌。
过程中他们要么紧跟上游的脚步走一步看一步、要么慌路求生找别的赚钱机会,有些4S店老板觉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车生意,干脆选择发展第二产业了。
在湖北有汽车经销商的投资人,一边开店卖车,一边开店卖小龙虾,卖小龙虾的利润比卖一年车的利润还高,这已经成为坊间“美谈”。
是循规蹈矩继续承压苦苦支撑?还是冒着风险跟“车圈的老朋友(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春卖个龙虾啥的?
这指不定会是未来3万家4S店老板隔三差五的灵魂拷问。
写在最后:
本文的出发点并非唱衰4S店,只是盘点4S店群体当下的真实境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文中并没有出现“4S店遇难了、独立售后能不能趁机获益”等相关言论。
原因很简单,今年4S店不好、独立售后也不算理想,只是行业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头整合的动作太多,导致大家的舆论焦点多放在了“强者正在如何越强”身上。
两个月前,汽车服务世界发过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万汽服店转让,实体店难在“实体”?》体现了汽服店现状,其中提到了一点:去年谁店多,谁光荣;今年谁店多,谁头大。
这其实表明:2020年,独立售后面临的窘境与车企、4S集团以及4S店群体是类似的。
动荡的时候,强者的抗风险能力虽然更强,但他们必须进行的转型动作可能也更慢。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6481.html
小船怕风浪,大船难转弯。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原本挺热闹的车展。”——4月20日,一位汽车从业者在朋友圈感慨。
如果不是最近两天BBA的新车密集发布,大多数汽车人可能都快忘记,原本的4月21日,是北京车展正式开幕的日子。
充满人类对未来出行美好愿景的“高大上”的新车也许可以刷屏,但却无法掩盖在汽车行业最终端从业者们,对于客户加速流失,市场需求萎缩的焦虑。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377.html
一位宝马品牌的销售经理对汽车产经说:“坦白来讲,其实终端价格是在走低的,整体市场是供大于求。”
而当我们向他求证,不久之前宝马部分车型上调官方指导价后,在终端反馈如何时,他似乎又有些迫不及待地解释:“其实我们看的都是终端实际成交价的,指导价只是一个参考而已。”言外之意,是这一轮官方调价,其实并未传导至终端市场。
如果说半个月前,还有不少人对车价上涨将从新能源车市场蔓延到燃油车市场抱有预期,那这半个月车市终端的数据,或许彻底打破了这种可能。
乘联会最新发布的4月第二周车市数据显示,乘用车零售18.7万辆,同比下降39%,而前两周日均零售2.5万辆,同比下降35%,终端需求比想象中更差。
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同样显示,3月完成当月任务指标的经销商不足10%,有近50%的经销商仅完成了任务指标的七成。事实上,在3、4月份,很多车企已经放宽或取消了对经销商任务的考核。
当行业还在讨论上海复工复产能否顺利推进的时候,也许另一个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即便复工了,车还卖得出去吗?
一位经销商集团的老总这样回复我们:“很难…”
省略号背后,是一种无奈和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
NO.1
[?奔驰宝马,涨了个“寂寞”]
“4月份,奔驰、宝马的进店量环比下跌了40%,奥迪跌了60%。”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向汽车产经透露。
尽管在过去两年,新势力和电动车的分流,已经使得豪华品牌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但在疫情过后的车市里,豪华车细分市场一直都是一片欣欣向荣,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大约15%,提升到去年的18%,甚至在一线城市能超过30%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582.html。
或许是这种自信,让豪华品牌燃油车率先迈出了涨价的步子。4月2日,奔驰宣布调整多款车型的指导价,涵盖众多进口车型和国产E级、GLC级,少则千元,多则如迈巴赫GLS,最高上涨12.1万元。
随后,宝马也跟进调价,部分车款以恢复和增加配置的名义,调整了官方指导价。
理由无非都是原材料上涨。其实在海外市场,BBA已经完成了一轮涨价,比如宝马在欧洲全系车型涨价3%,奔驰在印度调价3%。
的确,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不仅是电池所需的锂、钴,还包括钢材、芯片,甚至是海运物流成本的上涨。
但和电动车涨价的“一呼百应”不同,燃油车市场似乎无人跟牌。甚至,就连奔驰和宝马本身的涨价,也是“涨了个寂寞”。
宝马品牌的销售经理告诉汽车产经,除去像国产X5L这样的供需紧俏的产品外,大部分车型的价格都有所下降,而终端价格的波动基本也都取决于当下的供需关系。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382.html
这位经理还表示:“高端车型的需求其实是下滑的,比如7系、X7等等。” 这些车型原本的购买人群偏向于企业主、生意人,如今疫情对这部分人的收入影响较大,于是购车需求也出现了降级的情况。除此之外,“一些制造业从业者、需要贷款买车的人,也会放弃购车的计划。”
而我们走访的多位奔驰品牌的销售也同样表示,除去E级因为供应链问题产量下滑导致终端优惠减少外,其他主销车型的优惠幅度其实更大了。
比如C级,不仅官方指导价并未调整,而且终端价格进一步松动,一位销售顾问表示:“更好谈优惠了。”
而普遍官宣涨价的进口车型,尤其是高端车型,其本身终端的成交价就高于原先的指导价,此次官方调价后,实际上也并未推高成交价格,“现在基本上是平价在卖了,甚至还能多送些东西。”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380.html
一位销售认为,奔驰的此番涨价其实只是为了迎合总部在全球的涨价要求,实际终端畅销车型的价格都并未变化,甚至他还向我们表达了担心:“好多客户都有点被媒体带节奏了,以为真的涨价了。”
显然,终端需求的疲软让涨价变得有名无实,成本上涨的压力的确存在,但相比亏钱,车企更担心的,是涨价会让原本就敏感的客户进一步流失。
孙少军向我们分享了车fans的另一个调研结果,他说:“不要高估普通用户对于油价的承受力,油价对于豪华车用户的杀伤力甚至要高于普通用户。”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由于油价上涨,去年买了宝马5系的车主Sigel向我们表示,他最近有点羡慕开特斯拉Model Y的同事了。
“现在一箱油600来块钱,人家充一次电才几十块钱。就目前这个油价,真的快开不起车了,为啥不买新能源的,我真有点后悔。”而在此之前,他还经常“嘲笑”那个不时需要中午去充电的同事。
“新能源车与大排量豪车之间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从终端门店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据孙少军介绍,4月以来,传统BBA用户卖车置换的数量明显增加,很多人因为用车成本的上涨而转投新能源。
一位小鹏汽车店长印证了这种说法,他说:“来换车的有奥迪Q5、宝马5系的客户,不一定是真还不起贷款了,但压力小一点总是好的。而且5系换3系,客户面子是过不去的,换中端品牌更不好意思,但换小鹏可以。”
原先很多计划买或正在还贷款的BBA用户,因为收入的剧烈变动转而考虑新势力品牌,“花BBA一半的钱买小鹏,里子有,面子也不跌。卖了BBA再买小鹏,养车压力小很多,很多客户还能倒找一笔钱救急。”
就像宝马销售经理所讲,这一轮车市调整,刚需基本盘仍在,但是疫情带来的衍生影响,会导致刚需用户之外的购车需求萎缩。原先贷款买车,可能现在就放弃购车,原先买豪华车,现在就买个合资车。除去那些真正的富人和经济适用的刚需,车市中层需求受到了很大的挤压。
NO.2
[ 库存不多,进店量却更少?]
如果说,在供求转换之下,奔驰、宝马的这轮涨价略显尴尬。那么其他车企没有跟进,显然也是相同的原因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274.html。
甚至与奔驰、宝马相比,一些普通合资品牌的处境可能还要更艰难。
“豪华品牌相对抗风险能力还是强的,比如原来赚30万,现在赚10万,还是有得赚,但前两天去隔壁本田店跟他们聊,他们压力特别大。”,那名宝马销售经理说道。
而按照车fans的统计,在4月初,大众和日产的终端进店量较3月底下降了70%,本田的进店量则下跌了60%。一位二线合资品牌的4S店负责人则告诉我们,他们“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据”。
当生存已经存在挑战时,涨价和利润,显然已经不再是最紧要的事情。
在奔驰、宝马涨价之初,汽车产经曾向多家合资及自主品牌的营销负责人询问接下来是否有涨价计划,但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不会”。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626.html
“最近的信号很不好,现在很多人都不买车了。”一位自主品牌的营销负责人补充道。
不久前,网络上一条“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的话题引发了热烈讨论,而在话题下方的评论中,不少人表示“年轻人不仅不愿意换手机了,也不愿意买车了”。
而之所以不愿意买车,“油价太高”、“没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
“本来计划三月份买车的我,知道油价上涨后果断放弃了。中午和同事闲聊,同事说现在都不敢踩油门,都得靠外力停车。”有网友说道。
而另一位在美容院上班的姑娘小何则是因为疫情导致的收入波动,放弃了原本的购车计划。“我们这里疫情反反复复,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正常上班的时间不过20天。门店经常开不了门,即使开门也没多少人,收入影响太大了。深思熟虑之后我打算今年先不买车了,疫情期间太多不可能的可能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变化也在侧面反映着购买需求的下降。
从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1-3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2020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当市场需求下降,终端价格自然也就失去了上涨的有利支撑。汽车产经走访了北京地区的多家4S店,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表示,优惠政策较之前差别不大,暂时也还没有涨价的计划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6877.html。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036.html
事实上,在终端市场,销量的压力甚至在呈蔓延之势,即便是过去表现最好的日系品牌,即便是曾经风头无两的新势力。
比如在去年一度没有优惠的<a class="baikekeyl
关于“为什么汽车行业生意不好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