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截至2018年12月,300多县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宜机化”将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
扩展资料:
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南陵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具体要求有: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2、水资源有保障,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标准,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3、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4、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基础设施。
5、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
百度百科——高标准基本农田
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农田质量不高、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成为了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能保障农民的收益和利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一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和成果
我们经常听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关新闻,但具体建设起来是什么样子呢?我有幸在家乡农田一块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进行了实地考察。
这块农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在过去的耕种过程中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地质量已经较为严重地下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前,农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和专家、政府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力争制定出一套实际可行、可持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要改善农田地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产量,农民们不遗余力地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了保证农田的土壤质量,他们采用了多项措施,如适时施用有机肥,引进生物制剂等。同时,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改善,更新配备农机具。经过不断努力,一块高标准农田终于建设完成。
这块农田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耕地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土地变得更加肥沃,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例如,部分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加了,品质也更加优良。此外,农民们的收益也明显上升了。这一切成果的取得,也印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理念的正确性。
然而,建设高标准农田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由于农民的生产习惯和管理经验各异,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和化肥等不良习惯。只有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才能更完善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二、农民对高标准农田的看法和反馈
然而,一块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农民对其效果和意义存在不同看法。
首先,有部分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改变表示欢迎和肯定,认为农田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随之提升,对他们的收益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善。而对于一些在农田上经验不足的新手农民,获得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和帮助后,也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种植业务,更好地保障日常生计。
然而,也有一些农民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建设中需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资源,需要更大的精力和经济支持,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负担。另外,在农田流转方面,一块高标准农田的出现,可能会对当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惑。
在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一些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表示信心不足。他们认为,虽然农田地质量的确有所提升,但仍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来保障农产品的成功生产和销售,以及更好地推广高标准农田理念。
总的来说,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看法和反馈多种多样,并不完全一致。这也提醒我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考虑建设本身的技术和经济效益,还需要更综合地考虑当地农民的需求和反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农田建设中来。
三、如何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保障农民的收益和利益是关键所在。在设计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反馈,确保收益的合理分配和利益的维护。同时,要尽可能减轻农民的负担,减少投入成本。
其次,加强技术和管理支持是关键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诸多专业技术的支持和管理,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运营,并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最后,注重宣传和政策落实是关键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广泛地宣传,让更多的农民和公众了解到其意义和优势,提高其认知和理解。同时,政策落实也非常重要,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保证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落实和执行。
综上所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掌握各种技术和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益的提升。
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措施标准:
一、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二、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5.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三、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四、科技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绝对值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建设高标准农田。托普云农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力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加速融合,打造1个农业大数据中心、1个数字化决策平台以及N项涵盖土壤改良、高效节水、农田防护、生态保护、科技服务等多面的数字化应用服务,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为粮食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关于“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ww.dongtai-mach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