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个超大火球一样,从天上坠落下来,特别耀眼明亮,还发出了巨大的爆炸声!”2023年12月15日晚上6点左右,浙江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多位居民看到了这一壮观天象,还有幸被多位网友拍摄下来。不仅如此,人们还在浦江县发现了此次火流星坠落后形成的陨石碎片,大如成人手掌。
因为行星际空间里有无数的尘粒和固体,这些就是流星体。如果沿着同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又叫流星群。当流星体运动经过地球附近时,因为受到地球重力的吸引,脱离原来的轨道,闯进地球稠密的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这就是大家常见的流星了。
浙江火流星
火流星就是比较大的流星,跟普通的流星没什么区别,但是这种偶发的流星一般更明亮,当它划过天空时还往往会拖着一条闪闪发光的尾验,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夜晚时分特别显眼,极少数的火流星如果出现在白天,因为非常亮也能被看到。这些火流星快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还会发出声音,有的是“沙沙声”,有的是爆炸声。
天空中之所以会出现火流星,刚也说了,它们比一般的流星要大很多,所以在闯入地球大气层后,一部分和大气剧烈摩擦燃烧,发出耀眼的闪亮,所经过的路径上,因为燃烧留下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但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在高空燃尽,会落到地面上。火流星余迹有的快速消失,有的能保持几秒到几分钟,还有的长达几十分钟。
如果一个流星观测者比较有经验的话,大约观测200小时的话只能看到1个-6等或者更好的火流星,大约观测20小时只能看到1个-4等的火流星。这样看,发现的概率还算是比较高的。【这里注意,数值绝对值越大,亮度越大】
比如2003年3月在美国芝加哥,可能是一块大约 1~2 米宽的小太空岩石,落入大气层后摩擦升温,最终分解成大约500个碎片。这些碎片落在地上,击中房屋、汽车和道路,万幸没有伤到人。其实直径大小约一米的物体,每年撞击地球大气层约40次。 然而,很少有人看到,因为火球通常出现在地球上人口稀少的地区,而不是像芝加哥这样的主要城市。
在芝加哥“幸存”下来的火流星陨石
而在我国古代,对于火流星有更多形象的记录,我们摘录几条看一下。
湖北《崇阳县志》记载,公元1539年8月27日“流星如瓮,白色,少顷,大如屋”。这绝对是一次特大的火流星,县志中记载了整个变化过程,开始时像瓮,说明亮度在-10等~-12等,最亮时“大如屋”,这个亮度可能高达-18等了。
河北《晋县志》记载,在1867年8月14日白天出现了一次火流星,“白昼流星乱坠,大如梢桶”。这次白昼火流星天象,同时还在河北省灵寿、唐山、井陉、栾城等县志和山西平定州志有多个记录,只是消失的方位不一样。“大如梢桶”的亮度大约在-10~-12等,又因为是在白天看到的,估测在-15~-17等,而且还很可能是火流星爆炸时碎片的亮度。不仅如此,各处历史记录中还显示当时“大而赤”、“声如雷”、“尾带白气尺余宽”。
当火流星落地后,往往会爆炸成若干碎片,分散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可以被人们发现。但是天文学家却不建议大家直接用手去触摸。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担心是不是天外来物有辐射,其实不然。
天文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对陨石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认为就是矿物,比如橄榄石、斜方辉石、斜长石、陨硫铁等,后用有机质谱法再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一些有机物,主要是氨基酸、吓啉、烷烃、芳香烃等
疑似浙江火流星遗留的陨石,重约7两
根据对陨石成分的测量。陨石的主要成分是矿物,如橄榄石、斜方辉石、斜长石、陨硫铁等。另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用有机质谱法分析陨石后发现,陨石中含有机物,主要是氨基酸、吥啉、烷烃、芳香烃等,这些与地球上的岩石差别不大,不用担心辐射问题。之所以尽量不能用手去触摸任何刚落下的陨石,是因为皮肤上的油脂和微生物会慢慢降解陨石表面,使熔壳变钝,污染陨石并促进生锈,这是从陨石保护和研究角度考虑的。
疑似浙江火流星遗留的陨石(不建议的处理方法)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从天外降落的火流星在近地爆炸后,有可能会砸到人。但是这种概率有多大呢?
最早有人被陨石击中的说法来自 1677 年在意大利托尔托纳出版的一份手稿,该手稿讲述了一名米兰修道士被陨石击中的情况,但其真实性不得而知。 据报道,1908年的通古斯事件造成3人伤亡。
此后没有火流星陨石落下伤人的记录,这样看被击中的概率可能比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还要低很多,大家也就不用过于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