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老管侃汇(微信公众号)首发原创

商业评论 丨 作者 / 老管

这是老管公众号的第137篇原创文章

控制价格,房价不行,春运火车票也不行。



黄牛最可恨?


2019年12月29日“12306”官方表示:已屏蔽多个抢票软件渠道。可能有人(包括12306官方)都认为这样做可以“缓解春运一票难求”的状况。


随手翻翻声讨春运买票难的帖子,2012年1月1日之前无一例外的都是在骂“监管不力,黄牛横行,上下勾结……”总之一句话:严厉打击票贩子+实名制买票就天下太平了。



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然后呢?该买不到票还是买不到。眼界狭窄之徒继续指责监管机构打击不力。不知道将警察人数增至2亿的制度成本这些杂碎可以接受吗。


隐隐然暗示监管机构与票贩子沆瀣一气,充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照这逻辑天下只要还有一起犯罪行为,就是“保护伞+黑势力”。


有一点见识的会建议“火车票实名制”,票贩子就自然无从下手。


实名制


现在搜狗一下关键词“火车票实名制”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


从制度上来说,之所以无人炒卖飞机票,实名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推行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杜绝票贩子的产生,也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  

1.维护公民乘坐火车权利


目前民众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出行乘坐火车这种公益性的大众交通工具时,常常遭遇不公平:虽然长时间排队,却很难买到自己急需的火车票


而一些票贩子却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他们并不急需的火车票。于是,在这种现实面前,公民乘坐火车变成了一种没有权利和尊严的选择:要么你去求人找关系买票;要么你多花钱到票贩子那里买票。


尽管社会对票贩子深恶痛绝,公安机关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警力予以打击,铁路部门也采取限制购票数量等措施,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而从售票制度上看,无名制更是难辞其咎,因为无论铁路部门验票,还是公安机关取证,都无法以一张没有旅客身份信息的车票作为发现和打击票贩子的依据。

推行实名制,则问题可迎刃而解。票贩子因为无法预先获知旅客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自然也就不能提前购买火车票并加价倒卖。


在中国目前已开始推行新一代高防伪身份证,电子识别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正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出远门携带身份证逐渐成为公民生活习惯,这些都是推行火车票实名制的有利条件。


总之,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购买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效果


火车票实名制再过一天半就整整8年了,小鬼子都打跑一次了,貌似买不到春运票还是买不到,拥挤的还是那么拥挤。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在他的线上课《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中提到过他在北大当教授时的一段对话:


要实施火车票的实名制,只要实施了实名制,买火车票难的问题就能解决。而事实上,现在已经实施实名制了,有意思的是,火车票价因此涨还是跌了?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我问同学们,曾经买过的最贵的黄牛票是多少钱,是原价的多少倍?同学们普遍回答黄牛票只比原票价涨了100块钱、200块钱、300块钱,基本上不到一倍。


只有一个同学,他说原票价是30块钱,而最后的黄牛价是200块,钱涨了接近7倍。


我说怎么会这么高?这位同学解释:火车票实施实名制以后,要查身份证,身份证不对是进不去的,而这200块钱是包带进去的价格。


票贩子的作用


说到票贩子的作用,你觉得是扰乱市场?从经济学角度看,不管是倒卖火车票的、还是医院倒卖专家号的、亦或是倒卖演唱会,体育比赛票的, 这些票贩子事实上是“市场真实价格的表达者”。


任何一个市场,竞争的从来不是“供给方”,而是“需求方”。拿医院挂号来说,儿科主任和另一个儿科主任没有什么可竞争的。


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专家号”数量必将是有限的。如果在挂号窗口挂专家号费用是50块,那么“黄牛”加的那部分多出来的价钱是包括“不排队,不通宵排队”这项服务的。



加多少是“黄牛”说了算的吗?不是,他们只是传达真实价格。试想,50块的原价,几百人排队。我承诺60块可以立刻拿到号,会怎样?挂号的都到我这排队了对吧?70块呢?还会一样。


10000块呢?没人在我这排队了,一个买主都没有了对吧。1000块呢?唉,只有一个人愿意花这个钱,OK成交。这说明,这张专家号的真正价格就是1000块。


这个号值多少钱“黄牛”其实不知道,谁知道?患者知道,如果我的病全国只有这一个专家治愈率99.9%,为了这个概率要出多少挂号费是我决定的。

别的医生10块一个号,治愈率60%,这个专家99.9%的治愈率,1000块我觉得值。黄牛开价10000我觉得不值,那就不挂了,黄牛调整到1000我就同意了,不然要排一天队也未必挂得上。


这就是经济学的“需求者决定价格”。


赠送个房价的例子


都说政府土地拍卖价格太高。咱们再做个思想实验看看“需求者决定价格”论是否有效。


上海东方明珠都知道吧,我们假设政府把那里拆了,土地拍卖。起拍价每平米1块,每次加价5毛钱,你觉得有可能2块钱成交吗?



注意政府可是强制1块一平米呦。只要这个拍卖是公开的,一万多家开发商会不会杀进来参与拍卖?假设最终的成交价是10万一平米,那么这个价格就是这块土地的真实价格。


低起拍价只起到了延长拍卖时间的作用对吧,如果9万起拍每次加价1000,一小时就结束了。1块起拍,每次加价5毛,加价到10万可能要半个月。


这个最终价格是土地的需求者(开发商)决定的,而不是政府。

再假设,政府强制不许拍卖,以1块钱每平米卖给A开发商,盖好房子后成本15每平米。那么每套房子最终成交价会是20每平米吗?不会对不对,咱们买房的人是需求者,是咱们的竞争决定的价格。


说回火车票

说了那么多经济学规律,再看看火车票。国家强制票价的结果会是“无竞争”吗?当然不会,在网上购票不那么流行时,电话订票就是“排队”的竞争结果。


电话订票流行以后“电话追拨器”就是电话订票的竞争结果。



网络发达后,网上订票就是电话追拨器的竞争结果。现在第三方软件就是网上订票的竞争结果。




说白了,不在钱上竞争,就在别的事情上竞争。这和人情,传统,道德都无关。


想想每年几次的高速公路免费日:



你们要便宜,好,免费给你。经济学里表述为:最贵的是免费。


从经济学理论上看解决可能性

宏观经济学领域有个著名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意思就是说: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三者之间互相制衡,不可同时兼得。

套用到“春运”问题上,可以理解为:畅通流动的人口、严格管控的票价、稳定低廉的票价三者之间不可能兼得。


这不是哪个人定的,这是“普遍自然规律”。薛兆丰先生在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时代栋梁》采访时被问到:经济学不讲人性,不讲道德,是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的。


薛兆丰是这样回答的:


这个世界变得冷漠了不是因为经学出现了,是关于客观世见律的描述。


你可以选择重视这些规律,也可以无视这些规律。


你有自由去做随意的选择,但你没有自由逃避你的选择带来的后果


一门学问,早在这门学问被发明以前就已经在起作用了。


物理学牛顿定律几百年的历史而已,但是几百年以前就已经在作用了。


有这样的规律,才有了一些经济学家只是他们出来告诉人家。


抓着铁路谈春运,觉得应该通过增加运力来缓解春运压力,就是刻舟求剑。自由价格浮动才是正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老管侃汇,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