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精选5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精选5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追逐航天梦想。为传承航天精神,传播航天 文化 ,点亮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航天梦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 观后感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1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飞上天去,飞到外太空去,我想去无限遥远的银河系,与千千万万的星球交个朋友;我想在遥远的天际回望给我们光和热的太阳,哺育我们成长的地球妈妈以及那皎洁秀丽的月亮。

小时候,大人们把我的目光引向浩浩长空、茫茫苍穹;他们经常给我讲宇宙的爆炸论和神秘的黑洞之谜。刚开始看关于宇宙的书籍时,许多字我还不认识,只能凭借着图画来猜测宇宙的浩瀚无疆。

现在,我拥有了航天的梦想,新闻里总会播出关于宇宙飞船升空的消息,弄得我心痒难耐。可我现在还小,只能抬头仰望水晶石般透明、瓦蓝的天空,想要快快长大,好登上宇宙飞船,让外太空的景象在我的眼前一览无余。

我的心中有两个未解的谜——宇宙中真的有不明飞行物吗?不明飞行物中真的有外星人吗?这两个谜时时刻刻激励着我,让我无法放弃梦想。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遨游太空。

有许多人说我的梦想遥不可及,等我长大了,也许关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秘密早知晓了;等我长大了,也许我远远达不到航天员所要具备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等我长大了,也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所有的可能也许会变成不可能,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梦想的坚持和执著,我坚信只要我付出了努力,那么这个航天梦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2

每当我仰望蓝天的时候,渴望自己是一只小鸟;每当我眺望月亮时,总是傻傻地想着,嫦娥应该还没睡觉吧?天空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奥秘!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到太空遨游,探索秘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我望着皎洁的月亮、银亮的星星,渐渐沉入了梦乡。

我乘着“探宇”号载人飞船来到了太空,啊!地球真美!像蓝宝石镶嵌在黑暗的宇宙中,而她又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孤独,我顿时感觉鼻子酸酸的,我拿出铅笔,把“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这句话刻录在《目标记录本》上。

这时,太空中出现了一道强光,“彗星!”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喊着,可是就是听不到声音。突然,我看到一架绿色的飞船向我飞来,透过玻璃看,宇航员好像很友好,他们的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有三只眼睛,我们用无线电波相互问好,我又惊又喜,小心翼翼地问他们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说他们来自火星,“太棒了!”我手舞足蹈,“我是地球人,我们交个朋友吧?”

我跟着火星朋友一起来到了月球上,只见月球上到处是岩石,坑坑洼洼的,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朵花,荒凉无比,“真难为嫦娥了”。我们相互交换了名片,并约定明年一起来建设月球……

“蝈蝈哦……”闹钟把我惊醒了,我试着把眼睛重新闭上,因为还没来得及跟火星朋友握握手呢。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3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 故事 ,总觉得天空中藏着许多神奇的东西。每当我仰望星空,看着那些在遥远的太空朝我们眨眼睛的星星,总感觉既神秘又充满魅力。地球已经很大了,却只占太阳系中小小的一个点;太阳系又只是银河系中的沧海一粟,而银河系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又显得微不足道……

这么浩瀚的宇宙中,藏着多少奥秘啊!如果飞船飞得够远,一定会遇到外星人吧?神秘又可怕的黑洞,连光都跑不出来,飞船如果进入会到达另一个宇宙吗?这些问题充满着我的脑海,我不止一次地幻想着自己能驾驶飞船飞向太空,我一定会和外星人做朋友,向他们介绍中国的长城、兵马俑,还有漂亮的汉字、优美的古筝曲……

10月17日7时49分,中国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我实在是太激动了!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现场发射,但我看到的场景绝对和电视上转播的角度不一样,因为,那是我爸爸在发射现场拍的!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很幸运地去现场观看了发射,这次航天员景海鹏叔叔和陈冬叔叔穿的纸尿裤就是爸爸他们公司生产的!我突然感觉,航天这件事离我很近,原来身边就有很多默默为航天事业努力的人呀!等我长大后,我要发明出个人航天飞船,让每个人都能进行星际航行,那该多好啊!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4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夜晚,抬头看见夜空:无数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衬托着一轮圆盘似的明月。望着它,我不禁进入了睡梦中:

那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祖国新研制出来的“月球一号”即将于8月18日晚九点整发射,而我荣幸地被选为了宇航员。每天,我都接受着残酷的训练,每天回到家后都是筋疲力尽,有气无力的。虽然我每天训练的很累,但是我一想到我是为了祖国,内心就会感到一种欣慰,一种自豪;但我依然盼望着“月球一号”早日发射。不过现在,我一定要坚持训练,为发射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一天终于来了“3、2、1!”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被送入了月球。只要我一想到我是代表13亿中国人民的,我就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由得流下了感动的泪。当我经过长时间的“旅途”,终于来到了月球!据书上说,月球上的最低温度为100摄氏度,最高温为零下170摄氏度,但我穿着工作人员精心研制的衣服,感觉几乎和地球上的温度一样……

“潇潇,快回家睡去,别着凉了!”“哦,知道了妈妈。”我被妈妈叫醒了,发现这只是一个梦;但我多么希望这是真的呀!但我明白,要想是真的,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努力学习,长大后刻苦钻研科研事业,回报祖国!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5

今日,当艳阳照耀大地之际。他,轻轻地来了。而在热烈的掌声中,他又悄然离去。他,带来了知识的硕果,也挟来了祖国的强盛之喜悦。他,就是全国航天科研人员,就是山西人的骄傲——田如森!

在一片喧闹之中,田教授大步走上讲台。人群竟像打了镇静剂一样,渐渐停止了喧哗,并出神地望着这个其貌不扬却气度不凡的老者。

田教授清了清喉咙,便开始了趣味横生的演讲:

“大家知道‘两弹一星’吗?‘两弹’指核弹与导弹,‘一星’则是卫星。说到‘两弹一星’,大家自然会联想到钱学森。他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因此他是全中国的骄傲。”

生动有趣的演讲,不拘言词的叙述,似乎把学生与航天的距离拉近了。“航天”似乎从遥不可及变成了触手可得。小观众听得心潮澎湃,田教授更是讲得豪情万丈。

当小观众正如痴如醉、半醉半醒地听着,田教授拿起了一个小袋子,并用手指着里面的种子自豪地讲到:“这就是宇宙培育的有一人高的豌豆种子,改日就给你们校长寄几颗”之后又顿了顿“因为成本高,所以没有几个城市 种植 的。但我相信,有了未来的你们,就能让这款无人问津的种子发光发热,为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做贡献。”说到这儿,田教授满怀希望地向观众席上看了一眼。小观众们的心里“嘭嘭”地跳动,脸也红扑扑的。

是啊!只要努力,万事皆有可能。下一位宇航员,就是你!

听了田教授的演讲,我觉得:航天,早已不为梦!

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航天思政课”学生观后感心得2022(8篇)

★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10篇

★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7篇)

★ 2022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观后感心得7篇

★ 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直播观后感2022(5篇)

★ 思政大课中国航天日观后感个人心得精选8篇

★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观后感5篇

★ 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航天读后感5篇600字

★ 讲座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军事科普展亮相科技周 百姓走近五维战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5 月18 日 |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科普互动展、科技游园会、科技形势报告会、科学经典名篇演诵会、青少年动漫画大赛、科技列车井冈行、科技特派员巡讲和远程咨询活动,等等,从5月14日开幕的第五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可以称得上是亮点迭出。军事高技术首次亮相科技周,让寻常百姓走近军事高科技,了解军事科普知识,关心和热爱国防,成为最大的看点。

军事科普展进入科技周主会场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兵器发展咄咄逼人,刀枪入库为时尚早,国家安全不可掉以轻心。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重温数千年的兵器沿革史,去了解激烈角逐的军事高技术,去领略在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上,科学技术正在发挥着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2005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军事科普展馆——“科技、和谐、发展”馆入口处的欢迎词,首次亮相的这一展馆成为本届科技周的一大亮点。

开幕式当天,记者与观众一起进入设在北京海淀展览馆的科技周主会场。观众中有有组织而来的中小学生,有闻讯赶来的大学生,有白领族及一些北京市民。

2000平方米的军事科普展厅内声、光、电炫目多彩,、模型、沙盘、影视,生动形象地展示着世界军事科技发展风貌。全厅9个展区,“兵戈春秋”部分介绍了从冷兵器时代的斧钺钩叉、火铳**,到近代兵器时代,由欧洲产业革命带来的坦克、飞机、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现身战场,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裂变使战争进入核武器时代,直至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子、激光、生化、太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问世并引发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发展与军事技术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展馆的总顾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防科普委员会主任林仁华向记者介绍:“科技周给国防科技一席之地,这是中国科技活动周举办5届、北京科技周举办11届以来的首次,科技活动周组委会把这个展览交给国防科普委员会承办。我们确定的内容是‘科技发展与世界兵器’,就是要为全民提供一个普及国防科技知识、认识世界军事科技发展现状的平台。”

百姓走近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

占据展厅绝大部分空间的是现代军事技术部分。按照现代战争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展览分为“陆战群雄”、“海中蛟龙”、“长空雄鹰”、“太空角逐”、“电子对抗”和包括微电子、新材料、侦察监视、精确制导、隐身、夜视、激光等新技术的“军事高技术入门”等几个部分。各展区都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该领域的世界最新武器装备技术。5个液晶大屏幕上,循环放映5大领域世界先进军事科技成果,只要站7分钟就能看完一部精彩的小影片。置身展厅,眼界大开。

“陆战”展区是全场“热点”,3座迷彩方舱与一排电脑操作台周围挤满了中小学生,这是由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制的分体式坦克训练模拟器,3个座舱可以同时对驾驶员、炮长、车长进行训练。小观众们像坦克乘员一样,有的钻进液压运动平台支撑的综合方舱中“开坦克”,有的挤在炮长方舱中练射击,抢着体验驾驶坦克“参战”的感觉。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我一炮就命中了,比玩电子游戏来劲,和真坦克一样!”

一群中学生在“空战”展区与空军专家聊当今战机的隐身技术、电子战技术。这里有“F-22猛禽”、“幻影-3”、“X-35”联合战斗机大比例仿真模型,还有大小几十幅世界新型战机、侦察机、预警机、勤务机和说明。他们对记者说:“现在知道了为什么‘杰达姆’炸弹能够从同一架飞机投下,从不同角度攻击同一个目标的原理。”记者问,互联网上有很多军事网站,看展览和在网站浏览有什么不同?他们说:“看展览更立体直观,而且不明白的问题在现场还有专家解答。”

在“海战”展区,八一中学初一科技实验班的学生们,正观看放映的介绍俄罗斯“奥斯卡-2”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资料片。赵焓同学是个“海军迷”,记者和他一聊,还真不敢小瞧,他能说出展板上各国航母的型号、作战能力,对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异同、“宙斯盾”系统的知识也都清楚,还熟悉展板上的我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记者问他是否生长于军人家庭,他说不是,就是想当海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到中国海军越来越强大,武器装备先进了,特别向往。”他也很坦诚地说:“我们的武器装备还是不如军事发达国家,希望海军加快发展,让我们的国防更强大。”

“我是走过80年历史长路的人”,带孙子来参观的刘老先生说:“中国近代史给我们很多启示,正在纪念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给我们重要启示,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为了民族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也为了长久的世界和平。”

军事科普专家现场解疑释难

记者在现场遇到了国防大学的乔松楼教授,他是承办本届展览的十几位国防科普委员会的军队专家之一。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军事科普事业,在军内外举办军事科普讲座近千场。本展“军事高技术入门”等部分就是乔教授心血的结晶。年轻观众们就展出内容提出问题,诸如“新材料与武器的记忆功能”、“武器隐身技术的原理”等,乔教授都深入浅出、简洁生动地给予回答。

乔教授对记者说:“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们办好这个展览,希望激发青少年崇尚军事科技、投身国防建设的热情。”乔教授身后有几个巨大的立式留言板,其中一块上写着:“小小和平鸽,翩翩负重托,知兵非好战,演武为止戈,科技双刃剑,强军也兴国,您的观后感,敬请在此说。”这是乔教授思考了一个晚上写下的肺腑之言,他说,他们这些“老科普”就是想多听听观众们的反应,以此作为起点,把这个军事科普展览更好地办下去。

果然,开幕不到半天,留言板上已写满小观众们充满激情的心声:“科技强国,振我中华”、“军事科技,大有作为”、“我们要用科学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祖国明天的科学技术成果会更上一层楼!!!”……在留言板前,记者为小观众们与军事科普老专家留下合影。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会场的军事科普展览丰富多彩,全国其他地方的军事科普宣传活动更是异彩纷呈。

在渤海之滨威海,国防科技知识展览的开幕,成为山东省科技活动周的启动仪式。该展览以建国55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线,集中展示了核、航天、航空、舰船、兵器及军工电子领域的成果和科技知识。展览采取加实物模型的方式,传播国防科技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在西北边陲乌鲁木齐,以兵器仿真模型和航模表演为主的军事科普主题活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固定翼飞机、特种飞机、直升机模型,火箭、船艇、战车模型,再配以相关资料,使人们在参观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中,受到军事科技知识的熏陶;

在祖国南端海南岛,航天科技展,航天系列讲座,航天科技纪念邮票发行,中小学生航天科技知识大赛、航天科技展摄影大赛、中小学生航天科技征文大赛,使广大民众接受了一次航天科技的教育。在东北重镇沈阳市五中会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所做的航空百年史科普知识讲座,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听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军事科技走进科技周,把军事科普知识宣传纳入科技周活动,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亲密接触军事科技、接受国防教育的好机会。我们祝愿科技活动周越办越好,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

相关链接

“科技活动周”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的节日。根据国务院批复,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2005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14日至20日举办,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在全国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技活动。

本届科技活动周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二是把科技丰产富民活动作为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三是宣传当前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四是把科普工作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全国科技活动周备忘:

●首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于2001年5月14日~20日举办,主题是“科技在我身边”;

●第二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于2002年5月18日~24日举办,主题是“科技创造未来”;

●第三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于2003年5月17日~23日举办,主题是“依靠科技,战胜非典”;

●第四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于2004年5月15日~21日举办,主题是“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

(本报记者 文/江宛柳 张锋 摄影/江宛柳)

关于“哈尔滨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精选5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