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作者:周之良(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造就?中外学者发表的有关论著难以计数。其中有的文章新词儿挺多,让人越看越不明白。既然学者观点多种多样,我也尝试做一点最简要的概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想创新,有创新的动力;二是能创新,有创新的能力。

在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科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图为学校天文台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日全食观测。资料图片

关于想创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他特别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今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有个问题我们要来讨论了,爱科学,这个“爱”是啥意思?怎样才能做到呢?有人解释说,爱科学就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和爱科学还是有差别的吧?不是有学生说“我能考第一,但我不爱学习”吗?还有深圳一所中学运动会上初中某班学生在方阵中打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横幅。人在被动状态下也是可能完成规定任务的。爱科学包括学科学,但它的内涵比学科学宽泛高深得多。

爱科学一直是公民道德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上大学的时候,国民公德中的“五爱”就有“爱科学”。

爱科学怎么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呢?我之前不大理解。上网也搜不到很有说服力的文章,有一篇文章说:为什么爱科学?因为科学是可爱的。这句话倒使我眼前一亮。现在我们大家真觉得科学可爱吗?我不敢一概而论。那些一辈子为科学献身的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但我们一般人学点科学知识可能是为了谋生,是为了应付考试。那篇文章的结尾注明发表日期是1950年。70多年了,怎么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呢?

科学家的有关论述值得深思。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好几家出版社出了“数学好玩”的丛书。为什么觉得“好玩”?就是因为对科学很热爱。达到这种境界,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甚至会乐此不疲,百折不挠,有所创新。

在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科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图为学生在科技节上演示钻木取火。资料图片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研讨和开展爱科学的教育,这是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我们以前有所忽视的。爱科学的教育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社会作用,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认识到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要冷静地正视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把科技工作狠狠地抓起来。二是要体验科学是可爱的、有趣的、好玩的,激发青少年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科学教育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温度;既要讲道理,又要重体验。爱是一种情感,情感的培育重在体验。我们去了科技馆会增加爱科学的可能,要不去,光是听老师讲科学的重要性,未必能产生爱的情感。

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树立科学梦想,树立献身科学、努力创新的宏图大志。总书记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正是爱科学的最高境界。

“爱”是教育的永恒话题。要研究和引导人们的情趣爱好。情趣爱好有雅俗之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首先,教育工作者自己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怀、美好的梦想,或者说是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讲,晓庄师范一切诗化,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创造的乐天主义。我们学习陶行知,也要放飞理想,让生活充满诗意。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谈“支撑”,就要关注支撑能力,有支得起、撑得住、压不垮的实力。实力何来?来自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请记住居里夫人的名言:“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世界公认的道德高尚的人。

关于能创新

人才学家曾经对我国五类科学家的创造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列出了25个备选项目,包括勤奋、坚强、合作、不怕挫折等等。调查的结果,五类科学家不约而同首选的都是自学能力。这个报告的结尾说:“自学能力对创新成功有惊人作用,是我们不曾预料到的。”调查者自己没想到,读者大概也没有想到,创造成功的首要因素竟是自学能力。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调查,当时没有电脑,材料也没保存,但是它使我长期不忘。

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各有特点,也有共同点,基础的东西是自学能力强。特别是在信息社会,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自学能力强的人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有所成就。自学能力不强,背着一大堆标准答案走进社会,很有可能被淘汰。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什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能力有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满堂灌“灌”出来的。其实所有的人才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灌”出来的。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干一遍。既然如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变“满堂灌”为探究性学习,引导学习者转变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或者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让学习者从观众席走上赛场,真刀真枪地在做中学,磨炼思维、锻炼能力,铸就良好的品格,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所以,教改必须与“学改”并进,或者说教改要落实在“学改”上。相应地,教师也要转变角色,由演员转变为导演。有的老师很辛苦,上课讲得口干舌燥,好累啊。可是,谁让你非要当演员,而且是当独唱演员呢?老师要智慧一点,往后退两步,当导演,凭智慧指挥方方面面,但是自己不必独占舞台。

以上说的都不是什么新观点,也是前辈的科学家、教育家反复讲过的。

华罗庚先生用数学家特有的思维方式论述了这个问题:“一个人人生在世有三多三少,在校时间少、自学时间多,有老师的时间少、没老师的时间多,学知识直接能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三多三少”都是常识,但是我们听起来又觉得耳目一新,启示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学能力。华老师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的,他一辈子直到晚年填履历表都写初中程度。

我们要调查研究我国科学家的治学经验,这必能有助于破译创新人才成长的密码,进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学习科学,引导人才自主成长。

现在学校里讲学习科学,大多是外国的学习理论,我们中国人自个儿的经验却忘了总结。我们要总结中国学者、科学家的治学经验,努力建立中国特色的学习科学。

搞科研一定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我们要以此为指导,端正学风,力戒浮夸,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有理有据,真实可信,同时也使我们自己受到真实的磨炼。

习近平总书记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教育部党组2月23日开会研究落实部署,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要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等。

爱科学,会学习,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这里抓起,固本培元,想创新、能创新的优秀人才就可能不断地涌现出来。

(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学习科学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4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