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凡(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专题,收录了2020年9月22日至2021年12月14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六篇重要文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中,深刻理解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文化建设是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和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谋划,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方面。可见,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进程和实践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表述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文化建设始终蕴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中,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化建设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创新精神和诚信文化建设对于深化改革有重要意义;全面依法治国则需要依托于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实现从学懂、弄通到做实的飞跃。因此,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建设始终是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就说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也存在于文化领域。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文化建设为支点。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是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二是坚持理论和制度创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华文化基因理念体系。三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构建文化新型监管体制,完善文化监管政策;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培育文化产业链,引导带动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深度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文化数字化与数字文化产业化,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

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能脱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维度。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则需要依托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创作对于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重要意义,提出“人民是文艺之母”的精辟论断。从创作宗旨上来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从创作内容上讲,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生活,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应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从创作方法上讲,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生活,才能使文艺作品充满力量和魅力。从创作原则上讲,文艺创作必须包含向善的优良传统和积极的审美情趣,使人民群众从文艺作品中获得精神洗礼、思想升华、知识丰富、艺术享受,不断充盈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文化建设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迈进新时代,我们在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不断战胜风险挑战,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一方面,中华文化始终能够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始终烙印在中华文化中,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和力量之源。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打着“戏说”“恶搞”的幌子,歪曲、贬低、诋毁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面对这样的险恶用心,我们一方面要坚决斗争,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和文化生态。另一方面,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培根铸魂上下“硬功夫”,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正能量。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