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明

道教大神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大神,传说他掌管人间士人的功名禄位,因此在科举时代十分受读书人的顶礼膜拜,即使到了今天,每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之前,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也会将梓潼的七曲星大庙挤破门。四川有两个地方对文昌帝君的崇拜最为闻名,一个是川北的梓潼,另一个就是川西南的越西。梓潼是因为有文昌帝君的大庙,越西则因为是传说中文昌帝君的诞生地。

越西的文昌帝君文化遗迹

文昌帝君与越西最密切的关系当数文昌帝君出生在越西的传说,传说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字霶夫,第七十一次化生人间时,于晋朝太康八年(公元 287 年)二月初三,诞生在四川省越西县中所卢林沟张老夫妇家[1]。至今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越西中所金马山下的芦林沟村,住着一对姓张夫妇,人称“张公张婆”,夫妇俩一身勤劳俭朴,行善积德,但日子过得很艰难。张婆年轻时曾生一子,后不幸夭折,至老未再生育。一天,夫妇俩从金马山砍柴回来,路过水观音,在泉边歇息喝水。清澈的泉水中映出夫妇俩苍老的面容,张婆触景生情,叹息说我俩夫妇虽一身积善行德,可惜老天捉弄人,至今无儿无女,往后的日子依靠谁啊﹗张公一听,不觉也凄凉泪下。张婆见状,忙止泪安慰说:“听说两个人的血滴在水里,能融合在一起,就还能有后人,我们不如试试看。如何?”边说边将头帕上的缝衣针取下,刺破中指,把血滴入水中。张公见了,接过缝衣针,也刺破自己的中指,将血滴入水中。两人的血滴入水中,奇迹出现了,只见水中两人的血慢慢融合起来,渐渐变成一条小龙,在水中游来游去。张婆忙将手中的玉米馍渣渣倒入水中,小龙游过来抢吃,张公张婆又惊又喜,忙将小龙从水中捧起,柴都不要了,急忙回到家里,把小龙放入水缸中养起来,并点蜡焚香,感谢上天赐子。

由于张氏夫妇曾夭折一子,小龙按当地风俗排行第二,故张氏夫妇为其取名“亚子”。尽管亚子在张老夫妇的精心喂养下,在水中活得活蹦乱跳,但毕竟不是人身,这令夫妇俩十分痛苦。就在他们夫妇无计可施时,门前忽然来了一拄着竹竿的老妪讨水喝,张公舀了几次给她,老妪仍嫌不够,张婆便让她自己到厨房水缸里舀来喝。老妪将拄路的竹竿放在门后,嘱张公夫妇好好保管好,便径到厨房去了。张公夫妇半天不见人出来,忙到厨房去看,老妪不见了,却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在厨房里玩,见了张公张婆就叫“爹”和“娘”,张氏夫妇顿悟这是神灵点化亚子成了人形。张氏夫妇忙点香朝天拜谢,只见空中观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雍容端庄,颔首微笑而去。老妪丢下的竹竿后来变成了张亚子乘骑的坐骑,坐骑名叫“白特”,传说比马跑得快。

由于越西县是传说中文昌帝君的诞生地,因此越西有关文昌帝君的遗迹较多,如“紫府飞霞洞”、“上马石”、“鼠石”、“水观音”等。

紫府飞霞洞,当地人称“仙人洞,传说是文昌帝君修行的地方。洞位于金马山山麓的西南山壁上。洞口高一米多,宽近一米。洞内开阔,能容十多人。洞内又有小洞,曲曲幽幽折斜而进,洞深数丈。过去洞内有石桌、石凳、石床。清《越西厅志》记载:紫府飞霞洞,治南二十里,金马山绝顶。宋建隆中,玉斧画河,置越西于荒服外。帝君之灵逐无所托,土人苟洙父子开紫府飞霞洞于山顶,以为行化之所。

上马石又称象石,位于文昌庙山门处,石长约2.5米,高、宽约2米。是文昌帝君外出讲学云游时上马用的垫脚石。传说:金马山有一匹金马,来去如风变幻无穷,一会儿是金马,一会儿是四不像白特(鹿角、马面、骡身、牛蹄),一会儿又是驾云飞驰的蛟龙。文昌帝君张亚子在金马山修行时,制服了它,收为坐骑,骑上金马去名山、成都、陕西等地讲学、云游。文昌帝君骑金马极不方便,观音菩萨将危害百姓的狻猊 ,打成巨石放在金马山下,文昌帝君将其作为自己上马的垫脚石,上马石的上面还留下有马蹄印。

鼠石位于文昌庙山门处,石长2米,宽1.5米,高1米。金马山侧峰有一座象鼻山。文昌帝君在金马山下讲学,象鼻山因偷听了经文,慢慢地得了道行,变成一头名副其实的大象。大象想去南方,可它一走,金马山将缺去一角,地下水会喷涌而出,泛滥成灾,殃及无辜村民。观音菩萨了然大象意图。大象想趁文昌帝君外出讲经时动身,刚要站起身,一只老鼠钻进耳朵,它赶忙扭头将老鼠甩出,调皮的老鼠又钻进了大象的鼻子,痒得大象十分难过,一个喷嚏把老鼠喷出,将长长的鼻子伸入龙泉河中,紧闭双耳卧在那儿。原来此鼠是观音菩萨紫竹林中的一只仙鼠,被派来制服大象的。为了永远镇住此象,仙鼠将山下的一块石头点化为石鼠,牢牢看住大象,自己则向观音菩萨复命去了。

越西的书院

越西有两处著名的书院——金马书院和文昌书院,这两处书院都深深地打上了文昌文化的印迹。

金马书院建在越西城南约十华里的中所乡金马山下,金马山是传说中文昌帝君诞生的地方,金马书院建在金马山下,大概有希望得到文昌帝君的福佑吧。金马书院是建南著名书院,藏有诸子百家古典经史等书籍,供文人士子阅读,设有管理员、讲解员,其薪资由庙产田租开支。当时举人贡生三五结伴到书院荟萃诗文,阅览经史。县人付昌基对此有五言诗一首:“山以金马名,不与群山伍,遍体金黄色,形势若飞舞;携酒聚古刹,共酌庆端午。瞻仰文昌里,联咏把歌谱”。书院对家境清寒不能延师,寄读于庙者,补助求学之费。

由于金马书院离城较远,除庙会、节假日外,游人较少,到了清乾隆年间,越西通判汪金笏将其迁入城内文庙巷文昌宫,更名为“文昌书院”。派人清丈金马山属于庙产的田地,招佃收租,年拨租谷六十石作俸给和膏火费用,余额购买书籍以充之。迁入城后,阅读者络绎不绝。《越西厅志》(清代)记载:“文昌宫,城内正南文庙街,圣庙侧。嘉庆元年(1796年)建桂香殿、帝君像、帝君三代碑位、南北回廊。”到了嘉庆十四年(1810年)又修了左右厢房、大门等,颇具规模了。可惜文昌书院现在已经基本无存,只剩下了一通清嘉庆十四年鎸刻的《修建文昌书院碑记》碑,在向后人诉说着书院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