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指古代皇帝设置的用来专门直言进谏的官职,在朝廷占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之帝王集大权与一身,不受法律制裁,动辄以生杀使命,可以说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为了弥补这种由于帝王独断专行可能造成的损害,谏官制度便应运而生了。“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见《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指出谏臣的重要性。
进谏者往往秉着口快、刚正不阿、正直无畏,发现弊端能及时指出,避免皇帝由于独断专行产生错误;皇帝同时也能广开言路、耳聪目明,从而权衡利弊,做出最佳的决定。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谏官的作用实际是由皇帝的重视程度来决定的。皇帝善于纳谏,则会推动谏者丛生,利于国家革故鼎新,繁荣发展,如汉武帝、唐太宗创立的盛世都与善于纳谏有很大的关系;反之,若夏桀、商纣、隋炀那般凶残暴虐,人人自危、如履薄冰,谁还敢犯颜直谏,拿生命去开玩笑呢?
《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商汤王时已有“司过之士”,皇帝有过错,可以由“司过之士”提出或者纠正,“司过之士”已近似于谏官。《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由此可见“保氏”乃是最早的谏官。春秋战国时,直接以“谏”命官,称为谏官。齐桓公设“大谏”之职,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等都属于谏官性质。谏官处在君王身边,专司其过,找君王的缺点毛病。
齐威王时,邹忌为相,他善于从旁引诱步入正题,从细微小处见大政道理,比如他知道齐王爱弹琴,就从夸奖齐王的琴艺谈起,然后谈到治理国家跟弹琴一个道理,提到“琴不谈不鸣,国不治不强”,“不可弃琴不弹,要多弦并弹”使齐王大受启发。邹忌还能婉言纳谏,使齐王鼓励垦荒、厉行节约、选贤任能、整顿军队等,还能使齐王广开言路、广征意见,亲贤臣、远小人。从此,齐国在诸侯国中威望倍增。
汉武帝时期,有个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叫汲黯,他为人刚正不阿,品行端正,治理能力很强,很受人敬畏,却生性十分傲慢,有时还不讲究礼数,因此得罪了好多人。一次朝堂之上汉武帝说到自己要如何如何时,他便直言汉武帝心里欲望太多,只是表面施行仁义,如何能达到尧舜的功绩呢?气的汉武帝罢朝后说他太愚直、太过分了。
汲黯的直言不讳连汉武帝都很敬畏他。一次汉武帝在武帐中没有戴帽子,远远看见汲黯走来,连忙躲进了帐内,汲黯所奏事情,汉武帝就派人传话同意了。由于汲黯崇尚道家学说,而汉武帝独推崇儒家,两人经常政见不合,后来汉武帝找了个理由让汲黯当淮阳太守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时,魏征为谏议大夫,知无不言,敢于直谏。魏征曾多次直言进谏惹怒皇帝,但李世民随即发现是自己的错误,就立马改正了。长乐公主出嫁时,李世民想增加嫁妆的数量,唯有魏征表示反对,长乐公主的母亲长孙皇后听说后感叹魏征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支持魏征。
魏征多次的直言进谏让李世民很下不了台,一次李世民对魏征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向李世民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从十个方面告诫皇帝要修身养德、勤政爱民、治国理政。李世民将“十疏谏”抄在屏风上,时刻提醒自己不敢忘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李世民非常伤心,他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魏征去世,自己少了一面镜子。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欧阳修著《与高司谏书》,痛斥当时的谏官高若讷“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司马光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嘉祐八年著《谏院题名记》,指出谏官的重大责任“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并提出谏言的侧重点“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以及应有的品德“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谏官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性。唐代重谏官,轻御史,而宋代的御史多由谏官兼权,谏官归属宰相,不仅可直谏皇帝,还可谏文武百官,势必引起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宰相不便直接向君王陈述的事可借谏官之口发表意见,谏官反而成了政府的掣肘。
谏官往往借着“谏者无罪”的免死金牌挑君王的毛病和错误,毫不顾忌君王的感受,须知人都是有自尊的,即使这次没有治罪,保不定下次就会找借口来实施报复了,魏征因直言进谏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汲黯后来被打发到地方任职去了,范仲淹、袁可立几次被贬职,这些还是不错的了;若遇上暴君直接就推出去斩首示众了,商纣时的丞相比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