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备注:我也是一名家长)
首先家长要检讨下自己是否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否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起到了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如果家长做得足够好,孩子也不会太差的。
老师按教学大纲教育孩子,当然会保证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但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教师不能承担全部责任,当然有的老师责任心强,对成绩不好的孩子辅导多一些,孩子会成绩会有所提高。
但不管是谁的责任,孩子成绩差,最着急的肯定是家长了。作为老师,一个班很多个学生,自然是没法全部管过来的,肯定会有所欠缺。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考虑的是:
- 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
一味地指责别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会耽误了孩子,得不偿失。
当然,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仅只是提高孩子的分数那么简单。
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这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发展型的思维模式,它教育孩子要积极面对面对困难和挑战。
而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的是固定思维模式,他们有相反的特征:
-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 鼓励孩子走出大脑舒适区,挑战极限会让他更聪明。
★ 鼓励孩子自我鼓励,不要过度表扬孩子的智力或天赋能力,让孩子对智力天赋产生依赖感,无意识自我设限。
比如:
★ 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 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孩子自信:你不是不行只是还没有做好。
比如:
成长型思维教孩子拥抱学习和成长,理解努力对智力成长的作用,拥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
若是因为孩子自身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差,便需要采用医学手段予以干预了。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链接先为自己孩子做个评估,测一测孩子当前是否存在厌学情绪:
点击下方链接?
儿童厌学情绪测试(家长版)-表单-金数据
?免费获取儿童厌学情绪评估量表
而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成长型思维,但学习效率不行怎么办?
运动有助于提升学习。
给大家举个例子:
芝加哥一所中学,要求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之后上文化课。
开始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
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
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和运动前相比,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提高了20%。研究表明,运动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能持续6周,仅一次运动的“后劲”就可持续1-1.5小时。
研究表明,运动确实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
单一的运动可以改善转移和聚焦的能力,长期的运动则有改善注意力的功能。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建议家长监督孩子每周运动三到四次,每次运动至少要有三十分钟,同时做一些有氧运动。
恰当的、科学的运动,都既能促进孩子在运动中掌握操作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又有益于大脑的发育。所以,家长们不要再把孩子局限在书桌前了,起来运动运动吧,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途径!
我是徐磊,大家有任何关于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性早熟、矮小增高、抽动症、多动症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是v信搜索儿科专家徐磊公众号,我将为你做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