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才疏学浅、坐井观天、孤陋寡闻、志大才疏的本人来说,总体上有些“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棘手感觉。何故?题目大矣!因为在山东省来说,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生活习性不尽相同,所以,与之密切相关联的说话习惯、“口头语儿”等语言交流时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有一定的差异。咱们首先看一看山东省的各个地方的讲话习惯。

在胶东海边的人们,说话鼻音较重,有一股浓烈的海蛎子味道;往西走到鲁中山区一带说话明显有些拉长腔;听鲁南一带说话时,有两个嘴角往外扯的感觉;八百里沂蒙老区人们拉呱时有些咬舌头、张不开嘴的风格;鲁西一带说话似乎嘴往前伸成一个“喇叭”形状,有一种从筒子里发出声音的味道;像泰安、济南、德州等鲁北地区说话时,带有浓重的卷舌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有一些个体差异,但是,作为山东话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说话声音大、嗓门高。山东人的豪爽义气、刚直不阿、宁折不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在平时说话时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应该说,山东人说话属于北方语系,讲慢了外地人能够听懂。但是,如果山东人在说话时使用了本地的习惯,那么,本省之间都不一定完全明白。例如:在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一带,如果说某个人“很傻”“很天真”,会说:这个人“太膘(BIAO)了”或者直接说“膘子”!(看仔细了,是“膘子”,可不是那个“×子”。不然,“偷换概念”,人家会找你拼命的。哈哈)如果说到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会说那个人是“小哥”;如果是对于某个事情烦心、焦虑,会说:“真燥(ZAO)人啊”!

大家可能听过相声艺术家们对山东话的模仿,的确是很“惟妙惟肖”。天黑了,说成是“天喝了”;去北边说成去“波边”;“人”念成“银”;“说话”成了“雪话”;“干什么”成了“干西么”;数字“七”说成“吃”;“对啊”说成“DEI呀”(没有相应的文字)。在平原一带,姓郝(HAO)的,念成姓“HE”的;姓禚(ZHUO)的,念成姓“ZAO”的;还有一个更离奇的,姓束的,读成姓“KUN”的。这个读音在字典上怎么都查不到。

人们之间在见面打招呼时,“窗口”行业、服务单位有很规范的文明用语;在单位上工作要按照职务称呼,前面加上姓氏。如“刘局长,张书记,赵主任,徐科长、陈经理”等等。没有职务的,可以称呼“老师、师傅、王工、李工”等等,总之,“礼多人不怪”嘛。除了上面说到的之外,在老百姓们之间的称呼那可是“五花八门”了。长辈称呼外面的小辈一般是:“恁(NEN)哥唻,恁姐唻,恁嫂唻,恁姨唻,恁叔唻”等等;平辈之间一般是直呼其名,根据年龄后面加缀“哥、姐、弟、妹”。向不熟悉的人问路、打听事情,不论年龄大小,一般称呼对方为“老师”。

在现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很多老年人“初衷不改”,还保留着几十年前“同志”这种十分亲切的称谓。但是,由于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在的人们称呼年轻一些的女性多是“美女”;称男性为“先生”;称呼年轻的小伙子为“帅哥”。如果不信,您在大街上随便高声喊一声:“哎,美女!”您肯定赢得了很多的“回头率”。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长的很“困难”、“吃低保”的那样的女性同胞,她们也会转身看看是不是喊的自己(人家的心理承受力很强啊,哈哈)。

应该“严肃”地说:一个人长的外貌如何,作为个人是无法选择的,丑一些的有什么关系呢?人家有可能是“心灵美”嘛。再退一步说,与这样的同胞组建家庭的千千万万,不是一样过得很幸福吗?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就曾经听到过有的男士在“自我解嘲”:唉,没有办法呀!咱看上的名花有主;看上我的惨不忍睹。娶了这样难看的老婆起码有三个“心”特点:提起来“伤心”;看见了“闹心”;搁家里“放心”!

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由于关系“级别”很明确,当然就简单了。我们知道,现在称呼父、母亲通用的是“爸爸”、“妈妈”。但是,有很多偏远农村的,还保留着老习惯,爸爸叫“大大”;妈妈叫“NIA”(没有这个字)。城市里面的小朋友香港电视剧看多了,称爸爸为“爹地”、妈妈是“妈咪”(“酸”的要倒牙);称呼外祖父、外祖母为“外爷爷”“姥娘”等等。

文章写到这里,直觉告诉我,应该停止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人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在祖国大家庭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习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更需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要付诸行动,从自己做起,从最简单的“说话”这样的小事儿做起。这一点,坎坷不平;这一点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