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基硫菌灵是广谱剂,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对多种病害有预防和作用,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
那么,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呢?甲基硫菌灵作用和使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蔬菜病害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甲基硫菌灵的用途:防治植物病害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花卉病害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果树类病害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桔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麦类病害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74/。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病害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
甲基硫菌灵的作用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剂,具有内吸、预防和作用。
它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甲基硫菌灵对多种病害有预防和作用。
对叶螨和病原线虫有抑制作用。
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方法:1、蔬菜病害的防治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2、花卉病害的防治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3.果树类病害的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桔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4.麦类病害的防治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259/。
5.其他作物病害的防治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联苯菊酯有哪些特点,如何使用?
茶黄螨是大棚蔬菜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虫害,繁殖力强,由于茶黄螨个体比较小,通常用肉眼很难发现,导致许多菜农朋友把茶黄螨当做病害来防治,结果是越治越糟糕,因此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防治十分关键。那么什么是茶黄螨?又该如何防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温室黄瓜茶黄螨的防治。
一、什么是茶黄螨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375/?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阔体螨、白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是近年来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
茶黄螨食性极杂,寄主植物也很广泛,目前已知的寄主就多大70多种,茶黄螨主要危害瓜类、豆类和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芹菜、萝卜等蔬菜。
二、茶黄螨的生活习性
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茶黄螨的发育和繁殖,温度在16~23℃,空气湿度在40%以上时成螨就能繁殖,但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才能发育,温度超过35℃会使成螨的寿命缩短。繁殖力降低,而且幼螨和成螨的死亡率也会提高,茶黄螨的成螨较为活跃,有极强烈的趋嫩特性,特别是雄螨活动性更强,雄螨可以重复交尾,交尾后第二天,雌螨就开始产卵,产卵期在3~5天,产卵量在17~35粒,茶黄螨的卵多数产在叶背及幼芽上,卵在3~5天内就能孵化成为幼螨,幼螨再经过2~3天就能成为若螨,茶黄螨的若螨期相对较短,大约1~2天就成为了成螨。
若螨和幼螨的活动范围都比较小,茶黄螨的传播蔓延除了靠本身的爬行外,还可以借助风或人为操作携带传播。
三、茶黄螨的发生规律
茶黄螨在保护地栽培种几乎全年都能产生危害,在北方一般扣棚前发生9~14代,扣棚后也可发生4~6代。但世代重叠极为严重,发生时间极不整齐,而且规律性也不太明显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1/。
在保护地栽培种植中,扣棚后有两个高峰发生期,第一个发生高峰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第二个发生高峰期是在第2年2月的2月中下旬到3月的上旬。保护地蔬菜发生茶黄螨危害时,一般会减产达到15%~30%,严重的甚至会超过40%。
四、茶黄螨在保护地栽培大量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茶黄螨会成为保护地蔬菜栽培的主要虫害之一呢?之所以在保护地大量发生是有原因的。
食性杂:几乎所有在蔬菜地栽培的蔬菜都能为茶黄螨的发生、为害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繁殖能力强:茶黄螨大量发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繁殖能力强,后代存活率高,雌成螨一生平均可产卵200~500粒,卵孵化成活率平均达到98%。死亡率较低,茶黄螨后代存活率平均在90%以上。繁殖速度非常快,在气温在28℃~32℃时,4~5天就能繁殖一代;在气温在18℃~20℃时,7~10天就能繁殖一代。保护地栽培条件:因为保护地栽培一般都是高温、高湿的环境,这也正好给茶黄螨的生殖、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大多数菜农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保护地里连作的现象比较严重,而这也加重了茶黄螨的发病几率。前面给大家介绍了茶黄螨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光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在实际的种植栽培种,很多菜农朋友都把茶黄螨当做病毒病来防治,由于诊断错误而导致治疗的延误,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茶黄螨的危害特征以及如何区分茶黄螨和病毒病。
五、茶黄螨的危害特征
茶黄螨以成螨或若螨集中在蔬菜的幼芽、嫩叶、花、果等幼嫩部位及生长点周围,刺吸植株汁液,造成植株畸形和生长缓慢。受害叶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出现油脂光泽或油浸状,叶片僵硬,挺直,叶片正面常有白**小点或锈色小斑,叶的边缘翻卷;受害的蕾和花一般不能开花结果,形成干瘪花朵。
茶黄螨危害的果实变硬不长,果柄、果皮黄褐色木栓化,并丧失光泽,发病后期会造成果皮龟裂,果实味涩,不能食用。
六、茶黄螨与病毒病的区分
由于田间多种病菌复合侵染复杂,其中以花叶型病症最容易和茶黄螨虫害混淆。花叶型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不规则褪绿,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发病初期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211/。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105/
如果你还是不能区别病毒病和茶黄螨的区别,在生产中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受害叶片背面是否有螨虫在活动。
茶黄螨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预防它的发生呢?
七、茶黄螨的预防措施
选择抗虫品种及轮作:在种植前要选择抗螨、耐螨品种,并合理安排搭配茬口,尽量实施轮作。
清理前茬:由于茶黄螨能够在前茬中存活,继续对下一茬的蔬菜产生危害。所以在播种前要认真清理田间前茬作物的残枝落叶,然后深翻栽培地块,以减少田间茶黄螨的虫源基数。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也是预防茶黄螨的重要方法之一。种植的密度原则是植株之间不互相遮蔽,互相不交错重叠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155/。
科学的温湿度管理:利用茶黄螨生长发育对温湿度的要求,结合大棚管理,进行大温差治虫。也就是白天中午保持棚温33℃~36℃之前1小时左右。到了夜间,再降低大棚温度至11~12摄氏度。除了做好大棚温湿度的管控意外,还要做好棚室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以控制卵的孵化数量,抑制茶黄螨的大量繁殖。
上面介绍的是预防茶黄螨的措施,当大棚已经出现茶黄螨危害时,就应该采用药物进行控制了。
八、茶黄螨的药物控制
由于茶黄螨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所以对茶黄螨的控制,要越早越好,一般在茶黄螨的卵孵化盛期或当有虫株达到0.5%时就是用药的关键时期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164/。
1、药物熏蒸
药物熏蒸是一个防治茶黄螨不错的方法。先封闭好大棚,每100平方米大棚用0.5千克硫磺粉拌入1倍的干锯末,分放2~3堆点燃,利用药物燃烧产生的烟雾来杀灭茶黄螨。
2、喷雾杀灭
除了药物熏蒸外,还可以采用喷药的方法。目前对付茶黄螨常用的药剂有:
1.8%阿维菌素乳油、73%克螨特乳油、15%哒螨灵乳油、5%噻螨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以上药剂要根据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浓度来使用。
在喷药时,要针对茶黄螨的趋嫩习性,重点喷洒嫩茎、嫩叶、花和幼果。
现如今采用温室大棚来种植蔬菜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农民朋友们在生产种植当中首先要做好预防措施来防治茶黄螨的发生;其次还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一旦发生了茶黄螨要早用药早治疗,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以保证经济效益。
联苯菊酯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又名天王星、虫螨灵、脱螨达。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但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长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366/。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茶叶等多种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幼虫、粉虱、蚜虫、潜叶蛾、叶蝉、叶螨等害虫、害螨。尤其在害虫和螨类并发时使用,省时省药。联苯菊酯主要剂型有:25%、10%乳油。防治白粉虱,在发生初期,虫口密度低时(2头左右/株)施药,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菜蚜,于发生初期用25%联苯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残效期15天左右,相同剂量也可防治多种食叶害虫;防治茄子红蜘蛛,于成、若螨发生期施药,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3龄幼期,用1000~1500倍药液喷雾。注意事项:
(1)该产品没有登记在水稻上使用,在稻、桑混栽地区蚕很容易中毒,一定要谨慎。
(2)该产品对鱼、虾、蜜蜂有较大毒性,使用时,要远离养蜂区,不要将残留药液倒入河塘鱼池。来源:https://www.xaname.com/news/show/246/
(3)忌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4)施药时要均匀周到,尽量减少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尽可能与有机磷、有机氮类杀虫剂轮用,以减缓抗性的产生。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关于“甲基硫菌灵治什么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