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气候变化的真相: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气候变化的真相: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怎么说呢,我先看的是《难以忽视的真相》,看完以后我真的有种捍卫地球的使命感和破会环境的愧疚感,但是后来我又看了《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突然有中被耍的感觉,在后来我有看到有关全球变暖大骗局是个骗局的文章,所以现在我自己也很糊涂,或许真相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了解的,他牵扯到了太多很负责的东西,经济的或者政治的
接下来,我把这两个片子的分歧做个总结
1.究竟是CO2增加让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让CO2增加爱
说实话,《难以忽视的真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很能抓住观众的心,讲述者又是在2000年与布什竞争美国总统的参议院戈尔,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戈尔的理论是,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这个现象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大骗局》中也说了,戈尔没有解释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究竟是CO2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CO2上升,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和CO2的关系的可信性,在《大骗局》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和戈尔的数据很像,不过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变化的先后顺序,那就是温度升高,导致CO2增加,温度降低导致CO2减少。他们认为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海洋释放出大量co2,温度降低,导致海水的溶解度升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CO2,这个理论在我看来是很站得住脚的。要知道人类排放的CO2只占大气中co2很少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几,火山每年产生的CO2比工厂、汽车、植物和人类加起来的都多,制造更多CO2的是动物和细菌,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CO2,而人类只制造 65亿吨,而且CO2 的最大来源是海洋。所以在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大骗局》的理论的
2.全球变暖是一个周期循环的常态吗?
《大骗局》中说,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他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在过去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但是《真相》中给出了一个图标,上面清楚的显示了从1000年到2000年的气温,只有两个很短暂的温暖期,其他大部分是寒冷期,而这两个温暖期的最高温度低于我们现阶段的温度,因为有数据最参考,所以我在这里比较相信《真相》的说法,如今的稳定增加是不正常的,是比过去要高的。
3.如果我们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地球的温度真的会直线升高吗?南极真的会融化吗?
这个问题,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如果我们不做什么改变,那温度会几乎是直线升高,但这里有一点我很怀疑,那就是上面的第一条,因为这个温度上升的模型是以CO2升高导致温度上升为理论基础的,但是万一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那这个数据也是有问题的。而且在过去有过几千年的温暖时期,北极熊也没有灭绝啊~~~所以这里我持怀疑态度。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5234.html
4.全球变暖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个灾难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能算分歧,因为《大骗局》认为气温会升高,但不会升高很多,全球会迎来一个温暖期。这对人类来说是好事,我们的收成会更好,会有更多的方适宜居住,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温暖期,也正式欧洲最富裕的时期(当然,前提是温度不会升高到影响到让南极冰块融化)
而《真相》认为温度会急剧上升,融化掉冰川,使世界海平面升高,城市被淹没,气候被改变,这个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得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是基于他们有两个不同的假设。
5.科学界确实完全同意全球变暖始于CO2的说法吗?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477.html
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是928篇,反对的是0篇,一个反对全球变暖的政府人员被解雇后进了美孚石油公司上班(也就是说那些反对的人是被石油公司筹佣的),而《大骗局》中说,很多科学家因为得到研究经费,不得不承认全球变暖和CO2的正确,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列子:比如说你想要研究松树的习性,那你在提交研究申请时就要这么写“我想研究松树的群居行为和全球变暖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么写你就很容易得到研究经费,因为他“政治正确”。
在这一块估计我们是没法了解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是真的。
这是我看过这两个影片后得出的分歧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球确实在变暖。当究竟是不是CO2造成的,还是各说各话~
以上就是我看了这两个片子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476.html
(森林多多木原创)
帮我翻译一下~谢谢~来源:https://www.yz66.net/cshi/202501-2223.html
我不相信会有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现在全球变暖,可能几世纪后会发生像《后天》一样的场面。 气候变化九问
美国一家致力于研究应付气候变暖对策的非营利机构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劳森就气候变暖的一些常识和问题回答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提问。
问:什么是气候突变?
答:科学家们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指的是“气候渐变”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387.html。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地球在逐渐变暖”,或者是“气候在慢慢变暖”。但现在已有证据显示地球上的气候系统有时更像一个会在瞬间变化的“开关”,即“突变”,而不是渐变的“指针盘”。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632.html
问:“气候突变”真的会发生吗?
答: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气候突变的可能性,而现在就断言气候将发生突变为时尚早,如果真的会发生气候突变的话,也不大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发生。
问:人类应该担心全球气候变暖吗?
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在过去的100年里上升了1个华氏温度。尽管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变化,但也已足够危害到生态系统,并导致海平面升高。而在未来100年里气温还可能上升2-10个华氏温度。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问:科学家们同意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吗?
答:尽管科学家们就气候变暖的程度和速度还存在争议,但现在科学界已在以下三点达成了共识:1.地球正在变暖;2.气候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3.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减少这些气体的排放,地球将持续变暖。
问:什么是大西洋温盐环流?
答:大西洋温盐环流,就像一条将热能从赤道送往北大西洋的传送带: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借由沿岸的湾流不断向北移 动,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逐渐变冷,再加上不断的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增加。因此,越往北海水越冷越咸,因此也越重,最后终于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而这部分原本温暖的赤道海水也变成了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至此,温盐环流继续向南移 动,沿南大西洋、南极洲流进印度洋,最终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谓的“环流”。
问:气候变化会使温盐环流停滞吗?
答:全球变暖将使海洋温度上升,并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如气候变暖将加快冰山的溶解速度)。而通过一些气象模型的演示,我们认为海洋表面温度的上升以及海水盐度的减小可能减缓温盐环流甚至使其完全停滞。
问:温盐环流完全停滞的几率有多高?来源:https://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5486.html
答:我们现在还不甚了解温盐环流发生停滞的可能性。这要依大气变暖的程度和速度而定。总的来说,温盐环流停滞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不大。如果真要停滞的话,在未来的100年内也应该不会发生。而一旦温盐环流发生停滞的话,也会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内恢复。
问: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地球部分地区“变冷”的?
答:如果没有了温盐环流,来自赤道的热能将无法被传送到北大西洋地区,这样一来,北美东部和西欧会变冷,而地球的其他部分则会越来越热。而科学家们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变冷”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大气的“变暖”相中和。
问:如果**《后天》只是一个假想,那么全球变暖的真相是什么?
答:真相是,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大气科学家也相信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将导致更多的洪水、干旱和严重的暴风雨,另外,还有一些动植物物种将因此灭绝。
人类可能就此灭绝。
环保观后感
案例历史: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841.html
人类对大气构成的影响
人类活动正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全球变暖。
大约从1800年起工业活动一直持续增长。在同一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持续增加。这里所讨论的证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Vitousek指出近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有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并一定会影响地球生态圈中的生物群落。人类活动对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的影响是全球生态学研究最彻底的方向之一。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地球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动态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冰柱里的气泡,仔细地重建了大气构成。格陵兰岛和南极洲上冰川的冰,冰里的空气层保留了古代大气构成的记录。一支法国和前苏联联合的研究队伍(Lorius et al. 1985, Barnola et al. 1987)提取和分析了一份在过去160000年里大气构成的记录。这支国际队伍研究了一支由前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在Vostok南极研究站钻取的2083米的冰柱的核心。Vostok南极研究站位于超过南纬78度的南极洲东部,常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5度,有着保存冰中大气样品的理想条件。Vostok南极研究站坐落在高高的南极高原上,在那里冰层有3700米厚。在如此困难的物理条件下提取这么长的冰柱核心的物理成就与在Vostok冰核里发现的剧烈变化的气候记录同样令人惊讶。
为了提取冰中的空气,科学家们把冰核的几个部分放在一个室中并制造真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把现有的大气移除。这时候冰还在真空中, 科学家们敲碎冰块,冰块中包含的空气就被释放到室内。采样设备分析测量从冰中释放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沿着Vostok冰核的长度,Bamola队做了66份二氧化碳的测量。从冰核底部到850米的深度,科学家们每25米做一次测量。这些冰核中较低的部分对应着从50000到160000这段时期。由于冰核850米以上的部分有很多裂痕,上面这部分的采样间隔普遍都在25米以上。
全球气候真变暖了吗?
环保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环保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保观后感1
“环保”二字,人人皆知,但做到“环保”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个个物种相继灭绝,为我们敲响了生命的警钟,但人类不仅没有因此觉醒,反而更加猖狂了。砍树木,建工厂,排污水……孰不知就是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把这些可怜的生命逼上了绝路。
前不久,我听了一个关于环保的讲座。演讲者是中国绿色宣言倡导人:丁兆瑞。在讲座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说他自己的两件事——他每天为了不用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筷子而随时携带了茶杯和木筷;在热带雨林里,为了让水更加清澈,而直接用口吮溪中的水。这虽是小事,但也足以证明他是多么爱护环境。
这一次讲座,让我想到了很多。人类太无知了,他们为了自己能享受,不顾后果地破坏环境,它们可知道他们这样破坏地球,其实也是在破坏自己的家园。目前,每一年就会灭绝一种鸟类,哺乳动物灭绝的速度更是惊人,平均达到每天灭绝十种,照这样继续下去,不过多久,地球上的动物们就全灭绝了。人们再也不能与动物们朝夕相处了,孤单和寂寞也随之而来。
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乱砍滥伐,我又不乱排废水,环保与我无关!”那我可得告诉您,您随地吐口痰,痰中的细菌跑到空气中去,不仅会破坏环境,进入人体后还会危害人的健康。你乱扔了废电池,丢在土里,危害土地,还会由地下水把有害物质运送到江河,危及河流,人们不时了河中的鱼虾,最终威胁自己。其实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破坏环境还是保护环境有可能就在一个举动间完成。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地球不好好的吗?山清水秀,没多大事,等到环境被严重破坏了再去保护也不迟啊!”也许您认为现在地球破坏的不是很严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现在的环境受污染特别严重,对人类自身健康已经造成了一定伤害。再说了,何必等到环境严重破坏后再保护,现在就开始保护不更好吗?
其实,保护环境只是举手之劳。不用纸杯和水,不用一次性碗筷吃饭,不用纸巾擦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装东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践踏植物,不捕捉动物……许许多多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仅管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少成多,也就能为知己以及他人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人们啊!不要等到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枯涸才后悔;不要等到世界上最后一棵树倒下才落泪!
环保观后感2听低碳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理念与行动的感受
今天通过听韩老师的讲座,感触颇多。了解了好多关于低碳环保方面的知识。
首先我掌握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如低碳 、碳足迹、低碳生活等。对于这些都有了一定的理论性的掌握。还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
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韩老师关于我们国家低碳环保现状的介绍。原来我们身边就存在了这么多的污染浪费现象。想想也是真的很惭愧,天天用的方便筷子和塑料袋。其实都是在浪费资源和在不经意污染环境。还有在寝室的浪费水,白天出去忘记关灯的现象也常常存在…还有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绿化面积要低于世界绿化面积的平均水平约为16。7%虽然近些年来有所提升,而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增多 ,乱砍滥伐的现象不止,国民素质仍有待于提高。相比之下其他国家更重视环保和低能耗的生产观,如日本,他们的森林覆盖率约为66%,美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33%。
听了韩老师的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德介绍,我们更是担忧。如全球气候变暖,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沿海的一些城市或许被淹没,一些国家会永远消失……真的很恐怖。来源:https://www.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6412.html
听完这些,我们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要怎么办?这不仅需要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科研力度发展清洁节能的系列产品,
还就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为党建协会的一员我们要以身作则。在环保这方面成为先锋。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出门购物,自己带个环保袋;夏天使用空调将温度设置在26度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分分秒秒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去动员大家行动起来,因为只有大家行动起来才会有更显著的效果。另外, 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 “低碳”,实行废物的再利用,对于电脑一族的同学们在不用的时候要把电源关好,以免浪费电资源。
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这是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而生活中我们如果注意到了这些细节的话,我们就会为低碳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并带动身边的朋友加入其中。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很渺小,当无数民众加入其中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 ,其实我们在低碳环保这一方面做了很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吧!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的低碳环保事业才会更好的发展,我们的世界 才会更美好。
环保观后感3知道“美丽家园”已是两年多前的事了,也一直知道好友兰林这些年在环保、社会公益等方面,身体力行地做着许多事,但一直没有机会和她深入探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兰林那里得知美丽家园环保服务中心在19日下午有一个“环境公益诉讼”讲座。一直以来,我也纠心于海盐某企业多年来排污给当地百姓生活、工作带来的严重危害,总觉得可以做些什么,但却没有方向。正好借着这次讲座,我欣然前往,学习一些保护环境的做法。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而且是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我带着问题、抱着去学习的态度认真听完了来自浙江海耘律师事务所韩海涛律师的讲座。韩律师从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现状、国外环境诉讼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现状、环境公益诉讼现状及面临的现实困难。从立法层面,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制度在不断完善,做到有法可依,主体原告的资格也在放宽。从宣传与推动层面,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公益律师、民间公益组织和环保个人,在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帮助更多的受害者依法捍卫自己的环境权。从执行层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环境保护法及诉讼法的可操作性差、宣传普及性差而导致的环境维权困难重重。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社会需要更多的愿意投身环境公益诉讼的律师,去推动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及改进,需要更多社会各界愿意投身民间环保公益事业的人士,去宣传、引导和帮助老百姓依法维权。虽然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我们很欣慰的看到有“自然之友”、“自然大学”等公益组织及众多的环保行动者,在默默无闻的行动着。
参加完这次活动,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我们很多的地方性公益组织,特别是小城市,成员多以学生、老年人为主,不论是知识面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很薄弱。我很疑惑,兰林告诉我,一是环保问题涉及面广,问题较复杂,推动起来不那么容易,二是环保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在慈善里属于新领域,很多志愿者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三是关注的人太少,有能力愿意付出的人难找,四是公益组织资金有限,专业人才请不到。另外,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公众环境监督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环保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长年坚持开展环保活动,也令我更加钦佩投身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环保观后感4今天在学校的五楼会议厅里我们知道了水的重要性。
水,是一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物质。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并且无法用其他东西代替的物质。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没有食物,我们可以生存3周;但是没有水,我们只能生存3天。并且水质的好坏也对我们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今天学校为我们组织了饮用水知识讲座,在讲座的过程中给我们讲解水的重要性,使我们又重新认识了水。
一、当人的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就越需要水;若人体水分不足,就会加速机体的衰老。在成年人的机体组成成分中,蛋白质占17%,钙等矿物质占6%,而大约60%为水。人体内的水每18天全部更新一次。
二、不要等口渴了的时候才去喝水,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应要摄入1500毫升以上的饮用水,当在高温或者剧烈运动后,应摄入更多的水分。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口渴的'时候才想起来喝水。然而事实上,当大脑接收到身体发出的"干旱"信号的时候,身体已经"干旱"了好久。并且老师也给我们说了正确的饮水方法:少量多饮,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三、水对一些生理功能的作用:(1)溶解消化功能,在人体缺水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2)参与新陈代谢功能,人体长期缺水,代谢会紊乱,还有可能导致肥胖。(3)载体运输功能,水可以把营养送到人体各个部位。(4)调节抑制功能,水的比热容高,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温。(5)润滑滋润功能,体内缺水,容易损伤关节组织,让皮肤干燥。(6)稀释和排毒功能,如果人体内没有足够多的水,毒素就难以排除,就容易引发痘痘等皮肤病症。
四、水中的矿物元素:一般的饮用水中都含有镁(Mg)、钙(Ca)、硅(Si)、氟(F),等元素,镁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2%,人体的许多哦日常工作都需要镁的参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需要镁来维持其细胞膜鞘的正常功能来保证电信号的传递;钙,饮用水中缺少钙,就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硅,饮用水中的硅具有保护心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氟,缺氟的饮用水可能引发龋齿。
每年的3月22日是国际水纪念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为以后更好的生活。
环保观后感5《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片中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中穿插了前美国总统戈尔的演讲。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变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包含许多段落是为了反驳认为全球变暖不明显或尚未被证实的人。例如,戈尔探讨了格陵兰或南极洲冰床溶解的风险,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也会让约一亿人因此成为难民。格陵兰冰雪融化后的水盐分含量较低,可能会中断湾流而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为了解释全球变暖现象,**引用了对南极洲冰层中心样本在过去六十万年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数值的检测。来源:https://www.faithandyoung.com/cshi/202501-6893.html
飓风卡特里娜也被用来推论9-14公尺高的海浪对沿岸地区造成的破坏。戈尔在纪录片的最后说到,若是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种植更多植物,将能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记得最早知道“全球变暖”这一词语是在我初中时所看的一部影片《后天》。如今相信没有人会对全球变暖感到陌生,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诡异的天气仿佛昭示着全球气候变暖时代的来临。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北极熊在海面上漂了60英里只为了寻找冰面,听到了人们已经发现了被淹死的北极熊,我猛然发觉原来一直以来全球变暖都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影响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据统计,北极冰面将在50到70年内融化,这将是一个多么严峻的考验呢!试想一下,当北极变成了大海,海平面上升,沿海的陆地都将变成海底,人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创造的财富都将被大海所淹没,真的等到那时候我们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呢?单就我们国家来说,中国这两年遇到的都是百年难见的洪水和干旱,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现并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我们所作所为导致的。再这样下去,生态环境会随着温度升高被破坏,大量的动植物会因为来不及适应飞速改变的生态坏境而灭绝。更多疾病会蔓延开来,更多的威胁会出现在我们身边。而其中最严重应该是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后海平面会上升,许多海拔过低的国家或者城市会被海水所淹没。有人就曾预言,著名的岛国-马尔代夫将在50年内被海水完全淹没。而这仅仅是冰川融化所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北极的冰川消失后,太阳光会更多的被地球所吸收,全球变暖的速度可能会翻倍的加快,海水的循环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部分地方会进入冰河时代。还有很多的影响是我们所未知的,而现在已知的这些每一个都是相当致命的。
;过去两年来,由于戈尔的纪录片《不方便的真相》,全球变暖(GlobalWarming)话题在美国非常火热,最近戈尔以该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全球变暖的话题变得更加火热、更具争议性。 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529.html
不管争议如何,在一点上,各派达成了基本共识——气候是有变化的——其实气候本来就是要变化的。但耐人寻味的是,去年,“全球变暖”的称谓被改成了“天气变化”(ClimateChange),而且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向冷的方向变化。
去冬今春,美国许多地方特别冷,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史上最低温度。去年初冬,国会计划在华盛顿召开全球变暖听证会,结果因为华盛顿地区天气奇冷,并下起了冰雨,结果这个会议不得不推迟。还有报道称,今天3月,有人要在北极组织一个全球变暖的展览会,探险家班克瑞特和里维试图抵达北极,取一些全球变暖的样品,搞一个展览,但不幸的是,探险家差点冻丢几个脚趾——今年比班克瑞特21年前去探险时还冷,因此,本次展览会不得不取消,组织者安·特武德说:“有些滑稽,搞全球变暖的展览却因为天气太冷而取消。”特武德还说了更有意思的一句话:“探险家们所经历的气温明显不是全球变暖,但我们却明确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全球变暖的不可预见性。”
当今是媒体、名人、好莱坞、委员会统领的世界,许多人如此容易相信一个政客的科学纪录片。戈尔不是科学家,可通过名人效应、好莱坞的宣传,在许多人的眼中,戈尔却成了气象方面的权威,他的纪录片成了全球变暖的“圣经”。当然,《不方便的真相》中也有部分事实,比如许多气象学家支持戈尔的论点,即全球变暖是事实,人为造成全球变暖是事实,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全球变暖。应该说,绝大多数气象科学家们还是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过去一个世纪,地球表面的温度有微小上升。但戈尔却以好莱坞式的虚构放大了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国际气象学界对全球变暖的起因、影响以及所需要采取的对策,都有很大争议。
美国著名气象学家维廉·格瑞一直批评戈尔把全球变暖归咎于人类的观点。格瑞指出,地球表面气温的升高,主要是与海洋里盐的成分变化有关。格瑞同时是飓风预报专家,针对戈尔等把飓风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的说法,格瑞给出了详细的统计数据,1900至1949年之间,共有101次飓风,在那个阶段,地球的温度却是更低的,而在温度更高的1957至2007年之间,却只有87次飓风。
按格瑞的观点,许多气象科学家也不相信人为造成全球变暖的理论,但为得到国家和基金组织的研究基金,许多科学家却不得不集体失语。10月12日,在戈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格瑞正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对300多位气象学的教授和学生发表演讲,格瑞指出,人类不应对全球变暖承担责任,戈尔因他的纪录片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对戈尔等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的还有戈尔长期的盟友,比如《纽约时报》那样的机构。今年3月,《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采访述评文章,要把戈尔的全球变暖狂热凉下来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313.html。在文章中,《纽约时报》指出,虽然有不少科学家支持戈尔的纪录片,但也有许多科学家质疑片中有的许多错误,比如但·伊斯特布鲁克教授就指出了片中的许多错误。戈尔在对未来的预测上,表现出了极端的自信,比如什么时间海水要涨高多少,有多少土地要被淹没,等等。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凯文·瑞讷斯对此不以为然。这些科学家都表示,他们并不是出于什么政治理念质疑戈尔,而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判断。 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367.html
最近,英国一位学生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因为学校老师要向小学生们放映《不方便的真相》,那位家长认为,戈尔的纪录片完全是政治宣传,那是对小学生洗脑,学校应该禁止放那样的政治宣传片。法官虽然没有完全满足那位家长的要求,但在听取了各个方面包括一些科学家的作证后,法官指出了《不方便的真相》的九个特大的错误,这九条证据无疑是对戈尔**的否定,法官判定**可以放给学生看,但老师必须同时向学生指出**中这些重大的错误。
人类需要继续探讨全球变暖的起因,但不能轻易接受戈尔的盖棺论定。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那与全球变暖并无多大关系,不管全球变暖是否人为,人类都应该保护环境,尽量节约资源,但却不用因戈尔的观点而恐慌。
关于“气候变化的真相: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