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数学文化知识这四个字一出来。我第一个想到的飞鸡兔同笼莫属因为我发现。他不但在45年级有用。到了六年级,甚至初一都有很大的用处。因为这种题型算比较难的题型。我当时为了学它。花了。四节课三个晚上。才学了它的五分之一。就是五种方法的一种方法。鸡兔同笼最经典的一种方法就是假设全都是鸡假设全都是兔。最简单。最明了的一种方法。是我在六下的时候学的。张老师,教我们的列表格方法。这个方法不但明了,而且非常有效。当时这个方法一出我们班36个人。只有八九个没学会。还有一个就是圆因为当时。我只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从来没有接触过缘这个东西。我只知道。这个东西。有无数条对称轴剩下的什么也不知道。在学园之前我一直认为。原是要用圆周率。求出来的。现在我才知道。它使用圆周率。但他只用圆周率的前三个数字。3.14。他也被我们称作为派。因为3.14不好写。所以用派来代替3.14来做公式。毕竟数学要求的是。记准确。又简单。我们以前的数学老师,张老师最擅长的就是教我们偷懒。不但偷懒还要让我们学会准确。金字塔从以前包括到现在,我都没有很深入的去了解他但当我看到金字塔和人类的比例的时候。我震惊了!金字塔和人的比例差不多是一笔好几百。毕竟金字塔。边长783.3英尺。垂直高度为484.4英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奇迹了。毕竟它和长城一样。都是人们用手造成的,没有一点科技的参与。所以我觉得非常厉害。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数学文化知识。#一年级# 导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高于生活,体会到数学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历曾经有一个非常的逻辑学悖论,叫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内容很有趣,说的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叫阿基里斯。一次,他和一只乌龟赛跑。假设运动员的速度是乌龟的12倍,这场比赛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乌龟一定会输。
现在我们把乌龟的起跑线放在运动员前面12千米处。那么结果会是如何呢?
有人认为,这名运动员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理由是:当运动员跑了12千米时,那只乌龟也跑了1千米,在运动员的前面。
当运动员又跑了1千米的时候,那只乌龟又跑了1/12千米,还是在运动员前面。
就这样一直跑下去,虽然每次距离都在拉近,但是运动员每次都必须先到达乌龟的起始地点,那么这时又相当于他们两个相距一段路程跑步了。这样下去,运动员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的。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篇二
周公是周武王之弟,名旦,是一位很有本事、很有贤德的人。武王死后,其子尚小,就由周公摄政,主持一切。
周公旦礼贤下士,甚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也就是说他勤于接待,洗发时三次握着头发停下来不洗,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急忙迎客,殷勤待土。这就是所谓“握发吐哺”的来历了。
话说这高商亦是当时的一位算学大家,“高级知识分子”。周公也经常和他讲论算学。这一天周公与商高又见了面,行一番“吐、握”之事,彼此按周礼躬让一阵,就开了讲。
周公很虚心地向商高请教:“我听说,大夫很精通数的艺术。是不是请您谈谈,古代伏羲是怎样确定天球的度数的?天是没有一种梯子能登攀得上的,地也无法用尺子来测量。因此我很想问问您,这些数字是从哪里来的?”
商高施了一礼,回答说:“数的艺术是从圆形和方形开始的。圆形出自方形,而方形则是用矩(带边的丁字尺)作出来的。而矩的制作出于‘九九’乘法表。一个矩形沿对角线对折起来,如果勾长三单位,股长四单位,那么弦长一定是五单位。昔日大禹治水,就是用这样一些方法。”
周公听了很感叹,又接着说道:“数这门艺术真是了不起啊!我想再请教应用矩的道理。”
这里的矩,是一种工具,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点像现在的丁字尺。
商高一听到这话题,更来了劲,不由得侃侃道来:
“把矩平放在地上,可以用绳子设计出平直的和方形的工程。把矩竖立起来,可以测量高度。倒立的矩可用来测量深浅,而平放的矩则可用测出距离。
“让矩旋转,可以画出圆形;把几个矩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正方形和长方形。”
接着,他又谈到了天和地:
“方形属于地,而圆形则属于天,所以天是圆的,而地则是方的。方形的数是标准,从方形的数可以推出圆形的大小来。
“天像一个笠子。天的颜色是蓝的和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和红的。可以用一个按照天的数制成的圆盘来表示天,朝上的一面像外表面一样,是蓝色和黑色的;朝下的一面像内表面一样,是红色和**的。这就是天和地的形象再现出来了。”
商高随后又发表了一番议论:“对地有所了解的人是聪明人,而对天有所了解的人则是圣人。‘矩’和‘数’结合起来,就是指导和统治万物的东西。”
周公听得都入了迷,隔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感慨地说:“这确实是太妙了。”
这一段记在《骨髀算经》上的故事,大约已经有三千年左右了。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几何图形。最早认识的,就是正方形和圆形。而且在周朝以前,就有了车辆,所以当时不但认识了圆,而且能造出圆。
这商高确实了不起!他不但认识到勾三股四弦五,而且还是个天文学家,有了天圆地方、天像个笠子盖在地上这样一种初步认识。古代的许许多多数和形的知识就是从天文观察和测量中得来的;古时许多天文学家就是数学家,而数学家又同时是天文学家。
篇三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关于“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www.aczc88.com/tt/202501-2449.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sh/202501-2703.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1-2617.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zsbk/202501-2352.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1-2607.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bkdq/202501-2543.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zs/202501-2600.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1-2315.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sh/202501-2269.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zs/202501-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