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时间的本质:物理学的终极谜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时间的本质:物理学的终极谜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宇宙能量守恒跟热大爆炸状态的诞生其实并不矛盾,这中间的过程能量也是守恒的,而矛盾的是重子数、轻子数的守恒才跟宇宙大爆炸矛盾,下面我们就说下这个问题。
宇宙的本质是能量的守恒
早些时候,人们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本本质,也就是说宇宙存在基本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因为人们当时发现物质在所有物理机械过程中,不管是把一个物体捶打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且后来在人们掌握了化学反应以后也发现,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最后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也是守恒的,因此就提出了物质/质量守恒定律。
时间到了20世纪最初的几年,人们确凿的相信时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每一个原子还包括带正电较重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运行的电子组成,在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就决定了原子的种类,以及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于是我们就根据不同原子的原子数和性质列出了一个具有周期性规律的表格,即元素周期表。
但是人们发现,一些比较重的元素还具备一种很特殊的性质,即放射性。这些元素无需外界的干扰就可以发自的变成更轻的元素,即衰变。在重元素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出α粒子(氦原子核)和β粒子(电子),如果转变后成为的元素还具有放射性就会一直衰变到更轻、更稳定的元素。理论上,所有比铅(82号)更重的元素都会在漫长的过程中衰变为铅或者比铅还轻的元素。 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64.html
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放射性元素衰变后生成的新元素和释放的粒子质量总和都比之前的元素要轻,这说明我们之前认为的物质/质量守恒存在瑕疵。1905年爱因斯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认为衰变后的部分质量以能量的形式消散掉了,这就是著名的质能方程所说的能量和质量是等价的,物质不管是经过化学反应还是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都来自反应物所损失的质量,之所以我们以前认为化学反应的质量是守恒的是因为,这种反应释放的能量十分微小,也就是损失的质量很难被测量出来。因此宇宙的基本守恒定律为能量守恒,而非物质/质量守恒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212.html。
既然物质不守恒,那么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宇宙中的物质是怎么来的?
这就要说到宇宙起源的问题了。我们经常会说,宇宙诞生于热到爆炸,其实这句话现在说来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过程,那就是大爆炸早期阶段炽热、稠密,充满物质和辐射的热膨胀状态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是什么创造了大爆炸以及大爆炸时期的物质。
这个问题大爆炸理论并没有给出我们答案,但在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阿伦·古斯为大爆炸的诞生提出了一个可行的理论,相信你也听过就是宇宙暴涨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宇宙并非直接起源于热大爆炸,而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暴涨的阶段。这是的宇宙不存在任何物质和辐射粒子,在真空中只存在巨大的真空能量,也就是宇宙最本质的能量来源。真空能量是空间具有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只要有空间存在它就会存在量子波动,在短时间内产生两个正反虚粒子对,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两个正反粒子对会湮灭,将能量归还给宇宙。
这就是宇宙能量的最初来源,但如果你刨根揭底的问,最初的空间或真空能量是怎么来的,目前的科学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追溯到宇宙的起点,也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刻一切已知的物理学都会失去作用,完美没有意义。而且我们所知的时间也不是从0开始的,而是有一个最短的普朗克时间,即10^-43s,这个时间很小,但也是大于0的,我们不知道在0s宇宙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这团真空能量是怎么来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回到下面的问题。
宇宙中的物质是怎么来的?真空能量在诞生宇宙是有没有不守恒?
宇宙暴涨时期,空间中存在的真空能量也导致了空间呈指数级扩张,并在10^-36秒结束(这个时间不确定),总的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空间就被拉扯到了巨大的范围,而量子波动也被延申到了整个宇宙中!在暴涨结束后,空间中的少量的虚粒子对就衰变到了物质中,也就是说这些虚正反粒子对转变成了实粒子,这个过程称为宇宙再加热阶段。
但大部分的真空能量还是被封存在了空间中,也就是目前我们所说的暗能量。正是一小部分真空能量产生了我们宇宙中过的物质,这过程能量也是守恒的。并没有无缘无故的消失。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我说,重子数、轻子数的守恒才跟宇宙大爆炸矛盾!你看,宇宙一开始不存在任何物质和反物质,真空能量衰变后创造了这些正反粒子,但是这些正反粒子还是会互相湮灭把能量又归还给宇宙,而能量又会创生出新的正反粒子。这样循环下去话的,宇宙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物质粒子。也就是说,重子数(中子和质子)和轻子数(电子)永远都是0。
但是现实的宇宙中充满了各种物质,这些物质都有有重子和轻子组成的,而且根据标准模型的预测,质子和电子是不会衰变的,也就是它们永远都是守恒的。(有些理论预测质子会衰变,但实验被没有发现),也就是说宇宙一开始肯定存在某种打破重子数为0的过程,创造了当今的物质宇宙。这个问题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其实就是正反物质不守恒的问题,也是反物质消失之谜。是当今宇宙学最大的谜题。
所以,只要存在最初的、诞生宇宙的真空能量,在到后来的大爆炸,甚至到当今的宇宙,任何变化过程都遵循着能量的守恒。也就是如果现在让宇宙重新塌缩,转变回最初的能量状态,其所包含的能量跟138亿年前的宇宙是一样的,
但是最初的真空能量为何会在暴涨结束后,转变为实粒子,也就是为何会创生出正反物质对,而正反物质为何又不守恒,打破了宇宙0重子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矛盾之处。
阴阳告诉你奇点是怎么来的,能量与物质的关系告诉你奇点大爆炸形成宇宙的质能守恒。(首)
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人类只能管到有宇宙以后的事情。
在我们认知的宇宙,能量是守恒的,迄今并没有发现不守恒的状态出现。
现在人类发现的所有科学理论也只能管到宇宙出生那一刻以后,具体点说,就是最多能够管到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尺度的事情,在这个尺度以下,所有的理论就没有了意义。
何谓普朗克时间和尺度?
普朗克时间是人类能够认识的最短时间。就是宇宙大爆炸“砰”的一下,这“一下”还没开始的10^-43秒,也就是一千亿亿亿亿亿分之一秒开始,人类的理论有可能在未来能够说清楚这个时间段的事情。
普朗克尺度是人类能够认识的最短尺度。普朗克尺度为10^-35m,也就是1千亿亿亿亿分之一米。宇宙在这么小的时候开始被人类认识,而更小之前就无法企及。
宇宙奇点被认为是零点,也就是从零开始的,普朗克时间和尺度虽然很小很小,但肯定是大于零的,因此人类无法追溯到宇宙大爆炸普朗克时间尺度之前的事物。
准确的说法是,时间短于普朗克时间和尺度的事物,已知的物理学定律,包括狭义相对论论和广义相对论都会失效,而且没有意义。
但量子理论为这个已被堵死的胡同开凿了一个小孔,使人们看到一线曙光。 来源:https://488wan.com/bkjj/202412-102.html
量子理论的设想是,物质在向奇点的坍缩过程中,受到量子过程影响,有可能“反弹”“向外”膨胀到另一组维度中去了。
这个“另一组维度”,就已经不是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了。
黑洞就是这样一种演化,物质在黑洞无限曲率作用下,无限的向零点坍缩,时空在奇点处消失,时空没有了,我们认知的一切都没有了。
黑洞中心就是一个奇点,这个奇点体积无限小,曲率无限大,密度无限高,温度无限大。
量子力学认为,那里只留下了一个量子泡沫,一个随时会出现任何可能的量子泡沫。
而宇宙奇点就是这种镜像的反弹,时空能量从另一组纬度爆发到我们的世界。
就是从超时空的量子泡沫中爆发,在爆发的那一刻开始,时空开始出现。
人类属于奇点爆发出来这个世界的产物,只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从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尺度以后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量依然是守恒的,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维度世界的交换平衡而已。
能量守恒是我们世界能够测量的理论,而在两个维度的世界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来定量。
何为量子泡沫?
在量子力学,有量子泡沫、真空零点能、量子涨落等概念,这些概念密切联系大同小异。
量子泡沫又叫“时空泡沫”,是美国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1955年根据量子力学提出的概念,人们把它称为“惠勒泡沫”。
量子泡沫被认为是宇宙诞生前的概念化,量子泡沫随机出现,又随机消失。
这种随机性又可以描述为充满着不确定性的量子涨落。
这些量子涨落蕴含在真空中,被称为“真空零点能”。
量子理论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所谓量子泡沫正是蕴含在真空中,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里面蕴含着巨大能量。
这种零点能即便在绝对零度也充满了活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狄拉克将这种真空能描述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惠勒估算出真空能量密度可达到10^13J/cm?。
这种真空零点能中的随机量子涨落,表现方式是不断涌现出虚粒子对,它们随机短暂出现,又相互湮灭。但在无数次的成对湮灭中,偶尔发生没有湮灭的粒子,奇点就出现了。
奇点就是这样产生的,是从超时空的维度方向膨胀到了我们世界,从此创造了时空。
有一种宇宙归宿说法,就是宇宙最终又坍缩成一个奇点,从何处来又回到何处去,总体上来说,就是守恒,时空物质能量的总守恒。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谢谢理解合作。
为什么世界上有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115.html
根据现代研究,宇宙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00亿年,那是奇点诞生后的大爆炸,什么都没有。在宇宙早期,恒星燃烧自己来丰富整个宇宙。当然,时至今日,宇宙还在不断进化和膨胀,似乎没有尽头。那么奇点从何而来,宇宙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人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外面天气怎么样,说白了,这些问题也困扰着人类,据说如果人类解决了宇宙三大未解之谜之一,将会迎来新的飞跃。
一、终极谜题,宇宙的最终归宿在哪里,人类对宇宙起源的好奇主要是关于诞生宇宙的奇点从何而来。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宇宙诞生之前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会出现微小的奇点,众所周知,奇点是密度无限小,温度无限大的东西。看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你认为奇点像一个微型黑洞吗,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人们认为宇宙的最终命运是变成黑洞,然后坍缩成奇点,把之前宇宙的一切都集中起来,等待大爆炸产生新的宇宙。
二、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奇点是不是意味着它存在,也就是说它不存在,因为这是科学家的猜想,意味着没有人知道它不存在于哪里,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彻底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这是终极谜题的第一个。当然,随着这个谜题的解决,也许接下来的两个终极谜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生命从何而来,地球可能看起来不像,但却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即使它的Eon不像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那么小,地球也有数十亿年的生命进化史。然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哪里,换句话说,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观点,生命在宇宙中无处不在。那么,宇宙生命的起源与什么有关呢,前段时间,国外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生命只是化学反应的产物,最早的DNA和RNA一起出现,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地球上的生命来源:https://488wan.com/bkjj/202412-70.html。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有太多的谜题等待我们去挖掘.但哪些是最重要的未解之谜,我们距离找到答案还有多远?2005年7月1日,在纪念美国《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出了125个迄今我们还不能很好回答的问题,重中之重有25个.
■宇宙篇:
1、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个脱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组成的.但在最近几十年中,科学家越来越发现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天文学家认为,组成恒星、行星、星系——当然还有我们——的物质,或者叫普通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5%.他们估计,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发现的粒子组成的暗物质.剩下的70%呢?天文学家认为那可能是暗能量——让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远镜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义肯定是宇宙级的.
2、我们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5年前,天文学家弗克·德雷克首次启动了探寻地外文明的奥兹玛计划——用巨大的天线(射电望远镜)接受外星文明发射的信号.45年过去了,天文学家的努力仍然在继续着.然而,即使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凤凰”计划,也还没有找到任何来自外星文明的无线电信号.
■地球篇:
3、地球内部如何运作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31.html?
40多年以前,一场地球科学的革命发生了.板块构造学说更新了关于地球自身的知识.但是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问题,仍然沿袭着革命之前的知识.科学家在这40年中所做的,就是把这个鸡蛋模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进一步细化.借助于越来越先进的地震波成像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地球这个庞大机器的运作过程.但是要掀起另一场科学革命,可能还需要半个世纪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168.html.
4、地球温室将变得多热?
尽管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肯定会在这个世纪继续增加,尽管这种增加肯定会带来全球变暖,但是变暖的程度仍然不太确定.科学家一般认为,这个世纪二氧化碳浓度的加倍会带来1.5℃~4.5℃的升温.但是这不够精确.科学家正在发展新的数学模型,试图让数字更令人信服.
■数理化篇:
5、物理学定律可以被统一起来吗?
苹果落向地面、一道闪电划过长空、核电站反应堆里的铀原子衰变同时放出能量,超级加速器击碎质子:这几种现象代表着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宇宙间所有的物理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基本力进行解释.但是科学家并不满足.有没有可能把这四种力统一成为一种?上个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发现弱力和电磁力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它们是一种事物的不同侧面,统称电弱力.但是其余两种力是否可以和它统一起来? 来源:https://aiyou168.com/xwzx/202412-23.html
6、在量子不确定性和非定域性之下,还有更深层次的原理吗?
量子理论已经诞生了100年有余,它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应用成果,但是它也带来了反直觉: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获得一个物体的动量和位置.而非定域性让两个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粒子的纠缠态同时崩溃,而不管它们相距多远.爱因斯坦就说过,尽管量子力学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一个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真实的东西.”
7、我们能把化学自我装配推进多远?
在某种意义上,化学家是最喜欢发明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制造出新型的分子.尽管今天的化学家已经能制造出很复杂的化学结构,他们能让这项工作变得既简单又复杂吗?也就是说,让“原料”原子自己“装配”成复杂的结构,就像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我装配的特性.已经有一些化学自我装配的实例,例如制造类似细胞膜的双层膜结构.但是更高级的自我装配,例如自下而上地制造集成电路,仍然是一个梦想.
8、传统计算的极限是什么?
有些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解决起来很复杂,例如一个推销员要走遍相互连接的几个城市,那么怎样走才能实现总路程最近?城市数量的增加会让最强大的电子计算机也感到畏惧.上个世纪40年代,信息论之父香农提出了信息(以比特方式存在)储存和传递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任何传统的计算机都不能超越这个规律.那么,在工程上,最终我们能造出多么强大的计算机?不过,非传统的计算机可能并不受到这些限制,例如近年来兴起的量子计算机.
■生物篇:
9、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可以看出,意识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哲学讨论的话题.现代科学认为,意识是从大脑中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的协作中涌现出来的.但是这仍然太笼统了,具体来说,神经元是如何产生意识的?近年来,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些可以对这个最主观和最个人的事物进行客观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并且借助大脑损伤的病人,科学家得以一窥意识的奥秘.除了要弄清意识的具体运作方式,科学家还想知道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答案:它为什么存在,它是如何起源的?
10、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
有一些生物拥有非凡的修复本领:被切断的蚯蚓可以重新长出一半身体,而蝾螈可以重建受损的四肢……相比而言,人类的再生本领似乎就差了一点.没有人可以重新长出手指,骨头的使用也是从一而终.稍可令人安慰的是肝脏.被部分切除的肝脏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科学家发现,那些可以让器官再生的动物,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启动了胚胎发育时期的遗传程序,从而长出了新的器官.那么人类是否可以利用类似的手法,在人工控制下自我更换零部件呢?
11、一个皮肤细胞如何能变成神经细胞?
在上个世纪中期,生物学家把青蛙的体细胞核放入青蛙的去核卵细胞里,结果制造出了克隆蝌蚪.最近几年,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把人的体细胞核放入卵细胞中,科学家期待着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类体细胞,例如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心肌细胞等等.尽管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他们仍然对于这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能够成功的原因知之甚少.的确,去核的卵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是具体机制是什么?
12、一个体细胞是如何变成整株植物的?
在某种意义上,植物似乎比动物有更大的灵活性.植物的体细胞不需要繁琐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就能重新变成植物胚胎细胞.科学家很早就已经开始利用植物的这种性质.用一小块植物组织,在实验室里就能培养出可以供一片森林使用的幼苗.但是为什么植物细胞有这样的灵活性?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例如植物的生长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13、生命是如何以及在哪里起源的?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34亿年前的微生物的化石,在更古老的岩石上也能找到生物光合作用的痕迹.那么蛋白质和DNA——生命的两大支柱——哪一个先出现在地球上?或者一起出现?科学家认为,更可能的情况是,RNA比前两者更早出现.另一个问题是,生命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起源?一种假说认为,生命最早起源于海底的热水中.如今,科学家一方面在实验室里探寻从简单有机物到可以自我复制的有机物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研究彗星和火星,也将为这个问题带来重要的启示.
14、什么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这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行星,但是并非每一个角落的生命都同样繁荣.一些地区居住的物种的数量超过其他地区.热带比寒带拥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因为热带比寒带更热?科学家认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多样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改变多样性的力量,例如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但是,科学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关于全球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数据——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在那儿.
15、合作的行为如何进化? 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412-66.html
你很容易在社会性动物身上看到利他的行为.例如蜜蜂把食物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蜜蜂.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社会也充满了合作的行为.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对合作现象提出过一些解释,例如亲属之间的相互帮助,实际上会促进整个家族繁殖的可能性.如今,科学家正在寻找合作行为的遗传基础.而博弈论——一种关于竞争、合作和游戏规则的数学理论,也能够帮助科学家理解合作行为如何运作.达尔文观察到了合作的现象并做出了解释,今天的科学家希望能够让这个解释更加深入,并且希望能够回答它是如何产生的.
16、如何从大量的生物学数据中得到全景?
生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几乎每一位生物学家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领域进行探索.尽管在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描述性的数据.但是科学家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得出一个整体的概念,例如生物是如何运作的?系统生物学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希望.它试图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联系起来,利用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让生物学更加量化.不过,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
■人类篇:
17、为什么人类的基因这么少?
2003年,当人类基因组计划接近完成的时候,生物学家在欢呼这一成就的同时,惊奇地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估计的少,是的,人只有大约2.5万个,而原来认为应该有10万个.相比之下,一种非常简单的生物——线虫也有2万个基因.拟南芥植物的基因数量比人类稍多,而水稻的基因数量则是人类的一倍.科学家认为,基因组运作的方式应该比以前认为的更加灵活和复杂,他们正在探寻这些少用基因多办事的分子机制.
18、遗传差异和个体健康在多大程度上是相关联的?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的反应和其他病人不同.例如,某种麻醉用肌肉松弛剂会导致特定的人无法呼吸,最终,科学家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特定的基因.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不同的人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否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出更高级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DNA进行“量体裁药”?科学家已经辨认出了一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但是要真正实现“量体裁药”,恐怕还为时尚早.
19、人类寿命可以延长多少?
尽管百岁老人仍然少见,人类的平均寿命(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延长.但是这种趋势能保持多久来源:https://www.dbssx.com/bkjj/202412-65.html?科学家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发现包括限制热量摄入在内的一些方法可以显著地延长它们的寿命.但是这些方法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到人类的身上,以及能延长多少寿命呢?一些科学家认为,至少人类活到100岁可以成为家常便饭.不过,即使是这样,长寿也会带来其他的麻烦,比如社会保险. 来源:https://dbssx.com/bkjj/202412-105.html
20、什么遗传差异导致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 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69.html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物种的基因组全序列进入了科学家的数据库中,包括我们自己和数种灵长类亲戚,比如黑猩猩.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人和黑猩猩,然而在分子水平上,这种分辨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和黑猩猩的DNA差异大约是1.2%.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这种差异意味着3千多万个碱基对的不同.到底是这3千多万个差异中的哪些,让我们在与黑猩猩“分家”之后,变得如此独特?科学家正在寻找那些让我们有别于其他灵长类物种的遗传差异,当然,还有文化、语言和技术等等超越基因的因素. 来源:https://www.dbssx.com/cshi/202501-199.html
21、记忆是如何存取的?美好的记忆、悲伤的记忆,关于解方程技巧的记忆,英语单词的记忆,毫无疑问它们都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但是它们具体在什么部位?
上个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海马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但是海马区的神经细胞如何把信息固定下来?科学家发现一些分子参与到了记忆的形成.此外,神经细胞突触地形成也与记忆相关联.但是,科学家目前对于记忆的运作机制的了解还不够——而这一机制对于理解我们自身是非常重要的.
22、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关闭一些免疫应答吗?
在今天,器官移植已经成为了一种不那么罕见的手术,但是医生和病人面对的一个大麻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病人的免疫系统有可能把移植的器官当作“非我族类”进行攻击,让手术功亏一篑.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医生要仔细挑选供体器官,而有的病人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类药物——这显然不是个好主意.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几种可能的方法,既让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又不会排斥移植的器官的方法,但是要实现临床的应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23、是否存在行之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每年,仅仅美国国立卫生院就投入5亿美元用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疫苗表现出实用性.怀疑者认为艾滋病疫苗永远都不会成功,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变化多端.而支持者认为,在猿免疫缺陷病毒上,疫苗可以产生效果,因此HIV的疫苗也可能成功.
24、什么能替代廉价的石油——以及什么时候?
没有人否认石油最终会用光.而且,石油产量可能不久就要开始下降.即便不考虑这些因素,全球变暖的危险也促使人类尽快找到替代石油的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每一种似乎都很有潜力,但是它们都还不太成熟.
25、马尔萨斯仍然错了吗?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了他著名的《人口原理》一书,他提出人口增长总是跟不上食品供应的增长,而只有灾难才能阻止增长.200年过去了,地球总人口增长到了60亿(是马尔萨斯时代的6倍),但是马尔萨斯所预言的大灾难并没有发生.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这种灾难.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大灾难不会在未来发生?
关于“时间的本质:物理学的终极谜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