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地理学的地球物理依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地理学的地球物理依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191.html

火成岩和沉积岩中都含有细粒的磁性矿物﹐这些磁性矿物在冷却沉积过程中﹐都受当时地球磁场的作用来源:https://www.488wan.com/bkjj/202412-60.html。成岩以後﹐这些古磁场特征﹐包括磁极方向及对纬度高低起指示意义的磁倾角大小﹐便保存在岩石中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218.html。对不同年代的岩石作古地磁测定﹐可确定当时磁极的位置和采样地点的古纬度。各大陆不同年代岩石样品的古地磁测定表明﹐地球的磁极位置是在不断移动的﹐而且从不同大陆上的岩石中所测到古磁性磁极的移动路径不一﹐说明各大陆的相对位置随著时间的推移在变化﹐这是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重要依据来源:https://www.488wan.com/zhishi/202412-28.html。古地磁测定表明﹐如今位于热带地区的印度次大陆﹐在石炭纪时曾有过大规模冰川﹐原因是当时它与现代的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都处在南半球接近南极圈的高纬度处。同位素分析依据的氧同位素有3种﹕16O﹑17O﹑18O。其中17O含量极小﹐可忽略不计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3.html。不同环境中的水﹐其18O与16O含量之比(18O/16O)是有差异的﹐陆上水体中18O/16O的值均小于大洋水体中 18O/16O的标准平均值。离海洋蒸发源愈远﹐水体中的此值愈小。以大洋水中的18O/16O﹐标准平均值为准﹐各种水体中的18O/16O值与大洋水中的18O/16O标准平均值之差可以18O表示﹐18O值受温度的影响。现代南﹑北极地的冰盖是由各个不同时期的降雪积累﹑压实而成的﹐测得不同时期冰层中的18O值﹐即可往复各时期冰原的古气温来源:https://aiyou168.com/cshi/202501-212.html。对格陵兰西部世纪营 100年的冰层作逐年的氧同位素分析﹐推得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邻近气象站的实测记录相符。13000年来的冰层18O含量变化表明﹕约在距今10000年前﹐18O值急剧增高﹐标志著冰期的结束﹔冰後期的“暖期”即“大西洋期”(见表)﹐18O值高于现代﹔距今4000年左右以来﹐伴随著短期振动﹐18O值稍呈减低的趋势﹐与全球气温的缓慢转冷相符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113.html。对深海沉积物中构成有孔虫残骸的CaCO3作氧同位素测量﹐为往复第四纪以来古海水温度和大陆冰盖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8.html。18O进入到 CO中的比重受温度的影响﹐水温增高﹐碳酸盐溶解量降低﹐浓集效应降低﹔水温降低﹐浓集效应增高﹐因而测得不同时期沉积层中有孔虫残骸18O值﹐即可以计算出有孔虫生存时期的海水温度。冰期来临﹐大陆冰盖扩展﹐18O含量低的淡水大量滞留在冰盖中不再回归大洋﹐大洋水中的18O含量显著增高﹐有孔虫介壳中的18O含量也随之增大。这两类效应是同向的﹑叠加的﹐使各大洋深海有孔虫沉积物的18O变化曲线对第四纪以来全球性的冷暖变化能有比较确切的反映。对极地冰盖和洋底有孔虫残骸的 18O的测定﹐为往复第四纪古温度提供了至今最为完整的全球性定量数据。

同位素分析方法在研究洞穴沉积物﹑树木年轮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果。所采用的同位素还有 1H与2H﹑12C与13C等。

第四纪冰川为什么叫第四纪冰川来源:https://aiyou168.com/cshi/202501-152.html

冰川期 也叫冰河时代 .冰川学说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曾有数次冷暖变化,冰川作用随之重复发生。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发育大规模的冰川,巨大的冰盖掩盖地球,称为冰期;当气候变暖时,冰川大规模消退,叫做间冰期。 来源:https://aiyou168.com/cshi/202412-52.html

在5.7亿到6.8亿年前的先寒武纪里,我们的地球经历了第一纪冰川期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173.html。那次冰川大规模覆盖了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在4.1亿到4.7亿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纪冰川期。此次冰川覆盖了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北部地区;地球经历的第三纪冰川期是在2.3亿到3.2亿年前,冰川覆盖面积扩大至整个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期里。在第四纪冰川期之初,冰川覆盖了整个北半球来源:https://dbssx.com/zhishi/202412-63.html。第四纪冰川期之后的大冰期,自然就是第五纪冰川期了。

地球第四纪冰期在12000年前开始退却时,气候转暖,冰河大量融化泛滥,海水不断上升,吞没了出露的大陆架和陆桥,并发生普遍的大海浸,淹没了许多海岸和部分陆地。

第四纪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地质学家乔万尼·阿尔杜伊诺(Giovanni Arduino)于1759年研究波河河谷沉积情况时提出的。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儒勒·迪斯努瓦耶(Jules Desnoyers)引用了这个定义。他在研究塞纳河低地的沉积层时发现了一层比新近纪更新的岩层。这个岩层一直延伸到地表。

第四纪的时期基本上与最近的冰河期(冰川回退期)相符。另一种分法是将300万年前北极结冰的开始作为第四纪的开始,这样的话上新世的最新的一部分也算作第四纪了。也有人不承认第四纪的存在,而将它看作第三纪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第四季冰川遗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

百度百科-第四纪

百度百科-第四纪冰川

关于“古地理学的地球物理依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来源:https://488wan.com/zhishi/2024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