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危险有多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危险有多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行星“光顾”太阳系行星时有发生,只是大部分小行星在进入大气层后会被烧毁、分解,使人们觉得?“天上掉下来小行星”很少发生。美国航天局将直径超过1千米的小行星列为“可造成全球性影响”的潜在威胁天体,并重点观测追踪。美国估计,人类已发现了约93%的此类天体。然而,对于直径小于1千米的小行星,目前还有许多人类尚未观测到,不排除撞击地球、造成区域性破坏的可能。直径大于140米且离地球轨道小于750万千米的小行星对地球有可能构成直接威胁。但迄今已发现的潜在威胁小行星总数尚不足理论估计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直径大于40米的近地小行星已发现数量仅占3%。因此,加强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是探索和认识太阳系的迫切需要。
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的概率可能超出人们想象。2013年,一颗陨落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致使大量建筑受损,数千人受伤。许多宇航机构是通过社交网络和视频网站了解此事的,这表明人类对近地小行星的出没,在认知上存在严重不足。科学家认为,发生在车里雅宾斯克的事件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警告。如果说2013年是车里雅宾斯克运气不好,那么如果20年后,人类的某个地点又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击中,那可不是坏运气的问题了。人类对近地小行星的监测,除了能防止小行星撞地球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破坏,还能为深空探测提供直接科学支撑。对地球附近微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空间碎片的普查、跟踪和编目是保障航天和深空探测活动的关键。利用微小卫星技术开展低成本深空小行星探测、采样是当前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热点,未来甚至可以利用近地小行星作为深空探测的运载平台,将航天器送入太阳系深处。
太阳系即将被入侵!一颗恒星正在靠近我们,或导致彗星威胁地球
小行星是一些围绕太阳运转但因为太小而称不上行星的天体,它们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而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约有30颗直径超过200公里,已知最大的一颗是谷神星,直径约935公里,第二大的是智神星,直径535公里。约250颗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公里。估计太阳系内有几百万颗巨砾规模的小行星。这些小型小行星或许是大型小行星相互碰撞时形成的,其中少数一些以陨石形式撞击到地球表面。最大的小行星的质量才大到足以使它们在形成之际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塑造成球形。小行星的亮度缺少有规律变化的事实支持上述假设,因为只有对称形态的天体才能产生有规律的光变化。小行星的自转总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反光表面面积。小行星的外形多种多样。
伽利略航天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经过小行星带,拍摄到小行星爱达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小卫星。爱达呈长约56公里的土豆状,在距离约100公里处有一直径约1.5公里的岩石块,这是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小的天然卫星。还有一些小行星也具有自己的卫星。
小行星在太空运行,因其质量太小很容易遭受大行星引力的影响(这在天文学上叫做摄动),从而改变其运行的方向。如果一颗近地小行星受摄动后偏离原来轨道朝向地球,那就可能与地球相撞,这将给地球造成巨大的灾难。据估计,直径在0.7∽1.5千米之间的近地小行星,大约有500∽1000颗,包括直径更小的大约有1万颗,它们确实存在着对地球的潜在威胁。地球在其诞生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曾经遭受过许多次撞击,在地表或地层中留下痕迹,有些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有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几乎不断地和地球的轨道交叉。已确认的这类小行星有91颗。它们被称为阿波罗型小行星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77.html。天文学家们全力搜索这类小行星,部分原因是惟恐它们可能会和地球相撞。了解这类小行星的存在并计算出它们的轨道,就可能找出改变其轨道的方法,使之远离地球而去。地球和大型小行星的碰撞是罕见的,但与小型小行星的碰撞则较为多见。据估算,在100万年内,可能会有几个直径100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如果一个这样大小的行星撞上地球,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几颗氢弹,碰撞会形成直径13公里左右的陨石坑,还会造成全球性气候的短期失调。撞击点若在海洋,也会产生灾难性后果。一些科学家确信,在白垩纪末期(距今6500万年前),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或陨石撞击了尤卡坦半岛北部,致使恐龙以及其他多种动物绝灭来源:https://488wan.com/zhishi/202412-76.html。小行星也和陨石一样,由不同比例的石质物质和金属物质(主要是铁)组成。许多这类天体都含有大量的碳,所以颜色发黑,反照率低。它们又称为碳质球粒天体。可以认为这种天体是从诞生太阳系的原始星云中聚合而成的第一批物质。它们没有经受随后的任何变异(如内部的放射性致热所引起的熔融,或陨石撞击所引发的结构性变态).
历史上这方面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资料及证据
1908年6月30日早晨,在俄国西伯利亚东北部的通古斯地区,一个比太阳还要耀眼的巨大火球,呼啸着从天而降,訇然一声着地,发出的冲击波把周围20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树木一一击倒,爆炸声传到了1000千米以外。专家估计,它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二十多颗百万吨级的氢弹,在落地时应有4万吨重。这是著名的通古斯陨石之谜。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彗星撞击,但地球存在被撞的危险则确凿无疑,人们绝不可高枕无忧。
关于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现在有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认为其肇事者就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它一头撞上地球,引起规模空前的大爆炸,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烈性炸药。如果撞击在陆地上,裹挟无数土石、尘埃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势如成千上万颗氢弹爆炸,遮天蔽日的浮尘慢慢扩散,覆盖全球,持续经年才渐渐降落,期间挡住阳光,气温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无从进行,断绝了恐龙的食源。如果坠落在大洋里,它的巨大热能和动能使得亿万吨海水陡然蒸发,直冲云霄,同时掀起势如排山倒海的滔滔巨澜,顷刻之间席卷五洲大地。无论撞击在陆地还是海洋,都会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恐龙遭此灭顶之灾,焉能逃脱覆没命运来源:https://488wan.com/zhishi/202412-50.html。
据2001年2月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超一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报道,来自美国华盛顿州大学和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几位科学家近日在研究中发现,除了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外,早在2.5亿年前就有一颗与上述小行星大小类似的星体曾坠向地球,而且其破坏程度更大。来源:https://488wan.com/zhishi/202412-91.html
此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对古生代与中生代分界的国际标准地层 — 浙江省长兴县剖面丰富的古生物资料进行严密科学分析后, 证实2.5亿年前也发生过地球生物大灭绝, 而且不是以往认识的逐渐消亡或分期灭绝, 而是一次突然爆发的灾害性事件。
中美两国科学家提出的地质史上同一时期的两个事件,尽管性质不同,但绝非偶然巧合,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由以上三例来证实小行星是撞击地球的罪魁祸首,也许还会有人将信将疑,但地面上确有小行星撞击的遗留痕迹,是毋容置疑的。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有一个巴林杰陨石坑,它的直径达1265米,平均深度为180米。估计这是由一颗直径80米,重200万吨的陨石撞击后形成的,而这么大的陨石在落地前正是一颗遨游于太空的小行星。
至于直径约10千米的陨击坑,迄今为止人们已找到了3个,它们是120万年以来小行星碰撞地球遗留的痕迹。科学家推算,一颗直径500米的小行星才可能在地面撞出这么大的坑来。这表明,每百万年有可能发生3次直径为5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不过,直径更小的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概率则更大,而直径更大的小行星,撞击的概率就更小。
近几十年来,天文观测揭示了多起这种来自太空的威胁。1937年,发现了一颗名为“赫美斯”(Hermes,中文译名石神星)的小行星,它的直径为1500米。根据计算,它最接近地球时距离可能只有30万千米,也就是说,它会从月球和地球之间穿过,给地球造成了可怕的威胁,幸而结果是有惊无险。
1968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巴特拉教授警告说,小行星伊卡鲁斯正在飞来,“只要它稍许偏离原有的运行轨道,就可能进入与地球相碰撞的路线。”当时这颗小行星以每秒9千米的速度接近地球,它的直径是1000米,质量为20亿吨,仅从质量考虑,它也应具有千倍于巴林杰陨石的能量。它撞击地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这条消息曾在欧美和日本的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相信的和怀疑的各执一辞。到了那一年的6月15日,伊卡鲁斯在离地球630万千米的太空,笑看人间的争长论短扬长而去,地球毕竟又逃过一劫。
1972年8月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人们观测到上空有一个天体飞掠而过,其距离为58万千米,估计是一颗直径为10千米的小行星。
1983年10月11日,美国的国际红外天文卫星发现一颗小行星,临时编号为1983TB,现在的正式名称为“法厄同”。天文学家根据卫星发回的信息,算出它的运行轨道,又一次令人提心吊胆:当这颗小行星在2115年再次来临时,有可能与地球相遇。
1992年12月4日,一颗名为斯维夫特-塔特尔的像小山般大小的小行星,以百倍于炮弹的速度,扫过地球轨道而去。如果它的轨道稍偏一点,地球的命运就不堪设想了。
1997年初,北京天文台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其直径达1400米,曾预告它正在飞近地球。后来它在离7.5万千米处与地球擦肩而过,这个间距只及地月距离的五分之一。地球的这次历险,堪称千钧一发,比“赫美斯事件”更令人后怕。
2002年3月8日,一颗体积大得足以摧毁一座中等城市的小行星,在46.3万千米的近距离内掠过地球,却没有被及早发现。天文学家是在4天后,即3月12日才发现的。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50米,来自于太阳方向,因此天文学家很难发现它。
尽管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很小,但碰撞引起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
直径10米以下的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5万吨TNT炸药,在大气层中成为一个“陨石火球”,将自行焚烧为碎片。这一切发生在大气层的高处,不会产生多大的危害。这种撞击大约每10年就发生一次。
直径10—100米之间的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上千万吨TNT炸药,将能毁灭一座城市,导致数十上百万人死亡。一旦落在地震多发地区,将触发7.5级以上地震。这种撞击大约每300——1000年发生一次。
直径大于100米的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几千万吨TNT炸药,若落在大洋中间,能在两岸掀起高达200米的海啸来源:https://488wan.com/zhishi/202412-40.html。这种撞击大约每10000年发生一次。
直径超过1.5千米的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如果它落在海洋,足以掀起3000米高的海浪,即使在300千米以外,海浪仍将高达500米以上。如果它撞在陆地,会出现“星击之冬”,那时,地球被厚后的尘埃笼罩,暗无天日达数年之久。世界上的四分之一人口将丧失生命,人类文明将大倒退。这样的撞击估计50多万年有可能发生一次。
前不久,“近地天体监测计划”项目负责人曾宣称,一颗直径为400米的小行星可能会在2029年与地球发生撞击,并且其几率达1/300。该负责人表示:“2004 MN4可能会在2029年4月13日(星期五)与地球发生碰撞,我们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假如真的发生这种不幸的事情,其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如果它撞落在海洋中,将发生海啸;如果落在陆地上,它将诱发猛烈的地震和爆炸。”
但我们尽可以放心,现在科技发达很快,科学家们会采取各种方法阻止其相撞的可能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近地天体监测计划”的专家们正式宣布,编号为2004 MN4的小行星在2029年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已被完全排除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412-59.html。
除此之外,NASA的科学家们也证实,在整个21世纪中,2004 MN4小行星都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威胁。
在小说《三体》中,三体人知道了地球的存在,大举入侵太阳系,准备和人类展开殊死搏斗。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501-157.html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没有这样的三体人要闯入太阳系。不过,情况可能更加非同寻常,因为科学家发现,有一颗恒星似乎正在“气势汹汹”地靠近太阳系,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闯入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银河系一共有1000-4000亿颗恒星。这些恒星都在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但彼此又有着各自独特的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相距遥远的两颗恒星,彼此照一照面,也是正常的。 来源:https://488wan.com/xwzx/202412-31.html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大约在8000年前的时候,曾经有一颗名叫 WISE J0720-0846AB的恒星和太阳擦肩而过,最近的时候相距仅1光年。而太阳的引力范围,大约在1-2光年的范围内,说它已经闯入了太阳系也不为过。
三体星所在的比邻星系统也正在靠近我们,它很可能会在3000年后来到距离我们仅有3光年的位置上,然后和我们失之交臂,双方分道扬镳。
不过,和它们相比,有一颗恒星更加危险。它正在迅速靠近我们,并有可能在未来达到距离我们仅24光天的位置上。它或许不会亲手将地球毁灭,但它带来的“武器”,足以让人类为之胆战心惊。
这话,还要从太阳系结构说起。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其中最远的海王星距离太阳大约45亿公里。在海王星轨道以外,是柯伊伯带,这是一个拥有着大量小天体的区域,也是冥王星的家园。
在柯伊伯带以外,就是太阳系最外层的结构——奥尔特云。奥尔特云非常巨大,其最远的位置距离太阳可能达到了100000万天文单位,也就是大约1.6光年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412-18.html。这里是长周期彗星的故乡,同样拥有着无数的小天体。 来源:https://www.488wan.com/cshi/202501-238.html
通常来说,这些天体的轨道都是比较稳定的,其中的长周期彗星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期才能够拜访太阳一次,然后转身回到奥尔特云。但是,由于距离太阳过于遥远,本身质量都不够大,所以这些小天体很容易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干扰,导致轨道混乱,甚至撞向来源:https://www.488wan.com/xwzx/202412-53.html
俄罗斯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天文台银河动力学实验室的天文学家Vadim V. Bobylev介绍说:能够扰动这些小天体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银河系本身的潮汐力、距离较近的巨型分子云,还有就是附近的恒星。
恒星相遇的事很少发生,同时也受到恒星质量所产生的引力效果影响和二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即便再小,一旦发生,后果也不堪设想。轻则相安无事,重则引发彗星撞击行星,更恐怖的甚至可能把行星甩出去。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试图了解附近恒星的运动情况,确定它们是否会闯入太阳系,给我们带来灾难。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进行这样的工作了。而随着人类观测设备的不断进化,我们对这些恒星运动情况的把握也越来越精确,并可以建立更完整的名录。尤其是在欧洲航天局的盖亚卫星发射之后,科学家们也掌握了更多的数据。这颗卫星于2013年发射升空,致力于绘制银河系数十亿颗恒星的地图,目前仍然在工作中。
Bobylev指出:想要判断恒星的运动状态,我们要对其进行三维观测,也就是获取赤经、赤纬和径向三个方向的速度。通过盖亚卫星及其前辈依巴谷卫星的数据,Bobylev和他的同事Anisa T. Bajkova对500万年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在距离太阳系1个秒差距(约3.26光年)范围内的恒星进行了整理。
两个人利用第三代盖亚早期数据和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周围的恒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相近,的确有一些恒星有可能近距离接触太阳系。比如一颗名为510911618569239040的恒星,就会在大约286万年后靠近我们,最近时距离太阳仅0.186光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颗名叫Gliese 710的恒星更加危险。这是一颗橙矮星,质量是太阳的60%,目前距离我们大约是62光年。关于Gliese 710靠近的状态,科学家们早有注意。此前的研究认为,它会在140万年后来到距离太阳仅1.1光年的位置上。
而Bobylev这一次的分析指出,它可能会来得更早也更近, 在132万年后来到距离太阳仅0.065光年,也就是大约24光天的位置上。换算下来,它和我们的距离大约是6150亿公里、411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完全闯入了奥尔特云的区域。
这令人非常担忧,它的质量也不算小了,来到如此近的距离内,势必会在太阳系内掀起波澜。尤其是奥尔特云的彗星们,很有可能会被它甩进来,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威胁。也就是说,Gliese 710“攻击”地球的武器,恰恰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叛徒”。
他们对Gliese 710的入侵后果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情况似乎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它的确会导致奥尔特云的彗星闯入太阳系,其频率大约是每年十几颗彗星。由于距离遥远,这些彗星需要花差不多100万年的时间才会进入内太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后人活到距今232万年后,他们很可能就会看到Gliese 710甩进来的这些彗星。
即便看起来Gliese 710闯入太阳系后导致地球遭遇世纪灾难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高,这样的研究也同样非常重要。毕竟目前来说还是预测,随着人类 科技 的发展,对恒星的了解越来越准确,或许未来可能真的有真正具备极大威胁的恒星入侵,人类需要未雨绸缪。来源:https://488wan.com/cshi/202412-136.html
太阳系看似稳定,但可能始终要防备着突如其来的混乱。130万年后,它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那是最好的。我们也更希望,在更远的将来也不会有类似的灾难发生。因此,时刻注意我们头顶上的天空,的确非常必要。杞人忧天,在当今这个世界,看起来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危险有多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来源:https://aiyou168.com/cshi/20250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