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数学模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数学模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2013年开始,“人际”成为一个主题,需要我在工作中进行科学管理。所以,我一直在探索“人际关系”的模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形而上的学科:“行为统计”,到逻辑分析的学科:“心理学”,以及“信息学”、“哲学”等学科逐步被我借鉴。

? 最终,我将“人际关系”的模型,建立在“人的认知结构”上。

? 认知科学在最近的三十多年里(1980年起)已经走出了“心理学”范畴,融合了许多“强大的科学”,并且在“信息学”的实用领域(IT行业)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从1985年的“认知六边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认知科学”的体系,凝聚了这个世纪人类知识的精华。

——All knowledge is, in final analysis, history.

——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

——All sciences are, in the abstact, mathematics.

——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

——All judgements are, in their rationale, statistics.

——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C.Radhakrishna.Rao:《统计与真理》

? 在人类对“科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上,对于“知识”、“数学”、“哲学”的共识,已经达到了非常璀璨的高度。

? 如此一来,新生的“认知科学”,恰好可以借鉴牛顿先生的态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遵从与运用已有的科学结果,为人类探索“自然”创造新的“知识”。

基于对“知识与历史”的哲学逻辑的认可,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推断出:

? 感知:人体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而“感觉”是原始的“神经电信号”,只有运用已有的“认知结论”进行判断后,变成“感知”。

? “感觉器官”的“神经电信号”,等同于人类“测量世界”的方法,“测量结果”可以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由于“已有的认知结论”不同,对于“真实的存在”的判断也不同,所以,同样的一个“存在”,会有千差万别的“认知结论”。

? 关于基本的“认知结论获取的方式”,可以参考前文: 《人类认知的第一个模块:相信》

?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情况,通过对人类已有的科学研究的结果的借鉴,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的认知的逻辑规律:来源:https://wzwxpx.com/bkjj/202412-12.html

? 在前文: 《人类认知的工具:漫谈大数据2》 中,我提到,“人类在数学和物理学的领域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挖掘,终于挖到了一个“科学的边界”。这个“边界”,最早出现在“量子物理学”领域。”

? 关于这个“边界”的争论,或者说探讨,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核心的论点就是,“我们的世界究竟是波还是粒子”。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 当,电子枪,发射电子,通过双缝,在底片成像,连续发射电子流的时候,底片上会呈现很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典型的“波”的行为 特征,“波的波峰与波谷的叠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 但是,如果只发射一个电子,却只能在底片上呈现一个亮点,这又是典型的“粒子”行为。如果在两条缝上安装精密的测量仪器,会发现,不论怎么精密的监测,一个电子只能通过一个缝隙,而不是同时通过两个缝隙,这完全不同于“波的行为”

? 后来,以波尔为首的“粒子派”,名将海森堡,通过对“动能*位置”的矩阵计算,得出了电子的分布特征,同样符合实验观测的结果。而以爱因斯坦为首的“波派”,名将薛定谔,发布了优美的超出“智慧”的“波动方程”,同样也用数学的方法演算了观测的结果(这个方程先问世)。

? 但是,最终“粒子派”的大将波恩,一阳指戳中波动方程的“Ψ”实际上是“粒子的运行概率”。

? 1926年,这个怪兽被波恩放出来以后,“上帝掷骰子么?”就成了量子物理学界头疼不已的难题。

? 这个难题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由于电子的体积和能量过于微小和原始,现在还没有方法能够“观测”电子的结构而不影响电子的状态。

? 同样的难题也困扰着“认知”的观测。由于信息的“非物质特征”,我们要观测“认知”,就必须使用“认知”去衡量,这就相当于,用一个电子去观察另外一个“一摸一样”(“大小一样”,现在的科技还不知道细节到底怎样)的电子。能够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还是我,他还是他”!

? 在现有的科技能力下,人类的观测工具对于“思维”的观测,还没有合适的工具。虽然有大量的“神经科学”运用“脑电波”、“经颅磁刺激”等方法读取神经电位变化,并绘制脑、神经节的活动。

? 但是这类观测方法,仅仅类似于我们以数值标记“颜色变化”,却不能将“颜色变化”变成“信息承载”的符号,更不能解读“符号”所代表的内涵。就像“读天书”。

? 当我们要观测一个人的认知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或者“这个人没有任何行为”,我们是无法从静止的人的脸上读出这个人的“认知结果”的。

? 一般的观测方法,是通过“刺激”、“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方式,去观测人的“认知”,或者“心理活动”。

? 但是,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刺激”,新的“信息”。即便是最简单的“观察一个人吃饭”,这个人也会在吃的过程中,被新的因素干扰。

? 观测方法存在着必然的干扰。但是,观测者与观测主体之间,却又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认知载体”。

? 在观测的过程中“观测者”往往以自己的“历史认知结论”,去理解“新的观测结果”,这种“观测者”的认知结论,与“被观测者”的认知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 不论是“观测者”,还是“被观测者”,在认知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将新的“感觉”信号,代入认知基本公式:认知=f(认知 + f(感觉))

? 而这个过程中,新认知又被不断带入认知公式,成为历史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买之前觉得非买不可,买了以后觉得“就那么回事” :D)

? 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既有希望“不干扰观测者”的难度,又有不断扩大的“理解偏差”的风险。

举个综合的案例去解释者四个含义:

?目的:观测客人是否喜欢“宫保鸡丁”这道菜

? 方法:观察客人“回头点单”的比例,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意见

分析:

? 1、从模型建立的角度,主观认为客人觉得好吃了,就会第二次“点单”,那么这里就已经忽略了许多“认为好吃,但是,我因为各种原因想吃点别的”,当然也忽略了“认为好吃,但是,因为其他原因:譬如环境、价格,而不再光顾”的客人。也就是很显然,这个模型很难获取“思维”的整体样本。

? 2、这个模型,是从经营者角度出发的,他没有能够洗掉除“口味好吃”这个标准之外的其他因素。譬如,有大量的客户,因为“历史认知结论”,导致“理性”约束她们不能摄入高热量食物,从而已经对饮食有了“除口味之外”的“偏见”。

? 3、在“调查问卷”这个环节,因为你要采集客户的意见,你就要有这个行为,但是这个行为如果过于“生硬”,就会干扰客户的“认知”,原本觉得“口味好”,但是由于这个调查,的打扰,反而觉得“就那么回事”,原本是普通的一次“就餐行为”,但是,因为的调查的加入,变成了“评价菜品”行为,是否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改变评价标准,发表意见的时候,表现出“公平、公正、更高标准”。

? 4、这一次调查行为,可能让客户改变了对餐厅品牌的评价,也就是这个认知成为历史认知,被带入到下一次就餐决定。甚至这里还会出于对下一次就餐的“表征认知(联想)”而改变这一次的评价行为。

? 很晕吧!哈哈,就像网络上讲的,波尔作为量子物理学的领袖,

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 上个世纪中叶,对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讨论,甚至还出现了“平行”宇宙的观念,尤其上面我们提到的“双缝干涉”实验,当实验中再加入一个因素:观测者的时候,实验的“双缝干涉”结果就发生改变。

?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用一个精密仪器监控电子究竟从哪个缝通过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想弄明白,究竟电子是什么样的想法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消失了!

? 很多科学家提出,这个结果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多个平行的“世界”,电子的不确定,是因为它要为多个“世界服务”,但是,由于 观察者所处的世界是确定的,所以一旦观察者将设备对准电子的时候,电子的行为就表现为这个确定的结果。

? 这个理论直接吧“观察者”拉入了物理运算,结果导致了“意识”印象“存在”的悖论。这个悖论的一句最牛逼的话:

“宇宙大爆炸恰好是这个速度,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因为一旦快一点、慢一点,都不会形成现在的结果,也就不会有你在这个时刻讨论大爆炸的问题。因为,不让你诞生,大爆炸就失去了意义!”

还有一个文学一点的表达:“只为我在人群中望你一眼,宇宙准备了一百多亿年!”

? 显然,这个观点站不住脚。但是,直到几十年以后,才有学者发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原作者的意思是: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超过三维的时空里,但是由于各种局限,一旦这个具有多维特征的电子运动与我们的观测设备关联的时候,就只能表现出三维特点”

? 我们不管这个“量子物理学”的“逻辑坑”,因为和认知科学的“多维平行认知”比起来,这个“坑”算不上什么!

? 在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点,这个时间点足够长,长到人能够有清醒的“认知结论”,一个人的“认知结果”中,即便是“同样的一件事”,也会有多个“候选结论”。

? 就像早上要吃早餐,在这个时间点,可有的选择很多:煎饼、汉堡……

? 对于某个可行性的结论,也会有多个理由进行判断。

? 并且,这些理由,并不全是“可排序、可对比”的。

? 就像对于某个具体的电子走的哪个格栅。是随机的!

? 就像用仪器检测电子的路线的时候,会影响电子的“双缝干涉”结果一样。这个时候,你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吃煎饼么?”就会打破随机规律。

? 虽然每一次的决策具有随机性,不能由“观察者”推测出“绝对答案”,但是,对于一段时间、一批人的统计,会呈现出“潜在规律”。

从以上含义,我们可以构建:

? 首先,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单一类型答案,所以,认知结果会出现许多“结构并不相关的结果”。

? 简单举例:如果问题是“周末干嘛?”,所约束的答案就非常宽泛了,包括“睡觉、学习、打球”等等,答案的分析结构可能毫无相关性,但是行为选择却与问题“周末干嘛?”相关。并且如此行为结果相关的“天气、老师、球友的时间”等因素,可能相关度非常低。

由于,不同的认知主体,所具备的“历史认知结果”并不相同,所以针对同一个“观点”进行判断的时候。各自的“认知结构”是相互“黑箱”的。

? 并且,进行“观点”判断的时候,都是用自己的“观点”结构,重新构建他人的“观点结构”。

? 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认知主体”(可以简单认为是人),互相沟通的时候,就具有一下的特征:

? 其中,甲乙双方就“同一个事物”,进行了6个观点的交流,但是,在交流的互动中,由于“表达、观察”的方向不同,还是存在区别的。

? 上表中的**代表“甲表达观点,乙观察理解”;绿色代表“乙表达观点,甲观察理解”;

? 其存在着: 虽然是同一观点,但是:交流{甲,乙},并不等于交流{乙,甲}!

? 天啦!这不就是“量子力学”里面,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数学模型嘛!这下好多了,直接可以用矩阵算法来计算了!

? 到这里,我们介绍完了认知科学在走向“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数学模型。

回到开头的引文:

——All judgements are, in their rationale, statistics.

——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 到这里已经讲了:历史认知、认知计算的数学模型,最后用“统计学”来简单收个尾。其实,统计学的一些知识、工具,在之前的《人类认知的工具:漫谈大数据》系列中,已经有了详细的介绍。

从第一篇:《人类认知的第一个模块:相信》开始,“概率”、“统计”这些词就一直和认知原理紧密相随。

画外音:

? 人类究竟如何从数以亿计的“感觉”单元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决定”出“最重要的信息”,交给大脑皮层进行“判断”,是认知科学的终极探讨的内容。

? 认知科学,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最最前沿的科学之一了。是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顶级表现。

? 我曾经和小伙伴说过一个案例,在我的“销售学”(认知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结构中,有一个典型的运算公式:“销售人员和骗子,她们基本上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工作,这个方法就是’传递信息’。她们之间的方法区别并不大,技巧区别也不大。但,根本区别是,销售以客户正确理解信息为目的。骗子以客户错误理解信息为目的。使客户理解错误的方法有:缩短理解时间、使用偏见结论等”

? 认知科学是一个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大到“法律制定与解读”,小到“夫妻间甜蜜交流”,无处不在。

? 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认知学科在人类社会的数学结构,作为与人相关的一切工作和研究的基础:认知的数学结构,直接作用于工作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

? 我也多次犹豫,是否将这些结果写出来。甚至在考虑是和“中国的”还是和“外国的”公司合作,去实现这些数学模型。最近想开了,既然我所看到的这些结果,都是源自“互联网学习”,那我就放在互联网上吧。也算是,生于此、长于此。

? 而且,由于我没有很好的英语能力,认知科学的现有讨论很多都是英语背景的,我希望,其他能看到最新消息的网友,能和我分享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

其他:

对于思维和量子力学的很多观点的类比,还有多多很有意思的地方:

1、自由的电子,和有立场的电子

我们开头提到的双缝干涉实验,在没有“观测者干扰”的情况下,电子按照“波”的形式,在底片上呈现“干涉条纹”,一旦“观测者进行任何形式的观测”,甚至是,在电子通过格栅之后,再进行观测,底片上就只呈现“格栅的影子”。

这就像我们的思想,当不考虑别人的想法的时候,思想(在本文中称为认知活动)是可以随意进行的。但是,一旦知道别人在“偷看”的时候,立即就变成了“乖乖仔”。

2、除了观测到的结果,其他平行宇宙都是无意义的

在平行宇宙的理论中,许多人认为,去关注那些“没有观测到的结果的其它宇宙”是无意义的,因为他在多维空间中与“主人公”所在的世界并不关联,是无意义的。同样对“另外一个宇宙里的主人公”来说,我们这个“宇宙”也是无意义的。

这就像思想在大脑里,不论你怎么想,都不碍事,只要你没干出来,那些想法就都是无意义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周末干啥?”,你可能有N种想法,但是最终表现出来,与你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房子、车子、灰尘、一切一切相关的世界,你说表现出来的结果只有一个。而其他“平行想法”都是无意义的。

3、难道“未来”真的能够影响“过去”么

跟第一条类似的,有人故意设计了“坑电子的实验”,就是在电子通过格栅以后,快要接触到底片之前,去观察电子的路线。但是电子还是会跳出“干涉现象”。这就出现了问题,“观测”这件事情,其实是发生在电子通过“格栅”之后的,那电子怎么会提前知道呢?

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在脑袋里面想的时候,可以想得任意复杂,任意“细节”,甚至可以想到“200年后”,但是,一旦回到现实,哪怕这个距离现实只有一亿分之一的尺度。一切幻想就都消失了。回到现实里成为“乖乖仔”。

人类的大脑真的只开发了10%,其他部分都闲置着吗?

一、人类认知层级[1]

人类认知从初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个层级:神经层级的认知;心理层级的认知;语言层级的认知;思维层级的认知;文化层级的认知。如图:

1.神经层级的认知: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智和认知形式

从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叫认知。

2.心理层级的认知: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智模式

感觉是通过单一感官直接获得的知识,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多感官或跨通道获得的认识,即联觉,比如看到橙色感到温暖

知觉是脑和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再加工,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的心理过程。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等特征

感觉和知觉都是通过感官而获得的知识,两者紧密相联,常常相互交织在一起,统称为感知。

注意是在感觉和意识这个层次上认知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种导致局部刺激的意识水平提高的知觉选择性集中的形式。

表象和记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过渡环节,表象已经具有思维的某种初级形式,并且在思维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表象对思维的影响表现为:

第一:产生表象思维(形象思维),即凭借表象进行的思维操作

第二:表象与词语在心理操作中进行双重编码,而图像和语词之间是可以建立对应关系的。例如,王维的诗就是通过“表象—语词”的转换来创作的,并且通过“语词—表象”的转换来欣赏的。

第三:表象是概念思维的基础,概念思维操作需要表象的参与和支持,思维任务的不同决定表象操作在思维操作中是否出现。

3.语言层级的认知

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智和认知形式,是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的联结点,是高阶认知的基础

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动物界的语言既是统一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统一在于所有语言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区别在于各种自然语言在语言的进化树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形式依次是:肢体语言、声音语言、表意的符号语言。人类特有的、表意的符号语言具有抽象性、可产生性、任意性和歧义性。

4.思维层级的认知

人类特有的认知形式,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是以思维为特征的。

思维是人类做出的最高级别的精神活动。所有认了的业绩和进步不过是人类思想的产物。

思维形式和规律一直是逻辑学研究的领域。逻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思维规律则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概念、判断、推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

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主要的领域有: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表象和记忆、动机和情绪,它们属于认识的初级形式或初级阶段。此外,心理学还研究人的心里特性,如能力和人格,以及人的学习活动等。认知学科建立后,心理学也进入思维的研究领域。

人类认知过程加工与心理加工的关系:

1.人们头脑里的逻辑并不等于“逻辑学”。人们头脑里的逻辑,或者说人们在思维与认知活动中所使用的逻辑是与经验相关的。与经验无关的、普遍的、无个体差异的逻辑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逻辑学家的理想模型中。

2.理想的逻辑模型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偏差,这说明在人们的实际思维和认知过程中,逻辑过程和心理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逻辑推理是会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的。

3.虽然心理因素对逻辑推理会发生影响,但正确的逻辑推理模型会对思维和认知过程进行约束和纠正,使之运行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

5.文化层级的认知

是最高级的认知形式。文化是与自然对立的一个范畴。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一切对象的总和,是人的创造物,包括物质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层级上的认知从初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科学、哲学和宗教

二、 人的价值与认知分级演化模型(简称价值认知体系)[2]

一个可以细致而深入的阐述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间各种或简单或复杂关系的理论模型,即人的价值与认知分级演化模型(简称价值认知体系)。其模型结构的形状酷似一朵雪花,故也称为雪花模型。

价值认知体系有三个方面的量度,分别对应上图中的外、中、内三个环形珍珠链。

外圈代表的是 价值认知体系的作用层 ,它直接对应的是 人的各种行为表现 ,不过,这里对行为的描述不是通过肢体的外在运动轨迹来表示的,而是通过激活肢体运动的内在传导信息和传导载体的活动情况来描述的,这种内部的信息传导作用过程与外部的行为表现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基于信号作用逻辑的作用层可以直接用来指代行为。 这种基于信号的描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直接对接神经系统,以及加载于神经系统之上的认知和价值表现 。每一类行为场景中都包括触发信号的基本作用要素、负责传导信息的机体作用组件、组件传导信息的基本程序、组件的结果状态展现等,这些组件及组件活动只在信息传导过程中才有意义,当缺乏信息传导时,则只剩下毫无生气的躯壳。

对于人的价值认知体系来说,总共可分为六大基本作用场景, 从最底层的感觉系统的机械式感应,到最高层的针对矛盾关系的选择处理,每一类场景都代表着一组或多组刺激信号的采集,以及所触发的机体组件的响应过程 。作用过程强调的是认知过程的输入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在传入神经中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机体组织,这两者都是可以观察的,可以量化的,并且可用来定性认知这一黑箱系统的运作条件。

中圈代表的是 价值认知体系的关系层 ,它是认知过程对作用过程的关系刻录。基于作用过程所搜集的各种输入信号,结合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规律和主观思维表现,来 演绎推导认知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加工处理逻辑 ,从而解构认知层级的内部运作机制。认知体系的总体表现与一个基本的逻辑规则高度相关,那就是同步关联原理(5.1节),因为同步的条件不同、参数不同、结果不同,造就了关系认知的多样性,并且随着认知层级的升级,催生认知的条件和参数愈趋复杂,最终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强大关系处理能力的超级系统。每一个认知层级所刻录的基本逻辑关系,不仅仅是认知体系对场景要素的认知结果,同时也是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价值体现。六个层次的六种关系统称为趋性关系。

内圈代表的 是价值认知体系的意识层 ,意识层没有具体的指代,它是通过作用层和关系层来间接体现的,它对应的就是那个虚无缥缈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有着其固有的共性逻辑,这个逻辑不是体现在意识的具体表现上,而是体现在 意识的运行法则 上,这个法则就是柬汰机制,也称价值分化机制(4.4节将做进一步讲解)。如果把内在精神世界看作是所有认知要素的关系集合的话,那么柬汰机制就是分拣精神世界当中关系要素属性的执法者,基于此而衍生出了每个个体所特有的行为表现、关系认知和价值观。当我们说意识的时候,它可以指行为趋向、关系认知或价值分化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行为、认知和价值趋向的泛称。

上述三个层面本质上是一体的,只是阐述的角度不一样,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价值与认知体系的内在逻辑。

价值认知体系的六个意识层次之间存在着递进演化的关系,简要说明如下:

初级层次个体建立了对基本的刺激信号的感觉体验(即感受过程),并基于刺激信号的影响趋性做了价值分化(宜态分化),如冷热酸痛等,从而形成本元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本觉;

第二个层次个体建立了对刺激信号的分类组合感知能力(即感知过程),基于对特征信号的关联性运算,分化出特征信息的关系差异(焦点分化),从而实现了对事物的区分识别,形成关联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丛觉;

第三个层次个体基于焦点目标牵引和感觉系统反馈,构建了基本的行为作用方式(即机动过程),并实现了感受过程和感知过程的同步融合,形成了对作用对象的趋性分化(性状分化),催生了作用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履觉;

第四个层次是个人在面对趋性目标或行为刺激时所唤醒的能够趋近适宜状态的特定行为认知反应(即消解过程),基于情绪的校验反馈固化了个人对作用动向的效用趋向(效用分化),形成了需求关系认知,也初步树立了个人的价值观基础,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弭觉;

第五个层次是个人的需求进程受到外界影响时的特定行为与认知反应(即调谐过程),柬汰机制同时在行为趋向和认知导向两个方面进行校验,并由此催生了个人对不同主体间交互关系的多维度效用认知(义利分化),形成了嵌套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势觉;

第六个层次则是个人对存在价值趋性矛盾的场景关系的再认知能力,基于问题回溯而生成矛盾关系的价值差异,进而触发行为实践(即择处过程),通过实际结果表现来校验原有行为决策的有效性,从而使得个人不断获得在各种矛盾场景下选择更具环境适应性的关联背景(趋势分化),形成了发展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虞觉。

雪花模型阐释了人的六个认知维度,它们对应着六个不同的关系处理层次。在这六个层次的进化过程中,越底层越原始,越顶层越智慧,前三层表现出一种机械性,故描述时多用“个体”,而后三层才逐渐展现出人性,故描述多用“个人”。场景刺激信号被认知系统加工处理为各个基本关系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联被印刻在认知系统当中,不同的意识层次,刻录的关系维度有所不同,越到高层,关系就越复杂。每一个层级的跨越,认知系统就增加一个关系维度,同时系统针对这个维度进行校验,在兼容底层价值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校验所形成的差异而生成新的价值趋向,由此逐步推动个体去适应更多关系维度的复杂场景,然后基于此发展出更复杂的行为认知能力,直至校验机制不足以应付系统的复杂性为止。

引用

1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蔡曙山

2 人类认知世界的六个基本维度?CSDN网站 意识解密

物质是可以无止境地细分下去的吗?

在生活中,有两个和人类智商有关的荒诞说法,其一是脑袋大的人更聪明,其二则是人类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利用。我很好奇这样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果强行关联这两个说法,那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只有10%的部分会被开发,那么,那些脑袋大的人的这10%会大于一般人?

关于智商的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没错,有不少科学家都在思考,人的认知能力和灰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但这个试图揭示人脑谜团的答案,却让所有加入到这个复杂研究中的科学家们,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未知的深渊。并且,即便是在科学界中,这个和智能有关的问题也充满了各种争议的声音。

首先是关于智商IQ的定义应该如何进行衡量,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时刻,一个人的智力会不会也在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和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值。与此同时,人的智商是不是跟大脑组织的多少、或大脑的重量有关,这也是科学家们需要解答的许多问题之一。

大脑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拥有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大脑,称为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部分。这是一个主导人体一切活动、思考所有问题,并调节环境和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大脑表面有一层灰质被称为大脑皮层,而大脑表面分布的向下凹的沟,则增加了我们大脑平层的表面积。

在大脑的深层,是包含了大量核团和神经纤维的髓质,并且,那些半球内的白质也拥有各自不同的走向。人类的语言、意识和学习等能力都依赖于我们强大的大脑,事实上,我们人体所具备的功能,往往会对应到大脑皮质上的某个特殊位置。

比如,运动区和感觉区就可以在大脑皮质上找出对应的位置。而让人类拥有思维和语言能力的优势半球,则在中枢偏于皮质的左侧位置。通过后来的研究,我们也知道了,其实大脑的右半球也具备它独有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对空间进行辨认,又或是像触觉或深度知觉这样的感知,则是右半球发挥着主要作用。

简单来说,大脑的左侧半球占据着语言活动上的优势,而大脑的右侧半球则在较多的非语词认识功能上更擅长。事实上,人类大脑的两个半球在技能上存在不对称性,没有哪个半球绝对负责什么功能,只是有明显差异性而已。

脑袋大是不是就可以拥有更多智慧

虽然关于智商存在很多争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一个人的脑袋大小并不和聪明程度对等。并且,对于相同物种而言,其大脑的大小并不会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如此难以理清智商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当我们的两个被研究对象分别拥有1100克和1400克重量的大脑时,他们之间的智力水平还会被许多其他的变量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局限于大脑的重量,还包括了神经元密度差异、大脑结构性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家喻户晓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大脑就并没有比一般人大多少,而他的大脑也不是许多人道听途说的那样只被开发了10%!并且,在一些对幼儿脑部扫描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被检测出的智力分数,其实也与大脑的大小没有什么关联。并且,如果一个人的头太大,那往往不是因为聪明,而是有病。

人类真的只使用了百分之十的大脑吗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并不可能进化出一个使用率只有10%的部位,不管是我们的大脑、还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很多人一开始接触到这个不科学的谣言,是因为有人说最聪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其实也只开发了大脑的10%左右。

由于很多人对此种罕见的智商疯狂痴迷,以至于这位名人科学家在死后,甚至都没有躲过自己的脑袋被切片。倘若相信此般荒谬传言的人,他们都生活在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过去,那么或许还可以被理解。

但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掌握了很多科学技术手段,像这样的谣言很简单就可以被澄清。仅仅是通过设备对大脑进行扫描,便可以清晰地表明,人类的大脑并没有那么多闲置的部分,其实他们都在努力的工作者。

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其实也跟我们身体上的肌肉群类似。虽然,我们不经常会同时调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组织,但这并不代表着它们从未参与到身体活动之中。我们只是没有在既定的时间里,调动大脑的所有部分,而不是真的这部分就从未被开发。

并且,即便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就不只使用肝脏或心脏的10%,却唯独要只使用大脑的10%?到底是大脑真的就这么与众不同,还是一些人不愿意在荒诞的谣言中醒来?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具有一定科学认知的人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人类发明了一个超级“放大镜”,你绝对会细思极恐。不信,你可以看一下这组照片,把1亿光年外的世界一直放大到1皮米,会发生什么?

(感兴趣的话,这组照片看完需要点耐心)

1亿光年,宇宙看起来星光点点,那么再把镜头放大10倍,看一下1000万光年。

1000万光年下,宇宙在的星星看起来变大了点,但还是星星。那再放大10倍。

100万光年下,我们终于看到了银河系。

再放大10倍,来到10万光年,基本上是整个银行系,银行系就如同一个旋转着的星云团。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万光年,我们看到了银河系的特写镜头,如同来到了星云团上某一个云团的上空。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千光年,这时我们已经走进了这朵“云”的中间,又如同我们身在沙尘暴中,一片模糊。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百光年,灰尘中的大颗粒不见了,只有一些细小的粉尘。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0光年,好像和1百光年没什么区别。但是出现了和1亿光年一样的镜头。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光年,细小的“灰尘”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颗粒。

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万亿公里的上空,试图再放大,但依然看不清。

那么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千亿公里的上空,这时我们看到了太阳系。

来源:https://wzwxpx.com/cshi/202412-52.html

那么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百亿公里的上空,图中的亮光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那么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0亿公里的上空,镜头下的"灰尘"又变多了,蓝框部分是地球所在位置。

那么再放大10倍,我们来到1亿公里的上空,地球就在这条绿色的“线”上。

然后是,1000万公里

100万公里。镜头再一次蒙“尘”,又出现了与1亿光年和10亿光年一样的镜头。

10万公里,终于看到了地球。

1万公里,地球上的云层,是不是和10万光年下的银河系很像。

1000公里。镜头焦点依然保持在画面中心位置,这里是北美区。

来源:https://www.wanghongming.com/cshi/202412-2.html

100公里,我们看到了芝加哥。

10公里

1公里。来源:https://wzwxpx.com/zhishi/202412-139.html

100米。

10米。

1米。

0.1米。

1厘米。

1毫米。

100微米。

10微米。

1微米。

0.1微米。

100埃。

1纳米。

1埃。

来源:https://wzwxpx.com/cshi/202501-200.html

10皮米。

1皮米。

来源:https://www.wanghongming.com/cshi/202412-125.html

这组很早就在网络中出现过,我觉得很有意思就保存了下来,可能有不少朋友看过。但是这并不影响观看的结果。

物质真的可以无止境地细分下去吗?

这组告诉我们,答案似乎很明显。可是,我们又无法观察到。

几千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 探索 什么物质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们只能知道是由电子和夸克组成,人类把现在已知的“小的不能再小”物质,称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组成了原子和分子。

来源:https://wzwxpx.com/bkjj/202412-138.html

但,为什么我们根本无法观察到物质细分下去的东西了?

首先 ,人类如今被技术所限,而目前的科学 探索 似乎也达到了人类的认知边界,

现在人类所知道的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通过光的反射传播的,而光又有传播速度,月光传到地球需要半秒钟,太阳光传播到地球要8分钟,一颗最近的恒星光传播到地球要4年多。

科学界对宇宙的诞生认为是在150亿年前,

所以,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宇宙空间直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的范围内,150亿光年之外,我们看到时,光已经穿越了150亿年。

其实 ,光还有欺骗性,也就是著名的 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光子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取决于你的观测姿势,也就是所谓的 观察者的魔咒。

所以,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新理论:光或许是一种极智能的外星AI机器人,比如《三体》中是智子。

然而,人类目前所知的所有事物,包括星系,恒星,行星,高山,河流,只要是可以看得见的物质,只占茫茫宇宙的5%,剩下的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甚至包括颜色,也可能不同星球上的生物看到的不一样。

于是,就得出了这样几种结论:

1、我们看到的物质,只是现在看到了,可能很久以前就消失了。

2、我们看到的物质,根本不是我们看到的,是“别人”让我们看到的。

3、我们看不看得到一种物质,取决于我们看不看它。

最后 ,更让我们觉得无法理解的是,量子力学代言人玻尔告诉人们,如果将宏观世界的常识用在微观世界的科学上,属于自寻烦恼。他说:物理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是什么,那就错了。

因为量子领域,粒子有着非常诡异的不确定性原理: 我们永远不能同时测准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如果你位置测量得超精确,那么误差速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在量子魔法时代,就算我们知道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还能细分下去,我们也无法观察到它,或者说目前不能。当然量子魔法并不止于此。

决定论告诉我们,我们在过去和未来所看到,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事情都在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的那一刻已经被决定了。

这个理论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几的很多科学家的支持。

为什么有这个理论了?

在基础科学里,我们能很容易地算出一个物质在运动时某一时刻的速度,那么我们是不是能用科学定律来计算出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再计算出下一时刻的状态,不就能知道物质是不是可以无止镜的细分下去。

但是,实验告诉我们,不可能。

因为,时间,光,都是假象。在经典力学中,物质都能遵循科学定律,但量子世界很任性,你不光是不知道它会在哪里出现,就算你判断出它的下一位置,它还能凭空消失,更别说去计算它的速度了。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事实。

也就是说,我们吃不吃饭,买不买**,会不会中奖,能不能遇到漂亮的老婆,会不会活到80岁,都在150亿年前就被注定了。

所以,缘份天注定,命运早有安排,而且还是在150亿年前,同理,物质会不会无止境细分下去,我们能不能看到到,在决定论里都是注定的。

写在最后:

物质会不会细分下去,人类目前无法了解,人类科学几千年的时间,在宇宙面面前不值一提。或许如同开篇一样,溜达了一圈,发现只是一种循环。

就好像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认为,或许 人类文明实际上正生活在一个电脑程序当中

但不管怎么样,人类需要不断 探索 ,而好奇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的 探索 ,才能了解宇宙,了解人类自身。

对宇宙和科学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BBC和中科院推荐书籍,包括宇宙科学,人类未知,相关实验,航天器图解,等等很全面,好看不贵,涨知识的同时或许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观。

最后借用网易上的一个评论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物质可以无限再分吗?

如果我们拥有一把神砍刀,不管物质多小,都可以切,那是不是意味我们可以把物质无限地切分下去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有在思考。在古希腊时代,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四大门派,最早的一个先哲叫做泰勒斯,他也被称为科学哲学之父。这是因为后来的西方的“形而上学”和“科学”就是从古希腊时代发展而来。

古希腊哲学家们当时就在研究一个极其深刻的问题: 万物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泰勒斯认为: 万物的本源是水 。他隶属于“自然哲学(科学的前身)”,这个支所研究的就是万物的最小组成部分到底是什么?

而另外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则认为: 万物的本源是数 。毕达哥拉斯所代表的的就是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开端,他已经开始对事物进行抽象的分析和总结,所以他这支研究的是万物运转的背后规律到底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后来就是沿着这两个分支发展下来,“自然哲学”这支最值得称道的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也就是著名的原子论。只不过,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如今科学中的“原子”是两码事,他所说的原子是哲学层面的,无法再进行切分的。所以,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得到的结论是:万物不能够无限细分,总会达到尽头,只不过对于尽头的那个构成有一些不同意见,最有名的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基本粒子

如今科学中提到的“原子”实际上是可以再分的。不过,自从德谟克利特之后,很少有人再去研究微观世界。这主要是因为观测仪器限制。一切到了20世纪前后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利用发展出来的各种仪器已经可以获得微观世界的一些物理现象。

卢瑟福就发现,原子当中还有原子核和电子。随后,他和他的学生查德维克又一进步撬开的原子核的世界,他们分别发现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他们用到的方法也很纯粹,就是用粒子去撞击原子核,以此来获得原子核内的信息。于是,科学家们就在思考,质子和中子是不是也可以再分?

科学家们就利用与卢瑟福和查德维克类似的方法来轰击质子和中子。结果他们就发现,当粒子轰击质子和中子时,会有三个不同角度的偏转,这意味着质子和中子内部应该还存在着其他粒子,它们要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科学家把它们成为: 夸克

科学家不仅探究了质子和中子的情况,他们还进一步建造了许多大型加速器,依旧是利用“撞”的形式来获取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现象,还发现了许许多多其他的粒子,这也让理论物理学家很头疼,他们就在思考:如何用一个理论来描述这么多的粒子?

这后来也就有了距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理论物理学高峰: 标准模型 。在这个标准模型当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粒子,一种叫做 费米子 ,一种叫做 玻色子

其中费米子包括了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粒子,而玻色子则包括了胶子,光子,W玻色子和Z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这个该如何理解呢?

我们可以把费米子理解成最小的构成单位。如果我们有一把神砍刀,把物质无限切下去,最后再也切不下的最小粒子就是费米子。那玻色子是什么呢?

玻色子是用来传递相互作用和赋予粒子质量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就拿一个质子来说,它实际上是有三个夸克和胶子共同构成的,胶子就好像是“绳子”一样,把三个夸克绑在了一起,传递的是强相互作用。所以玻色子就好像是构成万物所用的“粘合剂”一样。

总结

从标准模型的理论来看,物质是不可以无限细分的,切到最后会剩下费米子,费米子包括: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等。但是仅仅有基本粒子是不可以构成物质的,宇宙中之所以有物质构成,还需要玻色子的加入,它们类似于万物的粘合剂,把费米子粘黏起来,或者保证物质的稳定性。

答:物质是不能无限细分的。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古代庄子的思想,在数学中成立,但是在实际当中行不通,因为根据现有物理理论来看,物质存在最小单位。

生活中见到的大部分物体,都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本身还可以细分为质子和中子,现代物理学中能接触到的基本粒子,有夸克、电子、光子、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

在量子力学中,到了基本粒子层面后,物质就无法继续分解了,至少在当前科学技术层面无法细分,这些基本粒子的组合,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

另外量子力学指出,宇宙存在最小尺度“普朗克长度”,数值大约是1.6*10^-35米,低于这个长度是没有意义的:来源:https://wzwxpx.com/cshi/202501-242.html

在一些较为前沿的理论中,比如超弦理论,就认为事物由更小的“弦”组成,电子、夸克和光子等等,都可以继续细分为“弦”,弦以不同的方式震动得到了不同的粒子。

弦的尺度数量级为普朗克长度,以现有的实验技术,远远无法探寻弦理论研究的尺度,所以超弦理论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也是被看好的最有可能成为终极理论的理论。

量子力学的观点,就是假设世界是离散的,长度、时间、空间都是离散的,这样的处理方式能避免很多悖论,也非常符合实验观测数据。

在数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悖论,叫做“巴拿赫-塔斯基悖论”或者分球悖论,该悖论建立在选择公理上严格推导出来。

分球悖论的大致意思,指的是一个三维实心球,可以通过细分为有限部分,每部分又分为无限份,然后仅仅通过旋转和平移,就可以重新组合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实心球,而且和原来的实心球一模一样(质量相同,密度相同,半径相同)。

该悖论或者说定理,在数学推导上无懈可击,但是明显违背了物理定律,其中的关键在于,分球过程涉及“无限细分”,一旦物理世界不能无限细分,那么该悖论就无法在物理世界中出现。

这一悖论似乎暗示着物理世界不能无限细分,但是仅仅是一种暗示而已,大自然规律是和谐与美妙的,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悖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

水遇冷变成冰,冰遇热变成气,气遇冷有成了水。水是量分了,冰是量形分了,气是无形量分了但有质。只有质变而分,浩瀚天际无限无边,星体质分,空间细分有银河系,太阳系等。

我们也是在世界细分,有亚洲,欧洲,非洲等,从古至今也一样,各国在各洲是各有其分之分。

来源:https://www.wanghongming.com/xwzx/202412-33.html

我们中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约前369――前286年)曾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体现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思想。而差不多同时代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年)却提出物质原子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虚空是原子的活动场所,是真正的空无一物,这些原子并不一样,但不可再分,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这些原子没有实质内容。他还认为原子是一种存在,虚空是一种非存在,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这些思想与现代科学思想很接近。道尔顿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成近代原子论。只不过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不是物理上的最小单位,原子还是可分的,卢瑟福α粒轰击散射实验证实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964年美国的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模型,1968年被发现。那夸克又有什么组成的?量子力学的思想是物质应该存在最小组成单位即基本粒子,物质不能无限可分。于是一场寻找基本粒子的行动开始了,历经三次变更,目前确认存在62种基本粒子,数目有点大。那它们真的不能再分了?现代科学认为这些基本粒子是“可分而不可分离”,就是它们是有质量内容的,不是虚空,所以应该有“东西”组成它们,但这些“东西”又不能单独存在,因此不能分离。“量子”的精髓是数学上比量子更小的东西是没意义的。以此来锁定物质的无限分割。这些基本粒子就是量子。

针对上面的观点,有的科学家提出质疑:物质不能无限可分在哲学上逻辑上讲不通。第一,基本粒子数量太多,失去了基本的意义。好多粒子都是为满足标准模型才出现的,如果没有,就用大型对撞机去撞击产生,直到撞出理论预测的粒子,好多人为撞击产生的粒子寿命短的只有10的负几十次方秒,这样下去,基本粒子的数量还会增加,想要什么样的就能“制造”什么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本粒子不基本。第二,正如上面所说,基本粒子有质量有实质东西,实质东西就应该有大小有多少,这个“东西”不管能不能独立存在,它都是基本粒子的组成部分,是基本粒子分的,是更基本的东西,再往下一层,这个东西还是有内容,有内容就能继续分,……直到从有形实质变为无形虚无,就像数学上的极限,这样才算完美。极限是什么?极限既是目标结果,过程又是数学上的无限。因此物质应该是无限可分的,根本不存在基本粒子。从这里也可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虚空组成的。

两种观点走向两个极端,一种认为存在基本粒子,物质不能无限分割。一种认为不存在基本粒子,物质能无限分割。第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62种基本粒子不同的组合组成,虽然基本粒子种类多一点,但比说“所有物质都是有最最基本的一种粒子组成”更合理一些。但由此还是容易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不同的基本粒子及不同的组合方式组成不同的物质?本质上都是由一种最最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为什么出现差异?还有同一种基本粒子比如说中子质子吧,所有的中子都一样吗?所有的质子都一样吗?答案是宇宙中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东西,包括基本粒子数量级的,因为完全相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应该是个具有普适性的宇宙基本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根本不存在基本粒子,每一个基本粒子个体都是不一样的。这也部分解释了物质出现的差异(物质多样性)。还有我们一定不要犯牛顿时代的机械论,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所有运动现象都理解或归结于机械运动。实际上宇宙复杂的很,物质和物质之间、物质和意识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它们是一个系统。不能单纯把物质归结为只是由什么基本粒子组成,它们还存在一些别的东西,这才是物质多样性的真正原因。所以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存在基本粒子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应该说现在就分到这一层了,以后肯定能分下去,最后分到和宇宙本质相通。所以物质的分割与对宇宙的认识层次紧密相连,物质的分割最后必然和宇宙的其它东西联系在一起。

另:西方有的科学家提出“超弦”理论,M理论,他们抛弃基本粒子是点粒子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维的弦,实际上“弦”是什么物质的问题仍然没解决,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了。解决此类问题还是我们东方。

物质=意识=念头,有=无,死=生,她们不可分割。

如果按照量子力学的描述,构筑整个宇宙的粒子都是由夸克、胶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固然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来源:https://www.wanghongming.com/cshi/202412-62.html

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绝对,当初认为不可分割的原子还不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被证明是可以继续分割的。所以,万事无绝对,现在我们的技术手段只能够认识到夸克、电子等级别。如果那天人类能源技术发展了,可以制造出来更为强大的对撞机,不仅可以把质子、中子“撞碎”。甚至是电子、夸克等最基本的粒子也给撞碎,从而发现更为基础的万物构成组分。

即便是现在,有关基本粒子的形态存在还有争议。其中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够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超弦理论则认为: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材料并不是夸克、电子等粒子,而是一段段一维的能量弦,这些弦的不同振动形式,造成了多种多样的粒子特征。所以说,如果把物质最终分割,得到的可能就是一段段能量之弦!

宇宙之大,规律之精妙,我们也只是略知皮毛,期待往后科学更大的发展吧!

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即:显性存在与隐性存在(本性无形)

所有的物质我个人认为都是能量的聚合现象。例如:阳光就是波粒二相性。我们能感受到它的热能也同时能见到光的色彩。

因此说物质可以一直分下去这话也对也不对。应该说物质的体性是空性。表现形态是即是色即是空。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易经:说的简单透彻。易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项,四项生八挂。往后无穷无尽显出大千万相的宇宙万物。

智慧的原点就是空性!l

物质是一种现象的存在。自性是空性的,体性的表现又是有形有象的。

体相用三位一体!性本空,无自性!

首先,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所谓“无限可分”的概念只存在我们想象中,或者说只存在数学概念里!在数学领域,数字可以无限“分割”,你可以把数字“1”无限地平分下去,永远每走尽头。也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比0大的最小的数”!

但有时候数学概念并不一定适用于物理定律和现实世界,从这点来讲,数学并不是科学,它只是人类 探索 宇宙的手段,为人类服务的!

那么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物质呢?

目前的科学发现并没有指定那些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但存在一些基本粒子,比如说电子,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夸克等,我们并没有真正发现这些粒子是否具有内部结构!

不过即使这些基本粒子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但由于物理学上存在最小的长度,意味着基本粒子不可以无限分割下去!

这个最小的长度就是“普朗克长度”(对应的还有普朗克时间和普朗克温度等),这个长度是由普朗克常数,光速和引力常数的数值决定的,约等于1.6x10的-35次方米,相当于一个质子大小的10^22分之一,被任性是“有意义的可测量最小长度”!

普朗克长度的存在可以避免一些悖论的产生,也意味着我们的时空结构并不是连续的,在最小的时空结构层面存在着时空“跳跃”!

如果《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来给你讲一讲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因为他研究的就是弦论。 来源:https://www.wzwxpx.com/bkjj/202412-29.html

现实中弦论是维内奇诺最早提出来的。就是说亚原子粒子,比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类的粒子,其实不是点状的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这个弦通过不同的振动以及运动就成产生各种粒子,也符合能量和物质可以互相转化。来源:https://www.wzwxpx.com/bkjj/202412-82.html

目前如果弦论被证实的话,就可以将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谁能证实弦论,诺贝尔奖是跑不了的,而且还还可以掀开人类对于自然理解的新篇章。

所以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细分,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能量和质量可以互相转化。想动脑子的话,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粒子全部转化为能量,那其实还是这坨东西。能量可不可以细分呢?来源:https://wzwxpx.com/xwzx/202412-53.html

关于“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数学模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