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20世纪有关地质科学的国际合作是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20世纪有关地质科学的国际合作是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地质科学经历了“水”与“火”的论战,灾变论与渐变论论战,进入了学科的论证阶段。1831—1833年莱伊尔《地质学原理》的问世,“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得到公认,基本上完善了学科的理论体系,进入了地质学史上所称的“英雄时代”。

但是,对地球起源和演化仍众说纷纭,其中有博蒙(Elie de Beallmant 1798—1874年)的地球收缩说(contnaction Earth),与之相反的地球膨胀说(expanding),杜顿(C.E.Datton,1841—1912年)的地球均衡说(theory of isostory),霍尔(J.Hall,1811—1898年)的地槽学说(geosyneline theory)以及脉动说(pulsation theory)等。

进入20世纪的地质学,由于先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运用,相邻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杂交,相关科学家的学术交流、合作,探索与验证地质综合体物质赋存形式、结构及其运动形态不断深化,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人类对地球、地壳、地幔物质及其运动的认识,无论从宏观上,抑或是微观上,都显示出揭示地球奥秘的新阶段。大陆漂移学说是20世纪地质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国际地学组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其积极推动下,地球科学国际合作的实施是揭开地球科学新理论的“金钥匙”,也是论证板块构造学说的“试金石”。

地质构造的相关理论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然而,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总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再加上一些低山和丘陵,地球的陆地上可以说到处布满了山。

那么,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山呢?地质学家的地质力学理论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般情况下有2种挤压力:①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②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一般说来,地壳中比较结实刚硬的部分,在地壳发生运动的时候,往往发生断裂,在断裂两侧相对地上升或下降,有时也能形成高山。但许多时候是大面积地升降,可以海拔很高,地势仍然比较平坦;而在地壳中一些薄弱的地带,则往往容易发生剧烈的褶皱、隆起时变成为绵亘的山脉,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在许多大山中,就可以见到岩层变得弯弯曲曲的,这就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这种褶皱变动,在强大的缓慢的力的作用下,地壳中的岩层可以具有一定的塑性,从原来近于水平的状态,变得弯弯曲曲。山岳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作用造成的,但那里地壳的性质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地壳运动造成了地面的凹凸不平以后,便使地面的流水得到大肆活动的场所。地势高低相差愈多,流水的活动能力愈强,对地面凸起部分的冲刷侵蚀进行得愈快。总的趋势是要把这凸出的部分削平,风和冰川也同样进行着这种工作。因此,地球上有些高山降低了,甚至变成和平地差不多。但由于地壳的运动并未停歇,像喜马拉雅山是在距离现在2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形成的,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因此,现在我们的地球正处在一个巨大的造山运动之后,像喜马拉雅山经中亚到阿尔卑斯山这一大串山脉,都是在地球的历史近期隆起形成的,因此现阶段地球上的山特别多。

在流水侵蚀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地面各处岩石性质不同,它们抵抗侵蚀的强度不同,同时流水的侵蚀能力也各不相同。在一些地方,在一定时期内,它不仅没有起到削平的作用,反而把地面雕琢得高低起伏。冰川的这种作用也很显著。许多大山的形成虽然基本的原因是地壳运动,而具有现在这样的山形,是经过流水和冰川加工的。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地球上的山不但很多,而且崇山峻岭更是形象万千。说中国大陆是由许多地块拼合起来的,又有谁会相信呢?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此事要从“指南鱼”的带磁说起。

指南鱼

北宋时有一本叫《武经总要》的军事著作,书中提到行军时如遇阴天黑夜,可用指南鱼辨别方向。书中还记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将一张薄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炭火上烧红,然后把鱼头朝南,让它冷却,冷却后将它漂在水面上,鱼头就会指向南方。现在看来,指南鱼之所以会指南,是鱼形薄铁片在冷却过程中被地球磁场所磁化,而成为磁性体的缘故。

古时候火山喷发时流出的炽热岩浆,在冷却时受到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也会形成带磁性的岩石。尤其是含铁较多的玄武岩。这种磁性叫做化石磁性或剩余磁性。具有化石磁性的岩石,就像是一只只指南鱼,不过它不是指向现在的南极,而是指向岩石生成时的古地磁极。根据化石磁性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又可以算出这岩石在形成时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越大,在赤道倾角为0,在两极为90°)。地质学家检测一些带磁性的岩石时,常常会发现,有些磁性岩石形成时所处的纬度与它现在被采集到时所处的纬度大不相同。这说明,这些岩石现在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它形成时的原始地方,而是从远方漂移过来的。

对化石磁性的研究,不仅表明中国大陆确实发生过漂移,而且发现大约3亿年前华北地块中部与华南地块中部之间相距约20个纬度(2000多千米),这比它们目前的距离要远得多。在华北与华南之间的秦岭,地质学家发现了古老的洋底岩石蛇绿岩和海洋沉积物。可见,华北与华南之间曾经隔着一个辽阔的海洋。2亿多年前,这两个地块相互靠拢拼合,夹在其间的古海洋消失了,古海洋中的沉积物和岩石遭到挤压,就褶皱隆起成为雄伟的秦岭和大别山。

古生物及其他证据也表明,在远古时代,华北与华南并不是同一块陆地。5亿~8亿年前华南的地层和生物面貌与华北的完全不同,却与澳大利亚十分相像。如华南与澳大利亚都发现过6亿~8亿年前只有在十分严酷的气候下才会有的冰川沉积物,而华北却没有。化石磁性研究证明,华南可能一度与澳大利亚相连,后经长途漂移才与华北地块拼合在一起。

同样的证据也表明,西藏、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都曾是被古海洋隔开的孤立地块。3亿多年前华南位于热带,西藏地块上却生活着喜寒生物。到1亿多年前,华南的淡水蚌类进入西藏,反映了原先相距遥远的两地块已拼合在一起。上述地块大多在距今2亿~3亿年前后相互拼接,形成中国大陆雏形;各地块之间的褶皱山系就是拼接的缝合线。在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初,华北—塔里木地块还与西伯利亚拼合,于是形成古亚洲大陆。至于印度地块北上与西藏碰撞汇合,形成现代亚洲,已是距今4000多万年的新生代了。

关于山,中国的先秦典籍《山海经》,在世界上也算得上很了不起的早期著作了。《山经》以山为中心,描述了南至广东南海、北至内蒙古阴山、西至青海湖、东至舟山群岛的广大区域内的自然地貌。对每座山的地理位置、水文、动植物、矿产甚至神话传说,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述。这是一种极可贵的科学尝试,然而对山的成因,除神话传说几无所述。在中国,直至宋代才有沈括和朱熹依据山上的水生动植物化石,有了“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猜测。

后人毕竟聪于古人,现代地学家从地球脉动导致的岩石板块运动找到了造山的动力。今日之科学已发展到不仅能对每座山的历史给出有根有据的分析,而且还能对全球山脉大格局的形成达到轮廓性的了解。

三清山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与玉山县的交界处。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8°54′、东经118°03′,紧靠浙赣铁路干线。古为饶、信、衢三州之会,今为华东旅游网络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家重点风景各胜区。

三清山东距浙江衢州144千米,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千米,西距上饶市78千米,北距安徽黄山市263千米。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中心景区71平方千米,最高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三清山山体南北长12.2千米,东西宽6.3千米,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因此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仙灵众相,惟妙惟肖,邀游于清虚之境,出没于云雾之中,古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珍树仙葩世所罕见,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为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之所。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异彩纷呈,钟灵琉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誉。

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3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10.html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三清山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2000万~3000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所以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全球板块结构及其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由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比雄和英国的麦肯齐共同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说。地震学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板块构造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承认这一学说。于是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被视为岩石圈大陆构造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也就被视为新全球构造理论。

按照岩石圈板块学说,一个刚性的岩石圈可依其地质构造特征区分成若干岩石板块。经过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多倾向把岩石圈区分为7个大板块和7个小板块,每个板块又可区分成若干地块。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3种构造体系:全球洋脊构造体系、大陆新造山带构造体系和岛弧—海沟构造体系。这3种构造体系都是明显的变形破碎地带,活动性很强。因此全球的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地带。板块的边界是某些地块的边缘。地块边缘的地质构造体系为大陆上老的褶皱带构造体系、大陆裂谷构造体系、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体系、洋底的海岭构造体系、大陆大断裂带构造体系和洋底大断裂带构造体系。这7个大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澳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和南极板块。

太平洋板块是由单一的大洋岩石圈组成的大洋型板块。这个板块有9个地块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73.html

亚欧板块主要由大陆组成。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之中。亚欧板块的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亚欧板块有24个地块。

印澳板块有9个地块。

非洲板块主要是非洲大陆。大西洋的部分海域也被划分在该板块中。非洲板块有9个地块。

北美板块包括北美大陆和北冰洋盆地的绝大部分,有14个地块。

南美板块主要是南美大陆,有6个地块。

南极板块有9个地块。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内圈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7大板块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地球的内圈有一个向西的转动。除此之外,岩石圈的板块还存在一个离极运动。北半球的板块向赤道方向运动,南半球的板块也向赤道方向运动,但南北两半球板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岩石圈板块作为整体相对内圈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岩石圈板块除了有整体运动之外,各板块之间还存在相对运动。岩石圈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有3种形式:板块相互分离、板块相互汇聚和板块相互平移。目前,全球岩石圈板块相对运动的速率大部分已被确定下来。根据板块的这3种相对运动形式,其边界可称为分离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和平移型板块边界。

板块相互分离运动一般发生在较古老的大陆块的破裂带。分离运动的结果会产生一个新生大洋盆地。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09.html

板块汇聚运动表现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这种相对运动与全球大规模造山运动有密切关系。

板块平移运动表现为2个板块以简单的方式相互滑过。板块平移运动在许多情况下是沿某种形式的扭动构造带发生的,它与板块的分离运动和汇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全球新造山带构造体系

如果说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出来的,看起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披着冰雪的盔甲、威严的世界屋脊,怎么能和大海联系起来呢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96.html?而事实却证明了该理论的确凿性。当我们攀上喜马拉雅山的陡峭的崖壁,或是在幽深的山谷里,仔细观察那儿的岩层,就能找到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笔石、腹足类、腕足类、鹦鹉螺、菊石、瓣鳃类、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介形虫、有孔虫、海藻和鱼龙等。由此便可以证明这儿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涌现出来的。

那么,茫茫的一片古海,又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呢?这是地壳上升的结果。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700~5900米的地方,发现了生长在100万年前的高山栎和毡毛栎化石。这些植物,现在仍生长在我国西南广大地区海拔22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内。虽然100万年前的气候状况和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高度与现在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粗略估计,该地100万年来大约上升3000米,平均每万年约上升30米。根据类似的资料推算,我国西藏定日县南某地在20万年来上升了约500米,可见在这儿的地壳隆起多么强烈。喜马拉雅山从大海里升起来成为“世界屋脊”,现在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有点慢,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罢了。

所谓新造山带指晚近地质时期,即中生代以来形成的褶皱山脉,同时又是岩石圈中现在正在发生大规模造山运动的地带。新造山带基本位于两大狭窄的地带内,相应地两大造山带分别称为环太平洋造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环太平洋造山带经菲律宾、日本和阿拉斯加,以及美洲大陆西缘的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最后延伸至南极洲。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延伸,经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最后同新几内亚相接,大体横跨北非、欧洲和亚洲。

位于太平洋板块东部的北美板块,相对于地球内圈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运动。北美板块的西部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使太平洋板块东部的一部分参与造山运动而被北美板块吞并,形成北美大陆西缘的巨大褶皱山系。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是向西向北的。由于南美板块接近赤道,有一部分在赤道上,所以南美板块向西的运动胜过向北的运动,它的西部边缘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也使南美板块西部产生巨大的褶皱山系。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西缘的由北至南的褶皱山脉连起来,成为环太平洋褶皱山系的一部分。在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的东部,则形成了蜿蜒曲折而又破碎的海岸形态。

亚欧板块主要由大陆构成,由东北向西南运动,并相对印澳板块向西推进。印澳板块包括印度半岛、印度洋东部洋底、澳大利亚及其周围部分洋底。印澳板块的9个地块有5个在南半球,2个在北半球,其余2个跨越赤道。其中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地区在赤道以上。印澳板块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板块,其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印澳板块与亚欧板块平行挤压形成了沿东西走向的褶皱山系。世界屋脊喜马拉雅、苏莱曼等山脉构成亚欧板块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褶皱山系的一部分。亚欧板块的北部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大陆壳岛屿。印澳板块的南部使澳大利亚岛与新西兰岛分离,形成了塔斯曼盆地。

总之,环太平洋造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就这样形成了,它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全球性的连续造山体系。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什么地震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特提斯构造带的丁字接合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构造特征。“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地洼说”和“断块构造说”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总结,被称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张伯声教授创立的一种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理论学说。这一学说的思想萌芽于1959年。当时主要阐明的问题是,相邻二地块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都以它们之间的活动带为支点带,互作天平式摆动,并相应地引起支点带本身与之同时做激烈的波状运动。1963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个地壳是由不同级别的激烈运动的活动带与不同级别的相对稳定的地壳块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级套一级的镶嵌构造。并把相邻二地块的天平式摆动在空间上扩大范围来统一考虑,引伸出地块波浪的概念。自此以后,经过张伯声教授等不断地研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成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波浪状镶嵌构造有别于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提起过的地壳的镶嵌构造。他们只是认为地壳的某些部分像一层“巨大的角砾”,杂乱无章地镶嵌在一起。而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则认为地壳的镶嵌是有规律的,其空间展布、运动变化都好像是几个系统的波浪的相互交织。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161.html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在理论兼收并蓄了“脉动说”的合理部分,从地球自身的运动探讨了波浪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赋于“地球四面体理论”以新的含义。它指出,由于地球以收缩为主的脉动,使地表产生四个地壳波浪系统。它们各自不停的传播及相互交织,形成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网。地球由于脉动所派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又加剧或减弱了一些方向的地壳波浪,并可在上述波浪镶嵌构造网上叠加一些其他构造形象。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就是地球以收缩为主要趋势的脉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转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综合效应。

该学说以地壳波浪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蚕行式、蛇行式和蠕行式)来形象地说明地壳各大小块体的运动是以水平方向传递为主,但“漂而不远,移而不乱”。它有别于“板块构造说”所认为的地壳几大板块在地幔上作远距离漂移的看法。而且波浪状镶嵌构造是由于不同系统的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交织而成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级级相套的地壳块体的镶嵌构造。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又称东西向构造体系,或称东西复杂构造带。在大陆壳上突出的表现为横亘东西的隆起山岭,往往出现在一定纬度上,它的规模很大,是具有全球意义的。

它主要是受南北向挤压力而产生的。它的主体是由东西走向的。

褶皱或压性断裂构成的,同时还有与它垂直的张性断裂和与它斜交的两组扭性断裂。这一系列东西复杂构造体系,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发展过程,也不一定具有同样的综合形态,但却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构造体系以及组成它的主要褶皱和断裂,大致都是东西走向的。在中纬度地区比较集中,它在大陆上断续延伸长达几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存在的踪迹。它的发展历史很长,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地壳运动,一般常伴随有东西走向的岩浆岩带分布。所以对各种矿产的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从中国大地构造轮廓来看,有三条明显呈东西向的山脉,形成三条横亘东西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由北往南是: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和南岭构造带。

经向构造体系

经向构造体系是一些走向南北的强烈构造带,又称南北向构造体系。其规模不等,性质也不尽相同。它主要由走向南北的褶皱和压性断裂以及伴生的张性、扭性断裂构成。在中国最为显著的南北向构造带出现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部,其中以大雪山—戛贡山为主体,称为川滇南北向构造带。该带在地理上称为横断山脉。自西向东并列有高黎贡山、怒山和大雪山,由一系列强烈褶皱和规模巨大的冲断层组成。在中国境内的其它地方,还有一些不太强烈的经向构造体系。在北方如贺兰山区南北走向的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形脊柱相复合;在南方,四川东南至贵州中部,有川黔南北向褶皱群出现。此外,还有一些经向构造体系,有的是呈零星分布,有的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相复合。

扭动构造体系

上述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体系,反应了经向或纬向的水平挤压或引张作用,都是具有全球性的构造体系,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但是,由于地壳组成的物质的不均一性,而使沿着纬向或经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地壳发生扭动,便形成各种扭动形式的构造体系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408.html

扭动构造体系的形式很多,根据作用力方式不同,可分为直线扭动和曲线扭动,前者一般称为扭动构造,如“多”字型、“山”字型构造;后者一般称为旋扭构造或旋卷构造,如帚状构造等。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前面所说的东西向或南北向水平应力,是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地球自转速度改变时所引起的离心力(一种是南北向的,一种是东西向的)产生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自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就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切应力,使地壳产生运动。切应力在赤道上为最大(因为地球转速最大),两极为最小(地球转速等于0),因此在赤道附近出现巨型张裂、扭裂以及大的旋卷构造。

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刚体,当自转角速度变快时,它的扁度就要变大,地球表层—地壳物质就向赤道拥挤,中纬度地带受挤压最强,于是就出现大规模的纬向(横向)构造带。同时,在纬向切应力方面,当自转加速度变快时,就使地壳中的结合不牢固的部分物质,因跟不上转速加快的步伐而掉队,犹如车速急增时,乘客后仰一样。这就使部分地壳相对地向西滑动,如美洲大陆相对于欧非大陆落后,便在它们之间出现了大西洋;美洲大陆西缘遇着太平洋底硅镁层的阻挡,形成南北向的巨大挤压带—纵向大山脉,伴生的山字型弧顶也向西凸出。

“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

“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即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理论,是黄汲清教授于一九四五年提出来的。该学说是在地槽发展单旋回观点上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单旋回,是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提出来的地槽褶皱带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地槽发展初期以下沉为主,有大量蛇绿岩出现;以后地槽型沉积褶皱成山,与此同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随后有安山岩喷发和各种小侵入体;最后褶皱带遭受剥蚀,地槽转化为地台,并有玄武岩喷溢。这就是有名的地槽发展单旋回的基本观点。

该学说认为,板块运动说与多旋回构造运动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过程中,把这两种学说密切结合起来,是地质工作者的长期任务。

“断块构造”学说

断块构造学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等,继承与发展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思想,吸取了“地槽地台说”、“板块说”等的合理部分,在分析与综合中国及世界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08.html

断块说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运用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球的构造形成与形变进行辨证分析,将构造旋回的划分与构造形成、形变过程联系起来。认为地壳的形变,一般是从褶皱到断裂;但一经产生断裂,它便对以后的变形起决定性作用,即第一期的断裂控制第二期的褶皱,第二期的褶皱改造第一期的形变,也就是基底控制盖层,盖层改造基底,所以断块学说,侧重于研究断裂的形成与发展。该学说认为,地壳形变主要取决于力和介质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二者都是不均一的,应力的集中与释放往往发生在介质的不均一处。由于受力方式、边界条件以及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断裂常以不同型式组成“X”型、“Y”型等断裂体系,可表现为拉张、挤压、剪切、剪切—挤压,以及层间滑动等不同活动方式。按不同深度,断裂可划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四级。同样,被各种断裂网格所切割成的断块,也相应地划分为四级。随着深度及温度压力的增加,褶皱与断裂具分层性,这种分层性与地球各圈层之间,“软”、“硬”层之间的层间滑动有关。构造层划分要考虑形成与形变两个方面,从形成到形变是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旋回。每一个构造旋回的形成控制该旋回的形变,而前一构造旋回的形变又控制下一旋回的形成,所以基底断裂构造常可控制盖层的构造发育。在区域应力场的演化中,压、张、剪是同时存在的,一个地区挤压,相邻地区必然拉伸,反之亦然。同样一个时期挤压,必然在另一时期拉张,反之亦然。挤压区常以水平运动为主,拉张区常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和垂直是一个运动的两种方式,何者为主,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由于断块学说吸取了有关大地构造学说的优点,使许多疑难问题从理论上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普遍重视,并已在石油、铁矿、地震地质、水文工程等项生产实践中收到一些实际效果。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22.html

地洼学说简介

地洼学说是中南矿冶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陈国达院士所倡导的学说。该学说认为,自一八五九年以来,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后来变为“稳定”区—地台区。一九五六年,陈氏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动、定转化递进律”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135.html。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运动,叫散聚交替说,它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

该学说认为,地洼阶段是一个重要成矿期,其特点是形成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汞、氟、金刚石等也很重要。世界上80%的钨、85%以上的钼、50%的锡、40%的铜产于中、新生代;金刚石以中生代为产出的高峰期。

地洼盆地中也产生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石膏、盐,以及沉积铜、铀、铁等矿。其矿床特点常以小面积内可以集中大储量著称。

该学说还认为,地洼区常可继承先成的构造单元的矿产,形成矿床叠加,其成矿作用又可将先成矿床改造富化,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先成地层中分散的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工业矿床。

因此,在地洼区内矿产综合多样,且常见大而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由于地壳演化新阶段具有如此的成矿作用,因此引起国内外成矿学者的高度重视。有人把第三构造类型与板块构造并列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家发展的新学说。

地球新论简介

地球新论是由江发世在2013年2月提出来的。

地质构造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形成及地球活动的过程。所以,研究地质构造就需要研究地球的形成及地球活动。为了研究 地磁的成因、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成因,江氏将固体地球结构划分为:内球、液态层、外球。为了研究地球起源,将固体地球结构由里向外划分为: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地壳。

大多数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运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以下类型:

地 壳 运 动 分 类 表 序号 分类依据 地 壳 运 动 类 型 1 参照物 1、以黄道面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 2 运动方向 1、 经(南北)向地壳运动;2、纬(东西)向地壳运动; 3 运动方式 1、水平地壳运动;2、垂直地壳运动; 4 运动结果 1、折曲地壳运动;2、断裂地壳运动。 5 地质时代 1、前寒武纪地壳运动;2、古生代地壳运动; 6 地名+时代 1、阜平地壳运动;2、吕梁地壳运动;3、晋宁地壳运动; 7 作用力来源 1、 内力地壳运动;2、外力地壳运动。 8 运动规模 1、 全球性地壳运动;2、区域性地壳运动;3、局部地壳运动。 9 成 因 1、 地震地壳运动;2、火山地壳运动;3、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10 深 度 1、地表地壳运动;2、浅层地壳运动;3、深层地壳运动。 11 力学性质 1、压性张性扭性混合力学性质地壳运动。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的成因和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其成因和特点是不同。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34.html

高中地理老师说,安第斯山脉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但BBC里的说法不一样?(地球脉动)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人工地震。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发生位置: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205.html

扩展资料

人工诱发地震 artificially induced earthquake 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爆破、核爆破、地下抽液、注液、采矿、水库蓄水等诱发的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也叫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 、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地震是当前要严加注视的地震灾害之一。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75.html

百度百科-地震

百度百科-人工地震

安第斯山脉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学术界有学者认为:

安第斯山脉以西-太平洋板块之间不是南极洲板块,而是一个未知板块。大多数认同的是第一种观点。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256.html

关于“20世纪有关地质科学的国际合作是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