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胖原来是天生的!这是要让我放弃治疗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胖原来是天生的!这是要让我放弃治疗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川妈

我的朋友喵姐是“吃不胖星人”。尤其到夏天这个穿裙子的季节,她总能收获一箩筐的羡慕嫉妒恨:

已经是当妈的人了,身材还是跟没生娃一样苗条。从不忌口节食,饭量超大,也不去健身房;即使一周吃好几顿汉堡炸鸡、喝奶茶可乐,还经常撸串当宵夜,也完全不担心长肉。

周围喝口水都长肉的群众又羡慕又困惑,恨不得把她送去检查身体,看看她把吃下的东西都藏哪儿了……

很巧,前段时间我写了篇江西4岁胖墩睡梦中去世,关于儿童肥胖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原本是探讨儿童肥胖问题,没想到收到一些妈妈吐槽孩子吃不胖:

为了搞清楚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吃不胖,BBC还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10个声称“吃不胖”的瘦子聚集在了一起,让他们每天吃很多高热量食物还不许运动,看他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Why Are Thin People Not Fat?《瘦人不胖》。

看了这部纪录片,你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可能会翻天覆地。

这个视频长达1个小时,如果大家没有时间看完,下面是我的观后笔记~

实验开始之前,瘦子志愿者们先出来炫耀好胃口和好身材拉仇恨。

实验中,他们被要求平均每天吃下5000大卡的食物。

5000卡路里什么概念?成人一天正常需要摄入的热量只为2000卡左右。一份肉酱意粉约500卡,相当于一天要吃10份。

并且,志愿者不能做任何运动,每天最多走5000步,实验持续4周时间。

科学家要求他们体重增长的上限是15%(平均每人增重10kg),4周后,如果有人体重增加超过15%,即就会被淘汰。

这个实验的灵感,其实来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监狱实验,科学家想观察犯人吃胖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

结果发现,在1年的时间里,有的犯人无论怎么吃也无法达到目标体重。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 有的人可能注定无法吃胖

在测试完一系列身体基础数据后,BBC的志愿者开启了疯狂的胡吃海塞模式。

为了更快地增重,志愿者狂吃各种高热量巧克力食品和甜品,光看着就齁嗓子。

这样的吃法持续了4周,结果大家猜是什么? 这10个号称自己“吃不胖”的瘦子,全部吃胖了!

划重点:摄入过量的卡路里 + 缺乏运动,是人都会长胖。

但是,虽然所有的志愿者都变胖了,但都没有达到超重15%的标准,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脂肪率飙升得很厉害,有的人体重增加了,不过脂肪含量几乎没有增加。

这位叫Martin Wong的亚裔小哥,他增重原身体的8%,长了4.5kg。从对比上看,他几乎没什么变化,肚子也没大。

经过检测,他的脂肪只增长了2.4%,其它增长的部分都是肌肉!

别人节食、花钱去健身房累得死去活来还不一定能减肥成功,小哥专拣高热量的食物吃,不运动还轻轻松松长出一身腱子肉,太气人了有没有?!

更气人的是,这样的结果是由 每个人的基因所决定的,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

纪录片中,科学家Eric Ravussin博士解释,在远古时期,当饥荒来临或者是长期捕不到猎物时,胖的人因为身上有脂肪可以消耗,会比瘦人更容易生存下去。最终,这些“胖祖先”就把“容易囤积脂肪”的基因遗传给了后代。

不过,也有少数“瘦祖先”存活下来,他们的后代大概就是像这10位志愿者这样的人。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简称FTO的基因专门管控人们的食欲,这种基因也可以叫做 “吃货基因”

他们专门针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了一项实验: 在那些已经吃饱了的孩子身旁放一些小饼干,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有的孩子完全不受诱惑,会把小饼干推开,继续干自己的事;而有的孩子,会放下手中的画笔,开始吃饼干。

“饱了依然会吃”,就是FTO基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 一个人胃口大小与对食物的欲望,在很小时候便被建立了起来 。这类人的体重也可能超过别人。

而“饱了就不再吃”的孩子,可能存在某种基因防护变体,从而让自己能无意识地“控制”体重。

果然“起跑线”非常重要!

参加增肥实验的10位志愿者,也不约而同说出了这样的话: 饱了以后就不吃东西了。

所以,实验期间每天被迫地胡吃海喝,让他们非常难受。

甚至有人无法完成每日定额的卡路里摄取量,因为会不由自主地吐出来,大脑通过这种反应强制不让身体摄入超过需求太多的热量。看来,要减肥必须管住嘴!自然不行,就来强制的。

对于超重的人,事实刚好相反。

纪录片中,一个研究团队先让超重的实验者通过饥饿疗法减下来原来体重的10%。然后严格控制饮食,给足够的热量,意思就是饱地刚刚好,希望他们保持身材。

然而,核磁共振监测发现,这些超重者的大脑对于食物的反应显示“身体还处于半饥饿状态”。

科学家解释说,因为这些人长期处于肥胖状态,所以大脑和身体会认为原来的体重才是最正确的。

这说明, 一个人最终成为瘦子还是胖子,除了上面说的基因外,还受大脑和身体的控制。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得出结论,那些“长不胖”志愿者吃得越多, 基础代谢率 (也就是我们身体什么不干干躺着就需要能量) 会随之大大提高

因此,他们摄取的过多热量都会被身体快速代谢掉,不会造成很多脂肪囤积(好羡慕)。

而人吃胖,胖的其实是身体里的脂肪细胞。研究脂肪的专家解释,我们身体中的脂肪细胞本来的数量是一定的,一旦开始发胖,脂肪细胞的体积就开始生长、增大。

虽然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停止生长。但坏消息是, 停止生长的脂肪细胞永远不可能自我消除(抽脂手术除外),而且还会尽可能有效地积累更多的脂肪

研究还表明,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生成更多的脂肪细胞,这意味着如果成长阶段比较胖,很可能终生会胖。

这10位志愿者,小时候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瘦”,这也就是他们长大吃不胖的原因之一。

最让人心碎的是,实验结束后1个月,或多或少吃胖了的志愿者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因为在没有人为干涉的情况下,内在的机制包括基因、大脑、基础代谢率等等,又把他们带回了属于他们的天生体重。

改变很难实现,真的只能说, 这就是命……

或许是为了安慰心灰意冷的胖子们,纪录片的最后,科学家“端上”了一碗鸡汤:

“虽然想要长期保持你显著减肥后的体重,是非常困难的,但减下一点点体重,会让你更 健康 ,也更容易保持减肥的成果。”

敲黑板,BBC这个“邪恶”的视频告诉我们:

1. 控制体重要从娃娃抓起 ,不然很容易一时胖,胖终身。

2. 关于减肥并没有什么秘密武器,无非是改变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管住嘴,迈开腿 。没有吃货基因控制自己的食欲,就靠意志力;没有天生的高基础代谢率,就靠运动去补充。

3. 减肥是个持久战,欲速则不达,千万别盲目节食。因为没用,很快就会反弹。

4. 脑科学真的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了解脑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如果上面那部BBC纪录片没看够,可以再看看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神经学家桑德拉?阿莫特Sandra Aamodt的Ted演讲:《为什么节食经常不起作用?》。

5. 如果你已经是个成年的胖子,也没有那么多毅力对抗肥胖, 那么该吃吃,该喝喝,别有心理负担 ,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胖胖的你(只要别太胖就好)。

看到这里,我就安心了,你呢?

被“十万个为什么”轰炸的父母,这样做才正确?

吐槽导师的帖子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的,但是说文科性质的一些。吐槽却并没有关于导师的,或者说很少,因为理科性质的东西是非常有思路的研究一些项目,对于某些东西的看法,每一个学生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

理科性质的研究生或者博士,他涉及到一定的实验,涉及到很多现实测试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方向的选择的,这些方向的选择就有可能出现意见的相搏,并不是所有的导师选择的方案都是最科学合理的,学生上了这么多年的学,上到研究生上到博士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以他偶尔也会吐槽这些东西,但是文科性质的东西并不是这样。文科是一个多意见疏导的地方,但最终导师却选择的方向绝对是能够拿出最充分的证据去论证的这些东西。

理科性质的导师真正想研究出来,一项特别厉害的成果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说文科性质的老师可以凭借自己小渊博的知识来折服自己的学生,理科的学生上到高学历层次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然的话没有这种想法,没有创新力科技也不可能发展,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有的时候会和自己导师的意见发生冲突,自然就会有所吐槽,文科的相关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前人的基础不吸取是不可能有后世的发展的。

总的来说就是理科和文科性质的东西,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理科更讲究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不能有新理论的诞生,但是文科更讲究基础,对于曾经的一些东西了解的不够全面的话,无论是历史还是说政治,还是其他方面的,比如经济这些基本的理论弄不明白的话,后面就没有办法谈到自己理论的创新。

不可能每个问“为什么”的孩子都会成为科学家,但科学探索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不妨让科学的方法论成为一种有趣的亲子生活方式。

王立铭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童行计划教研总监、联合

创始人

,两个女儿的父亲,喜马拉雅《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主讲人,著有科普畅销书《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上帝的手术刀》。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时,常常招架不住,被孩子喋喋不休的连环问,堵得无可奈何。而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别人嘴里的“女儿奴”,我和女儿在一起时最乐此不疲的事,也许就是兴致勃勃地回答彼此的“为什么”了。

因为“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有魔力。当一个孩子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水会结冰?”“为什么小朋友不和我做游戏了?”时是神圣的,这一刻标志着他开始认真探究万事万物背后的逻辑了。而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看成是反复追问“为什么”的历史。虽然我并不期待女儿长大后会成为科学家(她现在号称要当流浪歌手哈哈),但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更何况,如今我们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方式都严重依赖于科学进步。

任何一个问题都值得好好回答,也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权威能回答我们所有的疑惑。承认我们的无知,开动逻辑思维,小心地怀疑和检验我们的想法,是获得新知的不二法门。当孩子问你一个难以回答的“为什么”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科学式的回答:“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必将知道,我们必须知道。”

具体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力呢?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层次的递进:技能、知识和方法论。这其中,技能是最没必要去学的。比如,学会用手机支付宝买单,弄清楚家用电器如何操作等,因为现代科技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界面友好”。就像二十年前国内还到处都是电脑培训班,从五笔输入到文件编辑一应俱全,但今天拼音、笔画乃至语音输入早已把问题解决了。技能是随时会被迭代和淘汰的。

一般父母提到科学教育,就会想到知识层面的内容。我的大女儿现在六岁多,从小在科学绘本堆里长大:拉鲁斯小百科、神奇校车、加里古子的科学绘本?女儿蛮喜欢看,但比起真正的故事书还是相距甚远——虽然已经比我们小时候看的干巴巴的《十万个为什么》有声有色多了,但这些书的科学内容,还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不是有人物、有情节、有起承转合的丰满故事。

孩子们既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的,也没机会来判断下这些知识到底对不对。因为孩子们其实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提出问题——更多时候是书中人物在提问;也没有真的特别热切地希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血管是有两种还是五种、太阳系有八个还是八十个行星,对他们来说真的有趣么?

那为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懂一点科学?除了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科学之外,是不是还隐含着这样一个想法:用科学的逻辑思考,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这样的科学方法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力的生活方式。我们真正该花时间和力气的,是对方法论的学习,而非舍本逐末。

可能你会忍不住要吐槽:难道要让孩子们学会点科学方法论,还得上天入地,把家变成实验室才行么?这个臣妾做不到啊!

大可不必。科学方法论不需要动用什么高大上的科学仪器,只要稍微转换一下视角,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东西,可以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了。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科学思维

比如,分类。你可能觉得孩子们早就会把玩具按颜色分类,把垃圾按能否回收分类了,太平淡无奇了,但分类,是所有科学分析的基础。分类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对事物有了某种程度的观察和总结。这种观察总结可以非常粗浅,但这种思考方式无疑有着巨大的力量。

就像我和大女儿玩过的一个游戏:每周会有几天,大女儿在幼儿园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玩。这段亲子时光我们总会安排得满满的:到楼下草坪去跑步捉迷藏、看书讲故事、画画、做游戏、吃水果点心等等。于是,有天我就建议大女儿画一个表格,总结一下每天我们俩到底在一起都干了什么。大女儿就开始掰着手指列举上面所有事项了。不过我的要求更难一点,我希望她能总结出我们做的是哪几类事,而不是把每件事情单独列出来。

大女儿首先按地点把事情分为室内做的和户外做的,那么能不能继续分呢?大女儿又把室内活动分成了“吃”、“看书”和“玩”。随后我们就把所有事件分别放在这四个筐里,喝水、吃水果、吃蛋糕都算“吃”,捉迷藏、跑步或者在草坪上飞无人机也都算“户外”。接着我们商量了一个计划,用四种颜色来代表这四大类活动,然后我们记录一下,看看是不是每天来爸爸这里,都能把四类事情做一个遍。

此后的几周里,大女儿果然很开心地记录了她的活动,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她在记录时发现哪一大类的活动还没做,就会赶紧要求补上!这当然没有物种或者粒子分类听起来那么“科学”,但它需要孩子们更细致地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理解哪些事情是相似的,哪些有很大的区别。这不就是建立科学思维的第一步吗?

和分类相辅相成的是比较。分类往往来自于比较,多少、大小?有了不同类别,能帮助我们看到某些被忽视的差别。比如知道熊和熊猫是不同的物种,我们就可以继续分析两者之间的食谱差别是什么导致的。

还是举我和大女儿的例子。我们给一家四口的食谱用不同颜色来分类画成表格,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别代表肉蛋奶、蔬菜和主食。我的一栏只有绿色和蓝色,大女儿的一栏三种颜色俱全,而妹妹的一栏只有红色。这么一画,谁吃饭吃得更健康,谁特别挑食就一目了然啦。

看完这张图后,大女儿甚至自己就会做分析了:嗯,爸爸的特点是不吃肉食,因为他想减肥;妹妹之所以每天都是红色,是因为她还在吃奶,别的东西她都不吃?这张小小的家庭成员膳食分析图,不就是一场微科研吗?

让科学思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有了分类和比较两大思维利器之后,我们更想理解事物背后有没有神秘联系。比如,大家现在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而这一认识的起点是我们发现抽烟人群肺癌发病率高,这就是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

去年冬天杭州一度严重雾霾,家里总会讨论起空气质量、身体健康之类的话题。有一天我们就开始了监测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课题”。每天大女儿都会用墨迹空气果检测下每个房间的空气质量,再看看我手机APP里的室外空气质量,一起记录下来。必须得说,这事情有点无聊,大女儿能坚持两周已经让我很吃惊了。

然后,我根据她的记录结果,画出了一张柱状加折线图。我尝试诱导了下,大女儿马上就看出了几种有趣的联系,比如,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是不是一致的,要高一起高,要低一起低?餐厅的空气是不是总是最差,这个和餐厅没有空气净化器有关吗?还能发掘出一些更复杂的:比如对于同一个房间,开不开净化器似乎和空气质量联系不太大?那这是否说明空气净化器用处不大呢?等找到这些联系之后,是不是可以回过头来分析,室内空气到底由什么原因影响的?

科学方法论远不止分类、比较、联系,还有数字、因果关系等等有趣的内容。如果孩子们能把这样的科学思维变成生活方式,不时做一些微调查,总结出一些微理论,用不同的视角审视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不是就能因此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呢?

去年,好友郝景芳嘱我给孩子们开办一个小小科学夏令营。在“寻糖大侦探”一期中,我们一起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日常中司空见惯的糖。

仔细琢磨一个有趣的问题,通过思考和实验,观察和总结,每多一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我们就多一些美妙的体验。而当孩子们热情拥抱科学思维,真正放飞他们的好奇心时,他们真的会比我们探索到更远更美更神奇的世界。

关于“胖原来是天生的!这是要让我放弃治疗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