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猫咪和养猫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原来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很早就开始养猫吸猫了,当今社会"爱猫人士"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是我们out了。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养猫的历史吧。
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总是感觉古代的猫没什么存在感,记得比较深刻的有鸡、犬、牛、羊、马之类的家禽家畜。在殉葬时,有的墓的主人会殉狗,但是拿猫殉葬的实在很少。其实呢,它们在古代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狸或者貙。
史上最早的关于猫的记载是在我国的《诗经》中,如果《诗经》里要描述某个地方物产丰富,那么就会说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左传》里则说上古有四个兄弟,他们四人分别叫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把猫和老虎、熊、豹子相提并论可见猫当时应该是非常强悍,于是我们推测当时应该是还没有把猫驯服吧,它们应该还是非常凶残的野兽,肯定不像是我们现在养的猫,设想一下你给铲屎的这家伙古代能和老虎一样,说不定一爪子命就没了,就感觉非常恐怖。
那么古代人是从啥时候开始饲养猫的呢?
这一点很难判断。隋唐以前养猫的人很少,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提到:"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的说法,西汉初年的《礼记》中也提到:以前天子在每年的祭天大典中就有"迎猫"的习俗。这就说明可能当时的猫已经是被驯服了,而且能在祭天大典中登场说明其蔓延了很重要的角色。
在汉代的另一本书《说苑》中则说:"人们花一百钱买猫抓老鼠"的事情。这再次佐证了猫已经被驯服了,而且还成了商品,出现了卖猫的商人。最初养猫主要是用来消灭鼠害的,这可以从古人对"猫"字含义的精辟解释中看出,宋代陆佃的《埠雅》说,"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我国古代也有"狸处堂而众鼠散"的记载,这里的"狸"指的就是猫。
我国养猫的时间较晚一些,《礼记》和《吕氏春秋》等史书中有关于猫的一些记载,并且有"相猫经"、"猫苑"等古籍文献传后世,这充分说明我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有养猫的经历了。在唐代便有梅州猫、射阳猫和简州猫等的记载。
让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拿猫来作为咒术的媒介。在《隋书》中就记载了养猫进行巫蛊,以此来诅咒皇后。但是想想巫蛊的流传,自从从百越之地流入之后才开始为人所知,就知道真肯定不是中原的传统了。
时间线到了唐朝,唐朝时国家富强安定,这个时候人们酒饱思淫欲,就跟现在一样刷刷抖音娱乐娱乐,但是古代没有手机。于是他们开始吸猫了,喵星人不在只是家畜,而是变成了宠物,并且这个习惯流传至今。于是人们对猫观察的就变得很仔细,唐代有本书名为《酉阳杂俎》,其中说猫的眼睛早晨中午晚上都不一样,而且鼻子很冷。当时还有迷信说,猫洗面过耳就是有客人要来啦。当时劝谏迎佛骨的韩愈还写文章,名为《猫相乳说》说主人怎么样,猫也就怎么样;而李林甫因为笑里藏刀、阴险狡诈被人取外号叫为"李猫",这说明当时的猫也和现在一样,没事就往外跑,而且不回家非常善变。
当时的猫也是像国宝一样,就跟现在的大熊猫一样,还被赠送给其他国家。《广辞苑》里曾有记载:日本四面环海并不产猫,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特地来中国引进猫。唐朝皇帝就送给日本天皇一只猫,这只猫应该也算是历史上头一只出国的喵星人了吧!
宋代从皇宫到民间,都盛行养猫。南宋孝宗皇帝当初被选为太子就与猫有关。《挥塵录》有记载:绍兴二年,没有亲生儿子的宋高宗,为了早日确定继承人,下令宗正官查找皇室七岁以下的皇子十人,人宫备选。从十人中挑选了二人,一胖一瘦,原想留下胖的,赐给瘦者三百两银子让他回家。还未等走出殿门,又被高宗叫了回去,想再仔细观察一番。命令二人叉手并立,忽然一只猫从他们脚前超过,那个胖子便一脚将猫踢开了。高宗很不高兴的说:"这猫偶然经过,犯得着将他踢开吗?轻率如此,怎能担当重任?"于是决定留下瘦者而将胖者遣送回家。这位瘦弱者,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
这个朝代重文轻武,皇帝喜欢文臣,而文臣们呢,喜欢吸猫。这些文人们称猫为"狸奴",而那些铲屎官们就被称为"猫精"。一心担心国家安危的陆游就曾写"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再想想他写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真的是颇为唏嘘。黄庭坚也曾行"买鱼穿柳"礼,来把猫接回家,还给它起了个名字——'衔蝉'。当然不只文人诗里写,画里也有,譬如《冬日婴戏图》里就有猫的影子。
由于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过唐朝,所以呢,猫咪,便成为帝王将相、达官显宦、文人墨客和市井俗人的宠物。
宋朝养猫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都有专卖猫食的市场,《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说开封的市场上,"养猫则供猫食并小鱼"。记载杭州的市场,"养猫,则供鱼酋",繁华热闹的国都里,专门有出售猫食的市场,恐怕在中国历代帝京中是少见的,也可想见宋代人对猫的喜爱程度。
他是历史上土豪级的重度吸猫患者,别的皇帝最多画画猫、收藏收藏盖个章、搞搞题字,而明世宗嘉靖帝完全把养猫这件事流程化、专业化,后宫三千佳丽不如猫,吸猫吸到20年不上朝,都不是说说而已。
为了养好他的宫廷猫,嘉靖帝专门在宫里创办了一个特殊的管理机构猫儿房。明朝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这样记载道:"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
有两只猫凭借自己出色的长相和极通人性的高智商,深得嘉靖帝的喜爱。在古书记载中,它们分别叫做雪眉和狮猫。雪眉毛发卷曲呈微青色,双眼晶莹,双眉洁白如玉;狮猫颈部毛长、头大而耳短、两眼圆睁、不威而怒,形如狮子。
后宫等着翻牌子的皇妃们等得望眼欲穿,但一只猫却可以轻轻松松赢得帝王心,气啊。在记载中"凡皇子女婴孩时,多有被猫叫得惊风薨夭者,有谁敢言。"孩子都被猫吓抽风了,却没人敢说什么,真的是写实版的人不如猫。
虽然嘉靖皇帝爱猫如命,但也停不下时间,留不住生命。
爱猫死时,嘉靖帝悲痛不已,几天不吃不喝,而后"制金棺葬于万寿山之麓"…… 全金的棺材就算了,还为其造碑立冢,提名"虬龙冢",这架势之大,令吃瓜群众目瞪口呆。而且当时还要求大臣们为爱猫写祭文超度,这命题让众多大臣感觉无从下手,毕竟以前都是写政治报告的。但明朝人也不少,总是会有人才出现的,当时写祭文写得最好的那个人叫做袁炜,一句"化狮为龙"深得朕心,礼部侍郎立刻摇身一变成为少宰,时称"青词宰相"。凭借写文章夸猫平步青云,也只有在嘉靖皇帝身上才会有这样的事了。
古籍上还有许多与猫有关的故事。例如《旧唐书·后妃传》说:萧良娣被囚,大骂武则天:"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唐人张博爱猫,视事后归来,数十头曳尾延颈,盘接而入,常以绿纱为帷,聚猫其中为戏,时人称他为"猫精"(引自宋钱易《南部新书》)。宋明二代猫在宫中皆有官员食俸,随伴帝王为乐。民间养猫的珍闻亦不少,例如乾隆末年,杭州金某家素贫,因养猫致富,多达数百只,有饲养婢仆数人,猫死则墓葬。又俞母好猫,常畜百余只,雇一老妪专事喂养,闺房之内,无处非猫。等等……
纵观历史,吸猫吸成嘉靖皇帝这样的可以说很少见了,他的猫也绝对是数得上的猫生赢家,我们当然没法像嘉靖皇帝一样吸猫,但爱猫的心是相同的,希望每一只猫咪都在猫奴的照顾下茁壮成长噢。
Ps:现代社会,猫咪早已经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宠物伴侣,用自己的美丽、聪明、傲娇、高冷、粘人等性格征服了许多人。纵然还是有些人怕猫,或不喜欢猫,但是请不要伤害它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标签: # 王师北,定,中原,日,北定,是什么,喜欢,猫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