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
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难点:观察加热白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准备:记录纸、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白糖(用来加热白糖)搅拌棒、一杯清水(用来验证炭化的白糖已不是白糖)、一张纸、沙、豆子、筛子(观察沙和豆子的混合)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身边的物质》,知道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也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活动一:压扁纸杯(形状变化)
活动二:撕纸(大小变化)
活动三:倒开水(形态变化)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仔细来研究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由旧知过渡到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学习
(一)、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
(1)观察沙子和豆子
师:请从杯中取出少量的沙和豆放在白纸上,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观察沙和豆的特点,并作好记录.(生活动)
(2)猜测:我们把杯里的沙子和豆子混合,沙和豆会不会发生变化?
(3)进行混合、搅拌.(沙子倒在豆子的杯里进行搅拌)
师:混合后的豆子和沙子发生什么变化了呢?有什么证据说明没有发生变化?(用筛子分离沙和豆子进行观察.)
(4)分离混合物.与原来的沙子和豆子进行比较、对照,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搅拌产生的碎屑,只说明沙和豆子形态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特征和性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豆沙混合现象,根据他们的经验,能判断出不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观察、区别、猜测、实验,论证,一是对物理变化的本质有了感性的认识,二是体现了科学注重事实,严密论证的特点,旨在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并掌握科学课堂上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1)每组一包白糖,展开放桌上用各种感官观察,将白糖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中.
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写在记录表中.
(3)讲解并示范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点.
(4)学生进行加热白糖的活动,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由白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学生汇报,师板书:
(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
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
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
(6)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新的物质.
师:这种新的物质还是糖吗?生:是 生:不是
师:我们都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只要我们将黑色固体放到水搅拌看能否溶解,就知道它是不是糖.(学生活动)
师:黑色固体溶解了吗来源:----https://wzwebi.com/xwzx/202412-51.html?
生:没有
师:说明了什么?(黑色固体不是糖)
师:蜡烛燃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设计意图:通过蜡烛燃烧,加热白糖的实验,使学生感知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现象.而教师放手让学生亲手操作,并在操作中观察,动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之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师讲述: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像白糖加热、蜡烛燃烧那样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
师:而像弯曲铜丝,撕碎纸片,混合豆沙,只改变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没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
师:你们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师: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你能说说下列物质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玻璃打破,铁器生锈,木柴燃烧,湿衣服晾干,米饭滴碘酒)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加强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以及对生活中复杂科学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课外延深
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来源:----https://wzwebi.com/bkjj/202412-29.html?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
1、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2、把蜡烛变成蜡烛油与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吸水纸纤维比较长、粗并且疏松。
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75.html
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放大倍数的计算:
5.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叫昆虫。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2.html
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像蜻蜓、苍蝇、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复眼。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412-59.html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
6.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很多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
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来源:----https://wzwebi.com/bkjj/202412-107.html
宝石花耐旱的秘密是上面的气孔少。鱼缸里的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10.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类就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呢!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来源:----https://wzwebi.com/bkjj/202412-65.html。
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团里的糖类分解,从而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人类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
第二单元
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叫家庭垃圾,是固体垃圾,固体垃圾还包括建筑垃圾、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能会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业等。
4.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烧和堆肥等。来源:----https://nanren30.com/cshi/202501-254.html
5.用清洁填埋、自然堆肥等方式处理垃圾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可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缺点: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占用土地。
6.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来源:----https://wzwebi.com/zhishi/202412-9.html
原有的水相当于地下水;来源:----https://wzwebi.com/xwzx/202412-101.html
石子和沙相当于土层;来源:----https://wzwebi.com/xwzx/202412-64.html
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填埋的垃圾;
喷水相当于下雨;
水变色了相当于地下水被渗漏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垃圾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7.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8.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我们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
画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对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
10.要使垃圾真正地变成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来源:----https://wzwebi.com/bkjj/202412-72.html。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纺织物等。
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厨余垃圾)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161.html
11.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如果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问题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水资源缺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人类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的。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是由圆变缺。
3.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这个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
环形山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关于“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