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让直觉和逻辑思维达成平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让直觉和逻辑思维达成平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让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测试:
很多人会选择了DK,却不知道为什么,手指的无意识行为让我们做出了选择——“我不知道,就是一种直觉。”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一项决定完全“跟着感觉走”,这里的“感觉”包括感情、直觉、无意识的偏好,等等。我们自以为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都经过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却不知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大脑调用了某一种储备好的思考模本,引导我们不知不觉掉入“思维陷阱”之中。《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思维决策、行为决策案例,深入剖析了21种“思维陷阱”背后大脑思考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规避和跳出这些“陷阱”的有效方法,对我们更好的了解自身,更好地做出理性决策具有非常新颖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作者卡尔·诺顿(Carl Naughton)是一位德国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在科隆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0年有余。他还是Brain check公司创始人,其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可口可乐德国、戴姆勒、德意志银行、德国电信、一汽集团、诺华制药、欧宝集团、宝洁、西门子、瑞士邮政等。同时,他还是一名演员,有20余年的舞台经验。在《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里,作者结合认知心理学和最新的大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来探讨人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目前在西方,这是一门名为“行为决策学”的科学,因为在生活、企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用途广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刚刚尘埃落定的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就是凭借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成功斩获了今年的诺奖。
俗话说,世界上难的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更难的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里。人们总是想想着去改变别人,而不是改变自己,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与人沟通、阅读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选择记住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内容,而忽略那些相反的观点以及论证;在选择朋友或者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往往对与自己有着相似三观的人抱有更多的好感;明明有时我们做的是错的,却还是坚持自己是正确的,选择去做。究竟我们思维中有什么缺陷让我们固执己见呢?
本书告诉我们,一旦我们的大脑形成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现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人们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信仰和固有思维模式束缚,无法接受新观点。这种“喜欢不断验证自己的偏见”的思维习惯可以节省大脑的能量,更轻松,更省劲儿,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突破自我,获取新知,快速成长呢?
①预览(浏览信息);
②提问(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回答问题);
③阅读(只读能回答问题的那段文字,不需要读整本书或全部资料);
④思考(思考、举例);
⑤复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⑥检查(检查不确定的部分)。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经验:读书阶段每次重要考试之前,总有一部分人出现肠胃不适的感觉,临开考了却急着到处找厕所。其实这就是肚子发出的害怕考试的信号!我们往往在考试结束后对照答案时懊悔不已,自己临交卷前仓促改掉的几道选择题竟然被自己改错了——之前凭感觉选的答案明明是对的!
最新研究表明,人体腹部的细胞及交换机制和大脑惊人的相似。“第二大脑”利用神经信使——如血清素(抵抗抑郁)、多巴胺(愉悦时分泌)和不同的内啡肽(镇痛或令人愉悦)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喜好。
我们依据刺激、反应和对早期经历的评价来做出决定。人们经常说的“直觉”,就是一种特别的、彻底的腹部感觉形式,这对我们做出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可否认,直觉在我们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直觉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做决定时,直觉没有任何意义,很多时候,直觉源于偏好,而我们仍然要用思考补全做决定前的准备。
如何让腹部和头部相互协调,使无意识的经验和有意识的思想成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执行一个“精神三级跳”:
①理性分析: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目标,做出适当的选择。
②推迟做决定: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信息。
③跟着感觉走:如果感觉良好,就确定下来吧!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贡献其中有一点是“禀赋效应”。顾名思义,所谓禀赋效应,就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其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它之前大大增加。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用同样价值的物品跟你交换时,人们往往会拒绝的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人为一件事情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或者金钱,却很难及时“止损”,依然继续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比如炒股,比如对象劈腿却迟迟无法分手。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
从《隐性逻辑》这本书里面我们知道,原来,我们的大脑中活动的主要区域“伏隔核”在脑中的奖励认知系统发挥着中心作用,这里的多巴胺接收器对传导过来的多巴胺做出反应,产生幸福的感觉。当我们获得一些东西时,这个区域就会活跃起来,而当我们损失一些什么的时候,这个区域的活动会更加激烈。这也从大脑神经学的角度给予了塞勒教授的研究成果以佐证。
当然,这些只是《隐性逻辑》向我们揭示的思维方式与大脑秘密的一部分。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破除直觉的迷思,平衡协调我们的直觉和逻辑思维,调用好大脑和“大脑背后的军师”——肚子,来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好的做出决策。
关于“如何让直觉和逻辑思维达成平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