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格局相关的文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格局相关的文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 / 魔斯妈妈 育儿 实录
刘擎教授在《奇葩说》一期节目中提到:我发现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都下降了。资讯、笑话、段子、小视频,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被牵着走。在这些方面他们比我们见多识广,但是教育,要求深长而缓慢的阅读。
今年,为了引导儿子 “深长而缓慢”的阅读 ,我也开始尝试一些并不畅销但很经典的书。《教育的真谛》就是其中一本。
这本书选择了2500年以来,包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在内的,对西方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10位教育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深度解读,并探讨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书的作者尼古拉斯.泰特,也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
一次,我和朋友探讨读书心得。我说,教育类、心理学类的书籍,我还是更喜欢读国外翻译过来的。虽然有些并不是畅销书的体质,文字很冗长,也有很多专业、学术的东西。但是提炼出来的东西,能让我更新很多认知,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朋友也很认同。他说, 国内相关的书,大多是引入国外一个观点或者理念,展开了用很多热点、故事调动情绪。国外的书,相比较来说,系统性很强,也比较强调理性的论证。
《教育的真谛》的主体内容源自 历史 长河中10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因此,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和思考尤为启迪人的心灵。分享我的3点感触:
现代 社会 ,很多人受功利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刷题、考试成绩。于是有一些被视为少数人站出来提倡“博雅教育”。大多数人觉得这些理念很创新,但实际上是千百年前智者就提出来的教育真谛。只是后来受 社会 环境和管理阶层的影响,逐渐被淡忘了。那些曾经深刻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警醒作用和借鉴意义。
尼古拉斯.泰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选择的是智者圣贤,就对他们的思想推崇备至。也没有过分抨击。书中处处可见理性的评述。没有结论,但可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现实中,这种心态太难得了。我常写 育儿 文,听过形形色色父母的 育儿 观点。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如果大家能保有一份慎思,我想,教育问题不会显得那么尖锐。
之所以被称为圣贤,是因为他们能打破世俗的观念、政治的掣肘、时代的局限,回归到人的本性上去思考教育的问题。
这让我心生敬佩之时,懂得站在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反思当下的教育问题、为孩子谋一个智慧与善良并存,淡定与果敢齐驱的未来。
“权威”解读“圣贤”,让《教育的真谛》这本书不仅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学者借鉴,也极大地帮助了像我这样并不专业却又很渴望与智者对话的父母阅读。毕竟柏拉图的《理想国》太远。
分享我的读书心得。那就从书中诸位圣贤屡屡提及,但现实中总是被人忽略的几个关键点谈起。
从苏格拉底到阿奎娜,再到蒙田、卢梭,他们都在反复地强调,让孩子拥有自我意识、自我驱动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老师的角色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帮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亲自动手实践。
对此,蒙田曾在《论儿童教育》一书中,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一个经典的教育方法—— 提问式教育法。不告诉孩子答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孩子的思考和 探索 能力。直到今天,西方很多教育家仍在推崇这一教育模式。
尼古拉斯.泰特说,如果你见过以苏格拉底的问答技巧为基础而组织的小学生课堂,一定会惊讶孩子也有出色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教育家卢梭也非常强调主动学习。分享卢梭关于“主动学习”的具体衡量标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很多孩子学习理科,是反认知逻辑的。
老师的课堂上大多都是抽象的概念、术语和公式。老师上课大多数时间用来讲题,套用公式做各种计算。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身感受某一个物理现象,这使得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公式背后的知识。
现在很多人谈创造力的培养。如果孩子只是把这些科学知识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一个公式、一个解题思路,没有意识到这些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更不懂得拿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想,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也无从去谈创造力培养。
教育一定要与生活相结合。关于这一点,蒙田、康德、尼采、卢梭……很多教育思想家都提出类似的观点。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提到“到真正的世界中去。研究夜空,在树林中寻找方向。和当地的农夫、商贩交谈,实践科学,学习一门手艺,而不是困在书桌后面。”
16世纪,法国思想家蒙田把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形容为“驮书的驴子”。
他强烈抨击把孩子圈囿于教室,与外面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教育方式。认为这样做学问,只会给孩子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相比较卢梭强调在生活中学习,蒙田更强调教育在生活中的运用。
他认为,生活是检验知识和能力最好的场所。比如,决策是否明智,行动是否良善,言语是否亲切稳健,困境中是否足够坚韧,享乐时是否节制,等等。
教育家卢梭非常强调 儿童期的习惯培养和青春期的人格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焦点应该在于培养那些“持久的品质”,而不是“具备多少知识”。他在很多场合呼吁, 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习那些有悖于孩子自然成长的事物。
就像他谈如何用拉封丹的《寓言集》来教育孩子时说,
“只有非用不可的时候再使用,只有当孩子的理解力发展到恰当水平的时候再使用。而且要加以编辑,避免每个寓言故事结尾的说教部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
与卢梭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亚里士多德和英国思想家洛克。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著名的三阶段论。他说, 一个人应该首先进行身体训练,然后学习约束各种欲求,例如欲望、愤怒、自我意志等等,最后进行思维训练。这个过程贯穿整个一生,终身学习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洛克说:“学问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是第二位。对于那些伟大的品质来说,它只是辅助性的。拥有伟大的品质,才有养成学问的条件。
圣贤的话,其实不难理解。只是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可如果你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就很容易明白:良好的品格、态度,以及道德倾向,才会让一个人走得更长远。即便他一时没有在头脑中储备大量的知识,但心智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未来走上 社会 ,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读《教育的真谛》,是我不断反思的过程。
现代 社会 ,我们拥有更开明的观念,更强的经济实力,更专业的帮手,更丰富的教育资料,还有更多元的平台和机会。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加笃定和自信,反而陷入了空前的焦虑之中。
为此,我不断地 探索 更从容的 育儿 之路,写很多 育儿 文分享我的观点,希望能缓解父母的焦虑心态。
其实我深知,父母并不是教育症结的源头。一个 社会 的教育问题,与当时当下的 社会 环境、 社会 导向息息相关。
既然不是症结的关键,我为什么还要盯着父母的自我提升不放,不停地写呢?只是因为, 想把孩子培养得更好,父母提升自己是唯一的方法,这也是父母对抗焦虑的根本方法。
或许,你也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教育的真谛》。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该主题的题目:
1、“新安全格局引领新发展格局: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安全体系”。
2、“以安全格局创新推动发展格局升级:新时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双重转型”。
3、“新安全格局塑造新发展格局:政策、战略与实践”。
4、“以安全为先导,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5、“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政策措施与实施路径”。
6、这些题目都强调了新安全格局与新发展格局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突出了安全对于发展的保障作用,同时涉及了政策、战略、实践等多个方面。当然,这只是建议性的题目,具体还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选择和调整。
关于“格局相关的文章”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www.sxmx.net/news/51121/ 来源:http://www.sxmx.net/news/51473/ 来源:http://www.qx978.com/news/show/171275/ 来源:http://www.qx978.com/news/show/171343/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975/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865/ 来源:http://www.ynyjfc.com/news/56107/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761/ 来源:http://www.sxmx.net/news/51146/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