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大洲和大洋 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洲和大洋 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案通常是在课前就要准备好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洲和大洋 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洲和大洋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海峡。
2.能够准确在地图上填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说出七大洲的轮廓、面积顺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七大洲的分布图,提高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的分析,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征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难点
七大洲空间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陆地与海洋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七大洲四大洋。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概念
教师PPT展示书本32页图2.5,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在图中找出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生总结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比如我们台湾同胞把我们同胞称作大陆同胞,我们在亚欧大陆。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像祖国台湾岛,海南岛等,还有钓鱼岛。(北美洲的格林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峡是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
2.七大洲
(1)教师PPT展示图2.6《大洲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并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
②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
师生总结
①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按面积大小顺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各大洲的轮廓形状: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②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且周围被大洋环绕。
(2)教师PPT展示图2.7《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找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②洲界的划分原则?
教师总结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洲界线的划分原则:通常以运河、海峡、山脉划分。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用五分钟时间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看哪一小组又快又准。
①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并描述它们的相对位置。
②赤道横穿哪个大洲的大陆?
③2012年奥运会在哪个大洲上召开?该大洲位于哪个半球?
师生总结
①欧亚大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东为亚洲,欧洲南部是非洲大陆隔地中海相望。亚洲东海岸向东跨,东部为北美、南美洲。非洲最南部好望角以南、智利最南端,为南极洲。
②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赤道穿过了非洲、南美洲这两洲的主体部分——大陆,分别是非洲大陆和和南美大陆。
③2012年奥运会在欧洲召开,欧洲位于东半球。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七大洲周围是被海洋包围,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四大洋的相关知识,并且完成课本36页的图2.21的填图题。
四、板书设计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概念
二、七大洋
1.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洲际分界线:运河、山脉、海峡
大洲和大洋 教案(二)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来源:https://sxphszu.cn/zhishi/202412-17.html。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来源:https://www.fplkm.cn/bkjj/202412-12.html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第一课时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28.html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来源:https://fplkm.cn/bkjj/202412-92.html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2)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出来。
(4)读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设计目的: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互动三各大洲的分界线
根据书后的世界地形图,师生共同完成下列各地的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设计目的:通过识图,要求学生学会读图,读懂图,从中获得文字信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下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四)课堂作业:完成活动题。
八、说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 教案(三)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比较法、抢答法、小组讨论法、游戏竞赛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地球仪人手一个
教师: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黑板、七大洲轮廓简图、四大洋注记图。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感性导入:
课件展示加加林、费俊龙聂海胜初登太空的电脑画面。(提问:画面中的人物是谁?是什么让他如此惊讶?他为什么说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到底应叫水球还是应叫地球呢?)
活动:学生观看画面回答,他是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和中国的费俊龙聂海胜,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他们惊讶于地球上会有那么多的水,在太空中会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这节课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大洲和大洋。
(二)、探究新知:
板书: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演示:课件展示“世界海陆的分布图”
学生: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思考海陆面积哪个较大?比例大概是多少?
游戏:引导学生按地球自转的方向旋转地球仪,闭上眼睛,待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右手食指随意点击地球的任意部位,是陆地还是海洋,并作概率统计。
承转:由于我们班只有60多人,算出的海陆面积比是不正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演示: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学生:观看地图准确回答“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教师强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板书:陆地29%、海洋71%
活动:同桌之间就海陆分布比例进行问答练习,达到识记的目的。
演示:课件展示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讨论:分小组讨论,针对导入图中加加林的感想及海陆的分布比例,你对地球名称有什么看法?古人在给地球取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活动: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有的说叫“地球”,有的说叫“水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提问: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否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两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两个半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演示:课件展示“东西半球图、南北半球图、水陆半球图”。
学生:观察地图和地球仪,自由发言,描述出海陆分布特征。教师强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承转:对地球海陆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靠远行。
活动: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点击“丝绸之路”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并让学生课后收集这些资料。
承转: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面积广大的大陆和面积较小的岛屿,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几个大洋,我们也经常听到大陆、半岛、岛屿等众多的称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演示: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图”,学生自学这几个概念。(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击出详细说明。)
提问: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岛屿分别是什么?
活动:请同学们在教材后面的地形图中根据学过的有关地图知识找出自己熟悉的实例加以区别。
板书:大陆、半岛、岛屿、洋、海、海峡
承转:什么叫大洲?我们把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那么,同学们知道全球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它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
演示:课件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提问:学生看图分小组抢答,看哪个组得分高:①世界上有哪几个大洲?(学生抢答后,教师点击出七大洲的名称。并让学生对照书后中英文表读出七大洲英文名称并写在笔记本上)②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④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⑤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⑥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陆地?⑦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⑧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板书:七大洲
承转:有些大洲是相连的,请同学们在东西半球图中找到这些大洲及其分界线,并把分界线描绘出来。思考回答哪些是自然界线?哪些是人为界线?
演示:课件展示“东西半球图”,学生看图回答后,教师点击出三条重要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承转:七大洲面积各是多少呢?哪个洲面积最大?哪个洲面积最小?
演示:课件展示“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
学生:观察图,说出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洲,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承转:世界上有那几个大洋?它们分别位于哪些大洲之间呢?
演示:课件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提问:学生看图分小组抢答,看哪个组得分高:①世界上有那几个大洋?②太平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③大西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④印度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⑤北冰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⑥纬度最高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分别是哪一个?
板书:四大洋
承转:四大洋面积各是多少呢?哪个洋面积最大?哪个洋面积最小?
演示:课件展示“四大洋的面积比较图”。
学生:观察图,说出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洋,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四大洋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口溜记忆“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填图:在教材图2.1“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教师点击出正确答案。
讨论:怎样确定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某大洲面临哪些大洋?某大洋被哪些大洲所包围?
演示: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
活动: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小组讨论,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及时鼓励。并帮助学生总结出确定相对位置的方法:①重要的经纬线位置②相对位置③海陆位置
拼图:在教师画好重要经纬线的小黑板上拼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图,学生相互纠正,教师小结。
画图:练习一笔画“世界”
思考: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哪个大洲举办?该大洲位于哪两个半球?
课后总结:由学生自己根据板书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在教材图2.9“七大洲几何轮廓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探究:课件展示图2.8“各大洲轮廓和分布特点图”,探究大洲为什么一南一北成对称分布?大陆的形状为什么多是三角形的呢?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座的同学们都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只要大家认真学习,积极是考,努力探究,说不定这个奥秘将来就能被你们揭开,你们有没有信心?我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七年级地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运用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66.html
[承转]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然后请学生考虑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来源:https://www.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27.html?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七年级地理教案2
《地图的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在不类型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这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活动
讲授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一)复习: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授课: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通过电子白板演示)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
情况1: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时,我们可以按照一般地图辨别方向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即“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情况2:当地图上的指向标箭头没有指向正上方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辨别方向(出示实例,边分析边讲解)
2、例题一(电子白板演示某学校平面图)并向学生说明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1)确定中心地点。
(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来源:https://fplkm.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31.html。
(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例题一、通过电子白板演示充分说明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标法和旋转地图法
例题二、通过给陌生人指路的事例来加强在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1、如果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图来辨别方向
2、平移指向标
3、旋转地图法(即把指向标地图转化成一般地图)
七年级地理教案3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来源:https://sxphszu.cn/zhishi/202412-40.html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七年级地理教案4
(课堂导入)
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
(讲授新课)来源:https://sxphszu.cn/cshi/202412-11.html
板书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提问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6-3,亚洲地形图,6 -4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来源:https://www.fplkm.cn/bkjj/202412-60.html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来源:https://fplkm.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63.html
(5)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37.html
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 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6-3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板书设计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七年级地理教案5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
(展示)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教材提供的“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来源:https://sxphszu.cn/zhishi/202412-81.html
(学生活动)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关于“大洲和大洋 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