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实施“米袋子”工程、油料自给工程建设,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和品质,增强市场供给水平和保障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高产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高粮食品种良种化率和高产技术推广面。在粮食和油料主产县深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工程,创建720个粮食、120个油料万亩高产示范片,积极推进整县、整乡成建制创建,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生产的科技水平。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足。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加快创建良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基地,促进优势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林竹、道地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蚕桑、花卉、烟叶、苎麻、糖料、生物质能源和桢楠(金丝楠)等珍稀树种等特色产业。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继续实施“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加快健康生态渔业基地和渔业资源养护体系建设。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区域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农业规模经营推进中,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区域性交易中心,继续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启动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巩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工程”。加快发展“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社、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健全基层农技综合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条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办好四川农村信息网、新农通和新农村信息服务热线,建立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农村经济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施突破性农作物及畜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3大科技专项,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把种业提到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种子和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壮大良种产业。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四新”推广,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和良机“五良”配套。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农业科技园区、粮食丰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6项科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
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为重点,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兴产业带。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土地银行、“大园区、小业主”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入推进“两个带动”,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和“园区(基地)+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充实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加快建设一批设备设施较完善、示范带动性较强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推进“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提高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全面深化校地合作,转变培训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特色效益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就业、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创业“五业”农民培训,重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专栏3 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1.“米袋子”工程。继续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基地,开展耕地质量、科技保障、种子等工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机现代化服务等体系。
2.“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等基地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和市场信息等体系。
3.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88个生猪主产县扩建种猪场、仔猪繁育场,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4.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工程。建成现代畜牧业重点县60个,建设适度规模化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万个,改扩建国家省级重点种畜禽场、扩繁场240个。
5.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工业原料林、纸浆竹、桢楠(金丝楠)、香樟、红椿、核桃、木本药材、麻风树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00万亩。
6.特色水产业生产基地。建设100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基地,改扩建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物防疫站、水产品质检站、渔港等。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其中亿元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超10亿元的100家,超100亿元的5家,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万个以上,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万个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以上。
9.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工程。依托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农村种养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性人才培养。依托新农村建设需求,开展农村木匠、泥匠、石匠、篾匠、电工、装饰工等人才培训。到2015年,培养新型农民100万人,实用人才150万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亿人次。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全域灌溉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白岩滩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区二期、红鱼洞水库、向家坝灌区一期、开茂水库等大中型工程。积极推进泥溪水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程,大力实施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实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保障城乡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土,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鼓励平原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推进农业机械化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加强机耕便民道路、农村提灌设施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鼓励、支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使用,加快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农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中游和沱江、岷江中下游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启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加快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强化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重点的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
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尽快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加强牧区雪灾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
专栏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大竹河水库、白岩滩水库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红鱼洞、龙塘、开茂、关刀桥、寨子河、七一、九龙等大中型水库和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二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铜头引水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2.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程,基本完成都江堰、玉溪河等11个大型灌区和8000多个中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
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省百个产粮大县投资10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并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4.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实施“进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
5.防洪减灾工程。加强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基本完成“六江一干”(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水文、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6.农业农村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工程。在灾害易发区建区域气象观测站60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100个,风廓线雷达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气象技术装备应急储备库6个;建立和完善农村雷击高发区避雷示范设施;建立新一代天气预报综合业务系统,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7.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建设省级飞机增雨基地,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156个,地面作业基地4个,标准化作业点100个。建设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农气移动观测业务平台及生态环境卫星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评估服务系统。
8.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阻隔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扑救装备能力建设、宣教能力建设、物资储备库建设、火灾评估与火案勘查系统建设体系等。
9.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川西北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经营、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10大生态建设工程。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启动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以成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民围绕市场优化种养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大凉山、川藏高原、金沙江流域、大巴山、川中丘陵、成都平原等区域和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力争“三品一标”优质特色农产品达到4000个。扶持“农超对接”等多形式、多途径的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开拓农产品境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快发展特色林产业和林业立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扶持乡村农家乐群体,同时加快“林农乐”、“渔家乐”发展。鼓励农户通过专业合作,从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竹木工艺品、针织品、绣制品等家庭手工业,大力发展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农户家庭小型手工作坊。鼓励农民进入商贸流通领域,从事餐饮、娱乐、商品营销、运输服务,增加经营收入。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劳务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培训结构,以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水库移民为重点对象,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能型、创业型专项培训项目为重点,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巩固传统劳务品牌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工100万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力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建设,以及本地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用工需求,促进就地转移就业。结合乡村旅游、城郊餐饮和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增加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拓展农村存量劳动力尤其是妇女的就业空间。继续巩固和扩大省外和国外劳务市场,每年递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万。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促进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国家投入农民持续获利的有效形式。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农户的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成为农民生产经营资本的多种途径,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让农民获取更多财产性收益。支持、鼓励农户间的土地和林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和林业大户;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探索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专栏5 农民增收重点工程
1.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力争用6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2.“两个带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5年,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70%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带动主体提供统一服务,农户家庭经营参与的比重达到75%以上;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县,实现农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片推进、以片带面,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4+1”重点工作,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分类推进村落、村庄、民居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建成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确保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12年,省、市、县三级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8000个以上。总结推广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经验,2013年启动第二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片带面,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各市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2万个以上。
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坚持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新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特别是民族地区、连片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要把新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完成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彝家新寨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好新村(聚居点)的具体规划设计工作和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提高推进工作的有序性和整体性水平。统筹考虑新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充分考虑不同类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分类有序推进。整合叠加相关项目,结合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迁建、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改造等多种形式,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初步建成各类新村8000个。
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充分考虑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转移因素,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批场镇周边的村,配套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较为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探索发展城乡结合、灾区发展振兴、拆迁安置、乡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式,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0个,提高全省新村建设总体水平。
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通乡、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断头路改造,启动建设现代新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连接线,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完善农村道路配套,继续实施农村危桥、渡口、渡船改造,大力推进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养护资金。加快乡镇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标准适宜、设施完善、管养到位的农村公路网。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农村电气化,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大力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实施省重点镇建设工程,因地制宜高标准发展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和商贸流通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创业。
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积极支持中职涉农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扩大广播影视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尽快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完善和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抓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扶持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我省藏区、彝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貌。
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农药,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防治任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开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还田、作物基料、生物有机肥等循环利用。
专栏6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
2.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农村综合体100个。
3.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9.3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4.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5.农村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林业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加快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6.农村扶贫开发。在全省贫困地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
7.农村环境清洁行动。在优先开展污染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选取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已建环境基础设施、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技术模式,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
8.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秸秆能源化利用、农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等工程、太阳能热水器等热利用,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口密度怎么样
很多品种,白术、桔梗、射干、黄芪,、蒲公英、半夏、南星、瓜蒌等品种。
河南周口位于东部黄淮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灌溉方便,是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和金银花、禹白芷等道地药材的主要生长区,具有较大规模种植。另外栽培的还有红花、天花粉、白芍、板蓝根、白术、天南星等。豫南大别山、桐柏山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主要药材有茯苓、桔梗、天南星、苍术、猫爪草等。豫西南伏牛山区、南阳盆地森林覆盖率高,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和蕴藏量居全省首位,有天然药库之称。有山茱萸、辛夷、杜仲、连翘、半夏、射干、木瓜、葛根、丹参、柴胡、远志、黄芩、防风、天麻等。豫北太行山区主要有山楂、党参、连翘、远志、知,)。、母、酸枣仁、黄精、黄芩、灵芝等。
白术 (草药)?
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桔梗,中药名。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或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射干(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Redouté)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茎直立,茎高1~1.5米,实心。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人口:约21万人
人口密度:75人/km2
上思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坐落在风景绮丽的十万大山北麓。上思县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市仅100公里,南宁国际机场75公里,距广西最大的海港防城港116公里,距我国边境重镇东兴市130公里,为防城港市唯一市辖县。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多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人。壮族占86.8%,汉族占9.2%,瑶族占3.9%,其他少数民族占0.1%。
上思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6.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114.39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17.3毫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为各种动植物最适生长区之一。
上思土地广阔而肥沃。境内土地面积4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万亩,林地面积267.6万亩;宜牧面积51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大部分可作林地、农地开发。土层深厚,植被茂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大有潜力。
自然资源
上思县是广西的林业大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以马尾松、细叶云南松、以及阔叶树为主的森林面积254.84万亩,覆盖率61%。活立木总蓄积量638万立方米。横跨广西上思县、防城港市防城区、钦州市钦北区的十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坐落在上思县,面积108万亩。其核心区在上思县,占地58万亩。核心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植物计有195科、35属、1458种。稀有珍贵优良树种有格木、万年木、紫荆木、红椎、米老排、鸡毛松等。十万大山有"天然药库"之称,有野生药用植物428种。动物共有26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物有黑叶猴、小爪水獭、金猫、大灵猫、虎、林麝以及白鹇、原鸡等35种。失踪30多年的世界濒危鸟类海南虎斑鸠2001年在上思县被发现,引起联合国有关部门关注。
上思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县内大小河流28条。主要河流明江河境内流程134公里,总落差51米。全县水电资源蕴藏量为7.8万千瓦。可开发量7.2万千瓦,目前仅开发2.38万千瓦,在明江建有那板、百细、百龙、平台4座梯级水力发电厂(站),投资7800万元装机容量1.1万千瓦的平福水电站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可望年底前1#机组正常发电。
地下矿藏有褐煤,地质储量为7788万吨;石灰石储量数十亿吨以上,分布于县思阳镇的布透沿四方岭横跨七门乡、在妙镇靠近县属国有平广林场一带,东西走向长34公里,南北宽2公里不等。金矿、石油、磷矿、汞矿、石膏矿等也具有开采价值;十万大山一、二号矿泉水,1988年经国家级鉴定,具有很好的开发条件,两处年可开采3.56万吨,目前生产有十万大山牌矿泉水。
上思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万大山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在连绵的千山万谷中,林海茫茫,奇峰斗胜,古木参天,山花怒放。古人曾有"一泓温井寒仍暖,十万青山翠不黄"的赞诗。目前建设有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神话般的仙池、仙桥等风景点,及富有瑶族风情的山间瑶寨。位于县境北部的十万大山支脉属岩溶地貌,有千姿百态的石灰岩构成的石山,有洞深莫测的弄怀岩,有龙宫般的开口岩,有水明如镜,味甘清冽的屯隆水岩。位于县城附近2公里处的那板水库,宛如湖泊,山水浑然成趣,富含诗情画意。
行政区划
邮编 535500
驻地 思阳镇
区划 2003年辖2个镇(思阳镇 、在妙镇)、7个乡(思阳乡、七门乡、 平福乡、 华兰乡、 叫安乡、 公正乡、 东屏乡 、那琴乡)、1个民族乡( 南屏瑶族乡),思阳镇与思阳乡合并为思阳镇。
思阳镇 辖:东湖、北湖、明江、彩元4个社区居委会;广元、江平、华加、高加、计怀、六艮、明哲、昌墩、易和、玉学、和星、那板12个村委会。
在妙镇 辖:在妙、驮从、那苗、平良、屯隆、有生6个村委会。
叫安乡 辖:提高、那当、平江、松柏、双板、百包、那布、叫安、三科、那工、熟康、文明、板细、那午、杆青、高福、凤凰17个村委会。
华兰乡 辖:华兰、俊仁、那岩、德安、华城、叫宝6个村委会。
南屏瑶族乡 辖:英明、渠坤、巴乃、枯叫、米强、江坡、汪乐、常龙、乔贡9个村委会。
平福乡 辖:公安、那明、板含、明旺、六改、平福、岽辽、雄杰、伟华9个村委会。
七门乡 辖:更所、板龙、佛子、板文、联合5个村委会。
那琴乡 辖:那琴、那俩、排柳、桃岭、标榜、那通、那巴、联惠、龙楼9个村委会。
东屏乡 辖:吉彩、大吉、三英、边念、彩林5个村委会。
公正乡 辖:公正、信良、枯娄、那齐4个村委会。
上思特产
1.化工、工艺原料类
松 脂 县内产的松脂含脂量高,油脂纯净,县松香厂因得此优质原料,所产的松香色泽金黄,透明度高,所含杂质、含水分量及软化碘、机械杂物、肥皂化物等化学成份均符合国家检验标准。是县内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山苍油 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木姜子。均为野生,树皮绿色,其果实略成球形,大如黄豆,有浓烈的香味,全树均含芳香油,可提取柠檬醛,茎叶均可蒸油,是出口化妆品原料。
芒 芯 县内芒芯资源丰富,以南屏、叫安、平福、公正等乡为主要产区。上思芒芯柔韧,金**,是编织工艺品的上乘原料。
龙须草 又名拟金茅,高约1米,叶片狭长有细绒毛,是制造优质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植物。
2.食 用 类
香 糯 上思县香糯种植历史悠久,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经农民长期精心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米质纯正,米粒较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以制作粽粑、年糕、汤圆或绿豆糯米饭等地方风味的上乘原料。上思县香糯因其香特异而闻名,深受区内外顾客的欢迎,但外地引种均因无法保持其香味而失败,故逢年过节,特别是在春节将届之际,外地前来求售香糯甚多。
香 猪 上思县香猪是传统出口的名优产品。上思香猪为本地猪品种,属华南型,毛黑白相间,猪体结实,身短嘴圆,脚矮骨细,养至40公斤左右宰食最佳。经过加工配料烤制的香猪,色泽金黄,皮酥肉嫩,不腥不腻,色、香、味俱全,是高级宴席佳肴;乳猪脱骨再配料加工腌制凉干,食之嫩滑爽口,满嘴留香,是出口港澳的名牌产品。
香 菇 俗称香信,产于十万大山,是县内传统出口产品。传统生产方法是在每年冬11月-12月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能生长香菇的树木欢伐倒地(能生长香菇的树有46种,常见的有菇豆杜英、枫树、楮树等),待二、三个月后把树杆砍成若干段,用刀斧将木表皮成若干刀口,然后搁放于湿润、荫凉的沟边或树根下,待第二年冬季即开始长菇。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香菇虽个小,但菇肥肉厚,色泽棕黄,醇香脆嫩,营养丰富。
木 耳 以云耳为主,长在腐木之上,大如掌,干而不碎,食之清脆爽口,具有降低血压,防尘润肺,排秽通肠等作用。过去全为野生,现在推广人工接种培植,产量倍增。
凤凰茶 产于凤凰山,茶场位于海拔800米的凤凰山中部,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空气湿润,形成“晴时早晚遍地雾,阴时成天满山云”的特殊气候环境,所产茶叶色泽翠绿,茶芽粗壮,加工后色泽银灰,条索紧直纤细,浸泡片刻,满杯碧透,清香扑鼻,虽三换其水而味不淡。曾多次被评为钦州地区优质产品,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蒜 头 上思县蒜头个大萼齐,蒜瓣丰满洁白,味辛辣芳香,是出口土特产品之一。县内各地均有生产,以思阳乡弄怀村产量高,质量亦最好。
甜 笋 县内种植甜笋历史悠久,气候环境适宜,所产甜笋大个达5公斤以上,一般2-4公斤,甜笋素为民间宴席佳肴。县内以平福、华兰、南屏、叫安、公正、东屏为盛产区。
莲 藕 县内各地均有种植。以思阳乡广元村那泌屯为多,产量高,品质亦最好。所产莲藕个粗节长,色泽淡黄带红,皮薄肉厚,为县里名优产品。
天 桃 常绿乔木,树高达20多米,胸径有1米以上。天桃立春开花,夏至果熟,产果有大、小年之分;天桃果大如鸡蛋,果皮淡黄,含丰富的甲种维生素,鲜吃、泡酒、也可加工罐头或制成果脯。木材坚重,纹理细致,耐腐无柱,为制造高级家具的优质用材。天桃树历经数百年仍绿树成荫,果实累累,群众多喜种于屋旁村边,全县现有天桃树数千株。
扁 柑 主产于那琴乡桃岭村。扁柑适应性强,高产稳产,一般12月上旬成熟,可留到翌年1-2月份采收,耐贮运,供应期长。桃岭扁柑果皮光滑,色泽橙红,汁多味美,含糖量8.23%,柠檬酸0.71-0.94%,产品畅销区内外。
3.矿泉系列
饮料 系广西十万大山矿泉饮料厂新产品,以四方山1号矿泉水为基液,该矿泉水1988年1月经国家级评审鉴定,确认属含锶的重碳酸钙型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成份,游离二氧化碳含量达到国家标准。饮料厂除生产瓶装优质天然矿泉水外,采用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配方和工艺,生产矿泉粒粒橙,矿泉柠檬丝,矿泉番石榴等系列饮料。
4.药 用 类
八 角 可制香料,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八角茴香,大茴香。果实色泽红棕色,质硬而脆。果实枝叶均可蒸茴油,是常用的调味香料,内含挥发油,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功效,医药上用做健胃剂和祛痰剂。
玉 桂 树皮称桂皮,含挥发油,极香,中医学上以桂皮入药,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经痛、阴疸等症;嫩枝称桂枝,亦入药,主治感冒风寒、关节疼痛、痰欲心悸、经团腹痛等症;桂皮、桂枝、桂叶可蒸桂油,具有特殊香气,富含玉桂醛,广泛用于医药和调合皂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
蜂 蜜 县内各地普遍养蜂,以地处十万大山的南屏瑶族乡最多,产量也最高。蜂蜜分春蜜和冬蜜两种,春蜜金**,透明,味清甜;冬蜜色泽乳黄,浓稠起沙粒,味尤佳,为蜂蜜中之上品。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蔗糖、蛋白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又可入药,为上思县传统的出口产品。
蛤 蚧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名大壁虎、仙蟾。因鸣叫声而得名蛤蚧,全长约35厘米,全身密布细鳞,四肢粗壮,指趾能吸咐。产于四方山石灰岩地区和十万大山悬崖硝壁的石缝中。蛤蚧有补肾、润肺、壮阳、益精血、止喘定咳之功能,为补药上品。
特效多鞭酒 采用多种兽、畜及小动物鞭配以人参、巴戟、仙茅、*羊霍、桂园肉、枸杞子、当归等20多种名贵药材和高度纯米酒泡浸而成。具有行血、补气、提神、补肾壮阳、强腰、健膝之功效。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山 薯 又称淮山,薯蓣,属草质缠绕藤本植物。主要产于南屏、那琴、叫安乡那荡等地,原为野生,后逐渐由人工种植。山薯圆柱状,表面棕**,肉色洁白,味淡,性温补,既可入药,也可作补品。淮山中医上称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益精的功能。
经济建设
上思县地处桂西南十万大山北麓,不沿海、不沿边,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该县根据当地丰富的土地、森林、水能、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以及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31亿元,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2.1%,第二产业增长32.1%,第三产业增长17.5%;财政收入增长4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6%。
--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蔗糖支柱产业。该县投入2.28亿元,对区域内的上上糖业公司、昌菱制糖公司进行技改扩能,一年内压榨能力由原来的日榨1.2万吨提高到2.5万吨。在"第一车间"带动下,2006年全县新增甘蔗面积9.8万亩,当年甘蔗总产量达210万吨,产糖23.87万吨,实现了"全县人均产糖1吨"的目标,全县农民人均种蔗纯收入达1500元。同时,两家制糖企业大力推进甘蔗综合利用,大力推广酒精废液喷淋、滤泥还田等甘蔗生产技术,初步构起甘蔗-蔗糖-酒精-复合肥的产业链,去年生产酒精11882千升,生产复合肥2.22万吨。
--立足山地资源,做大做强林业新兴产业。为加快从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的跨越,上思县与广西高峰集团、七坡林场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实施林企一体化"20+1"工程(造林20万亩兴办1个林产企业)基础上,启动实施"30+2"工程,进一步整合了林产林化资源,发展林产林化产业。2006年新植速丰林7万亩,全县速丰林面积达20万亩,木材产量2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2.5%;全年林板产量6.3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3.9%;松香产量1.94万吨,比上年增长49.2%。
--围绕资源优势,实行"三化互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力。该县坚持"三化互动、工业优先"的思路,把工业带动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攻方向,同时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形成了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促动的"三化互动"发展格局,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围绕蔗糖、制药、林化、建材、水电等优势产业,明确把工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该县成功地外地引资兴建了华林中高密度纤维板厂、上华胶合板厂、平福水电站、富三藏淀粉厂等4家企业,引进右江矿务局前来投资开发煤炭;成功改制了百龙电站、百细电站、仁盛制药厂、万山红制药厂等4家国有企业;促成县松香厂、叫安酒精厂、县化工综合厂、铁合金厂等4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西工业园区和昌菱生态产业园区。去年园区内企业总产值达12.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值的53.7%。2006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增长4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7亿元,增长71.8%,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0.1%。
二是围绕甘蔗、速丰林、木薯、优质谷、奶牛、特种优质鱼等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县通过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靠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罗非鱼、斑点叉尾_等优质鱼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香糯、蜂蜜等无公害产品生产发展迅速。去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7%。
三是按照"一江两岸、一城两园、一路两镇、一民两化"的城镇建设思路,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先后筹资7.46亿元,重点建设了城西工业园区、县城旧城区、明江公园、龙江半岛花园、昌菱生态产业园区、在妙小城镇,新建、改建了县城团结路等6条主要街道,县城面积由2002年的3.13平方公里迅速扩展到2006年的4.2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特色小城镇格局。
--围绕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该县充分利用县内农林、矿产、水力、旅游、劳动力等优势资源,出台优惠政策,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灵活方式开展招商活动。2006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5个,合同资金5.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3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引进和上马建设,有效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后劲。
旅游资源
文庙遗址 黉宫,亦称学宫、孔庙,明正德五年(1510年)建于城东门外,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陈世瞻迁入城内东隅。清咸丰六年(1856年)道宪吴德,知州武卫会同团绅迁于今地(现县文工团驻地),有正殿、后殿、泮池、五框、乡贤名宦祠等。正殿屋脊双龙戏珠,青瓦红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1981年,因改建,将唯一留下的正殿拆掉。
那板水库
(金印湖)风光位于上思县城东南约4公里处,建于1960年9月份,总库容7.2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4350亩,从坝首至平江农场25公里,水里宽窄相间,曲折萦回,山清水秀。距坝首5公里处西南侧的独秀山清水秀一峰突起,尖如笔,有“千寻凌汉表,一点耸云端”之谓,为库区一奇景。乘船在清波粼粼的人工湖上游览,遥看耸人云霄的十万山峰,近观湖边松林叠翠,湖光山影,别有天地。
弄怀岩 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系石灰岩,洞深数里处有积泉。秋冬水涸,持火把,照电筒可入。窄处如走廊,宽处似厅堂。钟乳垂挂,光怪陆离。岩缝聚蝙蝠,多且大。明嘉靖年间,上思知州周璞题“弄怀”二字刻于岩口上。古人游此洞后,多题诗作赋,写于洞口岩壁,或记入志书;赞赏岩洞风气。在上思八景诗中曾有“弄怀岩雅留仙迹”之句,旧志有“上思胜迹,此岩为最”之称。古时列入八景之一。
布透温泉 在县城北面5公里处,三面环山,地处幽谷,风景优美。泉水从沟边岩穴中涌出,水温37-38度。古时为县的八景之一,名为“温泉晚眺”。温泉1988年1月经国家评审鉴定,确认为锶和偏硅酸的含量接近国家标准,钠含量低且游离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同时温度和氨的指标均达到医疗矿泉水标准。
歧山岩 位于县城西北面12公里处,四方山脚下,共有上、中、下三洞,俗称开口岩,岩窍左侧有一略向前倾斜的大石笋,似在迎接游人;溪流出口处特别宽阔,如巨龙吐珠,岩口上端长满灌木林,似一条条龙须;河床下一块块大过箩筐的大石头,如一颗颗从龙口吐出的龙珠,岩口内宽阔幽静,岩顶钟乳倒悬,下面卵石沙滩;清流潺潺,与洞顶射入的光线相映成趣,形成龙宫般的美景,目前已开发建成歧山岩风景区,引得无数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排茶仙桥(又名观音桥) 于叫安乡汪门屯打排茶山溪流上,石桥为天然石条横架深沟,宽2.5米,长40多米。传说古时神仙骑马过桥,因马靠边行走,踏动石桥,形成桥面稍倾斜,桥边尚有似马蹄印的窟窿。现人们上山碰大水时多从桥上走过。
应天瀑布 在十万大山扫把山下,瑶寨念文屯西南3公里的山谷中。瀑布落山外,岩板稍平阔,水口呈“凹”状,飞瀑处壁形,高28米,岩壁间有一凹处;深宽均数米,形似“水帘洞”。距落水口几米的一处岩板,拳击、脚蹬或以石头敲击,冬冬发响,声若擂鼓动。春夏大雨,山洪暴发;瀑布响声如雷,数里外还震人耳膜。“应天泉”由此而名。瀑下数十米,巨石如象;沉列溪中,同一溪流,距此瀑布约百米和二百米处,还有两处小瀑布,高度均约十余米,当地人称应天瀑布为“头龙”,下面小瀑布为“二龙”和“三龙”。
刘永福父墓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父刘以来之墓,位于那明村,葬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政府曾于墓地四周各距数百米地建有5处牌坊,镶嵌越南皇帝和清朝皇帝分别赐给的“浩封”碑。民国后期,牌坊均倒塌。1985年6月,县文管所给刘以来墓立碑,并于墓旁立文物保护标志一处。
平隆隘口 在离县城59公里的十万大山上,是通往防城的重要隘口。此地原是羊肠小道,山势陡险。1979年修建从华兰圩通至防城区扶隆圩的三级公路后,始以车代步。从瑶寨江乐屯开始登山到隘顶约12公里,均沿沟边而上,直到海拔612米的隘口,但坐在车上不觉是上山,宛如在公路的林荫道上漫游。隘口南面有一处长瀑布,俗称“马射尿”。
瑶寨及瑶族风情 散布于十万大山的瑶寨,多数后靠高山,前临陡坡。各家各户的房舍多以竹条结扎而成;房前的晒坪以木头塔造,以竹筒引水至厨房。妇女服饰以蓝黑的布做成,上衣蓝黑配红边,头盖绣花布和珠串,显得既朴实又华丽。青年男女喜歌爱舞,以歌代言,送纪念品传情,迎亲唱“拦路歌”,传统的舞蹈节奏古朴,动作优美。瑶族群众勤劳勇敢,热情好客,以猎到的野狸、竹鼠、山蛙等野味和自酿的烧酒、甜酒待客。
屯隆水岩 于四方岭西段的在妙镇屯隆屯右侧,岩的右下成湾,流出成溪,水明如镜,味甘清冽,附近村屯利用灌田,1977年于水岩之上修北干渠渠道,因开炮炸石,岩口已被大石头堵塞,但泉水仍畅流。
通天岩 于在妙镇屯隆村六索屯左边。洞内分内外二厅,内厅其巅空洞,由中仰望通天,故名。二厅可容纳上千人,昔人游览其间,多有题咏。
柳达瀑布 在公正乡公正圩西南面5公里山谷中,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旁,交通方便。水头高30余米,分数支奔泻在梯形岩石上,气势磅薄,蔚为壮观。
凤亭河水库 位于上思县东屏乡境内,建于1960年,总库容约5.6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为3180亩,库区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碧波荡漾,岸上各种山花争相开放,船在水中游,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气息。夏天,岸上绿树浓荫,各种鸟儿在树木中欢叫,水上凉风习习,实为避暑的好地方。秋天,秋高气爽,湖水清澈,秋水与天边成一色,岸上树林绿叶间,映出一丛丛红枫叶,使游人体会到“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冬天,驾舟库中,天凉水暖,极目望去,远处尽是从北方飞来过冬的各种水鸟,安然地在水面嬉戏,如果碰上冬雨或是春秋雾气,更加增添旅游的神秘感。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一、基本概况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思县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距南宁136公里,距旅游热点城市东兴100公里。该园地处桂林、南宁、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东兴、越南下龙湾黄金旅游线上。其前身是以水源林为管护对象的生态公益性林场——红旗林场。辖区总面积2037公顷,其中水源林1336公顷,占总面积65%,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1995年7月林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创办十万大山森林公园。该公园坐落在十万大山核心区,50年代拍摄的影片《英雄虎胆》的故事就发生在十万大山,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也是该片重要的拍摄外景地。《英雄虎胆》故事片的上映使十万大山扬名全国。1996年8月,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目前,森林公园与红旗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设有客房部、导游部、餐饮部、工程部、保安部、外联部、办公室等7个机构。资产总额为1791万元,负债总额588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435万元。现有职工人数142人,其中干部、在职合同工97人、离退休人员22人,聘用工23人。目前在公园上班的有70人。
自1995年开业以来,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几年来已多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投入景区的接待设施、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宾馆2幢,木楼18栋,木屋19座,水上餐厅1座,多功能综合楼1座等设施;接待区内道路全部硬化。公园现拥有接待客房65间,固定床位138床,机动帐篷100顶,水上餐厅可容纳200人同时就餐,年接待能力达6万人次。修筑步行观景便道17.5千米,开辟了景点33处,如;天然药浴池、天女浴池、石上根源、龙袍树、情网同心、源头瀑布、九龙松等;种植草坪2.5万平方米;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及与县城相连的油路;从公园至汪乐的旅游公路是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重要旅游线路。
二、自然景观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园内无山不绿,无峰不秀,无石不奇,无水不飞泉。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古道幽深。其山、水、树木、花草、云雾、奇石等景观资源,俯拾皆是。园内原生性植被为北热带季雨林和季风带绿叶林,如狭叶雅楠、紫荆木、米老排等。林内植物种类达1890种以上,动物种类有500多种。这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超过2200毫米,四季河谷泉水涨溢,林木葱郁,林内有珍稀植物如金花茶、罗汉松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黑颈长雉、猕猴、华南虎等珍禽异兽共同繁衍。狮头山为公园最高峰,海拔1264米,山顶时而狂风呼啸,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时而风吹云散,雨过天晴,霞光万道。远眺可见北部湾碧海茫茫,帆影点点,使人疑在仙景中。石头河是珠江水源头之一,河谷长6.5公里,常年流水不断,水质清纯达到国家1类质量标准。沿谷流泉瀑布,或像飞雪卷云,喷珠溅玉;或如万斛珠儿,凌空倾泻。每逢山洪爆发,响声如雷,声传数里。整个园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6.2万个/立方厘米,是城市中心区的几十倍,是旅游观光、探险考察、休闲疗养、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
三、规划建设
1995年,公园已聘请中南林学院(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专家对环境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分别就公园内的环境噪声、放射性物质、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和微生物含量、地表水水质、大气环境等进行了监测并得出了评价报告和详细数据、
关于“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