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哪些科学知识颠覆了你的三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哪些科学知识颠覆了你的三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事实上这个世界往往比我们认识到的更加精彩。首先我们的三观基础是建立在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科学其实也起源于此,那么再进一步,科学家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研究,摸索出理论并进行预测以及验证,其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说是非常的amazing。下面我由浅入深简要地展示几个颠覆我们三观的科学知识。

一、自然界很多动物的性别并不是固定

这里说的并非雌雄同体。譬如我们最常见的黄鳝,黄鳝在幼年时期呈现雌性,等待其成年达到一定体长后会发生性逆转,由雌性转变为雄性。与此相似的还有红鲷鱼等等。

还有一种神奇的虫子——海扁虫,这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由于作为雌性母体的能量消耗是成为父体的好几倍,这种生物往往通过打架来决定彼此的性别。

打架中的海扁虫

二、光并不一定是按照直线传播的

也就是光的干涉衍射,即光通过狭窄缝隙后后在后续的光屏上呈现一条一条的竖纹,通常来说干涉呈现等间距的条纹而衍射条纹不等距,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光的干涉简化图,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

衍射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叫泊松亮斑,是由一束激光打在一个尺寸很小的不透明圆盘上,投射在后续光屏上的圆盘影子中心会有一个明亮的光点,即泊松亮斑。

中心亮点即泊松亮斑

三、物质波

前面提到光的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一种现象,光同时具有波以及粒子的各种特性,即波粒二象性。而根据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理论(这里采取易于读者理解的通俗解释必然存在漏洞,请不要在意)实物粒子同样具有波动性,也就是说任何微观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那么由微观的电子构成的电子束自然也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实验也证实了一点)。

物质波颠覆了以往我们对物质的认知

如果以上的话饶老绕去不够清楚的话,所谓物质波说大白话就是。构成你我的基本粒子在某个时间点所在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但它们有一个极大的概率出现在某个地方。也就是,由千千万万个粒子构成的你我,理论上有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但整体而言我们在宏观世界的位置是相对确定的。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如果你拥有无限的时间,一直去撞一个不会被破坏的墙壁,没准撞到天荒地老,有一天你就可以穿墙而过!

四、“不可观测的实验”

我们已经谈过物质波,电子束是可以发生双缝干涉的,经过双缝的电子会在后续的荧光屏上打出一条条等间距的痕迹,那么如果我们不用电子束,而是一次发射一个电子,来来回回发射很多遍呢?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

如果我们发射一个电子,不管它从双缝的哪一个缝出去,另一个缝是完全没东西的,理论上也就不会发生干涉射现象——自己没办法跟自己发生干涉,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那么实验现象就一定是两条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竖纹。

事实并非如此,经过无数次发射后,荧光屏上显示出了清晰的干涉条纹,也就是很多等间距的竖纹。这说明这个电子同时出现在了两个缝的地方,并且自己与自己进行了干涉!

电子自己与自己发生了干涉

然而更加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当科学家在两个缝的地方安装了观测仪器后再进行重复实验后,之前的神奇现象消失了,荧光屏上只有两条由点构成的竖纹。一旦不进行观测,那么单个电子又会开始自己与自己干涉。

这其实与“薛定谔的猫”是一个原理。当我们不进行观测的时候,电子处于通过缝1与通过缝2的叠加态,一旦进行观测,这个叠加的状态就会坍缩,成为一个确定的状态。

薛定谔的猫处于生与死的叠加态

我们常笑称“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事实上,量子力学绝不是什么玄学,只不过他的结论往往与我们的常识不符罢了。

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小知识如下:

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因为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含有一种叫“植物生长素”的物质。此物质具有厌光性,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秋天树叶会变黄:当秋天到来时,已有的叶绿素会逐渐分解,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海水的颜色:海水本身透明无色。我们所看到的海水很多时候呈现蓝、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关于“哪些科学知识颠覆了你的三观?”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