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uar minat称其为“一个小句子太多了”。这位24岁的奢侈品行业广告经理有很多例子。就像对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人力资源总监的面试:“鉴于你的名字和长相,你没有在简历上注明你是法国人,这真是太遗憾了。”或者另一位经理责备他犯了一个拼写错误。“如果你在法语方面有困难,不要犹豫,去读一些书!”她建议狂热的读者米纳特。

他在chambsamry(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工人阶级区长大,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来自摩洛哥的家庭主妇,他已经习惯了不恰当的言论。当他开始在格勒诺布尔政治学院(Sciences Po Grenoble)学习时,他最初感到震惊。“我能感觉到不同,”他说,“我是奖学金获得者——而且是7级,一点都不差!-但我以为当我开始工作的时候,差距就会消失。但那里是最暴力的地方,”他说。对他来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在我现在的公司,员工的出身不是问题,”这位年轻的高管强调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驻巴黎经济学家玛丽-安妮?瓦尔福特(Marie-Anne Valfort)证实,近年来,在打击招聘歧视方面取得了“小幅”进展。2016年,在劳动部的要求下,针对大公司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测试活动,“对于这些面临被点名羞辱风险的主要群体来说,这是一个觉醒的时刻。”此外,2017年还通过了“平等和公民”法,要求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公司对招聘人员进行非歧视培训。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如此,即使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法国就业市场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仍然很高。”

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劳动部“研究、学习和统计组织指导”的主持下,对简历进行了大规模检查,结果显示,名字听起来像北非人的求职者——从专业学位到BAC + 5(高中+ 5年研究生学习)的毕业生——被招聘人员联系的可能性要低31.5%。根据2019年美国对九个国家(比利时、加拿大、德国、荷兰、挪威、瑞典、英国和美国)的情况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招聘中的歧视在法国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