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三年级上册科学.什么叫溶解现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年级上册科学.什么叫溶解现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铝等许多金属元素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该是一种溶解现象。所以严格的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都可以为溶解,生成的固液混合物为溶液。一般在同一个反应中应呈均匀,稳定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混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糖到哪里去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区别溶解与不溶解的方法是观察溶解过程、检查溶解度、实验测定、参考类似物质的溶解性。

1、观察溶解过程

将物质加入溶剂中,并观察是否完全溶解或部分溶解。完全溶解意味着物质能够充分溶解于溶剂中,而部分溶解则表示只有一部分物质溶解。

2、检查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可溶解多少物质。可以参考化学手册、实验手册或其他参考资料,查找特定物质的溶解度数据以了解其相对溶解性。

3、实验测定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物质的溶解性来源:https://drill-pipe.com/zhishi/202412-76.html。例如,可以尝试逐渐加入物质到溶剂中,观察到达饱和溶解度时是否有物质残留。也可以使用溶液浓度计或其他实验仪器来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4、参考类似物质的溶解性

根据已知的物质溶解性来推测其他物质的溶解性。例如,如果两种物质在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结构上相似,则它们的溶解性可能也相似。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温度

温度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往往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小。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加快,分子间引力减小,溶解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而在低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分子间引力增加,溶解度降低。

2、压力

在溶解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有助于增加物质溶解度。这是因为压力能够使溶液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得更小,从而增加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在高压下,物质的溶解度通常会增加。

3、溶剂性质

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和溶质的极性匹配性越高,溶解度就越大。一般来说,极性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分子则更容易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

除了溶剂的极性外,溶剂的粘度、表面张力等性质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粘度大的溶剂分子更难移动,物质难以在其中溶解。

 2、 通过实验知道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

 3、 能够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主动的与同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体在水中可以溶解,什么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来源:https://drill-pipe.com/bkjj/202412-43.html

 教学难点::知道加快物体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教学准备:来源:https://drill-pipe.com/zhishi/202412-24.html

 教师用具:砂糖、高锰酸钾、一盆凉水、一瓶热水.

 学生用具:共分五组,每组一次性杯子5个、木棒一根、砂石、食盐、味精、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实验表一张.

 教学方法:小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等等多种方法相互协调使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引入

 (1)师出示一撮砂糖问:同学们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平时用它来干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冲一杯糖水喝,(师边说边冲)谁来尝尝?指名尝试。.师及时提示:注意不熟悉的物品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口尝?为什么?

 (3)师举起杯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糖到哪里去了?并直接板书课题。

 (4)师重复是否真的化了呢?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出来,得用实验验证一下才行。

 2 、设计实验证明

 师述:为了让同学们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有颜色的物品————高锰酸钾,来代替砂糖。师出示高锰酸钾让学生观看并解释: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现在跟我一起认识它(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两遍)不要看它这么小它可很神秘噢!我把它放入水中你们可要仔细观察.

 师提问: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到哪里去了?谁来说说?来源:https://drill-pipe.com/zhishi/202412-39.html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师总结:我们把像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板书

 砂糖 、高锰酸钾

 溶解现象

 水

 3、运用知识判断

 师述: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它们能否也在水中溶解呢?老师也带来了几种物品,同学们看看有哪些?那我们应怎么来做,小组商量说出你们的方法

 集体研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来源:https://drill-pipe.com/zhishi/202412-47.html

 做完后集体订证.

 4、实验问题引出加快物品溶解方法。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277.html

 师提问:我们刚刚在做实验时,在能溶解的物体中哪一种物体溶解的最慢?(学生回答后)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看哪一组最先使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优胜组我们就奖他们一面小红旗。

 各小组先讨论出你们的实验方法,商量好后可以来老师这领实验材料.

 小组分别实验,实验完后总结经验。

 板书: 加热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285.html

 .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176.html

 捣碎

 把你们的方法记下来.

 5、运用所学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231.html

 学以致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亲人为我们操碎了心。如: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 ,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呢?学了今天这一课后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冲一杯牛奶来表达我们的心意,老师这里有牛奶,谁愿意上来冲一杯,不过要先说出你的方法噢。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回家可不要忘了给自己的亲人冲杯茶水或牛奶噢!再见!

 板书设计: 糖到哪里去了

 砂糖 、高锰酸钾

 溶解现象

 水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捣碎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202.html

教案二 来源:https://drill-pipe.com/bkjj/202412-140.html

 教学目的: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3、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研究“溶解现象”。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388.html

 (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1)化了;

 (2)到水里去了;

 (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

 (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3、设计实验:学生仍然会设计用砂糖放入水里观察;教师建议改用高锰酸钾代替砂糖进行实验。

 4、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锰酸钾晶体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

 5、得出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

 6、运用知识。

 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方糖果、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并在课本42页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

 三、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

 1、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教学后记来源:https://drill-pipe.com/cshi/202501-198.html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让学生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首先我创设情境,以一杯不知名水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一杯什么水,我们怎样知道它是一杯什么水呢?”通过运用一些感观,在尝的基础上知道了它是一杯糖水。再我揭示课题,学生都知道糖是透明的颗粒状的固体,而杯里并看不到糖,这时已经引起了它们的思考和猜测“糖到哪里去了”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猜测,小组合作完成以黄砂糖代替白砂糖完成这个实验,看糖到底到哪里去了。实验证明糖颗粒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提出“溶解的现象”这一概念。然后深入探究,知道了糖能在水中溶解以外,还有哪些能溶解呢?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在水中溶解呢?以问题引入,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小组合作实验,培训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证实实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猜测想符合。实验证明,食盐、味精能溶解,粉笔、砂不能溶解。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展视野。水能溶解的物体很多,这是水的一个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这个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做了很多事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水的溶解”,认识到水对人们的重要性和科学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可以加快溶解,课后延伸。

关于“三年级上册科学.什么叫溶解现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