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园“活火山”
在许多人头脑中,有一种习惯思维几乎成了定势:只要一提起“公园”,马上就想到那是由政府出面,围一块地盘,对环境作一番人工打造后,供大众游览、休闲的地方。既是用围墙围起来的,面积自然也不会很大。如果很大,公园的围墙,岂不是要修成“万里长城”?
你别说,这次我们游过的几个公园,还真不小。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加拿大的班芙公园和史丹利公园,面积都在六千平方公里以上。美国的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约九千平方公里。不过,它们都没有围墙,人工着力也很少,多是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现自然风貌的美。
班芙公园和史丹利公园,有山有水有森林,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黄石公园,高山狭谷,深不见底;风化火山岩,气势磅礴,色彩斑烂。绵延数十里的黄石湖,山青水秀,白云悠悠。诸多美景,无不动人心魄。然而又都是以本色招人喜爱。
最具独特风貌,也最让人留连忘返的,是黄石公园那大大小小上千个的温泉和热泉。温泉多以热水潭的形式出现,潭水清澈晶莹,可以映出远山和游人的倒影。波光荡漾,云影徘徊,置身其间,颇感悠然自得。水下的泥土,平整而光滑,或因各种嗜热微生物的聚集,而呈现不同的色彩,就像精工细织的地毯。或种植水草,在阳光和矿物质作用下,开出非常艳丽的花。
温泉中也有另类。猛犸泉就看不到多少水,但却有一座气势非凡的钙化山。山腰上,到处是温泉留下的痕迹。一个个的台阶,就象一层层的梯田。水已干涸,田坎尚存,色如玉带,人称玉带梯田。据勘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接近山顶处,有个平台,看样子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惜光溜溜的,既无青草地皮,更无森林树木。只有在那些曾经是泉水出口的地方,积存的雨水被微风吹皱时,依稀可见昔日的风韵。似乎能唤起人们对当年那美好岁月的回忆。这也许就是今天它们厮守着这片宁静与安祥的意义吧。
热泉又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它们不断有地下热水补充,且冲击力很大。所以总是热气腾腾,喧嚣吼叫,无比的张扬。远远望去,有的站成一排,嘴里吐着或浓或淡的白烟,就像士兵在列队报数一样。有的则各显其能,把自己的领地装饰得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大棱镜盆地的热泉,是世界第三大热泉。人还未到,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走近一看,几股冒着热气的洪流,正从梦幻之乡滚滚而出。十几平方公里的沙滩湿地,五颜六色的泥土中镶着几个湖水碧绿的热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边缘都冒着白烟。微风吹过,水雾在空中象轻纱一样飘动,让人觉得好象进入了王母娘娘所住的瑶池仙境。这种美妙至极的景象,曾经在美术片《大闹天宫》中看见过。然而,蜿蜒弯曲的栈桥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红男绿女,还有手扶轮椅的白发老翁,以及怀抱婴儿的年轻姊妹……这一切又都说明,眼前看到的不是电影的艺术创造,而是活鲜鲜的生活真实!
不是电影,却比电影更真实,更离奇。这在黄石公园的热地中随处可见。驰名世界的老忠实泉,准时每隔九十分钟喷发一次。你信吗?等着验证这一奇迹的各国游客,远离中心七八十米围了几大圈。我们不怀疑传闻的真实性,也“忠实” 地在那儿等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在预计时刻的最后几分钟,等来了惊喜:先是喷嘴涌出一股股热气,然后变成一团团浓烟。接着,迫不及待的热水喷薄而出,冲向云天,高达四、五十米!本来纵横恣肆、无缰可羁的自然现象,居然始终如一地守恒不爽, 实在离奇。它的忠实,也实在令人称赞。
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泉,面积不大,只有几平方米;水量也不多,象个“牛滚凼”。但水温奇高,常年温度都保持在八十八度以上。还末走近,就有一股热气迎面扑来。池水就象沸水一样,不断翻滚。这比起“老忠实”来,虽说气魄不大,但在“出奇制胜”这一点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热泉的喷口成天狂风大作、吼声如雷,或者熔岩经热水搅拌,吐出泥巴,吐出油漆,更属罕见。五花八门的现象,真令人匪夷所思。而口碑流传的神奇,又总让人津津乐道。
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三番五次地来这里重游的人不少。我们住在公园门口,自己驾车,早出晚归,在里面跑来跑去。每天两三百公里,连跑五天,也不觉得辛苦。因为心中充满了快乐,总想把公园的里里外外都看个够。然而,就象《马儿啊,你慢些走》所唱的那样——总也……看不够……。
由于黄石公园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优美,野生动物成群,还有千奇百怪的地热现象,比较完美地呈现了史诗般壮丽的生态图景。因而多次荣获国际大奖,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美国人则自称它是 “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乐园”。又由于黄石公园的地热现象乐中有忧,连接重要景点的二百三十公里长的环形公路两侧,到处是温泉,热泉。随时都在喷出热气,冒着白烟。真正是有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因此,被人们惊叹地称为 “活火山”,担心毁灭性的大爆发迟早要到来。
2014 年,黄石公园边上发生四点八级地震,真让人吓了一跳!这使本来就百孔千疮的黄石地壳,更加险象环生。尽管官方网站言之凿凿地说,“请大家放心,这种喷发的可能性,在未来几千年内都微乎其微”。但坐落在一个仍处于活跃状态的大型火山之上,谁又能真的“放心”呢?
不过,回头一想,大棱镜热泉,自1871年被地质学家发现以来,已有143年的历史。它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不也“平安无事”地过来了么?这样一想,也就只好相信了。或者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野生动物的天堂
西方一些信奉宗教的国家,人们相信正直的人死后,灵魂会升到天上一个美好的地方去居住。那地方就叫“天堂”。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借用,把一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都称之为天堂。
加拿大和美国,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来说,算得上是个天堂。因为这里有非常适合它们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得到特别的关爱与呵护,自由自在地在森林中出入,在光天化日之下晒太阳。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大庭广众的街上散步,丝毫不担心生命的安全会受到威胁。
拿我女儿居住的温哥华高贵林中心区来说,它座落在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上,青翠茂密的森林中,藏着一个又一个的“独立屋”。一般的家庭,都有一两百平米的草坪及几十株树木。品种多是苍松、塔柏和红枫。这样的环境,自然赢得各种鸟儿的青睐与歌唱。高大的乔木,又是一些擅长攀爬的小动物,眷恋难舍的地方。当然,毕竟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场所,大型动物很难见到,或者说根本没有。但每日清晨打开窗户,总会有三两只小松鼠在花园中跳来跳去,拣食地上的松果。由于皮毛光滑,身体灵巧,当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弓身向前跃动的时候,就象一片片黑色的丝绒在眼前飘飞,然后又慢慢地成弧形落下,真是美极了。夜幕降临后,又有一种象小熊一样的动物獾,常从山顶上下来闲逛。本想找点吃的,奈何大街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倒不是人们吝啬食物,或不喜欢它。而是为了培养它独立生存的能力,让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回到大自然中去自谋生计。既是这样,现成的食物难觅,它们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草食动物则有优势。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草,而北美国家很注重生态环境的培植与保护,许多地方都是绿树成林,青草满地。这使它们的活动空间非常广泛,因而与人类常有亲密的接触。
我们去黄石公园的时候,刚刚下车,就发现一只马鹿在宾馆旁边的草地上溜达。由于个头比较高大,与它“合影”时,我们还有些胆怯。第二天早上,它却带来了几个同伴,看样子是它的儿女和它的“老公”,仿佛在向我们炫耀。一家子和谐幸福,旁若无人地啃着青草。
还有更为“放肆”的现象:一只小鹿跑到温哥华的大街上,漫不经心地招摇过市,引来万众瞩目和媒体关心。我们也曾在一家超市附近的十字路口,目睹了一群野鸭从天而降,大摇大摆地“勇”闯红灯。前进的车辆都停了下来,行人也为它们让出通道。
在北美国家,车让人已成为“开车族”的习惯。而车让动物,人让动物,共同为动物筑起一道“保护墙”,这却令人感触良多。要是在国内,说不定有人看见野鸭,立刻就想到全聚德的烤鸭;看到野鸡,就想到肯德基。以致做出贩猫、杀狗、取熊胆的事情来。
这些事情,在北美国家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执法很严。加拿大就有明文规定:哪怕是虐待小猫小狗之类宠物,都将获刑一年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人们心目中,培养起一种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本能地把动物当成自已的朋友,感情更加亲近。
在美国,我们看到有的高速路边,拉着不让动物靠近的铁丝网,目的是避免动物横穿公路死于非命。在加拿大,甚至还专门在动物出入较多的地段,修了十儿座横跨公路的“动物天桥”。桥宽六米,上面栽花、养草、种树,实现公路两侧的森林与草坪无缝连接,与天然生态无二。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动物被撞伤或致死的悲剧。
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加拿大在联合国组织评选“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时,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这样的环境,对野生动物来讲,可谓苍茫大地,得其所哉!
更见深刻的是,无论加拿大还是美国,我们所到之处,不管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空间,几乎看不到影视明星的照片。除了对世界知名景点的宣传外,也很少再有锦绣山河的画作。墙上贴的,室内挂的,差不多都是野生动物的雄姿倩影。连旅游纪念品也都充满了自然生态的情趣。国人最爱、出镜率最高的动物,加拿大是棕熊,美国是野牛。它们都身高体壮,是强而有力的象征。由此可见,北美国家对动物的珍爱,已普及到了一般人的意识里,且升华为一种精神崇敬。
这种力量的感受,我们也深有体会。在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露易丝湖滑雪区的最高处,我们看到过一只棕熊。它体态丰滴,直立而行地在林间走动。距离百把公尺,游人欲靠近观看,却遭到管理人员的阻止。并说,为了动物的安全,请到此止步。我在想,“为了动物的安全”,这话是否说反了?是人重要还是动物重要?后来又想到大熊猫在中国及世界享受的待遇更高,这才醒悟过来。稀有之物,谁都珍爱。保护措施,自然严密。何况,人家是预防,人会在无意间对动物造成伤害。这首先把人看成了强者,对“人”还是尊重的。
不过,在黄石公园看野牛,不会有这种尴尬。先后几次进出公园,见到的野牛总共有几百条吧。有的三五成群地在坡上晒太阳,或卧或躺,极其舒心。有的离开集体,在盆地中吃草,饮水,样子也很悠闲。夏日的天空,格外晴朗。远远望去,篮天、白云、青山、黄坡和绿草,线条清晰,色彩分明。在这样的背景上,拍一张野牛天放的照片,该有多美啊!掏出相机想留下这一美景的游人, 向野牛越靠越近, 越靠越近。本来隔了几十米,大家相安无事。谁知这一“得寸进尺”的行为,激怒了近处一个正在温馨团聚的“小家庭”。发现有人入侵,公牛猛然站了起来,发疯似的用双蹄把泥坑掘得尘土飞扬。然后一声吼叫,冲上公路,横眉竖目地站在公路中间。母牛也跟了上去,与公牛并肩而立,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这一惊人举动,镇住了所有来往的车辆。游人也屏住呼吸,担心会有悲剧产生。紧张的气氛足足僵持了一分钟左右,才看见母牛向公牛瞟了一眼,似乎还低语了两句。公牛这才消了气,慢慢地回过头,向儿女身边走去。
母牛一个眼神就化干戈为玉帛 , 平息了一场风波。母牛到底对公牛说了些啥?大家都在猜。同游的朋友小方和小段,都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开车又十分内行的能干人。他们乐观向上,见多识广。忽听小段说,我有答案了。母牛对公牛说的是:“算了吧,老公。他们都知错了,就不要得理不饶人。回去吧,晚上我给你按摩”。这一说, 把大家都逗笑了。
平时常听说,某人真牛。或说,某人的“牛脾气”发了,真可怕。那时,对于这个“牛”字的含义,并未完全理解。看了野牛“怒目而视”的特写定格以后,那双眼睛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它目空一切,充满了仇恨,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似的。由此我想到,人与人之间,最好和平相处,切莫因私利而犯人。否则,对方会不顾一切地找你“拼命”。一条牛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