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一个业务撑起300亿美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业务撑起300亿美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百度:我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Zoom:我只有一个业务。

百度:我有无数科学家团队!

Zoom:但我市值和你一样。

百度:我人工智能专利数中国第一!

Zoom:但我市值和你一样。

百度:我app日活有2亿!

Zoom:但我市值和你一样。

百度:先不聊了

01 Zoom是什么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284.html

Zoom是我一个山东老乡在美国开的互联网公司,只做网络视频通话这一个业务。

就这一个业务,撑起了300多亿美金的市值。

百度的变现研究室都快研究出变态来了,却和Zoom几乎相同市值,于是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又硬了。

由于疫情,我国内外的朋友同事一夜之间全都用上了Zoom,导致我也成为了Zoom的深度用户。

之前看了业内几篇分析Zoom的文章,大概总结了这么几个原因:

①中国工程师便宜,所以Zoom招了许多中国工程师降低成本。

②Zoom在全球各地买服务器,所以视频效果好。

③Zoom企业文化好,是全美最佳雇主,所以能留住人才。

但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觉得他们全都没说到本质。

所以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Zoom。

Zoom的创始人叫袁征,英文名Eric,山东泰安人。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3559.html

大学毕业后想去美国,结果签证被拒8次。

到美国后,长着一张中餐馆老板脸的袁征,却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

这主要也是因为袁征当时的资质进不了大公司,外加这家创业公司老板是宁波人,中国老乡,眼泪汪汪,就互相扶持了一把。

而这家公司叫Webex,就是做网络视频会议的。

袁征加入后,非常努力,每天都第一个到办公室。

慢慢地,他从程序员一步一步做到了Webex的工程副总裁,奉献了十几年青春。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138.html

网络视频会议这个行业,触发场景很重要,所以需要一些外部时机的帮助。

比方说Zoom最近大火,就是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而Webex当年也是受到911事件的影响,因为911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敢坐飞机出差了,于是Webex业务快速增长。

2007年的时候,Webex就以32亿美金卖给思科了。

但袁征其实在思科做的不开心,因为当时Webex的体验已经让很多客户不满意了,而袁征提的意见,在新公司又没得到重视。

于是他当时就思考,用户一边骂Webex,但一边还在用…说明这是一个创业机会啊!

于是袁征从当时管理的800人团队中,带出来40个,创立了Zoom。

而他当时已经41岁了。

02 41岁红海创业?

网络视频会议当时已经是红海了,但还好,2B和2C业务的逻辑不太一样。

2C业务想在红海创业是艰难的,因为C端的网络效应很强。一个行业你做不到前三基本就活不下去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外卖行业,美团第一,饿了么第二,第三的百度外卖就直接凉凉了。

但2B还好,你只要服务好几十家客户,往往就能养活自己。

所以袁征当时作为视频会议这个领域的资深大佬,他做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当时大家依然不看好Zoom,因为这个市场不仅有很多创业公司,而且巨头也在里面掺和,竞争太厉害。

比如Microsoft的Skype、Google的Hangouts、甚至苹果的Facetime,都算是广义的竞争对手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493.html

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920.html

但Zoom依靠技术领先,勉强算是在行业里活了下来。

在巨头面前讲技术领先?

我解释下,软件公司都有一个悖论:一个软件它存在的越久,架构就越老旧和过时,历史遗留问题堆积,最后就是积重难返。

举个例子,Zoom当时有些竞品,是做设备的,好像华为也搞过。

就真的是一个会议室,每个座位上都放一个显示屏,然后进入他的会议系统开会,类似这样:

但这种设备造价昂贵,而且如果分公司之间开会,那么分公司也得建一套,非常原始。

随后,手机、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快就将这些做设备的淘汰了。

另外还有一些做软件的竞品,比如Skype:

它其实并不是针对视频所设计的,视频只是它的功能之一,所以它就没为视频做太多优化,用的时候经常卡顿。

然后像苹果的Facetime,连跨平台都不行,那更是不可能完全普及。

所以我前面提到这些大公司,虽然也涉及视频通话产品,但不是技术老旧,就是没把视频会议作为核心功能去经营。

但我们反观Zoom,视频会议就是它唯一的核心功能,它所有的开发、设计都是围绕这件事展开,整体战略也是建立在当代的硬件、云计算等技术上来制定的。这种专注加先进,让Zoom活了下来。

03 如何用一个业务比肩百度?

但活下来不等于成功,300亿市值也不是活下来就可以达到的。

我觉得Zoom能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产品调性。

这是所有文章都没提到的一件事,因为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把Zoom定义成一个商务会议软件,然后拿钉钉这样的软件做对比。

但Zoom早就破圈了

Zoom其实是一个社交属性非常强的产品,不单单做商务会议,而是把本来在线下的很多场景都搬到了线上。

办婚礼、毕业典礼、生日Party等等,Zoom早就变成一个有社交属性的产品。

为什么我前面提到了调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一个产品酷不酷是非常重要的事,是年轻人,或新潮的公司是否接受它的重要的参考。

比如说微软的Teams、或者Skype,这一套东西都是和微软生态以及Office深度绑定的。

这样做不是不好,大企业各个产品之间协同是正确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就不够酷,不喜欢微软生态的人那就更不会用。

但这种感觉其实没法精确的描述,它就是一种调性和一种感觉。

Zoom是一个独立品牌,新潮、高级,在鄙视链最顶端,这让用户分享Zoom的链接出去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不会担心收到链接的人喜不喜欢。

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2353.html

产品做裂变,分享是关键,于是把握用户的心理这非常重要。

如果用户分享时会担心这个链接别人会不会喜欢,会不会很low,他肯定不愿意分享。

另外Zoom在商务和活泼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举个正面案例:

有一家叫Slack的公司,产品是主打团队沟通的。

我们可以通过他的logo看到,他使用了色彩明快的设计,产品里还支持表情包等功能,是办公软件的一股清流。

它打破了传统办公软件的沉闷,所以很多年轻公司都愿意去尝试。

但扮酷要有个平衡,比如说Zoom有个竞品,反面案例我就不说名字了,它加了一个AR换头,可以把自己的头换成奇奇怪怪的东西…

但这个功能出现在一个商务型产品上肯定不合适。

你开一个电话会,结果下面无数坨屎,你说什么感觉?

虽然我知道在很多领导心里员工就是屎,但真的换上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的。

另一个极端,比如Webex,它商务范就太足,用户用它上个瑜伽课、美妆课,但搞得像在谈5个亿的生意,那也很夸张。

前段时间,有人说在钉钉上和同事开会就很尴尬。

因为一开摄像头,发现同事住的都是180平的房子,而自己却在廉租房里,背后挂的都是脏衣服,墙上裂痕都被看见。

然后Zoom就周全的想到了保护隐私及避免尴尬的方法,就是可以给自己加一个背景:

那你说你想在知乎装逼,什么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上都上了还下什么?

直接换成驾驶舱:

还有像美颜这种功能,很多软件都有,但Zoom的美颜程度就把握的很好,稍微磨一磨皮,不会把人搞的尖嘴猴腮。

商务会谈和社交之间,Zoom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所以在调性上,达到了最广泛的适用性,结合社交软件自上而下的特点,也成为了Zoom致胜的关键原因。

04 能在国内复制Zoom吗?

其实,Zoom的兴起也是离不开美国互联网这个特殊大环境的。

Zoom这家公司,营收基本上来自于北美市场,本身是一家赚钱的良性公司,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重要?因为不赚钱的互联网大公司在中国太多了…

在美国,巨头公司是没有烧钱玩补贴的习惯的,这才让Zoom的产品定价可以在同类产品里非常便宜。

这话可能很多人听着怪怪的,大家肯定觉得大公司东西贵,小公司便宜不正常吗?

这个观念只在线下市场有效,而互联网市场的付费,大公司往往都更便宜!

你们想想,钉钉、飞书、腾讯会议,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免费的。

这时候你在国内搞一个Zoom这种创业公司,然后还敢收费,和自杀有啥区别?巨头公司早就把你逼死了。

美国用户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付费习惯比较好,二是比较喜欢功能单一的产品。

就是一个APP就干一个事让美国人很放心,如果功能太多反而会让他们觉得不够专注。

但国内就不是了,微信推了半天的小程序,就是希望以后大家手机里只有微信这一个app。

那为什么美国用户喜欢功能单一的产品呢?

因为美国互联网环境更加的开放。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388.html

比如说美国各种商务软件,它们都开放API,互相之间可以兼容,用A公司的视频会议接B公司的聊天,甚至再接C公司的项目管理和D公司的文档管理,自由搭配,高效办公。

但一旦到中国就是:

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垄断!

中国这些巨头,确实做了不好的表率,但这个没人管,法无禁止即自由,我们也无法评价。

但结果就是我们中国的用户,就只能去用那些全家桶产品,所以说投资人找中国的Zoom,我觉得就别想了,因为时空背景用户习惯都不一样。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687.html

那有人说:“中国也有很多人用Zoom!”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中国用户还是以白嫖为主的。这次疫情,Zoom为了中国市场所以修改了原有的收费标准,这也算是用美股的钱补贴国内用户了,但一旦Zoom在国内开启常规收费,我坚信一定90%的中国用户会迅速离开。

②:互联网专业人士有站队问题,比如腾讯系和阿里系的两个人,聊天是微信还钉钉?

所以不如大家都用Zoom好了。

05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01:城池都没有,你挖什么护城河?

最近和几个做2B的朋友聊天,结论就是做2B不用太多考虑所谓的“壁垒、护城河”问题。

护城河是古代战争的产物,而现代战争靠防守是很难赢的,现在很多创业者他业务还没做起来,就先考虑护城河问题,这个我觉得说不通。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把业务做深做透,先建立城池,再建造护城河,尤其是2B市场。

02:创业要学会借力!

某个弹幕网站,刚开始做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弹幕播放器。

他把视频架在别人的服务器上,因为视频的服务器是很烧钱的。

Zoom其实也可以成为这种能让创业者借力的点,譬如我们把Zoom当成是一个免费的视频连线平台,一种免费的基础设施,再加点别的料在上面。

譬如国外有个网站叫做OKZoomer,专门匹配美国大学生线上社交的:

上线两天就注册了2400多个学生,现在已经有超过1万名学生通过它来匹配约会了。

最后我总结一下:

Zoom当然不是完美的产品,最近也爆出隐私问题,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这个事就有点敏感。

我有个朋友是Zoom的高管,我就尝试打给他问点内幕,结果尼玛这哥们守口如瓶,什么都不说,确实能感受出恐惧与谨慎,毕竟一个公司一下子变这么大,完全没问题是不可能的。

虽然我们开头拿百度开玩笑,但现在Zoom的股价确实有些虚高,无论看市盈率还是看市销率,都不是特别理性的一个市值。

那就有人担心,Zoom疫情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就挺难回答的。

但我还是觉得会有很多用户的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次疫情就让人们发现有些会不开也是可以的,甚至有些人不存在都是可以的。

所以我觉得疫情之后,Zoom的用户数肯定会回落下来一些,但也会比疫情之初高很多,习惯的改变是多方的配合与时间的沉淀,我还是看好Zoom的,因为他是一家具有长期价值的公司。

如何评价百度和搜狗的人工智能战略

知乎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的原因主要是:1.商业模式没有得到市场认可,2.市场估值太高,3.对于为了发展前景不看好。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040.html

知乎对于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一个传播知识性的网站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关注,知乎也成为了很多专家普及知识的地方,很多企业慢慢成熟知乎都会选择上市,上市能够更好的解决它们资金难题,获得更好的资源,知乎也不例外的选择了上市。知乎上市首日破发,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知乎破发主要原因还是商业模式没有得到投资者认可,毕竟广告收益和付费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同时知乎估值太高了,上市市值达到260多亿,很明显这给业绩不匹配,未来发展前景又被市场不看好,这是支护破发的真正原因。

一、知乎上市首日破发破发主要原因是商业模式没有得到市场认可。

随着中国互联网不断发展,很多商业模式都出现了改变,知乎作为门户网站单一的广告收益和知识付费这让很多投资者对他们商业模式不认可,知识付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才在我国开始慢慢形成,从现在来看要得到更多人认同可能比较难,商业模式变现功能比较弱这是知乎破发的原因之一。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422.html

二、知乎估值太高导致市场不看好。

任何产品估值非常重要,当一个产品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产品的时候,这种产品基本上处于高估。知乎上市48亿美元,大概就是260亿人民币,知乎业绩是亏损的,而且商业模式也不成熟,这么高的估值导致知乎市场前景不被看好,这也是知乎破发的原因。

知乎作为一个门户网站,主打知识付费,但是这几年知识付费的企业做的都好像不是很好,这就导致整个商业模式不被市场认可,从而出现知乎上市破发的情况。

很多东西还是要拿数据说话,知道两者人工智能战略怎么来的,要做什么,就可以评价了…

财报上去年营业收入增长了19%,背后是搜狗搜索整体流量在2016年增长了30%。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移动搜索流量全年提升了70%,而搜狗的王小川一直想在移动搜索端发力,把超过百度作为未来三年的目标,短期而言有难度,但是差距还是在减小的。

利润稍微下降了一点,可能是因为研发支出较大,搜狗在2016年先后投资了清华大学的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和问答机器人汪仔。所以去年搜狗的主打产品还是搜索、输入法,但是砸钱最多的应该是人工智能。

搜狗以搜索开始起家,也似乎将搜索作为最终目的。虽然在PC互联网时代发家比较晚,自然没有先发优势,只能靠着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杀出一条血路。后边搭上腾讯大腿是一个转机,2016年死磕搜索业务,拉着微软、知乎和腾讯这些小伙伴一起在搜索上搞事情,推出了明医搜索、学术搜索和海外搜索,加上之前的知乎搜索和微信搜索,这阵容也是不差。

所以搜狗在人工智能的布局,资源完全不乱浪费,全部围绕搜索业务进行。先讲机器翻译,搜狗出了个海外搜索,预备给不会看英文网页的吃瓜群众一个机会接触英文信息,机器翻译就是要用在这里的。在这之前,我是有关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当时注意了人工智能论坛背后的大屏幕,嘉宾一边讲话,屏幕上就同步出现中英文字幕,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人工翻译是不是要挂了』,后来得知这个是搜狗的“机器同传”,和海外搜索一样,是基于搜狗机器翻译技术。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6966.html

另外搜狗语音识别方面是比较强的,准确率也相对比较高,在财报里面也有提到语音输入日频次超2亿次。所以这两块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一些技术,就搞了个叫做汪仔的机器人,然后上电视刷脸。作为一个检验技术的工具,加上和搜索“问答”未来的高度相关性,帮助搜狗继续死磕搜索这项业务,也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汪仔背后的立知系统和搜狗搜索用的就是同一套)

再说百度,了解不多,主要看财报,2016年营业收入705亿,净利润106亿,看起来很不错的数字,但是光是Q4的净利润就跌了60%多,扣掉去年去哪儿的交易后,也一样是下滑。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随着2016年发生的一件事,占比91.5%的网络营销收入这一块开始逐渐收紧,后果是百度市值因此蒸发了740亿。作为上市公司,百度要让市值回来,人工智能战略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百度的产品比较多,但是当家位置一直是搜索。在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交替的时候,李彦宏有了一个新idea,那就是O2O战略,地图,百度糯米和外卖数据看起来都不错,但是都不能赚到钱。回头一看阿里和腾讯风生水起,风向转变了,Robin赶紧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追随时代潮流,搞人工智能战略,重新当老大。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8231.html

百度的技术实力还是很厉害的,所谓B的技术,A的运营,T的产品,名不虚传。但是百度想对标的是谷歌,想用人工智能扫荡大大小小的行业,所以对硬件比较看重。

百度方面的另一个变数就是新上任的总裁陆奇。又一位微软高管的到来给百度带来了新的机会,但是全球视角是否真正能在中国落地,不确定性也很大。目前来看,先抓的是金融和无人驾驶汽车,这两块市场肯定是巨大的,可以看到百度用人工智能战略比较大而全。但是所谓船大难掉头。实际上金融也好,汽车也罢,都存在可行性的瓶颈。证监会是否允许所谓的“智能投顾”上场作战还是一回事,交管局让无人车上路行驶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两家孰优孰劣不能明确说出来,但是搜狗的人工智能战略相对更接地气,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肯定有,但是应用起来能走多远,还是一个问题。

当然,两家的共同点在于同样重视人工智能,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毕竟,以AI作为切入点,能够连接的行业非常多,机遇多便导致变革多,同属于搜索行业的狼厂和狗厂要在新的战场一决高下,还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来源:https://www.mj-100.cn/xwzx/202412-7831.html

关于“一个业务撑起300亿美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