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安徽农业发展状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徽农业发展状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分析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展较快,2004年数据较2000年增长了4倍之多。见图2。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市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发展迅速,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农业部已建立了具有较强支持服务能力的网络中心,纵向连接农业部与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务外网已建成开通,初步建立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到2004年底,已有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75.9%的县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与农业部信息中心互联互通。全国乡镇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占80%,逐步形成了以省农业信息网为核心的网站群。

5年间,农业科技图书出版呈波浪形趋势,2001、2002两年出版呈下降态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见图4。同时,还存在着农村图书发行网点骤减,出版发行物农村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服务“三农”效果较差。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图书价格上涨较快与农民相对有限的购买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另一方面也受到出版发行单位在农业科技图书出版上力度不够,选题开发工作不力,缺乏适销对路产品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加以注意。

(二)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

5年间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农户电话、电视、电脑等信息终端设备拥有量不断增长,为在全国推广实施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入户项目,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见图5。

图6显示,我国的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村基础通信网覆盖能力大大提高。据统计,1990年全国农活用户只有146万户,至2004达到10,159.5万户,增加了近70倍,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总数也达到62.8万个,为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年间,农民电视机拥有率再创新高,见图7,农村电视覆盖率不断提高,大多数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或建立了电视差转台,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行政村。

通过图8可以发现,尽管5年间农村电脑拥有量不断上升,但实际比例仍然很低,特别是与同期城镇居民相关数据相比差距巨大。有数据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和百家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分别是农村居民的6.5倍和20倍,城乡数字鸿沟呈扩大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城乡差距还是很大的。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话95.41部,移动电话90.07部,彩色电视机130.5台,而同期农村居民上述设备拥有量仅分别为城镇居民的51.4%、26.3%和52%。互联网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仅占1.9%。2004年底比2003年底,城市固定电话用户增长3975万户,增长率23%,而同期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增长了995万户,增长率不到11%。一些乡镇村仍然没有连通信息或通信网络。2003年底至2004年底全国互联网总用户数增加了1450万,增长率为15.4%,而农林牧渔行业仅增加了11万,增长率为9.9%,远低于总增长率。

通讯基础设施地区不平衡问题更为突出。到2003年底,西部12个省区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电话28.14部,移动电话13.55部,彩色电视机55.76台,分别是全国农村居民上述设备拥有量的57.4%、57.2%和82.2%。

(三)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分析

在农村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从图9中可以看到,尽管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措施得力,使得该项指标增长迅速。

作为广大农村群众获取信息资料重要渠道的邮件、报刊等传统信息传播技术在农村应用较广,全国已通邮的行政村比例已经较高,见10,农村基础通信网覆盖能力大大提高。不过还是有一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没有被覆盖到。

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5年间农林牧渔业上网人数剧增。这表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尽管农林牧渔业上网绝对人数有所增加,但在全国上网人数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5年中,即使是比例最高的2001年,也仅占全部上网人数的1.5%左右。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民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消费能力不足,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低,再加上网络信息资源本身的质量差、精度低导致的。对此,我们建议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缩小差距,避免城乡“信息鸿沟”进一步扩大。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乡镇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数量增长迅速。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和农业信息中心,97%的地(市)、8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56%的乡镇依托农技推广组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各级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近4万人,发展了包括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的企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农村种养大户在内的近17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步确立。

(四)信息化人才要素的分析

人力资源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的农业化信息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5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指数不断攀升且增长迅速,见图13,表示我国的农业信息人才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农业信息员的数量增长最为迅速,见图14。这也说明我们国家强调的,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采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农业信息化高级实用人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建立农业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也看到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增长缓慢,见图15。

(五)信息化外部环境要素的分析

总的来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外部环境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以后发展较快,这说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正不断得以优化。但是,这一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国家农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指标,也表明国家财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还不尽如人意。见图16。

通过统计数字我们发现,农村信息指数这一指标增长相对缓慢,甚至有所起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天然弱势,再加上近年来我国人地比例失调,农村人口过剩和我们长期以来实行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等城市产业而忽视农业的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2002年为例,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可见,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收入不足导致农民消费结构中维持日常生活基本项目所占比重偏大。另外,农民消费观念落后,对信息的市场意识较差,不习惯为信息服务付费也对这一指标有一定的影响。见图17。

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投入比较稳定且有所增长,见图18、图19,但增长趋势并不明显,有的年份尽管投资的绝对值有所增长,但所占的比例反而下降。1994-2004年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1.6%,而同期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6%。另外,有限的资金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各部门、项目互争资金等情况,造成重复浪费和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偏少,限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主体,关系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数据显示,5年间我国广大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素质有所提高,受高中专教育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与城镇相比还较低。目前我国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一方面限制了他们对信息中蕴涵的盈利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他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经济成本和代价。见图20。

关于“安徽农业发展状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