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 浙江 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 杭州 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 陕西 省西安半坡村,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 河南 、 山西 、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 甘肃 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按照吴于廑先生和齐世荣先生主编的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册)》(六卷本)的标准定义,人类使用主要工具为石器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大约是距今300万年前到距今1.5万年前,按地质时代划分主要属于更新世。人类进化经历了从早期人属动物和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的进化历程。这一时代主要时代特征是人类已经学会用火,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辅助工具有木器、骨器、角器等,这一时代人类主要依靠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生活,狩猎方式主要是围猎,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学会利用陷阱捕捉猎物。另外,根本考古学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骨针出土,说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学会了缝制衣物。旧石器时代人类以穴居为主,无固定住所。

中石器时代由于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时间前后长短不一,总体上应该是距今1.5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是一个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时代。

新石器时代一般来说始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有些先进地区公元前9000年以前就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古苏美尔)~公元20世纪(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北亚、东南亚极小部分地区)人类先后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时代)。新石器时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发生了“农业革命”,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了原始农业,在狩猎经济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畜牧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的分工)完成了。新石器时代主要历史特征是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另外这一时代还出现了陶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陶器。此外,人类逐渐告别了穴居开始修筑房屋,逐渐过上定居生活。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口有所增长,积累财富成为可能,且剩余财产不断增加;到新石器时代私有财产普遍出现,贫富差距已经相当明显,剥削和阶级分化已经出现。新石器时代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如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制度经历了母系氏族制度和父系氏族制度两个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末期,父系氏族社会成型,形成稳定的对偶婚家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完成,私有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阶级产生,出现了早期政治权力和早期政治组织(美国学者塞维斯称之为“酋邦”),部落联盟(或酋邦)逐渐向国家过渡。

关于“新石器时代的四大文化及其相关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