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87.49万亿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长1.0%。按当前开采水平,世界天然气剩余储量可供开采年限为62.8年。资源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按地区来说,中东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76.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40.6%。从国度来看,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4.3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9.6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5.8%,居第二位;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为25.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国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53.0%(图1)。同时,根据2009年度各国生产量计算,俄罗斯的剩余可采年限为84.1年,是主要天然气资源国中剩余可采年限最长的。已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过3.0%。

图1 2009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分布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7

(二)我国天然气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8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8%。天然气采出量840.7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861.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主要来源于中石油长庆苏里格(1127亿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塔中Ⅰ号(888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合川(501亿立方米)、中石化西南新场(484亿立方米)、中海油深圳荔湾3-1(344亿立方米)和中石化华北公司大牛地(111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9年度比上年增长8.8%。但我国天然气储量具有分布不均匀、品质不理想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表2;图2)。

2009年度全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究

图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分布

表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单位:亿立方米

图3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变化

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储量,2009年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比上年增长8.8%(图3)。从现有的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储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查程度低,还有很大的勘查前景;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的潜力巨大,而且在油气资源体系内部,石油资源缺口大,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本身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生产状况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趋势,总产量约为2.99万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4%。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天然气生产国,2009年两国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7.5%。但俄罗斯在2009年度的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高达12.3%,而美国仍有3.3%的上涨幅度。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是天然气输出大户,境外需求占其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境外需求乏力,导致国内产量下滑。而美国的天然气供应部分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国内天然气产量受影响较小。另外,在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是伊朗和卡塔尔,分别达到12.8%和16.0%(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中东和亚太地区仍为主要增长区域,2009年度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达到407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5%;亚太地区产量为43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2%,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印度和澳大利亚,两国分别增长28.9%和11.0%。

(二)我国天然气生产状况

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30亿立方米(表4;图4),同比增长7.7%。从地区分布看,我国天然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集团的长庆、塔里木和西南三大气田(企业)为天然气主要供应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2.7%,而且国内天然气产量80%以上集中在中国石油集团,2009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天然气产量共有683.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另外,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有83.28亿立方米和74.77亿立方米的产量。

表4 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注:“全国合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略有出入。

图4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变化

从近几年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看,我国各地区表现不一。在2009年,三大产地之一的长庆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31.8%,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另外塔里木气田也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2009年的增长幅度放缓,只有4.1%;排名第三位的西南气田,近几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有小幅增长(1.3%)。而其他生产地区产量相对较小,部分气田(企业)已呈逐年减产的态势。从全国的产量变化趋势上观察,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幅在逐年放缓,已从2005年的21.9%下降到2009年的7.71%。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940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在此前的2001~2008年中,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增长的态势,平均增幅2.78%。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仍为美国,2009年消费天然气6466亿立方米,比上年略有下降。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其本国消费也有389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伊朗,2009年消费量为1317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较大,达10.4%(表5)。

表5 近年世界天然气消费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欧亚大陆和北美是全球两个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2009年各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5.9%和27.8%。但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比上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6.8%和1.2%)。而亚太和中东地区仍保持增长势头,比上年分别增长了3.4%和4.4%。

(二)我国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874亿立方米,增长8.3%。加上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健的步伐,能源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攀升,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九五”期间,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量是101.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9.57%;“十五”期间消费增长量已高达246.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高达12.91%。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占全部消费量的65.4%,这个巨大的消费量主要由其下的制造行业产生,达到337.92亿立方米。其次是采掘业,达到109.67亿立方米,但从发展趋势看,采掘业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已在减少。除工业部门外,生活消费领域也有170.12亿立方米的消费量,同比出现很大幅度增长(27.54%)(表6)。从天然气消费领域的比重上分析得出,除建筑业消费比重在降低,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都在增长。从消费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天然气消费以产地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即四川、黑龙江、辽宁、新疆,占全国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随着管道建设的开展,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郑州和西安等许多大中城市都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表6 2003~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

人均消费量稳步提高,但消费量依然很少,2008年,人均消费量为12.8立方米(中国统计年鉴),比上年增长17.43%。同时,我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也很少,与我国众多的人口极不相称。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的3.0%(BP数据),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天然气贸易状况

200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总量高达8765.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为6337.7亿立方米和2427.7亿立方米。LNG贸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增长潜力最大,贸易量达1522.7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贸易依然以欧洲地区为主,2009年其贸易量为4443.8亿立方米,占管道天然气贸易总量的70.1%。

2009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排名世界前三位的LNG进口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贸易量都有6.0%左右的下降幅度,但其合计进口量仍超过全球进口总量的60%。美国经过2008年的低谷后,LNG进口量开始回升。增长势头较好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和英国,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对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有增长的势头;英国作为西欧大经济体,国内能源供应不足,能源进口的压力长期存在,发展LNG进口可能是其一个重要选择(表7)。

表7 2004~2009年世界LNG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在管道天然气贸易进口方面,2009年进口量最多的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分别达到930.3亿立方米、888.2亿立方米和664.1亿立方米,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39%。另外,法国、俄罗斯和英国都有300亿立方米以上的进口量。年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和阿联酋,分别达到24.8%和12.0%。在2009年,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和比利时,降幅都在10%以上,其中,比利时下降幅度高达17.8%(表8)。

表8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管道天然气出口方面,俄罗斯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国,在2009年达到176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3%,占管道天然气出口总量的27.8%。其次是挪威和加拿大,分别有957.2亿立方米和922.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加拿大近年来出口量一直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09年比上年下降10.6%。而挪威的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另外,2009年荷兰、阿尔及利亚和美国分别有496.7亿立方米、317.7亿立方米和294.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分别排在世界的第五、第六、第七位。土库曼斯坦正在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出口势头发展较好,在2009年度管道天然气出口已达到167.3亿立方米,增幅较大(表9)。

在LNG出口方面,2009年全球出口总量是2427.7亿立方米,与管道天然气出口趋势一样,LNG的全球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年度增幅达7.2%。在2009年世界LNG出口中,卡塔尔的出口量最大,达到494.4亿立方米,增幅也最大,高达24.6%。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LNG出口量分别达到295.3亿立方米和260.0亿立方米,分别居二、三位,但是从出口发展趋势看,两国未来增长空间较小,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LNG出口国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降幅高达22.2%(表10)。

表9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表10 近年世界LNG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二)国内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9年,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下同)进口量达969万吨,比2008年增长63.0%;进口金额为约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减去出口317万吨,2009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652万吨。我国石油气主要以进口为主,在近十几年,只有1997年出现了净进负值,主要是由于1996年经济泡沫的影响,此后几年中净进口量总体上保持增长的势头(表11)。近几年我国LNG进口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我国首批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进入广东省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2007年广东LNG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年我国进口LNG291万吨,是2006年进口量的3倍多,其中248万吨为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的长期合同供货,约占进口总量的85%,平均价格为206.16美元/吨。2009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65.8%,进口金额为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中有49%来自进口,其中39%将来自液化天然气进口,10%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出口方面,2009年,我国天然气出口2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1%,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表11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从进口国度上看,我国2009年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伊朗、卡塔尔、马来西亚和阿联酋,从以上5个国家进口的量占进口总量的77.5%(表12);澳大利亚是我国石油气资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进口量达到3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9.7%,比上年增长36.0%;卡塔尔是我国石油气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增长323%;俄罗斯则实现了零的突破,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科威特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9年从其进口26万吨,比上年减少49.0%。

从进口的区域看,除了澳大利亚这个最大进口源以外,其他具有重要地位的进口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地,亚洲的主要进口对象为印度尼西亚。从进口的对外依存度上评估,澳大利亚所占比例过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其他地区的进口量,以降低对外进口集中度,降低资源供应风险。根据目前的进口区域分布情况,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外交,扩大与中东和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并结合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逐步分散进口区域,降低风险。

表12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

五、天然气价格走势分析

1990~2009年,世界LNG价格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图5)。2008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天然气贸易受到冲击,价格回落,回归到理性水平。以日本LNG到岸价格为例,2009年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未来LNG进口价格将会保持增长势头。

图5 1984~2009年日本LNG到岸价格

2009年,管道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球四大天然气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其交易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的亚伯达和美国的亨利中心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基本回到2003年的水平。相比之下,欧盟的到岸价格下降幅度稍小些,主要是因为欧盟地区是天然气进口大户,缺口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基本面(图6)。

图6 1984~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

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的定价政策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随着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天然气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定价政策几经调整,基本呈现出在政府监管下市场定价的基本特征,从考虑天然气生产企业成本水平,又适当考虑市场用户承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定价政策被概括表述为: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适当考虑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出厂价为政府定价,天然气管道输送价格为政府指导价并采取老线老价、新线新价的定价政策。为了改变现有价格体系,政府已着手开展天然气定价改革,改革方向是与国际接轨。

六、结论

(一)世界天然气供需趋势

世界天然气的供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又给天然气供应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99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9918亿立方米,到2008年供应量已达到30607亿立方米,增长53.7%,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供应量有所下滑,但未来仍呈增长态势。同时,在当前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促使天然气在21世纪充当重要能源角色,使其供应量持续增长。

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因其具有洁净、环保等优势,需求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199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只有19817亿立方米,到2009年已达到29403亿立方米。

在供需平衡上,天然气一直较为平衡,例如,2009年世界天然气有466亿立方米富余量。预计未来几年内,天然气的供需依然能保持平衡。

(二)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有所加强,天然气的生产量和进口量都在不断增加,2001~2009年,供应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34%,增长势头较好。在需求方面,我国天然气近几年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24%,2009年达到880亿立方米。

从近10年的进出口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气净进口量在不断扩大,进口方式有了扩充,特别是LNG进口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LNG进口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与境外合作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度我国LNG进口553万吨,同比增长65.8%。管道天然气进口也取得了突破,2009年12月14日,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引自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天然气将达3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消费区域继续扩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8万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以及陕京线、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基干输气管网;同时,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资源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资源供应的新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扩展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天然气依靠本国生产供应的压力较大,必须结合进口及境外开采等方式,来保障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平衡与市场稳定。从进口的源头与方式上看,我国在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管道进口方面,与俄罗斯和中亚等国有了新的协议与合作,LNG进口方面,沿海地区接收站点建设步伐较快,发展势头良好,相信在未来的能源供应格局上可以起到促进全局合理化的作用,一方面拓宽沿海城市的资源供应方式,另一方面缓解远途管道供应的压力。

(余良晖)

哪里有电力或新能源方面的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以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为动力的绿色汽车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零尾气排放,具有高度的环保性和节能效果。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动汽车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由于电能对环境和人类的安全性更高,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

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将会不断地升级和改进,同时价格也将逐步下降。这将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将会购买新能源汽车。

3.?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和商业用途上的应用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例如,城市公共汽车和工业车辆等将会不断地采用新能源汽车,以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4.?购车和充电体验将会愈加方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将会更加普及和便捷;在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下,充电将会更加便捷。

5.?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融合,将会让汽车具有更加智能化的性能。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驾驶,或者智能预约车辆等服务。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而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也将共同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可以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新能源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新能源行业界定

1.1.1 能源行业定义

(1)能源定义

(2)能源分类

(3)能源的转换

1.1.2 新能源行业界定

1.1.3 新能源行业相似概念辨析

1.1.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新能源行业归属

1.2 新能源行业分类

1.3 新能源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新能源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新能源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新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新能源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新能源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新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新能源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新能源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新能源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2.1.5 政策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新能源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新能源行业科研和创新状况

2.4.2 中国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

(2)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公开

(3)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申请人

(4)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技术

2.4.4 技术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3.1.1 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1.2 全球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3.1.3 全球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3.1.4 全球能源行业趋势前景分析

3.2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2.1 全球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2.2 全球新能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3 全球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3.2.4 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2.5 新冠疫情对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3.2 全球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3.3.3 全球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3.4 全球新能源行业融资概况分析

3.4.1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3.4.2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地区分布

3.5 全球新能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5.1 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2 德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3 日本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6 全球细分新能源行业开发利用分析

3.6.1 全球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分析

3.6.2 全球风能开发利用分析

3.6.3 全球核能开发利用分析

3.6.4 全球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分析

3.6.5 全球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

3.6.6 全球氢能源开发利用分析

3.6.7 全球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析

3.7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7.1 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7.2 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能源贸易现状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4.1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4.2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状况

4.2.1 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规模

4.2.2 中国能源进口价格水平

4.2.3 中国能源进口产品结构

4.2.4 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地

4.3 中国能源出口贸易状况

4.3.1 中国能源出口贸易规模

4.3.2 中国能源出口价格水平

4.3.3 中国能源出口产品结构

4.3.4 中国能源出口目的地

4.4 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依存度

4.5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预判

4.5.1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4.5.2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第5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及痛点研究

5.1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5.1.1 中国能源资源概况

5.1.2 中国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5.1.3 中国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5.1.4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5.1.5 中国能源行业趋势前景分析

5.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供需分析

5.2.1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5.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5.2.3 中国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5.2.4 中国新能源行业消纳情况

5.2.5 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比重

5.3 中国新能源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5.4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6章: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6.1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概述

6.2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6.3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

6.4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6.5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6.6 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7章: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7.1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概述

7.2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7.3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7.4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7.5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7.6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8章: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8.1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概述

8.2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8.3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

8.4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8.5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8.6 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9章: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9.1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述

9.2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9.3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9.4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9.5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困境

9.6 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趋势前景分析

第10章:中国其他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1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2 中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3 中国氢能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4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10.5 其他新兴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前景分析

第11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状况及重点区域市场解读

11.1 中国新能源行业区域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11.2 中国新能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11.2.1 山东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2 河北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3 江苏省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4 内蒙古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11.2.5 新疆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

(2)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3)新能源行业竞争状况

(4)新能源行业趋势前景

第12章:中国新能源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1 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1.1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2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4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5 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1.6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 风能领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2.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2 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3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4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2.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风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 核能领域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3.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2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3.3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结构

(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5)企业资质能力及技术水平

(6)企业核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7)企业核电业务供给分析

(8)企业风电业务规划/动向

(9)企业核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12.4 其他新能源领域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12.4.1 广州海电技术有限公司

12.4.2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12.4.3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4.4 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2.4.5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4.6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4.7 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12.4.8 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13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趋势前景预判

13.1 中国新能源行业SWOT分析

13.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3.3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13.4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14章: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及投资机会分析

14.1 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14.1.1 新能源行业人才壁垒

14.1.2 新能源行业技术壁垒

14.1.3 新能源行业资金壁垒

14.1.4 新能源行业其他壁垒

14.2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

14.2.1 新能源行业政策风险及防范

14.2.2 新能源行业技术风险及防范

14.2.3 新能源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4.2.4 新能源行业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4.2.5 新能源行业其他风险及防范

14.3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4.4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4.4.1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4.4.2 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4.4.3 新能源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4.4.4 新能源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第15章: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15.1 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5.2 中国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新能源行业界定

图表2:新能源行业相关概念辨析

图表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新能源行业归属

图表4:新能源行业分类

图表5:新能源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6: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7: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中国新能源行业监管体系

图表9:中国新能源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0:中国新能源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1:中国新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12:中国新能源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3:中国新能源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4:中国新能源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15: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6: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7: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18:政策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20: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图表21: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2:中国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23:社会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24:中国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5: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

图表26:中国新能源行业专利公开

图表27: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申请人

图表28:中国新能源行业热门技术

图表29:技术环境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0:全球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31:全球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32:全球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图表33:全球新能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图表34:全球新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35: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图表36:新冠疫情对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37:全球新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38:全球新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39: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图表40: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融资细分领域分布

图表41: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2:德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3:日本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表44: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45:中国能源进出口商品名称及HS编码

图表46: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图表47:中国能源进口贸易规模

图表48:中国能源进口价格水平

图表49:中国能源进口产品结构

图表50: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地

图表51:中国能源出口贸易规模

图表52:中国能源出口价格水平

图表53:中国能源出口产品结构

图表54:中国能源出口目的地

图表55: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依存度

图表56: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图表57: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58:中国能源行业生产情况

图表59:中国能源行业消费情况

图表60: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1: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62: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3:中国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4: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5: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66: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7:中国风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68: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69:中国核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70: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1:中国核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2: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图表73: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图表74: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5: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行业竞争分析

图表76: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77: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78: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79: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80: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81: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82: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83: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84: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85: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86: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87: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88: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89: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90: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91: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92: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9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94: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95: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96: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97: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98: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99: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00: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01: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02: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03: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04: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05: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06: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07: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08: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09: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10: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11: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1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1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1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图表115: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与网络

图表116: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风电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17: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风电业务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18: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简况

图表119: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图表120: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

......

关于“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