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概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基本特点和方法措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概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基本特点和方法措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答案:策略:注重生态平衡在制定防治措施时应考虑整个自然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认清作物与有害生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现象,不能只局限于治理有害生物,要依据人、作物、有害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生态条件,而对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基本无影响。

基本特点:

允许有害生物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以往有害生物防治的目的在于消灭有害生物,即有害生物一旦存在就必须进行防治,也就是“有之必灭”的观点。

方法措施:

一、农业技术措施,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及无病虫繁殖材料、科学管理。

二、人工、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扑捉、挖蛹、剪除网幕、击毙虫卵等。

三、生态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病原微生物治虫防病、鸟类、激素、植物带阻隔及敏感植物阻隔。四、农药防治,包括微生物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源农药、特异性生长调节剂、有机合成农药。

五、植物检疫。

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进行植物种植,传统的就是除草、浇水和防治病虫害,那么植物病虫害应该如何去防治呢?首先要知道如何辨别别植物病虫害,我们生产的植物病害检测仪可以迅速的将植物病虫害进行鉴别,不过这是建立在知道植物病虫害的发病机理上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下植物病虫害是如何被引发的。

一、非传染性病害:植物在不适宜的土壤上,或是遇到不适合的气候、水分、肥料过多过少等所引起的病害。如甜菜地里如果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硼”,就要引起甜菜根变黑腐烂,叫做缺硼病。这一类的病害不会传染蔓延,所以叫做非传染性病害。

二、传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害发生的,能够传染,所以叫做传染性病害。这类病害种类最多。引起传染性病害的病菌大多数为真菌,其次就是病毒和细菌,以及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得病后,一般常见的症状有:变色、斑点、矮化、丛生、黄化、坏死、腐烂、萎蔫、缩叶、缩果、扭曲、瘤肿、畸形等。叶面上有时布满霉状物(**、红色、绿色等)、黑粉状物、白粉状物、锈状物以及小黑点等颗粒状物。

传染性病害中,由于病原菌不同,植物生病后,外部的形态改变也不一样,而且同一种寄生物在不同的植物上或者在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都可表现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寄生物也可能引起相同的症状。因此,对植物病害除分析发病的原因外,还必须进一步鉴定病原生物,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对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症状诊断:

在诊断植物病害时,首先进行症状观察,根据症状特点,区别病害还是伤害。伤害是没有病变过程,病害是有病变过程的。如果是病害,还要区别是非传染性的,还是传染性的病害。在观察症状时,一般用扩大镜或用肉眼观察病株的外部表现,当外部症状不明显时,再进行病理解剖,检查内部症状。由于各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其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时,应特别注意:

(1)病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多;

(2)病害发展和在田间的分布;

(3)发生时期和植株生育期;

(4)受害寄主和部位位;

(5)栽培管理方法等。

病毒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容易混淆,因为病毒病害在外表看不出病症,区别病毒病与非传染性病害,除根据有无传染现象外,还可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非传染性病害在田间大都是普遍、均匀、成片发生,发病地点与地形土质或环境条件有关。病毒病害在田间多是分散发生,在病株周围可找到健株,其症状除呈现花叶、黄化或矮缩畸形外,还常与传毒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2.病原鉴定:

鉴定病原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炳原必须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

(1)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在对养分、水分、温湿度和厌围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进行化学诊断,就是将有病的植物榨出液或病土进行分析,测定矿物营养(如氮、磷、钾、硫、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健康植物的标准,并查明所缺元素。其次还可以进行人工诱发试验,如水培法和砂培法,人为的提供可疑的类似条件,观察是否发病。

(2)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①病毒病害的病原鉴定

病毒病害的病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组织病变。目前在电子显微镜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多采用人工接种试验来验证。人工接种试验是用病株汁液磨擦接种、嫁接、昆虫传染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传播方法、寄主范围、寄主反应、体外保毒期、稀释终点以及血清方法等来区别病毒的种类。有些植物病毒还可以采用指示物进行鉴定。

②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对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多采用“细菌溢”的方法。具体是切取小块病组织制片,放载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如觉现有“细菌溢”从病组织(维管束)涌出,即可勿步确定为细菌病害。

如果鉴定细菌的种类,就可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阳性和阴性反立来区别。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获得较纯的培养菌种,然后通过伤口或白然孔(水孔、皮孔、气孔等)人工接种,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目前,对细菌病害病原的鉴定,较迅速准确的方法是采用血清反应。具体方法是取一定病原的细菌液少许放载玻片上,然后加入某种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抗血清”,如果两者产生“凝集”即证明是某细菌病害的病原。例如鉴定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时,可将已培养好的环腐病细菌液注射到兔子体内,然后抽取兔子血液,使沉淀后取上部的血清(即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放载玻片上,与被怀疑为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细菌掖混合,如产生“凝集”,即证明为环腐病病原。否则为非环腐病病原。

③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鉴定真菌病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挑取病株组织上的菌丝或子实体制片,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的形态、特征、色泽、大小、结构等。其次是采用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分离培养是切取小块病株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后,移到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在一定的恒温下培养,几天后观察菌落、菌丝体、无性抱子、有性抱子等形态、色泽。接种试验应根据真菌病害不同的侵染类型,将病菌抱子进行拌种、花器接种、土壤接种、涂抹接种或将抱子棍悬液进行喷雾接种。

④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

植物受线虫为害后,多在受害部位产生虫廖或膨胀的形态变化,剖切虫瘦或膨胀部分用针挑取内部含有物制片,然后放显微镜下观察有否线虫及形态特征。有些线虫病并不引起植物形态变化,可采用漏斗分离法和叶片染色法进行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1、介壳虫

介壳虫,想必是最最常见的植物害虫了,介壳虫危害的植物非常广泛,正因为常见所以治理起来也并不难。

症状表现:受介壳虫害的叶片和根茎上会出现白色、柔软的东西,通常出现在植物下半部分的茎叶上。

治理方法:隔离其他健康的植物,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牙签把粉蚧杀死,或者用强劲的水流喷掉它。建议用清水和酒精1:1配置溶液冲洗植株,这样不仅能把虫子冲掉,冲不掉的也能杀掉。严重的就只能喷药了,包括吡虫啉、护花神(灌根 喷施)、马拉硫磷等。

2、蚜虫

蚜虫也是很常见的植物害虫之一。

症状表现:蚜虫会阻碍植物生长,使得叶片弯曲、扭曲,蚜虫的颜色有绿色、黑色或棕色,通常躲在叶子的侧面、背面。

治理方法:但因为个头很小用人工清理不够彻底,水是冲不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喷药、杀虫剂或肥皂水,可以自己制作,可以用烟头泡水喷。严重的就只能用药了,如:护花神、吡虫啉、蚜虱净等。

3、红蜘蛛

症状表现:患病位置在叶和茎,叶片扭曲、变黄,叶面上有浅色的小蜘蛛腿样的蛛形小东西,这种虫子很小,小到跟蚜虫差不多,少量时很难发现。

治理方法:如果植物大量爆发这样的虫子可以考虑直接扔掉。个别叶片受害时,可摘除虫叶;较多叶片受害时,应及早喷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克螨特、三氯杀螨醇、乐果、速灭杀丁等。

4、白粉虱

症状表现: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小虫子有的是**或白色心形,可以飞的虫子,通常集聚在叶片的背面。

治理方法:隔离其他没有虫子的植物,少量几个就用手掐掉,或连带叶子剪掉。严重的可喷药防治,如蓟虱净、啶虫脒、虫嗪、烯啶虫胺、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5、蓟马

症状表现:使得植物叶片扭曲,植物的花朵会脱色;它是一种极其微小的昆虫,颜色从白色到深棕色都有。

治理方法:每隔几天用水冲洗(别伤害植物根茎哦)。严重时,应用药防治,若虫量大时,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5次。用药:毒死蜱乳油、三氟氯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氰戊菊酯乳油等喷雾。

关于“概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基本特点和方法措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