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湖北的历史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湖北的历史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湖北省,位于我国大陆中部、长江中游,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以今湖北为中心的楚国就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历史上,湖北曾长期与湖南同为一行政区,称「 ”荆楚”「 ”湖广”等,清朝建立后才大致以洞庭湖为界分设为湖南、湖北两省,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湖北历史悠久,其古属荆州,古有鄂国、鄂州,简称「 ”鄂”。现在,湖北所辖十二个地级市中就有荆州市、鄂州市,此外湖北以「 ”州”为名的市还有随州,这三个以「 ”州”为名的市均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中荆州市、随州市更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现为湖北省地级市。荆州为「 ”古九州”之一,今荆州春秋战国时期曾长期为楚国都城,此后也数次为都,历史上更是名人辈出,1982年入选全国首批24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唐朝之前,荆州一直为湖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荆州,春秋战国称「 ”郢”,为楚都所在,秦灭六国后于此设江陵县,江陵县为南郡郡治。自秦至南北朝时期,江陵除三国至西晋短暂时间外一直为南郡郡治所在,而自晋永和八年(352年)荆州定治江陵,始以荆州为名。此后,荆州先后为南郡、江陵府、中兴路等,1364年朱元璋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明清时均为荆州府。建国后,江陵县先后为荆州专区、荆州地区专署驻地,1994年荆州地区、沙市市撤销设地级荆沙市,1996年正式更名为荆州市。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为湖北省地级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古为随国,后长期为楚国盟国,战国末期被楚国所灭,秦时置随县隶属于南阳郡。南北朝时期,随县升为随州,随州曾为杨坚的封地,隋朝之「 ”隋”就来源于此。明清时期,随州一直隶属于襄阳府。民国初,随州废为随县。建国初,随县隶属于孝感专区,1952年改属襄阳专区,后随县、县级随州市并置,1983年襄樊市成立后随县并入县级随州市。1994年,随州与仙桃、天门、潜江同时升为省直辖,2000年随州第一个完成了到地级市的转变。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为湖北省地级市,也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地级行政区。鄂州,古为鄂国,春秋时曾为鄂王封地,后称鄂邑,秦时置鄂县,隶属于南郡,两汉时隶属于江夏郡,三国时孙权改其为武昌并于此置武昌郡,公元229年孙权于此称帝。 自三国始,鄂州一直称武昌县,而今武昌原称江夏县,同时也为鄂州治所。元朝建立后,鄂州升为鄂州路,后改成武昌路,明朝时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武昌府以江夏县(今武昌区)为治所,辖有武昌县(今鄂州)。民国初,武昌府废,江夏县改称武昌县,武昌县改称寿昌县,后又改称鄂城县。建国后,鄂城建制、隶属多变,曾隶属于大冶、咸宁、黄冈等专区、地区,也曾为县级市或市、县并置,1983年鄂城县、鄂城市合并为省辖鄂州市。

湖北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湖北黄鹤楼的历史故事

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

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

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

”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的,所画鹤也呈**。

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

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

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扩展资料:

湖北的美丽景色

全省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钟祥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屈原出生的秭归县;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的盘龙城。

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全省还有以荆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十堰武当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

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道场辟为皇室家庙,永乐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个庵堂、72岩庙等33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明嘉靖年间又大规模维修和扩建。

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中华诗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详。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

 一.“中华诗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详。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房县至今还保存着尹吉甫的墓葬、祠庙、碑刻等遗迹。

二.屈(原)宋(玉)辞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名平,字原,战国楚丹阳(今秭归)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投汩罗江自尽。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三.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诗人出自荆楚地区的诗篇达两千多首。唐代诗人中荆楚籍或寓居荆楚、游历荆楚的有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张说、陈子昂、王维、岑参、李商隐、元稹、柳宗元、杜牧、刘禹锡、韩愈、王建、钱起、温庭筠、皮日休等。他们为荆楚风物吸引,或被荆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许多永垂诗坛的瑰丽诗篇。

四.茶圣陆羽

(70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多才多艺,除《茶经》外,其他著述亦颇丰,但传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 “公安三袁”。

公安派为晚明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创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为万历朝进士。“公安派”反对复古派用拟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种种清规戒律来束缚作者的个性,具有进步意义。

六.钟惺和竟陵派

钟惺(1574-1624年) 明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竟陵派是与 “公安派”同时出现的文学流派,创始人是竟陵(今天门)人钟惺、谭元春。“竟陵派”的文学见解与“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对摹古,主张抒写灵性,对当时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鱼二李

明湖北嘉鱼出了一对颇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学上很有成就。时人称之为“嘉鱼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详。字茂卿。约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后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承芳撰有东峤集十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号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曾往五岭之南(今广州一带)拜新会学者陈献章为师,后隐居于嘉鱼黄公山中读书。又筑台于黄公山西麓,持竿垂钓以自适。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于世。

八.吴伟和江夏派

吴伟(1459-1508)明画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江夏(今属湖北武汉)人。自小孤苦,却酷嗜绘画,十分出色。后来他到金陵,声名鹊起,名驰两京,被明宪宗召入宫廷作画,另授他锦衣卫镇抚。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的图章。精山水,最长于白描人物。时与杜堇、沈周、郭翊齐名。吴伟画艺成熟后,逐渐摆脱前人的束缚,以“浙派”脱颖而出,成为“江夏派”的开创人。传其画法的有蒋嵩、张路、宋臣、蒋贵、宋澄春、王仪等,被称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图》、《仙踪侣鹤图》、《芝仙图》、《溪山渔艇图》以及白描《人物图》、《神仙图》等。

九.医圣李时珍

(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蕲州(今蕲春)人。明医学家。幼习儒,后从医。曾精研古籍及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的经验。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多,历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约190万字。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除医药学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很优秀的诗人兼画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诗,都收在其《艹+过所馆诗集》里,并写过一些诗话。但遗憾的是,这些诗文著作都已佚失,现仅存《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题雪湖画梅》两首诗。此外,李时珍还是一位画画好手。他的《本草纲目》也是一本颇有特色的画谱,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227幅。

十.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藏书家,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于北京。编纂有《历代舆地图》、《水经注疏》等83种著作传世。

此外,还有:

1.刘表和“荆州学派”

东汉末年,刘表在治理荆州期间(196一208年),在襄阳建立学校,设置学官。竭力网罗天下英才,一时间名士云集,“荆州学派”横空出世,声名远扬。刘表命宋忠组织儒生撰写《五经章句后定》,这是古文经学第一次列于官学。由于当时宋忠、司马徽、颍容、谢该等荆州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活动,使古文经学在荆州盛行,并且与黄河流域的郑(玄)学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学术文化圣殿。

2.王圆箓和敦煌学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说陕西省汉中人)。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约光2.王圆箓和敦煌学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说陕西省汉中人)。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当时,莫高窟一带有三座寺庙,即上、中、下寺。上、中两寺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为主体的下寺久已荒废,无人看管。于是,王圆箓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损的洞窟,并将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观,并在第16号窟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1931年,

王圆箓80岁高龄死去。即葬于莫高窟窟前大泉河东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记载了他发现藏经洞的过程。

3.黄冈杰出人才

黄冈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各个领域。出生在这里的著名学者、科学家、作家数不甚数。有创造“新唯识论”的哲学家熊十力、“现代大儒”徐复观、“中国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诗人、教授、民主斗士闻一多、文艺理论家胡风、国学大师黄侃、历史文献与方志学家王葆心、贯通中西印的学术大师汤用彤等。

更耐人寻味的是,透过喧嚣与纷纭,人们或许会发现一个奇特的文化密码:中华民族极力推崇的忠义和智慧的化身——关羽和诸葛亮,其祖籍虽说与湖北无涉,但其品行砥砺于湖北,才识升华于荆楚,是湖北造就了“武圣”关公和“智圣”孔明。

关羽(?-220)字云长,号美髯公。并州河东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建安二十四年冬,退守当阳麦城遇害。谥曰“壮缪侯”。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家。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襄阳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出山成名。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米芾(1051—约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的书画堪称一绝。父子俩都擅长山水画和书法。米芾自号襄阳漫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著述有《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等。

评一.“中华诗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详。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房县至今还保存着尹吉甫的墓葬、祠庙、碑刻等遗迹。

二.屈(原)宋(玉)辞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名平,字原,战国楚丹阳(今秭归)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投汩罗江自尽。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三.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诗人出自荆楚地区的诗篇达两千多首。唐代诗人中荆楚籍或寓居荆楚、游历荆楚的有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张说、陈子昂、王维、岑参、李商隐、元稹、柳宗元、杜牧、刘禹锡、韩愈、王建、钱起、温庭筠、皮日休等。他们为荆楚风物吸引,或被荆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许多永垂诗坛的瑰丽诗篇。

四.茶圣陆羽

(70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多才多艺,除《茶经》外,其他著述亦颇丰,但传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 “公安三袁”。

公安派为晚明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创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为万历朝进士。“公安派”反对复古派用拟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种种清规戒律来束缚作者的个性,具有进步意义。

六.钟惺和竟陵派

钟惺(1574-1624年) 明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竟陵派是与 “公安派”同时出现的文学流派,创始人是竟陵(今天门)人钟惺、谭元春。“竟陵派”的文学见解与“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对摹古,主张抒写灵性,对当时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鱼二李

明湖北嘉鱼出了一对颇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学上很有成就。时人称之为“嘉鱼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详。字茂卿。约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后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承芳撰有东峤集十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号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曾往五岭之南(今广州一带)拜新会学者陈献章为师,后隐居于嘉鱼黄公山中读书。又筑台于黄公山西麓,持竿垂钓以自适。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于世。

八.吴伟和江夏派

吴伟(1459-1508)明画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江夏(今属湖北武汉)人。自小孤苦,却酷嗜绘画,十分出色。后来他到金陵,声名鹊起,名驰两京,被明宪宗召入宫廷作画,另授他锦衣卫镇抚。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的图章。精山水,最长于白描人物。时与杜堇、沈周、郭翊齐名。吴伟画艺成熟后,逐渐摆脱前人的束缚,以“浙派”脱颖而出,成为“江夏派”的开创人。传其画法的有蒋嵩、张路、宋臣、蒋贵、宋澄春、王仪等,被称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图》、《仙踪侣鹤图》、《芝仙图》、《溪山渔艇图》以及白描《人物图》、《神仙图》等。

九.医圣李时珍

(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蕲州(今蕲春)人。明医学家。幼习儒,后从医。曾精研古籍及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的经验。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多,历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约190万字。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除医药学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很优秀的诗人兼画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诗,都收在其《艹+过所馆诗集》里,并写过一些诗话。但遗憾的是,这些诗文著作都已佚失,现仅存《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题雪湖画梅》两首诗。此外,李时珍还是一位画画好手。他的《本草纲目》也是一本颇有特色的画谱,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227幅。

十.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藏书家,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于北京。编纂有《历代舆地图》、《水经注疏》等83种著作传世。

此外,还有:

1.刘表和“荆州学派”

东汉末年,刘表在治理荆州期间(196一208年),在襄阳建立学校,设置学官。竭力网罗天下英才,一时间名士云集,“荆州学派”横空出世,声名远扬。刘表命宋忠组织儒生撰写《五经章句后定》,这是古文经学第一次列于官学。由于当时宋忠、司马徽、颍容、谢该等荆州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活动,使古文经学在荆州盛行,并且与黄河流域的郑(玄)学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学术文化圣殿。

2.王圆箓和敦煌学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说陕西省汉中人)。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当时,莫高窟一带有三座寺庙,即上、中、下寺。上、中两寺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为主体的下寺久已荒废,无人看管。于是,王圆箓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损的洞窟,并将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观,并在第16号窟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1931年,

王圆箓80岁高龄死去。即葬于莫高窟窟前大泉河东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记载了他发现藏经洞的过程。

3.黄冈杰出人才

黄冈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各个领域。出生在这里的著名学者、科学家、作家数不甚数。有创造“新唯识论”的哲学家熊十力、“现代大儒”徐复观、“中国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诗人、教授、民主斗士闻一多、文艺理论家胡风、国学大师黄侃、历史文献与方志学家王葆心、贯通中西印的学术大师汤用彤等。

1、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2、伍子胥

3、三国著名谋士庞统、马良

4、三国名将文聘

5、茶圣陆羽

6、唐代诗人孟浩然

关于“关于湖北的历史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