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克、吨知识点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克、吨知识点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克、吨知识点大全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知识点:

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克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

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

6、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

第二节 1吨有多重(认识吨)

知识点: 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

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

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

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

知识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

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

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 导语经验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发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6、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

 7、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三、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2、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五、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七、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

 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7、(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8、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9、加法的验算方法: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三年级#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观察物体知识点一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观察物体知识点二

 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知识点

 知识点一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加与减知识点

 连加

 256+274+361=891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

 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

 加减混合

 259+148-342=65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

 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公式知识点

1.周长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知识点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1、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2、月: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

 5、公式: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克、吨知识点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